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閩國霸業》第120章、河北3鎮
  風華未盡草青黃,壯士殘軀獻軒轅。莫問軍中誰做主,且聽長城為誰哭。

  韓令坤,磁州武安人。令坤少隸後周太祖帳下,廣順初年,歷鐵騎散員都虞候,控鶴右第一軍都校、領和州刺史。世宗即位,授殿前都虞候。俄賞高平之功,為龍捷左廂都虞候、領容州團練使,進本廂都指揮使、領泗州防禦使。征太原,為行營前軍都校。未幾,為侍衛馬軍都指揮使、領定武軍節度。

  世宗使宰相范質將兵征淮南,俾令坤等十二將以從。范質退保正陽,為唐軍所乘。令坤與趙弘殷、李重進合兵擊之,大敗唐軍。世宗親征,聞揚州無備,遣令坤及宣祖、白延遇、趙晁等襲之。令坤先令延遇以精騎數百遲明馳入,城中不之覺。令坤繼至撫之,民皆安堵。南唐東都副留守馮延魯為僧匿寺中,令坤求獲之,送行在,遂以令坤知州事。由是泰州懼,以城降。

  初,南唐遣邊鎬破湖南,以湖南舊主馬希崇分司揚州,及令坤克取揚州,俘獲此人。馬希崇以妓稀薄獻,令坤甚嬖之。會擒陸孟俊,將械送行在所,楊氏於簾間窺見之,即拊膺慟哭。令坤怪問之,楊氏曰:“孟俊往年入潭州,殺我家二百口,惟妾為希崇所匿得免,願甘心焉。”令坤以詰孟俊,孟俊具伏,令坤乃殺之。

  時閩王受詔攻常、潤,與唐太子李弘冀所部決戰。南唐乘此攻勢遣將陸孟俊逼泰州,周師不能守,孟俊遂進軍蜀岡,逼揚州,令坤棄其城。世宗怒,命趙匡胤與張永德領兵趨六合援之。令坤聞援至,複入城守,與孟俊兵戰,大敗之,擒孟俊,敗其將馬貴於楚州灣頭堰,擒漣州刺史秦進崇。俄命向拱為緣江招討使,以令坤副之,下壽州。歸朝,加檢校太尉、領鎮安軍節度使。世宗乃複幸淮右,次楚州,遣令坤率兵先入揚州,命權知軍府事。揚州城為唐軍所毀,詔發丁壯別築新城,命令坤為修城都部署。

  後閩周決裂,周軍有渡江伐閩之勢,為閩軍挫敗。韓令坤為方面大帥在宰相范質的協調下,他與李谷、司超等人率軍在滁州烏衣圍攻黑雲將軍柴克宏,卻被閩王率兵所敗。韓令坤所部連年苦戰,精銳損耗過半,此刻又敗於閩軍之手,若非趙匡胤提兵來救險有被全殲之禍。因而開始受到後周朝廷的輕視。所以,在後周世宗皇帝托孤輔政的大臣中,寧肯選擇閩王這個外藩來牽製國內藩鎮,也不再任命韓令坤。

  六年春,後周朝廷命韓令坤以汴、亳民導汴水入於蔡。三月,世宗將北征,命率龍捷、虎捷、驍武兵先赴大名,又副王晏為益津關一路都部署,俄為霸州都部署,率所部兵之。恭帝即位,加檢校太尉、侍衛馬步軍都虞候。冬,詔防北邊。

  韓令坤發跡較早,職爵很長時間內都在趙匡胤之上,素來不是很看得起趙匡胤。宋朝建立後,他正奉周皇帝詔屯兵河北後,雖然也被迫向趙匡胤稱臣,但心中到底不快。趙匡胤也對他有所猜忌,並未將他召回禁軍執掌國家重兵,而是讓他移領天平軍,給了個侍衛馬步軍都指揮使、同平章事的虛銜。趙匡胤親征徐州時,特意下詔韓令坤率兵屯定州,節制定州、滄州、貝州等河北三鎮。事前還特賜襲衣、器幣、鞍勒馬有差,加兼侍中,充北面緣邊兵馬都部署,以示拉攏。

  閩軍攻破關中,越過黃河,取道太行,出其不意地襲取相州時。鎮守想相州的魏王符彥卿曾向他派出使者求救。而韓令坤卻以事發倉促,兵馬未集,難以赴援,要符彥卿再堅持,

並向汴梁求救為辭拒絕發兵。符彥卿驟然被襲,城外十萬魏軍被擊破,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有這變色龍之稱的魏王符彥卿在援兵無望的情況下果斷投降閩國。符家本為河北世家,早就將河北視為囊中之物。而韓令坤無論是大周還是大宋,他駐守河北,除了防范北漢和契丹外,監視河北地方勳貴和實力派,維護朝廷權威也是他的職權之一。韓、符兩家本就有矛盾,那次求救不成,更加劇了兩家的怨恨。  閩王自澶州退兵相州後,便派驃騎將軍符昭信率領十萬驃騎軍即刻北伐河北北方三鎮。此時,駐守河北三鎮的韓令坤手下各將李谷、司超等也多是後周舊將,因為與趙宋新貴不甚親密,又沒有李筱那樣對前朝赤膽忠心,敢於拋家舍業的決心,只是些隨風倒的軍中實力派而已。本就想在宋閩戰爭中中立以坐觀成敗,甚至有想漁翁得利的想法。哪曾想閩軍未與宋軍決戰,就轉而向北,橫掃河北。此時河北三鎮兵力不過五六萬人而已,精兵都被禁軍收走。此刻面對閩軍主力的攻擊,顯得措手不及。

  韓令坤親自坐鎮定州,李谷鎮守滄州,司超鎮守貝州,每座城不過兩萬人左右,這些信息都被閩國的影劍閣的影子武士帶給了北伐的閩軍。首當其衝的就是最南面的貝州城。城中守軍雖然都是司超在中原招募的舊部親信,但各縣守軍基本都是河北土豪世家,他們並不太買守將司超的帳,反而對同為河北世家的符家更為傾心。但他們聽說閩軍是由魏王世子符昭信領兵掛帥的時候,紛紛改弦易轍。河北許多鄉縣不戰而下,即使偶有堅持抵抗的,也因為司超等州將兵力有限,攝於閩國十萬驃騎軍的兵威,宋軍主力往往收縮州城,不敢救援地方縣城。地方縣城自然也不敢招惹閩軍,聞聽閩軍殺到,即使不降,也只是斂兵自守而已。其實何止是州兵不敢救援縣兵,就是河北三鎮三州之間也不敢救援。一發現閩軍北上的蹤影,貝州守將司超就向上司韓令坤和同事李谷求救,但是定州和滄州卻是一兵不發,甚至連一袋糧食都沒送來,只是告知他務必守住而已。

  在這樣有利的形勢下,閩軍在符昭信的統率下,迅速將戰線推進到了貝州外圍。司超手下的宋軍稍事抵抗後就放棄城外關城險地,全部收縮入城。閩軍跟蹤追擊,迅速合圍貝州。

  “現在怎麽辦?”副將側身拱手向主將符昭信請示道:“是要先禮後兵,遣使勸降。 還是馬上發起攻擊。”

  “先禮後兵?”符昭信蔑笑道:“先禮後兵,也得有兵威在先呀。閩王只要我們迅速拿下河北三鎮,並沒有說是要死的還是要活的。留下這些汴梁余孽滋擾地方,豈不是有負河北百姓所托。打!給我果斷打!”

  符昭信這是有意公報私仇,借閩王之命,把朝廷安插在河北的這些勢力連根拔起。部下心領神會,立即部署展開攻擊。驃騎軍雖以野戰見長,但是閩國對於火藥的研究此時已經達到一個高度,尤其是土攻作業、穴地攻城方面造詣深厚。在土營連夜作業下,閩軍將上百斤的硫磺黑火藥埋在了貝州城年久失修的老城根下。第二天,閩軍發起進攻,攻城中場面混亂,閩軍軍士乘亂點燃火藥引線,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之後,磚土混合的貝州老城牆瞬間崩塌,炸開一個巨大的缺口。平原築城的貝州城城牆一塌就無險可守,閩軍士兵仗著人多勢眾,從城牆缺口蜂擁而去,衝入城中。司超此前用兵從未見過這樣的事情,兵力都被布置在城頭,城內守軍稀薄,在驃騎軍,尤其是騎兵的衝擊下,很快守軍陷入混亂,失去控制。再想堅守貝州城已然無望,司超無可奈何,沒想到苦心經營的貝州城就這麽陷落了。不過,他沒有時間為自己的不幸傷心,因為他要搶時間逃命,不然他就沒有命運了。可惜,圍攻貝州的是驃騎軍,它的前身正是威震河北的魏國大軍,不比南方騎兵,他們馬快人壯,在加上符昭信在發兵前就領了符彥卿的秘令,不留活口。很快,司超便在亂軍中戰死的消息便傳到韓令坤的定州帥帳之下。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