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71章懶人懶辦法
  袁術的主薄閻象和長史楊宏被俘之後,與大批壽春官員一起被押解到壽春城,謀士陳宮單獨接見了他倆。

  在這之前閻象和楊宏並不知道秦宜是何許人,崛起太快,再加上他只是呂布手下的小官僚,很難被外界知道。

  聽陳宮介紹了從下邳城突圍之後幾個月時間秦宜的崛起之路,令閻象和楊宏非常震驚,這種華麗轉身太驚豔!

  無論閻象還是楊宏都不是一般人,怎麽不可能不知道爭霸之路的艱辛,如秦宜這般神奇發展,這天下再無第二人。

  袁術敗亡,他二人再無指望,只能依附新上任的揚州牧秦宜,雖說已經對陳宮表達了意願,不過,秦宜在外征戰,還要等他回來最後拍板。

  秦宜大軍回城,消息很快在壽春城散開了,揚州牧秦宜僅用三個回合擊敗張飛,及大地鼓舞了士氣,再加上之前的戰績,無疑也將秦宜的聲望推上了高峰。

  作為一方勢力的主腦人物,你總要有足以服人的能耐吧?

  想要別人跟著你混,那也要看你的本事能不能保證長遠,能否給那些追隨者帶來安全感和前途,否則,即便身邊有能人,或許人家一看你人品太渣,早早留下後路,一旦形勢不妙,便溜之乎也。

  秦宜身邊也不是沒有文官,只是很少而已,從下邳城逃出來的那批人中湊起一個草台班子,比如袁煥和陳群。

  秦宜對世家沒有好印象,但文人當中寒門畢竟少之又少,不依靠他們可能嗎?

  陳群滑的很,秦宜多少知道點他的秉性,便將他留在淮陰那邊管理民事,他願意跑路隨他。誰知陳群至今還在那兒賣力,似乎乾的還蠻有勁。

  陳群願意賣力,說明他暫時不想走,而壽春這邊一大攤子事情無人打理,不得已之下,秦宜讓人將陳群叫了過來。

  袁煥最先跟著劉備混,被袁術俘虜,呂布率兵攻打袁術,袁術兵敗,袁煥成了呂布的俘虜。

  呂布當初和劉備和睦親近,後來有了矛盾。呂布想讓袁渙寫信去大罵羞辱劉備,袁渙認為不能這樣做,呂布再三強迫他,都不答應。

  呂布大怒,用刀劍來威脅袁渙說:“做這件事就能活,不做這件事就死。”

  袁渙臉色絲毫沒有改變,笑著對呂布說:“我聽說只有高尚的德行才可以用來羞辱別人,沒聽說用汙言穢語來羞辱別人的。假使他本來就是個君子,將不會以將軍你的話為恥辱;假如他本來就是個小人,將用你的話回復你,那麽受辱的是你而不是他。再說我先前侍奉劉將軍,就像今天侍奉你一樣,假如有一天我離開這裡,回過頭來再痛罵將軍,行嗎?”

  一番話把呂布說得很慚愧,就不再逼迫袁煥了。

  從這件事上看,袁煥此人還不錯,此次秦宜來到了淮南便帶上了他,說:“大家都是逃難之人,我有難處你得幫,手裡光有武將很多事辦不了,一路接收城池需要有人去安撫。”

  袁煥回答讓秦宜很意外,說:“我能逃出下邳城也是借大人的光,幫點忙也算應該。”

  這二人挺有意思,一個不給人許官,而另一個也不要官,就這樣糊裡糊塗走到一起。

  其實,無論是袁煥還是陳群,那都是人精,秦宜能從下邳城死地逃出來,那是一般人能乾的事情嗎?

  在袁煥和陳群看來,秦宜事先準備的木筏絕不是無的放矢,而是提早謀劃逃跑的後路,而且,接下來秦宜一連串的表現讓人亮瞎了眼,足以證明秦宜的潛力很大。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已經認可了秦宜,至少他們還在觀察中。

  到了盱眙城,秦宜便讓陳宮、袁煥去搭理,走到成德城留下他收尾,自己帶著軍隊繼續向西挺進,袁煥也不在意,把個成德城整理的有井有條。

  現在壽春城千頭萬緒,秦宜早早讓人把袁煥叫了過來,讓他與陳宮一起收拾亂攤子。

  休息一夜,第二天一早秦宜先與閻象和楊宏見面,算是正式接收這二位袁術舊臣。

  先不論袁術如何草包,至少閻象、楊宏他們倆走到如此高位,沒有兩把刷子肯定坐不穩,具體是什麽水平,秦宜也不了解,反正不如諸葛孔明、荀彧等名聲響亮。

  秦宜俘虜了大批袁術手下文官,無論是秦宜還是陳宮都不熟悉,袁術敗亡的如此之快,有他自身原因,也間接說明他的官僚體系已經腐爛,龐大的官僚體系魚龍混雜,只能依賴閻象和楊宏他們甄別,擇優留用。

  與閻象和楊宏談完了話,秦宜召集文武議事。

  秦宜當中就坐,左邊文官以陳宮為首,依次是閻象、楊宏、陳群和袁煥,而右邊是武將,高順踞首,依次是於禁、紀靈。張遼駐守途中,不在壽春。

  “諸位,我這個揚州牧有名無實,廬江劉勳、江東孫策擁兵自重,大軍進駐壽春城也不過數日,這幾日馬不停蹄征戰,本州牧能掌控的也不過壽春城周邊幾個城池而已。好在北方暫時安寧,否則,連壽春城也難以安寧。呵呵,想要當一個名副其實的揚州牧,尚需諸位共同努力啊。”

  秦宜語氣略顯無奈,其實已經很不錯了,一系列舉動令人眼花繚亂,在場之人那個不佩服。

  陳宮一抱拳,說:“主公英才,我等有目共睹,入主壽春時機恰如火候,袁術十萬大軍有八成盡收囊中,戰張翼德,拒劉備,輕描淡寫,化危機於無形之中。假以時日,揚州必然統一。”

  秦宜的本事有多大,大概最清楚的當屬陳宮。

  秦宜擺擺手,說:“那都是過去,還要看未來。諸位,事急從權,目前只能臨時搭起草台班子,而諸位所擅長本州牧還真不太了解。我與宮台即將出征,掃蕩不臣之徒。而壽春這裡千頭萬緒,我想,當務之急有下列幾件事情要處理,一是舊有官員甄別留用,二是說服周邊城池歸順,三是收攏饑民並妥善安排,四是淮河北一帶百姓盡量移民到淮南,河北那邊將在相當長一段時間成為戰場,還要在淮河南岸百裡內劃出無人區,如今人口銳減,不愁沒有地方安置。最後一項,如今是大旱之年,要修水渠引淮河水澆灌,便於屯田兵種植作物,保障糧食供給,各位毛遂自薦吧。”

  作為新加入的一員,這可是表現的好時機,閻象出列,說:“屬下願意走一趟,說服周邊城池歸順州牧大人。”

  秦宜點點頭,說:“甚好,相必周邊城池官員都熟,其他人還真不能勝任。”

  楊宏出列,說:“州牧大人,屬下參與甄別官員,保證不讓劣質官員蒙混進來。”

  這兩項工作也只有他們乾,秦宜所帶來的的人不熟悉,想乾也乾不了。

  陳群出列,說:“州牧大人,剩下的幾項工作由屬下與袁煥一起負責。”

  袁煥接口說:“這樣再好不過了,兩人合作比一人好。”

  懶人有懶辦法,秦宜把一攤子棘手事務一股腦交了出去。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