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滅秦代漢》第326章 稷下學宮
  張政輕松的攻下了臨淄城,軍隊的傷亡極小,這使得漢軍軍心大振,同時對投降的齊軍與臨淄城內的齊國百姓也是一種威懾。有感於漢軍強大的戰鬥力,齊民對張政的安排很是順從,很快臨淄城恢復了秩序。

  佔領臨淄張政需要處理的事務一下子多了起來,每天的工作十分繁忙,在百忙之中張政特意抽出時間帶著丁勇出了臨淄城。

  “大王你這是要去哪裡?”丁勇現在很為張政的安全擔心,如果再出了漢王被人圍困的事他就不用回漢國了。所以現在張政不管走到哪裡丁勇都跟著。

  “我去看看稷下學宮。”張政回答。

  “稷下學宮是什麽東西?”丁勇滿臉迷茫的問道,他真的沒有聽說過。

  “沒學問。”張政笑著為丁勇解釋道:“稷下學宮,又稱稷下之學,戰國時期齊的官辦高等學府。”

  “戰國時辦的學校,那很有些年頭了。”張政在漢軍舉辦了軍事學校,丁勇是明白高等學府是什麽意思的。

  “稷下學宮建成是有很多年了,它始建於齊桓公時期,就位於這臨淄城的東門附近。”張政邊走邊向丁勇解釋。

  “離的不遠就好,一個學校起這樣一個名字是為什麽?”丁勇的學問有限不明白這名字有什麽講究。

  “這臨淄城的東門也叫稷門,這學宮就在稷門附近所以叫稷下學宮。”

  “就這麽簡單啊,我還以為有多複雜呢。”丁勇松了一口氣說道。

  “名字雖然簡單,這稷下學宮卻不簡單。稷下學宮是第一所由官方舉辦、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高等學府。中國學術思想史上這場不可多見、蔚為壯觀的“百家爭鳴”,是以齊國稷下學宮為中心的,官學為黃老之學。它作為當時百家學術爭鳴的中心園地,有力地促成了天下學術爭鳴局面的形成。不少人是善於把學術和政治結合起來遊說當權者的能手,故在宣王時受上大夫稱號之稷下士多達七十六人。”張政這時希望跟隨自己來的是元芳等人了,沒準元芳還能向自己介紹點兒稷下學宮的逸聞趣事,而不是自己在這裡費勁的進行科普。

  “稷下學宮培養了這麽多當官的,我們漢軍正缺當官的,大王您正好把他們請過來封些官,封他百八十個,比那個宣王封的還要多。”丁勇的關注點總是與眾不同。

  “你的願望恐怕實現不了了。你看咱們到了。”張政指著前方說道。

  “啊,怎麽會這樣。”丁勇隨著張政指的方向看去,只看到了齊腰深的荒草和一處處的殘垣斷壁。

  “什麽事物都有一個由盛轉衰的過程。這稷下學宮也不能免。稷下學宮鼎盛時期有幾千人在這裡學習,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朝廷對學宮的重視程度減弱,最近幾十年又是戰亂連連,齊國光滅國就滅了好幾次,這齊國的都城也不再是安全的地方。所以這些建築也就毀於戰火了。”張政不無遺憾的說道。

  “學宮就這樣完了。”丁勇找點兒人才的計劃落空了。

  “學宮的建築倒塌了,人也四散而去了,但學宮的精神沒有變,還有許多學者都認為自己傳承自稷下學宮。不斷的刻苦鑽研,成為了某一方面的大師。”張政此來也是為了緬懷一下稷下學宮的精神的。

  “是這樣啊,那我們在薊城辦的學校會不會辦的也這麽有名。”張政對教育還是很重視的,從開辦工匠子弟學校開始,逐漸也培養出了一批掌握新知識的年青人。丁勇認為薊城開辦的學校所學的東西已經很高深了。

  “那是當然,我們薊城的學校雖然沒有培養出學問大家,卻會培養出更加實用的人才。”張政在薊城開辦的學校學習的內容,是經過千百年的考驗,可比那些古書中的學問實用的多。

  張政和丁勇面對著稷下學宮的遺址感歎了一番,才返回了臨淄城。見大王回來了,參謀們立即過來向張政匯報了軍隊進展的情況。

  當初丁勇發現樊噲和韓信逃跑了之後,張政立即命令了部隊追擊。樊噲和韓信被張政打怕了,下了決心不再與漢軍作戰,帶領著沿路收集起來的齊軍逃命一般的撤走了。漢軍在後邊追又借機收復了齊國的幾座城池。

  “報告大王前方發現大批人馬,打著我方的旗號。”韓信派出的探馬回來報告。

  “我方的旗號?派人過去打探清楚了,不要讓張政給騙了。”樊噲奇怪前方應該沒有相應的部隊的。

  “報告,盧綰將軍帶兵來救我們了。”又有一批探馬探明了情況回報。

  “太好了,我們終於得救了。”樊噲不由自主的說道。

  “可惜我們都已經跑出了齊國的邊界了。 ”韓信十分遺憾的說道。韓信被封為齊王,這下子齊國的土地都丟光了。他這個齊王也就有名無實了。

  “不用著急,這齊國我們早晚還是要收復的。”樊噲倒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盧綰聽說韓信和樊噲雙雙敗退了下來,吃驚不小,急匆匆的跑過來見二人。

  “你們兩個還好嗎?”盧綰看著自己面前一個王爺一個侯爺,帶領著萬把千人,丟盔棄甲狼狽不堪。

  “我們倆沒問題,快點兒組織人員防守,漢軍還有後邊追呢。”樊噲顧不得客套,將最重要的信息通告了盧綰。

  “你們放心,我先砍斷張政伸過來的爪子,然後再收復失地。”盧綰信心滿滿的說道。

  “不可輕敵。”樊噲和韓信幾乎是同時出聲提醒道。

  “我會注意的,你們兩個人等著我勝利的消息吧。”說完帶人去迎擊漢軍的追兵了。

  盧綰話說的很大,打起仗來卻也十分謹慎小心。在前方的要道上擺好陣式等待漢軍追兵的到來。盧綰明白樊噲和韓信都不是普通將領,能將他們打敗的軍隊肯定實力不凡。劉邦先後派了幾十萬大軍攻打漢國,最後樊噲和韓信隻帶回來了一萬多人,通過這些跡象都可以看出漢軍之強大。

  盧綰剛擺好陣式,後邊的漢軍就追了過來,一場激烈的大戰開始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