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閩國霸業》第149章、王氏子弟
  瀟瀟秋風寒氣升,雲光葉影落水流,半壁河山半邊天,一統雲泥燕南飛。

  “皇帝呀,近來金陵城裡有些風言風語,你娘我聽來著實心驚,為你擔心個不停。古人說與人為善,就是與己方便,既然前車有鑒,何必如此自找麻煩呢?”太后牽著小皇孫勸道。

  王繼汐一邊攙扶著母親,一邊啞然失笑道:“孩兒在娘身邊這麽多年,聽得最多的就是鍋碗瓢盆,柴米油鹽。倒是頭一次聽您援引古言,還這麽言之鑿鑿。看來娘這些年沒荒廢時日,反倒越老越愛讀書了。”

  “你這孩子,盡拿你娘消遣。”太后白了兒子一眼。

  “這話怕不是娘您從書上看來的,而是有人教您吧。”王繼汐似乎早就有所預料。

  “既然你都知道了,娘也不瞞你。”老太后語重心長地說:“如今你做做天子,封了這麽多公侯伯爵,可怎麽都是異姓,連一個宗室都沒有。臨行前,王宗正三番兩次進宮和我提起這事。聽說你已經發布詔令。宗室子弟,不論親疏遠近,非有功者不封名爵財帛土地,隻按丁口每年賜予米糧糊口而已。這是真的嗎?”

  “是有這麽回事。”王繼汐點點頭道:“我已明發上諭,永為定例。”

  “可是王宗正說,這樣是不對的。你想想,哪朝哪代,宗室子弟都是國家藩籬。同姓諸侯王跟咱們是同宗同源,同氣連枝,才能和咱們一條心的保住這萬裡江山。枝葉繁茂才能樹大根深,如今一切削去,咱們也是獨木難支。再說兵變之後,王家也才幾個人,分幾個諸侯王能廢幾個錢,你這樣乾,人家怕是說咱們家小氣了。我聽王宗正說,以前有個秦朝就是廢分封,結果享國不過才區區十五年而已。莫要說中原天下,就是以前在閩國。先閩王稱帝的時候,也是大封同姓諸侯王。怎麽家業做大了,親戚反而都沾不了光,人心是要怨恨我們家的呀。”

  “靠他們保江山?”王繼汐不屑道:“娘,您也是耳根子軟。您也不想想,孩兒我自從誓師北伐以來,軍中有幾個姓王的。我連年用兵,兵員短缺,年年回去招兵,結果他們個個說自己不中用,上不了戰場。如今天下平定了。他們倒冒出來分贓,真是豈有此理。娘,咱們這江山,要靠他們,不要說十五年,怕只要等兒子一閉眼就要完蛋。您也是上過年紀,見過世面的人。閩國歷代先帝,哪個不是荒淫無道的昏君。要不是孩兒,這閩國怕早就讓人給滅了。再說,他們現在是沒幾個,孩兒養幾個糊塗蛋,粉飾太平,弄得全族其樂融融也沒什麽。可是子又生子,孫又生孫,如此子子孫孫,我連給他們養老的錢都不夠,還談什麽分這麽多諸侯王,到時候,滿大街都是王公侯伯。他們不乾事,卻白白得高官俸祿,那些錢糧從哪裡來?難道兒子我能變出來。還不是要苛捐雜稅,從平民百姓那裡搜刮來。娘,這都是民脂民膏,咱們搶了老百姓的東西來養一群廢物米蟲,他們能不恨我家,這江山還能撐到什麽時候。”

  “你倒是想得長遠。”老太后歎了一口氣道:“可是,你別忘了,咱們家以前可就是你說的米蟲。要不是靠著那點宗室的救濟糧,娘怕是連你都養不大了。人說吃水不忘挖井人,如今發達了,怎麽能忘了舊日的恩情呢?”

  “所以,孩兒也沒有趕盡殺絕。不是保留了宗室的救濟糧了麽?我吃他一份糧,如今我要養成百上千的王家子弟,何曾虧待過他們。”王繼汐忽然想起往事,那是他穿越來第一年的事,

不覺咬牙切齒道:“娘,您還記得我從軍前有一次您去宗人府領糧嗎?他們嫌棄咱們不是閩王王審知的正宗苗裔,而是從弟疏族,不認咱們的宗室身份,是您跪在宗人府外苦苦跪了三天三夜,求爺爺告奶奶,這才好不容易才領到半份錢糧,結果回來,米不夠咱娘兩吃,您就把米都留給孩兒,自己隻喝米湯充饑。這事您難道忘了嗎?”  “這事,我怎麽能忘了。那時我實在餓得不行餓暈過去。你氣得不行,帶上家夥就去宗人府理論,結果被看門的衙役打了一頓。後來,你這小子也是。半夜的時候,你就偷偷跑到當時宗人府宗正家門外,把他們家的看門狗給宰了。給我做了一頓狗肉。要不是那頓狗肉,你娘我怕早就去見你死去的爹了。”想起那段往事,老太后不禁淚眼婆娑起來,哀道:“都是過去的事,就不要去提了。”

  “娘,您不記得。孩兒卻是記在心裡。他們不是一直瞧不起咱們家。嫌棄我們是後娘養的嗎?如今風水輪流轉,現在我得了天下。他們就後娘養的了。要不是念著以前那一飯之恩,我連那點宗室救濟糧都不想撥給他們,還想著封王拜侯。”除了宗室確實對建國貢獻不大外,其實王繼汐心裡還是有別的盤算,他對王氏沒有什麽歸屬感,打心眼裡也不認為他們是自己的親戚。

  “你這麽愛記仇,哪裡有天子的氣度。”老太后搖搖頭道:“罷了,罷了,這江山既是你打下的,你愛怎麽折騰就怎麽折騰,我老了,本也管不了你了。”

  “娘,這些事,您就不要操心了。總之,無論怎麽樣。孩兒一定給您養老送終。至於千秋萬代,玩裡江山,那既是後人的事,後人自有後人福。娘您就放寬心。”王繼汐耐心地安慰道。

  不過,聽到養老送終這四個字,老太后卻忽然想到了什麽,停住腳步,側身說道:“你是真龍天子,娘有你,後事自然不擔心。可是娘是擔心你的後事呀。”

  “擔心我的後事?”王繼汐顯得有些詫異。

  “你給我養老送終,可誰又給你養老送終。”老太后一臉嚴肅道:“他們跟我說了許多國本的事,你有想過嗎?”

  “國本?”

  “父子相承才能千秋萬代,這江總要後繼有人才行呀。”老太后拉扯了一下身旁的小孫子道:“你常年在外征戰,兵行險著,總要有個萬一。你說,要是有個什麽意外。你讓咱們王家以後可怎麽辦?你戎馬半生,只有一個錢妃,膝下沒什麽子嗣,就續賓一個兒子。 這些年也是為娘我親自帶大,倒也機靈活潑,很像你小時候。以前四海為家,南征北戰,總沒有個著落。如今既然做了皇帝,后宮要備齊,這東宮儲位,太子人選也要早立才是。再說,你剛才也認了續賓是咱們王家的嫡長子,立嫡以長,他理所應當是我們閩國的太子。”

  “這話也是王宗正說的?”王繼汐語氣頓時變得冰冷怪異。

  “不只是王宗正,黃丞相也提到過國本的事。但要立賓兒是我的主意。”老太后怕兒子還對王宗正耿耿於懷,遷怒於小皇孫。

  “倒像是他的話。”王繼汐微微頷首。

  “誰的話不打緊,關鍵是這事,你倒是做個主呀。”老太后追問道。

  “娘,您要長命百歲,孩子要給您養老,也是要長命百歲的。現在談太子的事,太早了。”王繼汐搖搖頭,語氣堅定地說道:“何況,正如說您老說的,我膝下子女單薄,就續賓一人,要我真是有了什麽三長兩短,不立他,又能立誰呢?”

  “唉。”老太后聽出王繼汐口氣中的不情願,以為是說立儲君是詛咒他死,觸了眉頭,也就就此打住,不在言語。

  兩人就此錯開話題又另談了一些事情。不多久,老太后上了年紀有些犯困,這下回去躺下歇息。

  王繼汐找了個空擋找到皇家衛隊長王小二,吩咐道:“今后宮中無論是宮女、太監還是侍衛,誰敢再提太子和國本的事,一體拉出,流放邊疆。至於那個王宗正,以來這老家夥再要進宮見太后,一律擋下。”

  “遵命!”王小二心領神會地拱手應承道。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