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滅秦代漢》第28章 王的盛宴
  那個膽大的工匠在把話說完之後就趴在地上等著張政處罰,過了一會兒沒聽到動靜。

  工匠偷偷抬起頭,看張政沒有震怒的表情,反而耐心的等著工匠繼續說下去,於是硬著頭皮繼續說道:“我們離開了楚地,很難獲得大量的青銅,沒有銅武器就供不上士兵使用。”

  “你們看用鐵來製造武器是否可行。”說到武器張政自然會想到了鋼鐵。

  工匠回答道:“燕趙之地雖然多有鐵器出產,可這東西不是太軟就是太硬,只能做一些農具,作成武器完全沒有辦法使用。”

  張政之前是做過一些調查的,戰國時期所使用的兵器大多由青銅製成,楚國擁有最大的銅礦和製銅技藝最高超的工匠。所以楚國出產的青銅武器是最好的。

  燕趙之地最多的卻是鐵礦,戰國時期就有很多趙國人冶鐵致富,史書上就記載:“邯鄲人郭縱以冶鐵為業,同王侯一樣富有。”

  張政還想起了後世一個笑話講:世界鋼產量第一是中國,第二是河北,第三是唐山。這句笑話調侃中國鋼產量之大,同時也說明了僅河北一地鋼鐵產量都可以傲視全世界。

  後世的輝煌是無數人艱苦奮鬥取得的成果,現在張政要弄一點兒金屬卻難上加難。

  當年秦始皇統一全國後為防止他人造反,想到的是收天下之兵,鑄以為金人十二,秦始皇覺得將這些金屬收上去,民間能製造武器的潛力就沒有了,從側面說明在民間冶煉出金屬的困難。

  困擾漢國發展的這個難題必須解決,對此張政很有信心,因為他頭腦中有超越這個時代的知識。

  “來人,拿酒肉來,我要在這裡宴請這些工匠。”工匠否定了張政的話,張政沒有生氣,反而還大聲下達了命令。

  張政一句話將眾人驚的目瞪口呆。在秦朝工匠的地位十分低下,大王宴請工匠是從未有過的事。

  食物和酒水端了上來,那些工匠跪坐在桌子後邊還是有些緊張。工匠們平常正眼看王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跟王一起吃肉喝酒了。

  “大家知道我們漢國也頒布了爵位制度,這爵位不僅適用軍人,工匠也享有一樣的待遇,有功一樣能被授予爵位。而且這個功勞不用上陣殺敵拚命,工匠只要能夠生產出來更多更好的武器也可以折算成功勞。”張政示意大家邊吃邊聊。

  “謝大王,我等定為大王努力勞作。”已有工匠爬在地上開始給張政行禮了。

  “這是你們應得的,現在漢國需要大量武器,你們努力工作,我會教給你們新的冶鐵之法,這冶鐵之法為本王獨門密技,能夠生產出來比青銅還要好用的鐵,你們就不會因缺銅而發愁了。”

  工匠們聽了張政的話,眼睛中滿是崇敬的神色,大王肯定不會說瞎說,說能冶煉出好鐵就能冶煉出好鐵,大王竟然要將這樣的秘技傳給眾人說明大王對大家十分的信任。

  大王真是太厲害了,不但能帶兵打仗還會冶鐵,看來傳說大王在雷雨時受到過神仙的點化是真的。隨著宴席的進行,工匠們也放松下來,同張政有說有笑,盡歡而散,這些工匠們今後可以吹上很長一段時間了:“我曾與大王同飲。”

  送走了工匠,張政立即行動了起來。

  張政專門成立了一個工匠營,工匠營主要為部隊生產武器,有時間還可以為農民生產一些先進農具,以便提高生產效率。這實際上是張政建立的在他嚴密控制之下的軍工企業,工匠營不但要生產武器,

更多的進行新材料、新武器的試驗。  這個想法張政早就在頭腦中醞釀,並且已經作了一些前期準備。他招收那麽多工匠就是為這件事做人員上的準備。

  別看張政前世只是個小公務員,他說會冶鐵還真不是騙人。

  穿越到秦朝這麽多天張政每日都在拚命的搜刮自己的頭腦,回想自己以前學過的知識,看這些知識能不能在秦朝使用。

  張政在古代發展科技的信心緣於看守所的圖書室。

  看守所的圖書室是一個很奇葩的存在。

  用一句話來形容圖書室的書很貼切:舊書很新,新書很破。

  早期的圖書室是為了應付上級檢查之用,裡邊的書擺在那裡不給人看。幾十年下來舊書全都保存完好。

  後來人性化了,圖書室的書真正的對外開放,買什麽書還要征求那些特殊讀者的意見,圖書室按照那些特殊讀者的要求進了大批新書,新書大部分都是新出版的網絡小說,這些書的利用率十分的高,很快每本都被翻的破破爛爛,要是有網文作者看到那些書磨損的樣子,就會覺得網文事業前途一片光明。

  早期的舊書沒有人喜歡看,張政卻經常在那舊書裡翻找,那裡可以找到許多意想不到的書籍。張政最感興趣的是一套很多年前出版的叫土法系列的書籍。

  那是新中國初創時期,出版的一套實用類圖書,力求在簡陋的條件下發展生產。這書是真正用來指導生產的,普通的農民按書上的講解也能生產出產品來,看這套書總是令人感歎勞動人民的智慧。

  在這土法系列圖書中有一本《土法煉鋼》,介紹了煉鐵的全部技術,張政相信用書中的辦法經過不斷試驗,在秦朝也能冶煉出可以製造武器的鋼鐵來。

  趙國和張政之間的大戰停止,武臣要解決完自己內部的問題才會有心思對付漢國,起義的形勢一片大好。為張政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時間。

  短暫的和平期內,張政開始埋頭搞發展。

  漢國的工匠全部被集中到工匠營中,經過考核分出了等級,一些技術精湛的工匠被給予了很好的待遇,張政許諾任何人的技藝提高了相應的待遇都會提高。同時公布了一整套的獎勵考核制度,每一個工匠都看到了過上好日子的希望。

  在這之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張政大部分的時間都呆在了工匠營,同工匠們進行著各種試驗。

  大王經常去的地方自然是戒備森嚴,張政派了專門的部隊來保衛工匠營,還設了許多明哨暗哨防止其他人混入。

  張政每日裡忙著做試驗,大臣們見到張政的機會都少了很多,大臣們也沒有因此報怨,因為張政從工匠營中不時傳出一兩件新農具讓他們推廣,這就夠他們忙一陣子的了。部隊的士兵對大王更充滿了期待,工匠營中經常有新奇好用的武器裝備送出來,部隊試用後興奮不已,這些東西不但能殺敵而且還能保命。

  士兵們根本想不明白這些武器大王是怎麽製造出來的。 現在有更多的人相信了張政在被雷劈之後受了神仙點化的傳說。

  張政在漢國大搞製造業,天下卻已亂成了一鍋粥。

  許多人都弄不明白,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將天捅了個大窟窿,天下烽煙遍地,稱王的人都有了好幾個,秦國卻一點兒反應都沒有。

  如果說是秦始皇創造的官僚機構出了問題,這其實冤枉了始皇帝。

  秦始皇設立的官僚機構還是很管用的。陳勝吳廣在大澤鄉一起事,一個負責主持外事禮儀的謁者就專程從關東騎馬跑到鹹陽送信。謁者連夜趕路,一路上累壞了好幾匹快馬。

  謁者很幸運,到了鹹陽就見到了秦二世胡亥。

  謁者向秦二世胡亥匯報:“陳勝吳廣起義了”。

  秦二世胡亥盯著謁者半天沒說話,因為他看著謁者心中很不痛快,這謁者連續幾天的奔跑,人消瘦的塌了相,變得一付尖嘴猴腮的模樣。曬黑的臉上滿是泥土,頭上戴著的黃色大冠歪歪斜斜,顏色跟屎差不多。

  秦二世胡亥心想:“我強盛的秦國怎麽會有這樣丟臉的官員。”

  秦二世胡亥剛才正在宮中享樂,被打斷在大殿上接見謁者,謁者匯報的卻是幾個農民造反的事。秦二世胡亥不由大怒:“天下大事多矣,一謁者,專門從關東跑到鹹陽,稟告的竟然是幾個小賊造反的事,此風斷不可長。”

  皇帝震怒自然是非同小可,謁者被投入了大牢,此後再也沒有人敢向秦二世胡亥匯報起義的事了。

  然而起義的烽火卻不會因秦二世胡亥的不聞不問而平息。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