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92章秦宜太嫩
  此次韓當、太史慈想要趁秦宜立足未穩深夜襲營,全都在秦宜和龐統的算計之中,都是猴精的人物,他們既然來了還想回去,有那麽好的事嗎?

  鳳雛龐統在設下埋伏的時候肯定想到了各種可能,雙方處於一明一暗狀態,韓當的一舉一動全在鳳雛龐統掌握之中。太史慈作為第一波衝進來的時候,龐統不為所動,直至衝入中軍大帳跌入陷馬坑之時,才發動埋伏在中軍大帳附近的伏兵用弓箭射殺。

  韓當以為劫營成功,緊隨其後衝了進來,整個埋伏才算完全啟動。

  韓當聽到喊殺聲之後奮勇殺入大營,誰知當自己衝進來一看根本不是那回事,這才知道他們中了埋伏,急忙回軍往回走。

  進來很容易,想要撤出去就難了,韓當率領著殘兵能衝到轅門外已經很不錯了,至於他的手大部分士卒就沒有那麽幸運,踩踏、中箭身亡不計其數,想活命的都趴在地上不敢動。

  這還不是全部,費盡千辛萬苦好不容易跑到轅門處,誰知這裡也有伏兵,韓當想要逃出去幾乎不可能,因為秦宜所率騎兵在轅門處早已等待多時。

  揚州牧秦宜一馬當先殺了過來,匆忙中韓當想要迎戰秦宜,但他絕沒有想到對方來的太快,更沒有去想秦宜胯下是赤兔馬,在韓當剛剛有了念頭,連手中兵器還沒有完全抬起來,秦宜胯下赤兔馬閃電而至,那杆三尖兩刃刀已經穿體而過,韓當帶著一絲疑惑摔死在戰馬下。

  赤兔馬是寶馬,除了奔跑速度快,最奇特的是加速度非常快,一般武將對戰馬速度都有一種常規意識,在對方特定距離做出反應,這種習慣非常糟糕,一旦遇到赤兔馬肯定悲劇,秦宜把赤兔馬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二百騎兵一波一波掠過轅門,孫策兵馬跑出一個殺一個,不幾個波次再也沒有人敢往外衝,問題是轅門內部也不安全,兩側黑暗中密密麻麻的弓箭如雨而至,中箭死亡的人越來越多,早晚被人殺光。

  越來越多的人丟棄兵器趴在地上一動不動,誰站著誰倒霉,聰明的人活了下來,愚笨的人死光了,整個大營也逐漸安寧下來。

  呵呵,是劫營還是來送死,誰知道?

  韓當與太史慈走後,孫策並沒有馬上休息,他與幾個手下在大帳內等消息。

  襲營是個好計策,孫策也沒有指望一次襲營便消滅秦宜兩萬兵馬。

  襲營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孫策不會冒險派出更多的軍隊參與其中,畢竟是夜晚,風險太大。

  而襲營的目的,一來讓秦宜兵馬得不到很好的休息,若襲營成功的話,可以打擊對方的士氣,有可能在明天的對決中即可消滅秦宜這兩萬兵馬,而不再需要周瑜拿下廬江之後再回軍合圍。

  從關注秦宜開始,情報源源不斷地傳來,秦宜的底細越來越透明,原來是呂布手下一個宜祿,小人物而已,很幸運從曹操大軍圍困之下逃了出來,總兵力也不過幾千人。

  雖說更多的細節還在搜集中,其實這已經足夠了。

  孫策並沒有太把秦宜當回事,他覺著秦宜能拿下淮南只能說運氣好,趕得時間點太巧,如果孫策早知道袁術跑路那麽堅決,估計他也會趁虛而入,奪取淮南。說實話,直到現在孫策還在後悔,為毛自己把如此好的機會讓給一個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秦宜?

  偌大的地盤,好肉疼啊。

  問題是當初秦宜逃出來的潰軍也不過幾千人馬,淮南得來的太容易了。

與之相比,孫策當初也是率領幾千人馬出兵江東,巴掌大的地盤攻城略地足足用了三年多,多不容易啊。  兩下一對比,孫策有種抓狂的感覺,老子怎麽沒有那麽好的運氣?

  白白得到一個淮南,秦宜這是走狗屎運了,好吧,你能得到淮南這個地盤,那也要看看你能不能守得住。孫策屬於那種攻擊性很強一類人,從他爹孫堅身上就能看到這種影子,到了孫策這裡越發明顯。孫策叛出袁術,在江東獨立發展,他才不管什麽正統,這塊地盤就是我的,不服那就殺!

  現在秦宜佔據淮南,盡管他身上有大漢朝任命的揚州牧光環,木有用,在孫策眼裡什麽都不是,孫家人血液裡流淌的都是叛逆,揚州牧,是吧,殺了你什麽都不是。

  前面都有例子,劉繇不也是揚州刺史嘛,有用嗎?

  孫策也沒有想一口吃個胖子,雖說在江東剛剛站穩腳跟,他大概還沒有能力直接攻擊壽春,但秦宜佔領廬江則是擋住了孫策西進的道路,這條通道必須打通,否則讓孫策如何統一江南呀?

  此次奪取廬江作戰,孫策與周瑜各自率領一路兵馬,孫策從陸路進攻廬江,目的是為了吸引秦宜出戰,淮南是你的地盤,是吧,呵呵,我摧城拔寨不信你能忍得住。只要秦宜忍不住出兵阻擋,那麽,廬江城內兵力空虛,從水路偷襲的周瑜和孫權大軍便可一戰而下,切斷秦宜的退路。

  秦宜想要活命的話,往壽春方向逃跑或許有救,如果不想逃跑,必然被孫策和周瑜前後包抄消滅掉。

  至於廬江城還在辦喜事,我看辦喪事還差不多。

  不得不說孫策的計策非常陰險,揚州牧秦宜若能沉住氣,躲在廬江眼睜睜看著孫策在淮南大地肆虐,孫策的計策便失去了效果,剩下一途只有強攻廬江。

  問題是秦宜是揚州牧,也是孫策的頂頭上司,哪能眼看著孫策叛逆行為無所作為,是可忍孰不可忍,出兵征討在所難免。

  同時,秦宜也是年輕人,孫策料定他不會沉住氣,一定出兵阻擋孫策的攻擊路線。

  果然不出所料,揚州牧秦宜終於出兵,堵截孫策兵馬。

  孫策非常得意,揚州牧秦宜在按照自己的劇本走,走出廬江容易,想要回去可就難了,呵呵,這個揚州牧應該換人了。

  在俺孫策面前,秦宜小兒太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