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滅秦代漢》第225章 堂堂正正的1戰
  韓信趕回齊國攔截張政去了。

  在楚國的蜀漢軍隊又開始了大行動,這次行動是由劉邦親自指揮,可見行動規格之高,本來以為項羽被消滅了可以回自己封地的英布、彭越也只能留下來配合劉邦的行動。此次行動只有一個目的抓住張政。

  行動開展的並不順利,劉邦制定的戰術很簡單,他要將七十萬蜀漢軍隊組成一張大網,然後由南向北兜過去,不但不能讓張政漏網,順帶也要清剿楚國殘存的力量。

  在楚國的七十萬軍隊分別來自不同的地區,軍隊想要統一行動十分困難。為此劉邦的脾氣變得十分暴躁,接連撤換了好幾個將領,直到劉邦每傳達一項命令,下邊的軍隊都會有所反應,劉邦才滿意。

  劉邦整肅軍隊嚴重的拖延了追擊張政的時間,追了半天都是張政已經離開北上的消息。按照日子推算張政這時差不多已經逃到齊國了。

  “各軍不能松懈,一切行動必須聽從本王的指揮,全力防止張政被韓信攔截流躥回楚國。”劉邦仍不放心命令隊伍一定要倍加小心。

  劉邦也覺得用七十萬大軍圍捕張政的確有點兒奢侈,於是劉邦命令最早跟隨他的來自關中的軍隊分批的返回。大戰結束了士卒也該過上幾天太平日子了。

  韓信心急如焚,日夜兼程趕回了齊國,他最擔心的是張政在撤軍的過程中將齊國打個破破爛爛。現在齊國可是韓信自己的地盤,被打爛了最心痛的當然是韓信了。

  幸好韓信趕回齊國時留守的齊軍還沒有和張政發生衝突。不過這令韓信更為發愁。要不要攔截張政成為了一個大問題,韓信生怕張政突然從什麽地方冒出來,然後兩軍開戰,這對韓信一點兒好處也沒有,可不攔截在劉邦那裡又交待不過去。韓信與張政交過手,雖然情報上說張政隻帶領了兩萬多人馬,韓信也明白張政這兩萬人的戰鬥力不容小視。

  就在大家都緊張兮兮之時,誰也沒有想到第一個倒霉的竟然是張耳。被劉邦封為趙王的張耳雖然隻管轄著原先趙國部分的土地,算起來也是一方諸侯。在圍剿項羽的戰鬥中張耳得到了一個好差事,劉邦命令張耳固守趙國,嚴防北方漢國對趙國的進攻。

  對劉邦這道命令張耳執行的很堅決。不用劉邦說張耳也會防著漢國,因為在此之前張政對陳餘和趙王歇多有支持,跟張耳的關系並不好,並且漢國已經搶走了趙國大部分的領土。

  膽戰心驚之中張耳過了許多天,對面漢國沒有什麽動靜他才放下心來,隨著項羽自殺的消息傳來,張耳更安心了,項羽被消滅,張耳的壓力大減。

  就在這時漢國大將李左車率領十幾萬大軍逼近了趙國邊境。兩軍在曠野上相遇,張耳決定先與李左車交涉一番。

  “李左車,我趙國與漢國歷來友好,你為何要帶兵侵犯我國邊境。”張耳質問道。

  “既然兩國友好,劉邦為什麽命令你們攔截我家大王,妄圖對我家大王不利。”李左車也是理正辭嚴。

  張耳這下鬱悶了,攔截張政的命令是劉邦下的,他是劉邦封的王必須聽從,可張政你帶著軍隊在人家的土地上穿來穿去也不是個事啊,去的時候我假裝沒看到,現在張政沒回來,李左車卻先打上了門。

  其實大家都明白,此時對話講道理都起不了作用,需要雙方各自亮出自己的肌肉,讓對方感覺到自己的力量,才能達到自己的目的。

  張耳覺得自己也算是久經沙場了,對面的李左車當年還是自己的手下,在排兵布陣方面自己絕對勝過李左車,這麽多年的書張耳也不是白讀的。

  張耳決定與李左車堂堂正正的一戰。令張耳高興的是李左車竟然答應了,雙方約定了時間地點,在一片平原上擺開了戰場。

  張耳暗自高興,戰場的地點對趙國來說是十分有利的,在戰前張耳已經派人打探過漢國的情況,李左車雖然號稱領軍十幾萬,實際上是帶領了兩萬騎兵還有八萬步卒。這時張耳最為不理解的是明明漢國可以製造出最好的戰車,自己卻不裝備,反而一個勁的發展騎兵。以至於在張耳看來漢國始終沒有正面作戰的能力,張政所打的幾仗都是靠偷襲得手。反觀趙國雖然在兵力上少於李左車,只有七萬多人,卻兵種齊全,兩千輛戰車加上五千名騎兵,還有大量的步卒,可以組成龐大的軍陣,碾壓一切敢於接陣之敵。

  戰場之上鼓聲陣陣,旗幟飄搖,雙方都在緊張的向士卒下達著命令,變換著陣形,以應對敵人的攻擊。

  張耳覺得李左車同意在平原上決戰就已經決定了漢軍失敗的命運。平原地區正好適合戰車馳騁,上千輛戰車一旦奔跑起來,將會是一支無堅不摧的力量。

  為此張耳特意將自己的兩千輛戰車擺在了前方作為衝擊力量,用騎兵護住兩翼,步卒緊跟其後準備消滅被戰車衝散的漢軍隊伍。

  面對張耳,李左車似乎有些畏懼,還沒開戰就命令步卒退回大營固守,自己隻帶了兩萬名騎兵出戰。這樣一來在戰場上反倒是趙國的兵力佔優。

  張耳發現了李左車的失誤,毫不猶豫的下令發動了進攻,車聲隆隆,戰車進攻時聲勢浩大。一下子就把漢軍嚇住了,李左車自知騎兵無法正面與戰車對抗,見趙國的上千輛戰車衝了過來,竟然命令騎兵向兩翼躲避。漢軍的騎兵從中間分開,向著戰場的兩側拚命的逃去,戰車隻一個衝鋒就把李左車的騎兵衝散分成了兩半。

  張耳見狀大喜,李左車連正面對戰都不敢,這是很傷士氣的。張耳通過旗幟傳令追擊逃跑的漢軍騎兵,只可惜幾千輛戰車奔跑起來想要調轉方向是很困難的。就在這個時候逃向兩翼的漢軍騎兵卻輕松的調轉馬頭,轉身向著趙軍戰車的側方攻擊了過來。

  張耳急忙命令趙軍的騎兵迎敵,兩軍的騎兵激烈的碰撞到了一起。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 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