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17章追與逃
  秦宜不知道曹操派兵追擊,而且是三路大軍圍追堵截,他正在亡命跑路,乘坐木筏順流直下,向著南方疾馳。

  秦宜劫後余生,心情略有松弛,數年謀劃總算逃出牢籠,有驚無險。

  下一步作何打算秦宜心裡還沒有確定,至少現在要找一處落腳地方養精蓄銳,順著泗水河往南走最近的城郭自然是淮陰和淮安。

  嗯,淮陰、淮安、鹽讀三城呈三角形布局,佔領這一片足夠保證大軍給養,秦宜手中有騎兵五十,加上跟隨而來的那些散騎接近百人百騎,陷陣營五百人,總兵力六百。

  張遼與高順各領一千八百人,二人合計三千六百多人,至於加入進來的逃兵還沒有統計,估計步兵差不多五千人。

  這點兵力與三國其他勢力沒法比,隻能遠離戰爭中心養精蓄銳,以待時機。

  他這裡正在心裡合計著,旁邊陳宮發話了:“宜祿,大軍往南逃,你打算在那裡安家落腳?”

  掃了一眼張遼、高順,秦宜說:“眼前隻能找一處落腳地暫時安身,先佔領南部淮陰、淮安、鹽讀三城補充給養,整頓兵馬以待時機,你們覺著怎樣?”

  “不錯,最近的城池也就這幾個城池,偏居一偶,相對安全,怕隻怕曹操窮追猛打,斬草除根啊。”

  秦宜的眼光不錯,理論上說得過去,陳宮心裡很讚許,能不能安全還要看曹操的態度。

  秦宜冷笑一聲,不屑滴說:“哼,曹操若窮追猛打直逼淮陰三城,倒霉的不是我們,不必擔心,曹操真的逼急了我,哼哼,他也不會好過。”

  “嗷,宜祿此話怎講?”

  張遼不知道秦宜的信心來自何處,曹操勢大,他哪裡會把他們這些殘兵敗將放在眼裡,給他塞牙縫都不夠。

  連高順也被這個話題吸引,以前壓根沒有注意到秦宜對戰略戰術有獨到見解,對於一群逃生的潰軍,如果出現一名優秀的領軍人物,尤為重要。

  看著三人焦急的目光,秦宜笑道:“呵呵,在你們這些久經沙場老將面前我這是班門弄斧啊,你想,曹操遠離許都長距離作戰,跨越的時間夠久,另外,運輸線就是他的弱點所在,他若不來則罷,來了必敗無疑。再說了,他就那麽放心許都安全?”

  秦宜的見解非常正確,作為謀士陳宮和戰將高順、張遼他們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嗎?

  令他們驚訝的是,秦宜從來沒有指揮過作戰,他哪裡來的這些見解,難道說與生俱來,天生就有指揮作戰的本能?

  不錯,他們現在若喪家之犬,士氣低落,軍隊規模也無法與曹軍相比,但曹軍的弱點也很明顯,按照秦宜的見解,很難說曹操能佔到便宜,剩下的就看哪一方算計的好了。

  陳宮感慨地說:“宜祿說得好啊,如果曹操真的窮追猛打,我們也不會與他硬拚,正面牽製,從背後切斷他的補給線,到時候老曹就難看了,哈哈哈......”

  張遼笑道:“哈哈,以前還真沒發現宜祿有這等本事,也許是沒有機會展示吧,這番見解果然令人刮目相看。”

  盡管剛從下邳城逃脫出來,但曹操勢大,很有可能窮追不舍,前途未卜之下,眾人心情本來很沉重,與秦宜一番交流,好像形勢沒有自己想的那麽糟糕,心情一下子放松下來。

  秦宜笑了笑,沒有說話,也許人家感念他拯救了西城軍隊而說幾句好聽的話,自己聽著便是,當不得真。

  木筏又行駛了一段路程,

前面已經快到沂水。  秦宜轉頭對高順說:“高將軍,陷陣營是咱們的王牌軍,又是你的擅長所在,這支軍隊還是歸你指揮為好。”

  高順愣住了,他真沒有想到秦宜會把陷陣營交給他指揮。

  不錯,陷陣營的確是高順訓練出來的,但呂布剝奪了他的指揮權,交由魏續統領,即便前段時間從守城撤了下來,呂布也沒有把這支軍隊托付給他,而是讓秦宜管理。

  陷陣營是高順的心血,他當然希望指揮這支軍隊,但是,現在是什麽形勢啊,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秦宜竟然讓出指揮權。

  而陳宮和張遼二人相互對望一下,內心狂震!

  現在張遼、高順和秦宜三人各統一支軍隊,如今沒有呂布,他們暫時是一片散沙,逃亡的路上暫時顧不到以後的事情,一般情況下誰的實力大誰說了算,實在不行大家各奔東西,手裡有軍隊就能夠保命。

  恰恰在這個時候,秦宜把最精銳的陷陣營拱手相讓,這是什麽胸襟?

  高順沒有接話,既不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此時他內心翻江倒海,感觸頗多。

  這不奇怪, 在呂布統治下,尤其是近段時間高順很不順心,呂布親近魏續、宋憲等人,幾乎將高順邊緣化。

  憋屈歸憋屈,高順不會變心,一直隱忍。

  與呂布相比,秦宜的心胸無疑是寬廣的。

  高順不是個善變的人,但現在呂布可能已死,他們這支軍隊要不要有一個領頭人?

  木筏上陷入沉默,每個人心裡都在思考。

  高順沒有接話,秦宜也不為己甚,陷陣營高順接也得接,不接也得接,這件事情告一段落。

  眼看著就要過沂水,秦宜不敢耽擱,說:“一會兒過了沂水,我與張遼將軍率領騎兵登陸,很難說曹軍不會追擊,為了保證我軍順利抵達目的地,必須阻擊曹軍渡過沂水。高順將軍率領步卒乘坐木筏繼續南下,水路也比陸路快的多,而且節省體力,騎兵速度快,如果曹軍沒有追趕上來的話,我們很快會追上來的,諸位以為如何?”

  高順、張遼等人不淡定了,就這點騎兵能阻擋曹軍嗎?

  “宜祿,這恐怕不行,你這點騎兵放在曹操眼裡也不過塞牙縫,會被大軍淹沒的,還是一起登陸作戰吧,等阻擊曹軍之後再往南行進。”

  高順顯然不同意秦宜冒險,再說了,盡管秦宜這些年很努力,畢竟少有機會真正在戰場上廝殺,理論是一回事,實戰又是一回事,秦宜統兵阻擋曹軍讓人不放心啊。

  張遼也勸道:“是啊,騎兵數量太少,很難說能起作用。”

  除了陳宮大家都表態了,秦宜看著陳宮,問:“陳大人以為如何?”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