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滅秦代漢》第72章 不打了
  張政望著遼闊的海灘波濤起伏的大海,心中對未來充滿滿希望,這海水都是錢啊。

  海邊的曬鹽場還沒有大規模的建設張政已經在想將鹽賣給誰。

  諸侯各國對運入國境的貨物進行管制,社會財富主要集中在王室和貴族手中,要進行大宗交易避不開各諸侯國的王。張政想到的第一個買主是趙王歇。趙國離漢國很近,而且趙國也足夠大,有購買能力。

  元芳在仔細詢問了鹽場官員曬鹽所需人力以及鹽田的產量後,已經在計算滿足漢國百姓的需求後能有多少鹽可以外賣,可換回多少糧食,用這些糧食能不能完成張政拯救二十萬秦軍的計劃。

  “大王,如果我們加大投入,全力生產的話,用半年的時間生產出來的鹽全都換成糧食,真有可能多養活二十萬人。”元芳興奮的對張政說道,如果有二十萬青壯勞力的加入漢國真要變成強國了,漢王要爭霸天下就有了可能。

  “加大投入沒問題,時間也沒問題,章邯不會輕易投降的,他怎麽也能堅持半年時間,現在主要問題是怎麽將生產出來的鹽換成糧食。”加大投入張政說了算,章邯想投降也不是那麽容易。

  “我這就派人到各國去聯系賣鹽的事情。”元芳有點兒迫不及待了。

  “賣鹽的事不用太急,先派人調查一下各國食鹽的行情,然後再跟各諸侯國談生意。”涉及到做生意張政要比元芳經驗豐富的多。

  漢國使臣帶著禮物來訪,趙國國王歇隆重的接見了漢國的使臣。

  趙王歇覺得漢王張政真是個好人,當初漢王將他救出了邯鄲城,然後又和項羽一起解了巨鹿之圍,之後張政帶著人乾淨利落的撤回漢國了,沒要任何回報,不象項羽自取得巨鹿之戰勝利後將諸侯各國和國王當成自己的手下,每日裡呼來喝去,把自己當成了太上皇。

  歡迎禮儀結束,漢國使者說道。“漢王說了趙漢兩國作為鄰國應相互幫助互通有無。”

  “具體事務還請貴使與張丞相商議。”趙王歇明白自己的定位。

  “漢王想兩國如何互通有無?”巨鹿之戰後陳餘被氣走,張耳在趙國更是大權獨攬。

  “漢王希望兩國不限制貨物在兩國間的流通,能為民眾互相交換商品提供方便,兩國也可開展貿易。”

  “此事還需與我王商議後決定。”張耳沒有立即答應。他雖然看不出此事對趙國有什麽害處,卻認為張政主動找上門來定然有什麽企圖。

  “多謝大王的招待。”漢國使臣向趙王歇施禮後退下了,他並不著急,耐心的等待張耳的最後決定。

  思考了兩天后張耳沒想出張政能怎麽坑趙國,同意了兩國進行貿易的建議。漢國如今很多東西都是趙國很需要的。

  張耳不得不承認北方的鄰國正在變得越來越強大。

  趙國先有李良的叛亂然後又被王離攻打,實力下降了很多,如今趙國和漢國已經實力相當。

  而且漢國出了很多新東西是趙國急需的,漢國的戰車在戰場上大顯神威,漢國出產的鐵製農具十分好用。據說漢國人還製造出了鐵製的刀劍,如果這些東西能夠賣到趙國的話,趙國的國力將會大幅提升。

  得到趙王歇和張耳承諾的使者返回了趙國,漢國的商人帶著各種物資來到了趙國,見有利可圖,趙國的商人也行動了起來,兩國商人之間商品交易量大增。

  漢國的使者不僅到了趙國,他們與諸侯各國都取得了聯系。

就連項羽的軍營也有人去商談。  對於商人的到來項羽並不反對,楚軍北上離開了自己的根據地,項羽樂得有一個就近獲得物資的渠道,楚軍開始搜羅一切有價值的東西與漢國進行交易。在大戰的緊張時刻由於漢國使者的出現,各國之間的貿易竟然繁榮了起來。

  張政命令漢國利用這個機會一點點的放出食鹽,收購糧食。

  漢國將這些動作做的很隱秘,如果不是專門從事糧食和食鹽買賣的商人很難發現其中的變化。

  商人的地位低下,他們的感受根本不能傳遞到國家的層面,官吏們只是感覺進出境內的貨物在增加,以為這是漢王同諸侯談判後的正常現象。

  在漢王控制下的漢國商人還聯系了各國的大商人,為他們提供了便宜的食鹽等商品,用更高的價格收購糧食,使得那些商人大發其財,大家都欣然接受了這種變化。

  隨著進出物資數量的增加漢國的官員工作量大增,每日裡忙的不可開交,漢王張政也沒了休閑的時間,不過張政倒很享受這種生活。想著自己的計劃正在一點點實現,二十萬秦軍多了一些生存下去的希望,張政覺得累一點兒也值得。

  在張政累死累活之時,本來應該十分忙碌的兩個人卻過的很閑。

  這兩個人就是項羽和章邯。

  巨鹿之戰獲勝之後項羽準備一鼓作氣消滅了章邯,這時范增將項羽攔了下來。

  范增說:“將軍此時不是消滅章邯的好時機。章邯手中現在還有二十多萬的秦軍,要想消滅他們畢然要使用諸侯各國的軍隊, 諸侯各國的軍隊雖然尊您為上將軍卻只是懼於您的威勢,沒有真心歸服,我們最終的目的是將這些軍隊收歸己用,這還需要下一些細功夫。”

  “真麻煩,誰不服就殺了誰。”項羽怒道。

  “將軍莫急,有道是治國如烹小鮮,急不得。我們不但要打敗秦軍,還要一統天下。這事急不得。另外楚懷王熊心現在也成為了我們的麻煩。”在場的只有范增和項羽兩人說話也就沒有了忌諱。

  “楚懷王無知小兒,不足為慮。”項羽評判一個人往往看武力,楚懷王這樣羸弱之人在他眼中根本不值一提。

  范增耐心的對項羽說道:“我們先前還真小瞧了這個楚懷王,自您叔父死後楚懷王的一系列做法可謂心機深重,楚懷王不但有野心還有手腕,如不是將軍當機立斷殺了宋義,這楚國的家就要由熊心當了。熊心雖然同意您做了上將軍,奪權的心不會死,後邊還會搞許多小動作。”

  “心機小人。我搞不來這些陰謀詭計,一切都拜托范先生了,有需要殺人的事先生告訴我。”項羽有勁使不上,心裡很不爽。

  “將軍放心楚懷王再狡詐,也逃不出我們的手心。”一商定項羽對付諸侯國的軍隊,范增則全力應付楚懷王。

  章邯對著項羽帶領的幾十萬諸侯軍隊瑟瑟發抖,項羽用幾萬人就將五十萬秦軍打的大敗,現在滅了二十多萬秦軍更是易事。打是打不過了,章邯只能收縮兵力,修築營壘龜縮固守,他是真的不敢打了。

  天總是不隨人願,章邯不想打了卻有人一個勁的催他去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