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滅秦代漢》第49章 農村包圍城市
  來薊城的貴客是張良,現在的張良混的並不好,也只有張政還對他如此重視。

  薛縣會盟後張良大受鼓舞,帶著滿腔的復國熱情離開了。

  回到韓國故地後張良找到了韓國國王的後人韓王成,立他當了新韓王,然後拉起了反秦的隊伍。

  張良的智謀確實很厲害,他帶著隊伍接連攻下了幾座城池,隊伍也不斷壯大。

  秦軍不都是吃素的,很快反應了過來,一陣反撲。張良佔領的城池又被秦軍奪了回去。

  張良毫不氣餒,重新召集人馬,又攻下幾個城。不久秦軍再次反攻,城池又被奪了回去。這樣不斷循環,最後張良手下又只剩下幾百人了。

  如今張良除了多了個韓王成,比前幾個月前強大不了多少。

  這一天張良又帶著韓王成從一座陷落的城池中逃了出來。

  “張先生,我們接下來怎麽辦?”韓王成哭喪著臉問道,他都快麻木了,有人擁立他當大王當然高興,可一天到晚被人追殺的日子確實不好過。

  “看來只能向別人求助了,我這就動身去見漢王張政。”張良英俊的臉上滿是汗水和泥土,他只能向命運低頭,感覺光憑自己的力量是無法完成復國大業的。

  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張良真怕有一天韓王成被人抓了俘虜,自己復國的夢就徹底破滅了,自己怎麽努力都不行,想要東山再起只能向外人求助了。

  放眼天下同張良有交情的反秦人士並不多,張良上次雖然參加薛縣會盟,可因為實力太小其他人根本就沒把他當一方勢力,沒能同大佬攀上交情。

  在薛縣比較欣賞張良的只有兩個人,一個是劉邦,另一個是漢王張政。

  劉邦如今跟隨著項梁混的不錯,東擋西殺取得了不少戰功,手頭也有些人馬。可劉邦現在寄人籬下,一切都得依靠項梁,張良在他那裡不可能得到什麽幫助。仔細想來能幫助張良的好像只有張政了。

  張良記得張政曾承諾有什麽困難時可以去找他,張良卻不能確定這是場面上的話還是真心。陷入絕境的張良決定親自上門向張政請求幫助,事情不可能變得更壞。

  張政對張良的到來相當重視,聽到消息馬上從趙國和漢國的邊境趕了回來。

  “漢王好,我們又見面了。”張良遠遠的向張政打招呼,張良在薊城內看到的是一片繁榮景象,覺得張政是有能力幫助自己的,所以隻好放下身段。

  “張先生來看本王,本王十分榮幸。”張政真希望張良是無處可去才來的漢國。

  兩人進到漢王宮的大殿之內,張政擺下酒宴招待張良,共敘久別後的思念之情,氣氛十分融洽。

  “我在韓國擁立韓王成恢復韓國,可屢次被秦軍打敗,漢王能不能支援我們一些人馬和物資。”

  “不說這個,張先生喝酒吃肉。”

  張良提出請求要張政為恢復韓國提供幫助時,張政卻環顧左右而言他。

  “漢王,我知道你是個豪爽之人,為什麽不肯幫助我恢復韓國呢?”張良最後忍不住直接向張政發問。

  “子房,可不可以考慮留在漢國幫我。”張政稱號張良的字以示尊重。

  “漢王,我們張家幾代人都在為韓王效力,恢復韓國一直是我的夢想,所以只能對你說聲抱歉了。”張良恢復韓國的決心很大。

  “幫助你沒有問題,但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麽恢復韓國的努力始終無法成功。”張政見張良意志堅決也不再強求,

決定真心幫張良一次。  張政最終的目的還是要招攬張良,讓一個人真心跟隨就必須讓這個人對自己服氣,想讓張良服氣並不是簡單的事。

  張良無疑是秦末最有智慧的人,讓張良服氣最好的辦法是在智慧上勝過張良。

  張良的智慧更多的是對大局的把控和兵法上,當年“圯上老人”黃石公授予張良一本《太公兵法》,張良仔細研讀後頓開茅塞對秦末的形勢有了新的認識,自此排兵布陣高人一籌。

  張政想在智慧方面挑戰張良,算是給自己選擇了地獄級的難度。

  不過張政覺得自己一定會成功,因為張良有《太公兵法》張政有《太祖思想》。

  “還請漢王教我其中原由。”張良屢戰屢敗,對自己也失去了信心,聽張政這樣問,明白張政肯定是看出了存在的問題。

  “子房覺得哪些人才是你恢復韓國的依靠力量?”張政這麽多年的學習筆記不是白寫的。

  “韓國的王室、貴族,他們與秦國有滅國之恨,反抗秦國是很堅決的。”張良就依靠這些人一次次的拉起了隊伍。

  “王室、貴族雖然恨秦國,卻元氣大傷,力量有限,更何況這些人早已被安逸的生活消磨了鬥志,沒有了一點兒血性,他們的目標是為了過上以前的好日子,不可能真的和秦國拚命。”張政對現在秦國各階層進行過詳細的分析。

  “那還有什麽人可依靠呢?”對於張政所說的張良也深有體會,當仗打的順利時,韓國的舊貴族會聚攏來一大堆,當秦軍大兵壓境時舊貴族跑的比什麽都快,這也是張良為什麽總是取得一點兒成果馬上又失敗的原因。

  “現在可依靠的是那些希望擁有土地和剛剛擁有土地的人,他們有將自己從饑苦中解救出來的強烈願望。”張政明白現在正是由封建領主擁有財富向地主擁有財富的轉變期,而這時地主代表了先進生產力。

  “可這些人都居住在鄉野,對佔領城市不感興趣,我怎麽帶著他們去攻城掠地?”張良這些年來到處遊蕩,社會各階層都接觸過。

  “你要做的是保護這些人佔有土地的權利,佔有大片鄉野之後再進攻城池,這叫農村包圍城市。”張政覺得這個策略很適合距離秦國很近,經常被秦國大軍圍剿的韓國。

  “可我好不容易佔領了座城池,秦國一來就丟了。守城會造成大量傷亡,不守先前的努力就白費了嗎?”張良也很無奈,在他看來建國就要擁有城池,他對鄉野並不看重。

  “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城池並不重要。你要采取的戰術應該是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要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張政覺得這戰術思想比《太公兵法》要高的多。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張良口中念叨著,眼前不由一亮,覺得自己的思路開闊了許多。

  “另外你還要建立起一些能夠給你提供物資支持的根據地,你們對秦作戰,不可能總是依靠別的地方的援助,一定要在韓國站住腳。”張政給張良提出了建立根據地的建議。

  “我也想在一地佔住腳,可城池守不住,鄉野的產出十分的少,養活軍隊很困難。”當前生產力水平十分低下,一個農夫從事生產,除養活自己外,剩余的物資很少。

  “我可以為你們提供一些農具,使得你的地盤內的土地可以增加產量,生產出更多的物資。不過長時間的無償幫助你們我也是力所不能及。”張政給張良的幫助也只能是暫時的,漢國這邊也是百廢待舉。

  “多謝漢王幫助,熬過眼前的難關,我會想辦法自給自足的。”張政同意幫忙,讓張良看到了希望。

  “關於自給自足,我倒有一個辦法,在韓國境內有一種我有用的東西,你可以讓民眾收集,拿來同漢國換物資。”張政頭腦中靈光一閃,給張良找了一條財路。

  “是什麽東西,我怎麽不知道。”張良想不起韓國有哪些東西可以同漢國換錢。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