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53章大將紀靈震懾3軍
  紀靈才剛歸降秦宜,求功心切,卻也擔心別人不放心自己,試探著請求出戰,沒想到秦宜竟然答應了他。

  紀靈大喜,在秦宜眼裡他什麽都不是,而在袁術陣營那可是首屈一指的大將,像雷薄這種裨將也就幾招的對手,與撿便宜沒有什麽兩樣,所以,秦宜話音剛落,紀靈一拍戰馬,直取雷薄所在。

  袁術一方軍隊不少,他們被雷薄堵住了過河通道,只能停下腳步列陣迎敵。

  雷薄越出陣營挑戰,剛說完話不多時,看到對面有一員戰將飛馬而來,既然對方應戰,雷薄也不怠慢,打馬衝上前迎戰。

  不過,剛跑出沒有多遠,雷薄發現有點不對,這員戰將似乎有點眼熟,定睛一看,雷薄傻眼了,竟然是袁術手下大將紀靈!

  雷薄任由戰馬奔馳,腦袋有點轉不過彎來,自己怎麽會與紀靈成了對手?

  再說了,老子也打不過紀靈大將啊。

  戰場上廝殺,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哪裡容得你發呆,一眨眼的功夫紀靈已經到了眼前,只聽紀靈大喝一聲:“死去吧!”

  紀靈的怒喝驚動了雷薄,卻見眼前寒光一閃,待要躲閃,可惜紀靈的三尖兩刃刀已經砍到脖子,帶著不相信的眼光雷薄腦袋飛上了天,而坐騎帶著無頭身體還在往前竄,一腔熱血噴出三尺高。

  包括陳蘭在內,數萬官兵都被這一幕驚呆了,大將紀靈斬殺了他的裨將雷薄!

  神馬意思?弄不懂。

  自家人砍殺自家人,這世界變化太快,你別蒙我,我有點看不懂!

  沒有人喝彩,也沒有人怒吼,數萬軍隊鴉雀無聲,陷入呆滯!

  這也怨不得他們,紀靈戰敗並被秦宜俘獲,也就袁術那些高層知道,發生的時間太短,作為一般官兵不可能馬上知道詳情,所以才會出現這一幕。

  斬殺了雷薄,紀靈順勢衝到了陣前,而對方竟然沒有一員戰將出來迎戰。

  紀靈不知道整個軍隊全都懵了,在陣前勒住戰馬,大聲喝道:“都給我聽著,我乃大將紀靈,不過,現在已經不是袁術手下,而是朝廷新任命的揚州牧秦宜手下大將。袁術倒行逆施,禍害揚州,罪不可赦。本將軍棄暗投明,雷薄不自量力膽敢反抗,已經被我所殺,雷薄就是榜樣,誰不服我就殺誰?”

  這種話如果是秦宜說,袁術軍隊或許會把他淹沒了,但這話是大將紀靈所說,數萬軍隊竟然無一人應答,更沒有人敢出面挑戰。所謂人的名樹的影,秦宜是誰沒有人知道,大將紀靈在他們心裡位置,那是高高在上,絕對有震懾力!

  沒有人說話,紀靈感覺很無趣,難道老子面對南牆說話?

  突然看到騎著戰馬站在陣前發呆的陳蘭,紀靈眼珠子一轉來了主意,一隻手握著三尖兩刃刀,遙指陳蘭,喝道:“陳蘭,你服是不服?不想歸降那就放馬過來一戰!”

  陳蘭也沒有弄明白這是怎麽一回事,大腦還在宕機中,突然,紀靈的目標對準了他,頓時嚇壞了。

  你妹,讓我跟你打,我有那麽傻嗎?

  你是三軍大將,我不過是你手下小小裨將,小胳膊小腿的扛不住你折騰,打死老子也不會過去找死。

  陳蘭的眼睛看了一眼雷薄的屍體,心想,好漢不吃眼前虧,自己早已經對袁術不忿,既然連大將紀靈都歸降了揚州牧,何不借此機會表現一番。

  想到此,陳蘭雙手抱拳,說:“將軍且慢,陳蘭願降!”

  說罷,翻身滾落馬下投降。

  陳蘭下馬投降,他的部屬自然也紛紛放下兵器,劃拉一下子跪了一地。

  無疑陳蘭做出了榜樣,感染了整個軍隊情緒,有些人還在猶豫,有些人已經跟著跪倒在地,有些武將雖然不想投降,卻被大將紀靈威懾,不敢主動上前挑戰。

  最重要的是,袁術不得人心,對整個軍隊已經到了不可控的邊緣,稍微有點外力便會土崩瓦解。此次袁術北行,說是與袁紹匯合,可誰都知道想要抵達河北,那就必須經過曹操的地盤,其中有多少凶險真的很難說。

  誰都不是傻子,既然朝廷新派揚州牧,再加上大將紀靈震懾,何不歸順揚州牧?

  而此時,秦宜的步兵也趕了上來,在騎兵之後擺開陣勢。

  秦宜一揮手,騎兵開始運動,圍著袁術軍隊的外圍馳騁,顯然是為了起到監視和震懾作用。

  你可以不投降,但是,想要逃跑的話,那就看你有沒有本事跑得過騎兵,二百騎兵說多不多,說少也不少,關鍵是那雷鳴般的鐵蹄聲攝人心魄,沒有一個人敢於妄動。

  迫於形勢,越來越多的人跪了下去,到最後再也沒有站著的人。

  不投降不行啊,沒有人敢挑戰大將紀靈,識時務者為俊傑嘛。

  就在此時, 從南部跑來一些潰兵,顯然他們是被張遼所驅趕。可這些人跑過來一看,愣住了,整個渡口這邊跪倒一片,再看看外圍那些張揚的騎兵,大概知道這邊投降了。

  得,咱什麽都不說了,也一起跪下吧。

  秦宜不著急,一直在等待,直到張遼抵達,所率軍隊形成合圍之勢,這才安排張遼、於禁和紀靈三人負責收編軍隊。

  五萬多軍隊啊,這都是白撿的。

  不光是軍隊,包括糧草以及袁術的大部分文官也一鍋端了,呃,還有那些妃子、婢女,收獲太大了。

  去年年底從下邳城逃了出來,滿打滿算也就三五千兵馬。收降於禁,獲得一千軍隊,再經過擴編總數還不到一萬軍隊。

  現在好了,收降紀靈手裡一萬軍隊,眼前又是五萬多軍隊,以後不會為軍隊數量犯愁了。

  到此時,無論是張遼,亦或是於禁他們大概都明白了,為何當初主公一點不在意曹操挖坑陷害,似乎早就意料到有袁術撤離揚州這麽一天。

  這就有點奇怪了,又不是神仙,怎麽算得這麽準?

  這也不過是於禁他們腦子裡閃過的念頭,主公有本事那也是他們當手下的福氣,高興都來不及,哪裡會懷疑這本事怎麽來的呢?

  整編軍隊還是按照老規矩,戰鬥序列隻保留青壯,至於淘汰下來的近萬士兵都被安排到了屯田兵。

  如此算來,不算留在淮陰那邊軍隊數量,光是秦宜這邊就有五萬精銳。屯田兵不屬於戰鬥序列,淘汰下來近萬士兵也不過是初始架構,需要大批量擴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