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蜀漢劉禪傳》七.舌戰群儒
  諸葛亮一番話說的魯肅目瞪口呆,心裡暗道:”好厲害的一張嘴啊!他不由得仔細打量了諸葛亮一番。隨即開口道:“諸葛軍師所言不錯,但依然改變不了曹軍勢大的事實,如今劉豫州隻能困守在江夏這彈丸之地,如何在能與曹操爭鋒?”

  諸葛亮聽聞大笑道:“本以為子敬是一個聰明之人,為何卻也如此短視?”

  “偶?難道我說的不對嗎?諸葛軍師?”魯肅面無表情的淡淡說道。

  “曹操自北方而來,出兵四十余萬,後又收編荊州降兵約二十萬人。子敬真的以為他是衝著我主劉豫州來的嗎?不,你錯了,曹操的胃口很大,他這是打算一戰定鼎中原啊!如今除了江東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值得他如此大動乾戈了!子敬以為然否?”諸葛亮笑著說道。

  魯肅聽了諸葛亮的話,心裡不由得一動。若說曹操此行無意江東打死他都不信,但是此刻話被諸葛亮說出來,魯肅頓時覺得有什麽地方好像不對了。不容他多想,諸葛亮有又開口道:“然,即便江東不戰而降,我主還是會跟曹賊戰鬥到底的,不為別的蓋因為我主乃是漢室宗親,如今大漢風雨飄搖,漢室更是零落不似從前。但是但凡我主有一口氣在,必然會同那曹賊血戰到底的!”

  此話說完,魯肅不由得點了點頭。看來劉備和曹操之間是不可調和了,那既然這樣自己一方是不是可以和劉備聯合呢?這個心思在他心裡一閃而過,魯肅不是三歲小孩心裡想什麽當然不會表現在臉上,他於是笑著岔開了話題。酒宴之後,魯肅親自去吊唁了劉表,當然了劉表的屍體不可能在這裡,這邊隻是他的衣冠塚而已。

  一夜無話,轉過天來魯肅找到了諸葛亮,邀他一起前往江東遊說孫權一起對抗曹操。諸葛亮想都沒想就答應了下來。這個時候張飛和趙雲帶著人馬已經趕到了江夏城中。

  劉備派了趙雲接替了陳到,護送諸葛亮前往江東。陳到本來就是劉備的親衛統領隻是之前派諸葛亮來江夏求援的時候,劉備特意讓陳到跟在了諸葛亮的身邊保護他。現在有了趙雲保護,陳到自然又變回了劉備的親衛統領。

  看這魯肅帶著諸葛亮乘船遠去,劉備立馬把經歷全都投進了江夏城的治理之中。不說劉備在江夏如何行事,單說諸葛亮隨著魯肅趕回了江東。來到了建業城內,他馬上就帶著諸葛亮前去面見孫權。

  孫權一聽,劉備的軍師諸葛亮來了頓時召集文武,要在大殿接見諸葛亮。魯肅引著諸葛亮來到大殿幕下。早見張昭、顧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帶,整衣端坐。諸葛亮上前逐一相見,各問姓名。施禮完畢,坐於客位。張昭等見孔明豐神飄灑,器宇軒昂,料道此人必是來遊說。

  張昭先以言挑釁道:“昭乃江東微末之士,久聞先生高臥隆中,自比管、樂。此語果有之乎?”

  諸葛亮笑道:“此亮平生小可之比也。”

  張昭又道:“近聞劉豫州三顧先生於草廬之中,幸得先生,以為‘如魚得水’,思欲席卷荊襄。今一旦以屬曹操,未審是何主見?”

  諸葛亮自思張昭乃孫權手下第一個謀士,若不先難倒他,如何說得孫權,遂回答道:“我觀取漢上之地,易如反掌。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之基業,故力辭之。劉琮孺子,聽信佞言,暗自投降,致使曹操得以猖獗。今我主屯兵江夏,別有良圖,非等閑之人可知也。”

  張昭聽聞哈哈一笑道:“若此,

是先生言行相違也。先生自比管、樂――管仲相桓公,霸諸侯,一匡天下;樂毅扶持微弱之燕,下齊七十余城:此二人者,真濟世之才也。先生在草廬之中,但笑傲風月,抱膝危坐。今既從事劉豫州,當為生靈興利除害,剿滅亂賊。且劉豫州未得先生之前,尚且縱橫寰宇,割據城池;今得先生,人皆仰望。雖三尺童蒙,亦謂彪虎生翼,將見漢室複興,曹氏即滅矣。朝廷舊臣,山林隱士,無不拭目而待:以為拂高天之雲翳,仰日月之光輝,拯民於水火之中,措天下於衽席之上,在此時也。何先生自歸豫州,曹兵一出,棄甲拋戈,望風而竄;上不能報劉表以安庶民,下不能輔孤子而據疆土;乃棄新野,走樊城,敗當陽,奔夏口,無容身之地:是豫州既得先生之後,反不如其初也。管仲、樂毅,果如是乎?愚直之言,幸勿見怪啊!”  諸葛亮聽罷,啞然而笑道:“鵬飛萬裡,其志豈群鳥能識哉?譬如人染沉屙,當先用糜粥以飲之,和藥以服之;待其腑髒調和,形體漸安,然後用肉食以補之,猛藥以治之:則病根盡去,人得全生也。若不待氣脈和緩,便以猛藥厚味,欲求安保,誠為難矣。吾主劉豫州,向日軍敗於汝南,寄跡劉表,兵不滿千,將止關、張、趙雲而已:此正如病勢焚鴨幣玻亂吧狡∠兀嗣襝∩伲甘誠時。ブ薟還萁枰勻萆恚裾娼賾詿艘糠蛞約妝煌輳槍還蹋瘓罰覆患倘眨歡┩脹停綴佑盟瓜暮莧時殘木眩呵暈焦苤佟⒗忠闃帽幢毓恕V劣諏蹣擋伲ブ菔黨霾恢磺矣植蝗壇寺葉嵬諡擔蘇媧筧蝕笠逡病5毖糝埽ブ菁惺蚋耙逯瘢隼閑紫嗨媯蝗唐招惺錚凰冀〗輳視臚埽艘啻筧蝕笠逡病9巡壞兄塚じ耗似涑J隆N舾呋適苡諳鈑穡螄亂徽匠曬Γ朔嗆胖寄焙酰糠蛐啪檬賂呋剩闖⒗氹ぁ8槍掖蠹疲琊參#怯兄髂薄7潛瓤潯韁劍橛廴耍鶴榱⑻福奕絲杉埃渙倩Ρ洌儻摶荒堋!銜煜灤Χ 閉庖黃雜錚檔謎耪言儻摶謊曰卮稹

  座上忽有一人抗聲問道:“今曹公兵屯百萬,將列千員,龍驤虎視,平吞江夏,公以為何如?”

  諸葛亮一看乃虞翻也,於是開口道:“曹操收袁紹蟻聚之兵,劫劉表烏合之眾,雖數百萬不足懼也。”

  虞翻冷笑道:“軍敗於當陽,計窮於夏口,區區求教於人,而猶言‘不懼’,此真大言欺人也!”

  諸葛亮面無表情道:“劉豫州以數千仁義之師,安能敵百萬殘暴之眾?退守夏口,所以待時也。今江東兵精糧足,且有長江之險,猶欲使其主屈膝降賊,不顧天下恥笑。――由此論之,劉豫州真不懼操賊者矣!”虞翻不能對遂退到一旁。

  座間又一人問道:“孔明欲效儀、秦之舌,遊說江東耶?”

  諸葛亮一看乃是步騭,於是應道:“步子山以蘇秦張儀為辯士,不知蘇秦、張儀亦豪傑也:蘇秦佩六國相印,張儀兩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國之謀,非比畏強凌弱,懼刀避劍之人也。君等聞曹操虛發詐偽之詞,便畏懼請降,敢笑蘇秦、張儀乎?”步騭默然無語不敢再言。

  忽一人又問道:“孔明以為曹操何如人也?”

  諸葛亮一看這人是薛綜,於是答道:“曹操乃漢賊也,又何必問?”

  薛綜搖頭道:“公言差矣。漢傳世至今,天數將終。今曹公已有天下三分之二,人皆歸心。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

  諸葛亮文言頓時厲聲道:“薛敬文安得出此無父無君之言乎!夫人生天地間,以忠孝為立身之本。公既為漢臣,則見有不誠之人,當誓共戮之:臣之道也。今曹操祖宗叨食漢祿,不思報效,反懷篡逆之心,天下之所共憤;公乃以天數歸之,真無父無君之人也!不足與語!請勿複言!”薛綜滿面羞慚,不能對答往後退去。

  座上又一人應聲問道:“曹操雖挾天子以令諸侯,猶是相國曹參之後。劉豫州雖雲中山靖王苗裔,卻無可稽考,眼見隻是織席販屨之夫耳,何足與曹操抗衡哉!”

  諸葛亮一看是陸績說話,於是笑道:“公非袁術座間懷橘之陸郎乎?請安坐,聽吾一言:曹操既為曹相國之後,則世為漢臣矣;今乃專權肆橫,欺凌君父,是不惟無君,亦且蔑祖,不惟漢室之亂臣,亦曹氏之賊子也。劉豫州堂堂帝胄,當今皇帝,按譜賜爵,何雲‘無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長,而終有天下;織席販屨,又何足為辱乎?公小兒之見,不足與高士共語!”陸績一時語塞也不再開口。

  座上一人忽道:“孔明所言,皆強詞奪理,均非正論,不必再言。且請問孔明治何經典?”

  諸葛亮看去正是嚴玻謔腔氐潰骸把罷掄洌樂逡玻文苄稅盍⑹攏殼夜鷗芬烈 釣渭子牙,張良、陳平之流。鄧禹、耿m之輩,皆有匡扶宇宙之才,未審其生平治何經典。――豈亦效書生,區區於筆硯之間,數黑論黃,舞文弄墨而已乎?”嚴屯飛テ膊凰禱傲恕

  忽又一人大聲道:“公好為大言,未必真有實學,恐適為儒者所笑耳。”

  諸葛亮看其人,乃汝陽程德樞也。於是他答道:“儒有小人君子之別。君子之儒,忠君愛國,守正惡邪,務使澤及當時,名留後世。――若夫小人之儒,惟務雕蟲,專工翰墨,青春作賦,皓首窮經;筆下雖有千言,胸中實無一策。且如揚雄以文章名世,而屈身事莽,不免投閣而死,此所謂小人之儒也;雖日賦萬言,亦何取哉!”程德樞不能對。眾人見孔明對答如流,盡皆黯然失色。

  同坐上張溫、駱統二人,又欲問難。忽然一人自外而入,厲聲言道:“孔明乃當世奇才,君等以唇舌相難,非敬客之禮也。曹操大兵臨境,不思退敵之策,乃徒鬥口耶!”眾視看去,乃是零陵人,姓黃,名蓋,字公覆,現為江東的糧草官,此人乃是江東的三代老臣。

  鎮住了眾人,黃蓋回身對諸葛亮道:“愚聞多言獲利,不如默而無言。何不將金石之論為我主言之,乃與眾人辯論也?”

  諸葛亮笑道:“諸君不知世務,互相問難,不容不答耳。”

  這個時候前去稟報孫權的魯肅也轉身回來於黃蓋一起引著諸葛亮往裡走去。諸葛亮知道這一切都是孫權的安排,見難不住他所以召他相見了。若是他被難住了,隻怕想見孫權就難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