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三國之帽子王崛起》第85章江東孫策
  秦宜大婚的消息不脛而走,閻象等一乾官員忙的屁股朝天,廬江好不熱鬧。

  而與秦宜一江之隔的孫策,在連年征戰中差不多平定江東,正在躊躇滿志,接二連三的壞消息傳來,令孫策面色非常難看。

  最先得到的消息是曹操借朝廷之手任命秦宜為揚州牧,並且已經進軍淮南。孫策的正式官銜是會稽太守,揚州牧可是孫策的頂頭上司,他能高興嗎?

  秦宜是誰,在這之前孫策壓根就不知道,聽到消息才打探一下,這才知道原來是已故呂布手下一個宜祿,曹操擊敗呂布,秦宜率一部分殘兵逃了出去。

  孫策簡直無語,一個宜祿搖身一變成了揚州牧,這不是開玩笑嘛!

  另外,孫策也弄不明白曹操為何給站在他對立面的秦宜送上如此大禮,難道不怕將來秦宜尾大不掉,成為曹操的勁敵嗎?

  會不會成為曹操的勁敵,孫策不知道,卻知道自己在明面上屬於秦宜管轄之下,叔叔能忍,嬸嬸不能忍啊!

  這則消息還沒有消化掉,第二道消息來了,袁術死了,劉備大軍又回到了徐州。

  也就是說,秦宜不菲吹灰之力掌控了壽春,掌控原本屬於袁術的地盤,孫策一拍自己腦門子,這等好事自己怎麽沒有撈到,讓一個不知名的秦宜撿了大便宜。早知道如此便宜,自己幹嘛不早早出兵佔據淮南,千不該萬不該,不應該讓秦宜這個不知哪裡蹦出來的家夥佔便宜啊。

  不僅孫策懵逼,他手下如張昭、周瑜等無不懊悔,暗自誹謗揚州牧秦宜走狗屎運了。

  與之相比,想想孫策有多不容易,為了一個江東,丹陽、吳郡、會稽三郡之地屁大點地方,不辭勞苦連年征戰,花費數年時間才平定,這道理怎麽講?

  孫策在江東折騰的不容易也是有原因的,他的職位也不過是朝廷任命的會稽太守,而且那裡還有王朗在位,想要平定江東哪裡是簡單的事情啊。

  嗷,你是太守,我也是太守,憑什麽讓我聽你的?

  孫策露出獠牙,其他人也明白了,孫策不是好鳥。

  是啊,孫家人血液裡面流淌著叛逆心,到了孫策這裡更是野心勃勃,小霸王橫衝直撞,誓要一統江東,只要不是糊塗蛋沒有一個不明白的。

  孫策攻打別人本身名不正言不順,遇到抵抗在所難免,除了他那些親屬佔據的地盤之外,每一處都要實打實地攻打,殺戮在所難免,一路征戰遇到的抵抗也會越來越強烈,這才造成孫策舉步維艱,花費若乾年才初見成效。

  與孫策不同,秦宜本身頭頂揚州牧大旗,從東往西摧城拔寨幾乎沒有阻礙,趕到壽春的時候,袁術已經啟程北上,試想那是孫策能比的嗎?

  孫策馬上意識到,目前他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頂頭上司揚州牧秦宜。

  小霸王孫策可不管你是不是朝廷任命的官職,看不順眼就要拔掉這顆釘子,小霸王的名號不是蓋的,他心裡有著更大的野望,誰膽敢阻擋他的道路,殺他沒商量!

  孫策正與他的幕僚、屬下商量如何乾掉秦宜,沒成想又來了壞消息,大將張遼屯駐途中,監視江東兵馬。

  這一下子不光是孫策明白了,他的屬下也看明白了,人家揚州牧秦宜早就知道孫策不會自甘寂寞,為了防范孫策,在關鍵位置落子,阻擋孫策北上。

  孫策等都知道張遼不是一般的武將,想要短時間擊敗張遼,繼續北上,一時半會兒恐怕難以實現。

  但是,

孫策不甘心受製與秦宜,必須盡快想方設法北上,趁秦宜還沒有站穩腳跟,突然襲擊壽春,一戰定乾坤。  拿不下淮南之地,龜縮在江東一偶,孫策的野望便實現不了,這道理不僅孫策明白,他的幕僚和手下也都明白。

  這個時代的江東可不是後世,大多數地方都是蠻荒之地,人口稀薄,中間一大塊是山越人,孫策也不過控制長江下遊數量不多的城池。

  會稽郡人口也不過三四十多萬,吳郡人口也不足五七十萬,就算孫策最終統一了江東,統領百多萬人口能養多少軍隊呀?

  想要養更多的軍隊,那就要有足夠的人口基數,若不向外發展,孫策也只能在江東一偶稱王稱霸,只能當一個小霸王,至於大霸王想都別想,試想,孫策更甘心嗎?

  所以淮南之地孫策勢在必奪,除了擴大統治人口,戰略回旋空間也是必須考慮的。

  圍繞這一命題,一乾幕僚也都同意孫策的策略,無論如何也要拔掉秦宜這個絆腳石。更何況,這是最好的時機,若等到秦宜站穩腳跟,軍事實力必然越來越強大,那時候再去征討恐怕更難了。

  想要攻打位於壽春的揚州牧秦宜,繞不開的位於途中城的張遼大軍,所以,孫策與幕僚們開始研究攻擊張遼的戰略戰術。

  問題來了,孫策想要攻打張遼,其戰術必須采取奇襲戰術,否則,若一時半會兒不能攻克途中,哪怕拖延十天半月,秦宜大軍很快知曉,必然會派援軍支援途中,這場仗便不是奇襲,而是與秦宜大軍正面對決,誰勝誰負那就很難說了。

  奇襲也不是那麽好打的,孫策的對手是張遼,曾經是呂布手下一員了不起的猛將,孫策有把握擊敗他嗎?

  想當年呂布、張遼、高順等從邊關殺到洛陽,而後轉戰長安,再後來呂布從長安千裡跨越來到冀州,轉而又轉戰徐州,大小戰爭經歷了不知有多少,作戰經驗極其豐富,與之相比,無論是孫策、周瑜都還很稚嫩,孫策是打了不少仗,與張遼相比大概還不在一個層次吧?

  咳咳,這個硬骨頭不好啃。

  所以說,孫策打算奇襲張遼,計策很好,問題是張遼會不會給孫策機會。

  孫策眉頭緊皺,一時半會兒無計可施,即便是那些謀士也拿不出好主意,除非不管不顧地強攻張遼,其效果恐怕大打折扣。

  這裡還沒有研究出詳細計劃,新的消息又來了,而且是非常不利的消息,令孫策和他的部屬們一陣哀歎,怎麽可能出現這種局面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