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閱讀
抓住李林鬧了一會兒,把心裡那股百味雜陳的感覺壓下去,恢復了平靜後,莉莉又想到了一個問題。
“那個,你們說,要不要把這件事告訴阿卡拉媽媽啊?”
從李林手中拿到‘+7小符’之後,姑娘們已經成為了人類勢力中不可或缺的頂級戰力,她們的一舉一動,都會牽扯到很多事情。拋開旁枝末節的小事不提,光是從維護穩定的角度考慮,她們就不能隨隨便便的消失不見。
往大了說,這件事必須要告訴阿卡拉等人,甚至還應該通知一下傑海因、誇克凱爾、奧瑪斯等人。
而從個人情感的角度來看,晚輩要出遠門之前,也應該先跟親近的長輩打個招呼才對。
“說不說的,沒什麽差別吧?反正我們‘馬上’就能回來了。”娜塔亞沒想太多,關鍵是因為她不像莉莉那樣,身邊沒有足夠親近的長輩,無法對莉莉現在的心情產生共感。
“嗯~~。”娜塔亞的話也有點道理,費麗雯、克勞迪婭還有莉莉都開始思考起來。
姑娘們拿不定主意,看到這裡,李林笑著給了個提議:“還是說一聲吧。”
“可是,阿卡拉媽媽會不會很擔心啊?”莉莉還在猶豫。
因為莉莉的遲疑,李林想起了自己在現實世界裡的生活經歷。從他離家上大學的那會兒起,就一直都是貫徹著‘報喜不報憂’的原則,無論在生活中遇到什麽樣的麻煩事,打電話跟家裡聯系的時候都從來不會對父母提起。
直到這一次,他突然回家,跟父母長談了幾次之後,他才明白過來,原來的做法並不是那麽合適。
之所以會‘報喜不報憂’,那是為了讓父母不要為自己擔心。可是,換個角度想想,你從來不說倒霉事,父母就真的不會擔心了麽?
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他們都是過來人,怎麽會不知道‘人活在世上,從來不會事事順心’的道理?每當你對他們報喜不報憂的時候,他們的開心應答,只是為了讓你安心而故意做出來的反應,等你掛斷了電話,他們還是會不自覺的琢磨,猜測你在遠離他們的地方是不是遇到了什麽不順心的事情。
舉個例子,你在工作中遇到了一點兒小麻煩,在跟父母通電話的時候又不想多談這個話題,用一句‘最近工作有點忙’的話一言帶過。那麽,在電話的另一頭,父母會怎麽想?毫無疑問,他們會結合自己的人生經驗,將你沒有說出來的內容腦補的更為誇張,甚至有可能會冒出‘我家孩子是不是丟了工作’的念頭。
所以說,一味的報喜不報憂,讓父母徹底蒙在鼓裡,其實並不是什麽好事。有些時候,做孩子的要懂得選擇,主動給他們透露一些消息,免得他們胡思亂想,為原本不存在的事情擔心不已。
簡單來說,就是‘該說的還是要說’。
“事情挺重要的,還是應該說一聲。”結合自己的經歷,李林先勸了一句。然後,他又想起了另外一個理由:“再說了,你們跟我離開之後,在旅行中會增長很多見識,學會很多新的知識……。”
暗黑世界裡,人們的生活水平還很低,在這邊停留了很長一段時間,李林曾經不止一次的想過,把自己肚子裡的那點兒知識都掏出來,幫助這裡的人們提升一下生活質量。
只不過,那時候他還在見習期,腦子裡想的都是如何完成系統終端設置的任務,沒有足夠充裕的時間和精力去考慮其他事情。所以,李林只是在不影響任務進度的前提下,拿出了一些知識,比如燒磚技術,
來幫助暗黑世界的平民們,而不是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全身心的投入到這項工作中去。今時不比往日,姑娘們也跟李林本人不同。
如同李林說的那樣,跟在他的身邊,姑娘們必然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新知識,其中,有許許多多都可以用來幫助暗黑世界的人們改善生活。
李林當初沒有時間,也沒有那份心情,但姑娘們呢?答案明擺著,哪怕李林這會兒不提出來,等她們自己醒悟過來,也必然會在這件事上投入大量的精力。
“如果現在不提前打個招呼,回頭等阿卡拉大人問起,你們打算怎麽回答?”李林笑著問道。
“也對哈。 ”
“反正遲早都是要說的,不如早點兒告訴她。”李林再次總結。
“那好吧,明天我就去找阿卡拉媽媽,跟她說說這件事~。”仔細想了好一會兒,莉莉終於點點頭,決定接受李林的提議。
………………………………
一夜無話。
第二天一大早,李林還沒起床,莉莉已經迫不及待的跑去了修道院,找到了正在帶著孩子們做禱告的阿卡拉。
安安靜靜的跪在隊伍最後面,雙手合十對著聖像做完了禱告,等到散場,莉莉站起身來,拉住了正轉身準備離開的阿卡拉。
“莉莉?”眼睛看不見,隻憑感受到的氣息,阿卡拉已經判斷出了拉住自己的人是誰。
“阿卡拉媽媽,現在有時間麽?我有些事想要跟你說。”
“好的。”微笑著點點頭,阿卡拉招呼了一聲,把孩子們交給了等候在一旁的另一位嬤嬤。拉著莉莉的手,兩人從側面出來,來到了教堂外的花園裡。
在長椅上坐下,感受著風中帶來的花草香氣,莉莉的心情稍稍平穩了一些。直到這時,阿卡拉才悠悠的問道:“孩子,什麽事?說出來吧,讓我聽聽。”
“阿卡拉媽媽,昨天弗瑞斯特跟我們說,想要帶我們一起離開這個世界……。”
雖說已經答應了李林,可過了一晚上,來到了阿卡拉麵前,莉莉心裡又不自覺的有些動搖了。或許是因為這份猶豫的心情,在說明整件事的過程中,她的言辭一直都是磕磕絆絆的,偶爾還會前言不搭後語。
好在整體的意思倒是沒有什
本書來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