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閩國霸業》第151章、騎兵會戰
  朔風橫掠南京路,冬夜曠景半壁天。南州從來不問路,驢走天涯亦自得。

  閩朝建立後,閩帝王繼汐為鏟除割據政權,完成統一全國的大業,與其主要謀臣南宮灝,議定“平邊策”,在先後吞並南方各割據政權,在取得南方雄厚的人力物力後,再集中力量對付北面的強敵遼國,消滅北漢。王繼汐制定了肅清外圍,先阻遼援,後取晉陽的方略。繼而,加緊整訓軍隊,命鄰近北漢的晉、潞、邢、鎮、冀等州,修造兵器及攻城器具,轉運糧草,積極作攻戰準備。

  北漢依仗遼國的支持,經常南下騷擾閩國邊境,雙方衝突始終未斷。因北漢比較弱小,且處於戰略要地河東,為阻遏其來襲,閩軍常對北漢以攻為守,先後發動多次進攻,企圖相機進取。

  早在王繼汐在平定河北之際,就曾派虎賁將軍虎大威等進入北漢邊地。北漢向遼乞援,欲予宋以反擊。虎大威等則乘遼尚未發兵,奪佔北漢南部諸州。閩軍滅亡宋朝之後,建國不久的王繼汐就突然轉兵大舉進攻北漢。王繼汐命越國公、鷹揚將軍植廷曉率領鷹揚軍自潞、晉二州進攻晉陽。北漢國主劉繼元見閩軍已入其境,急忙向遼請援,同時命侍衛都虞侯馮進珂等領兵扼守團柏谷,以拒閩軍。閩軍迅速將該部北漢軍擊破,直逼晉陽城下。

  植廷曉遣使至晉陽勸降,劉繼元拒絕降閩。鷹揚軍兵至晉陽,征發當地民工數萬人,修築長牆包圍晉陽,並築長堤,引汾水灌城,多方進攻,長達三個多月,無法破城,當時天氣酷熱,鷹揚軍很多人患上破腹病。這些消息自然而然地都被北漢和遼國的細作偵查得知,原本還在狐疑之中的遼國皇帝終於下定決心出兵救援北漢。遼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為都統,冀王敵烈為監軍。統率長城以南,幽雲十六州的遼軍主力援救北漢。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軍日夜兼程進至白馬嶺。

  “終於把契丹狼給引出來了。”收到契丹鐵騎西進南下的消息。王繼汐臉上陰鬱的表情一下散開。

  機不可失,王繼汐立即率所部騎兵趕往白馬嶺截擊來援的契丹鐵騎。兩軍隔大澗對峙。耶律沙打算等後續部隊到齊後再戰,敵烈等認為立即進攻有利,於是搶先渡澗進攻宋軍。王繼汐指揮閩軍乘其半渡,突然出擊,斬敵烈等五員大將,殲萬余人,遼軍余眾倉皇逃走。北院大王耶律斜軫率軍趕到,萬箭齊發,閩軍始退。

  但王繼汐為圍城打援,一舉殲滅關內遼軍主力,集中了超過二十萬的騎兵部隊和數十萬的步兵,又怎麽會錯過這個良機。壓住陣腳之後,閩國的騎兵部隊以絕對壓倒性的兵力優勢將不到十萬步騎團團圍住。

  野戰從來就是速戰速決,尤其對於騎兵而言,因為他們一般沒有攜帶太多的糧食,根本打不了持久戰。不久被圍的遼軍就開始突圍了,遼先鋒軍在梁王隆慶的率領下直撲閩軍。與此同時閩軍前軍開始收縮兵力,各部指揮官帶領所部,齊集兩軍陣前,一時間,宋軍最好的幾個騎兵指揮官柴克宏、南雲霽、符昭信等齊集閩帝帳下軍。同為前陣或前鋒鈐轄的騎兵指揮官很快就拿出了作戰計劃——王繼汐親自率禦林軍背山立陣,準備與突圍的遼軍正面交戰,同時武信侯南雲霽、驃騎將軍符昭信所部騎兵先進駐戰場西北的羊山,準備包抄遼軍後路。唐國公、黑雲將軍柴克宏所部騎兵在羊山邊的長城口先伏擊遼軍,在給遼軍當頭一棒的同時吸引遼軍注意力,以掩護虎賁軍和驃騎軍所部的埋伏,

然後見好就收,退回中軍,將遼軍吸引到設伏的戰場上來,為王繼汐計劃中的包抄鋪平道路。作為久經戰陣,經驗豐富的中級指揮官,他們對於這一對付遼軍最有效的戰術無不了然於心。  擂鼓聲起,喊殺聲響,隨著突圍的遼先鋒軍踏上征途,戰幕緩緩拉開了。漫天的細雨、泥濘的道路讓指揮這支部隊的南府宰相耶律沙緊鎖了眉頭——遼軍所使用的弓弦是皮質的,被雨水浸泡後便濕緩不堪用了,而無法使用弓箭的遼軍騎兵被大大削弱戰鬥力。

  上午,當遼軍推進到山坡口的時候,預先埋伏好的信國公、武平將軍林仁肇部向猝不及防的遼軍行軍大隊發起攻擊,毫無防備的遼軍又無法使用弓箭,於是被閩軍順利突破。林仁肇一擊得手,順勢繼續突進,矛頭直指遼軍中軍的統帥南府宰相耶律沙,而遼軍在從暫時的慌亂中回過神來後,發現對手兵力並不強,於是開始組織起強有力的反擊。林仁肇部兵力不足,一往無前的突擊勢頭很快就被遏製住林仁肇見己部大有斬獲,再戰下去隻可能陷入劣勢,於是見好就收,主動退出戰場,回到中軍。當天閩遼兩方的第一次交鋒告一段落。

  遼軍整頓隊伍後尾隨林仁肇部向閩軍前進,接近十六裡半的行程很快就結束了,估計接近中午時分,閩軍外圍陣地便已經在望,偵騎來報,閩軍主力在外圍列陣,以當由西北方攻來的遼軍的兵鋒。於是遼先鋒軍直撲陣西。當時的戰場之下,閩軍主力包括除南雲霽、符昭信所部之外前陣和前鋒的所有主力,加上包圍圈守軍,總數當在三十萬左右,其中主要部隊都是騎兵。以南雲霽、符昭信所部兩翼騎兵為主,於外圍列成大陣,另以戰鬥力強悍的禦林軍部為預備隊。閩遼戰史上罕見的雙方騎兵集團的大規模正面交鋒開始了。

  閩軍背山立陣,側後無憂,並處於守勢,加上閩軍大陣對於正面的先天優勢,遼軍擅長的迂回包抄戰術無法使用,只有與閩軍做正面硬捍。在這點上從歷史戰績看,單純的正面接戰,遼軍鮮有勝績,形式對遼軍並不有利。因此,遼軍果斷做出全力一擊,將鐵林軍的重裝騎兵派上戰場,由統軍鐵林相公率領正面衝擊閩軍大陣,但事與願違。閩軍林仁肇也率領精銳部隊對遼軍的攻擊箭頭展開反衝擊,在左右兩翼的配合夾擊下不但粉碎了遼軍的正面衝擊,保證了大陣正面的安全,並在反衝擊過程中一舉射殺遼統軍鐵林相公。 遼軍主將被殺,全軍為之氣沮,敗像已現。最終,在主戰場上,遼軍戰敗,準備從來路逃走。閩軍兩翼南雲霽、符昭信的騎兵轉入追擊,王繼汐部禦林軍也同時移向戰場西北八裡的赤虜屯住,並派出聯絡官跟隨南雲霽、符昭信部前進,隨時準備策應追擊部隊。

  閩軍先期開赴羊山包抄的黑雲軍所部沒有能參與威虜軍城西的大戰,遼軍的行動太過迅速,一到就打,一打就敗,一敗就逃,柴克宏所部的包抄任務就這樣變成了迎頭攔截的截擊任務。

  遼軍雖然主動撤退,但形式並不好,後有閩軍的追兵,前方還有沒有來及趕上威虜軍城西之戰的閩軍迂回部隊柴克宏所部黑雲軍所部騎兵的正面堵截。遼軍面臨著被前後夾擊的態勢。

  當遼敗軍取道羊山南麓漸次向西北撤退的時候,早就埋伏在這裡的柴克宏所部迎頭殺出,對遼軍展開正面攔截。後有追兵的遼軍正面再被攔住,走投無路的遼軍一下子迸發出強勁的戰鬥力,南雲霽、符昭信所部雖然倚靠羊山展開阻擊,但仍被遼軍拚死頑抗,遼軍置諸死地不得不血戰到底,一時你來我往,難分高下。南雲霽、符昭信在使遼軍付出相當的代價同時,遲滯了遼軍的行動,為追擊部隊的趕到爭取了時間。一路尾追遼軍的林仁肇部追上了遼軍後衛部隊。王繼汐派駐南雲霽、符昭信部的聯絡官也及時將這一情報通報給進屯赤虜並以其為前進基地的王繼汐部。王繼汐得到情報後立即帶領自己的部下直撲羊山。在林仁肇部咬住遼軍後一會兒,王繼汐部也追上了遼軍。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