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閩國霸業》第134章、城中有變
  黃河水自天上來,直瀉奔流隻向東,風雲如虎勢難抵,再問中原誰作主。

  “這個。”青州刺史撚須猶豫道:“閩軍此來,就是為了爭地,榮華富貴,我想以閩王的氣度諒是可允。不過,城池兵馬,怕是很難。你的這個條件,要真是轉給閩王,閩王一定認為我們毫無誠意,到時難免一戰。那還不如不降,與青州城同生共死吧。”

  刺史這番話威逼利誘,眾將垂頭不語,原本趾高氣昂的青州參將此刻也頹然無語。刺史的話沒錯,這樣的條件確實很難令人信服,真要魚死網破,到底一死,到時還談什麽榮華富貴。

  參將思考了片刻後,退而求其次地說道:“那,那四門要害可由閩軍把守。但青州兵隻守青州,不從征調。這樣總可以吧。”

  “嗯,嗯。”眾人交頭接耳,點頭稱是。

  “好吧,我這就去試試。”刺史有些勉為其難地答應了下來。

  青州信使很快帶著降書和條件到了武平軍的大帳,遞交給了武平將軍林仁肇手中。

  閩王自出關興兵以來,攻城略地,所向披靡,雖然攻克下不少城池,也受降過不少州郡,但像青州城這樣擁兵數萬的名城大郡主動投降的還真是少見。

  但是這個條件也確實苛刻,林仁肇的部將們紛紛搖頭,甚覺不妥,表示拒絕。

  但最後還是林仁肇一錘定音。

  “就依刺史所言,青州守軍就先綏靖地方。正好,我軍主力也要回師鄴都。”

  送完使者後,眾將紛紛向林仁肇勸諫,指出其中的不妥之處。

  “大將軍,此事頗為不妥呀。若任由青州兵駐守,要是一旦反覆,豈不是後患無窮。”

  沒想到,林仁肇卻搖搖頭,說道:“天下未定,招攬人心為要。青州小城,數萬殘兵,能耐我何。能兵不血刃就攻克青州已是有功。縱然日後有變,也可隨機應變。何況,等汴梁一破,那些青州兵又怎能再做徘徊。眼下汴梁才是我軍第一大敵。你們就聽從我的命令,進兵青州吧。”

  “遵命!”見主將心意已決,眾將也只有抱拳退下,各自領兵去了。

  交接倒也順利,青州城如約大開城門,城中自刺史一下各級官員列隊迎降。

  一陣寒暄之後,林仁肇依諾代閩王安撫封賞城中文武,雖然最後的任命仍然需要鄴都的閩王親自下令,但在出兵前,閩王王繼汐已經授命各方面的大將有便宜從事的特權,所報之事也幾乎無所不準,為的就是應付戰亂的突變之局,所以林仁肇的話也是極具分量的。

  但在林仁肇心中,官場上的虛情假意自然是一回事,青州城才是重中之重。在與青州文武寒暄的同時,武平軍迅速接管了全城四門要害關防,但卻並未替換城中駐軍,而是依諾將主力駐軍城外。

  此時,駐扎在南境防禦黑雲軍的青州兵主力也回師到了青州城外。雖然在青州刺史的嚴令下表示服從命令,但軍中始終湧動著一股莫名的情緒。此時城中也多了幾個黑影攢動。

  “大人,南蠻子如此可惡,難道咱們就這麽受他欺負。”

  “是呀,這天下本是咱們的,怎麽能就此拱手讓出。”

  “停說南蠻子一路殺來,奸淫擄掠,無惡不做,很快就會對我們下手了。”

  黑夜中,不斷有黑影在軍營、府衙間跳動。雖然原本不安的形勢在閩軍的壓迫下漸驅安靜,恢復往日的繁華喧鬧,但在暗中卻是暗潮湧動。

  “大將軍,

咱們什麽時候動兵呀,總不能老是呆在青州城吧。”  “過些日子,等街市徹底平靜,還有黑雲軍的柴克宏到了,兩軍匯合,河北、山東和江淮連成一片,我們就可以撤兵回河北了。”

  這一日,林仁肇依舊循例帶著牙兵巡街,正是在他這樣的彈壓下,原本躁動的青州城才算穩定了下來。

  正在他和部將在馬上你言我語的時候,忽然街市上一陣喧鬧,接著有馬匹嘶鳴、兵器撞擊和甲士呐喊的聲音爆發。

  “大事不好,城中有變。”林仁肇的部將馬上意識到大事不妙,揚鞭策馬就要拔刀而上。

  “且慢!”林仁肇依舊鎮定地端坐在馬鞍上說道:“城中盡是青州兵,敵眾我寡,硬拚不是辦法。但是城中四門還在我們手裡,我們十萬武平軍尚在城外,現在最要緊地是招他們進城。我想變兵一定是在攻打四門,倉促之間,又無我的軍令,城外駐軍無法應援調動,照此以下,四門必將不守。你現在就給我乘著城門未破,衝出城去,帶著我的將令去城外大營調動兵馬進城。”

  “還是將軍您出城,末將給您殿後掩護吧。”部將情緒有些激動道。

  “這是我的將令,違令者斬!”林仁肇厲聲道。

  答應納降原本就是他的主意,如今事敗,他難辭其咎,林仁肇原本就是武夫劍士,憑得就是一股血性闖蕩南北,此刻又有什麽顏面回去調兵。縱然失敗,身死城下,他也了無遺恨。

  “遵命!”部將眼見苦勸不下,隻好撥轉馬頭疾馳衝出城外。

  “殺死南蠻子,奪回咱們的江山!”

  變軍中有人不時的呼喊吆喝,在他們的鼓動下,變兵們越戰越勇,人群越聚越多。原來並沒叛變的青州兵也紛紛加入叛亂的隊伍。

  “街市上巡街的那是閩軍的大官,殺了他!”

  “不要讓南蠻子跑出去,要是他們召來城外的敵兵就糟了。”

  “對,殺了他,咱們就勝利啦。”

  軍中有人高呼,引導著變兵如潮水一般向林仁肇蜂擁而上。

  面對洶湧的險情,林仁肇面無懼色,橫槊立馬,威嚴地擋住變兵的去路。

  這場叛亂是怎麽引起的呢?那些變兵種高呼的人又是誰呢?這是林仁肇心中最大的疑惑,但是此刻這種疑問只是一絲掠過腦海便就過去了,面前的千軍萬馬,才是心腹大患。

  最終在事後,他才得知其中的原由。

  這場變亂是由趙光義的陳橋驛的暗衛策動的。作為朝廷的暗衛,陳橋驛很早就把探子遍布三軍,青州兵中也不例外。原本閩軍畢竟時,他們就企圖策動大軍堅守到底。但是閩宋兩軍實力相差太大,兵無戰心,隻好就此作罷。

  後來南境的青州主力回援形勢才有所改變,閩軍雖然依照諾言駐兵城外,但新降後的原官員卻是如狼似虎,乘著改換門庭,無人管束的時候,大肆掠奪民產,一時激起民憤。而軍中原來的將官們也想趁機大發一筆國難財,克扣餉錢,軍心有此動蕩。

  此時在汴梁的趙匡胤得知青州不戰而降,十分憤怒,嚴令陳橋驛的統領趙光義伺機規複。於是,趙光義又派出一批陳橋驛的暗衛抵達青州。有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援兵,更使青州城中陳橋驛的氣焰為之囂張,而原本閩國影劍閣的勢力有限,主要影響在南方,跟不上閩國北上擴張的速度,在青州城中的勢力很快就被陳橋驛排擠出去。從而更使得陳橋驛如魚得水,策動原本桀驁不馴的青州兵為之一變。

  變兵在陳橋驛暗衛的指引下,一面攻打四門的武平軍守軍,一面開始直向林仁肇撲來。

  “擒賊先擒王,他就是南蠻子的頭兒,林仁肇,兄弟們,給我上,宰了他,南蠻子就潰散了。”

  “殺!”在暗衛的呼喊下,變兵認準林仁肇,不在去追朝外策馬狂奔的武平軍部將,這一開始也正是林仁肇的初衷。

  只要這個部將能跑得了,青州城就是閩國的了。林仁肇此刻已經抱定以死殉國的決心。

  但他很快發現眼前的情形很是奇怪。變兵雖然聲勢浩大,卻沒有一個很明顯的頭兒。聲浪中一波高過一波的雖然是士兵,但那個真正高聲呼喊,指引潮流的人,穿著的卻並不是軍中號衣。普通的士兵只知道喊打喊殺,可是那些呼喝指引的人身形卻很是詭異,並非軍中將校,而是一身布衣。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