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新木匠皇帝》第103章 銀礦都是大明的
  “咳咳。”清了清嗓子,朱由校繼續說道:“雖然日本國王自稱天皇,可這日本國王其實並沒有什麽實權,國內權利都在自稱征夷大將軍的幕府將軍手中。”

  天皇這個稱號聽著倒是霸氣無比,想不到也就是個漢獻帝劉協一般的人物,只是個吉祥物罷了。

  而且這些個井底之蛙都是些什麽玩意,國王自稱天皇也就算了,連帶著手下都狂的沒邊,征夷大將軍?自己不就是個蠻夷嗎,還征夷大將軍,這不是自己征自己嗎,乾脆改名叫蠻夷大將軍得了。

  禮堂中軍官的目光再一次聚焦在內閣首輔身上,希望方首輔再出來譴責一番。

  “得了,寫一份也是寫,再寫一份又如何。”方從哲可是恨死這些夜郎自大的倭人了,老夫都七十多歲了,內閣每天一大堆的事情要處理,現在又要絞盡腦汁來寫這什麽詔書,還讓不讓老夫多活幾年了。

  方從哲發誓要是有一天這兩個混帳落在自己手裡,肯定要讓他們知道大明內閣首輔的憤怒是多麽可怕。

  “陛下,老臣認為這征夷大將軍的名號也甚為不妥,陛下也一並下旨去了吧。”

  朱由校都不帶猶豫的,直接大手一揮:““朕準了。”

  本著能者多勞,一事不勞二主的原則,朱由校一並準了,讓方從哲負責,雖然現在不可能出兵日本,可這惡心一下這什麽天皇、幕府什麽的總沒什麽問題。

  “這德川幕府大概掌握著日本三成土地,其余的分封給手下的大名,將軍和大名手下都養著各自的家臣和武士,各大名互不統屬,直接聽命於幕府將軍,大名手下的家臣和武士也只聽命與各自的大名。”朱由校又點了點地圖,“這些大名大部分都在本州、四國、九州這三個島上。”

  禮堂內的眾人現在對這日本人的狂妄自大也開始慢慢習慣了,對於把幾個小島叫做九州、四國也懶得吐槽了。

  而且蠻夷就是蠻夷,這皇帝口中的這套制度,不就是周朝的分封製嗎,這種東西早就被老祖宗證明不可取,在華夏淘汰了一千多年,這幫蠻夷現在還在拾人牙慧,可見是多麽的愚昧。

  眾人想歸想倒也沒在出聲打斷朱由校,都想再聽聽這日本還有什麽荒謬的事情。

  看到眾人都饒有興致的聽這些番邦軼事,特別是日本的,朱由校也漸漸放開,笑著道:“諸位可能不知道,這日本國其實統一也沒多久,在萬歷時期,還在所謂的戰國時代呢。”

  朱由校接著道:“此戰國可非彼戰國,不像華夏戰國時期,一場大戰動輒幾十萬人,這日本人可是可笑的很,幾百人的鬥毆都能大書特書一番,雙方達到幾千人就能稱為一場驚世大戰。”

  “哈哈,排長你聽聽,幾千人就能稱為大戰……”坐在後排的王麻子實在忍不住,第一次聽到幾千人也能稱為大戰的,連大明的一個師都沒有,當即小聲笑了起來。

  徐二也是被逗樂了,拍了下王麻子示意他安靜下來,“別笑了,繼續聽著。”

  “不過諸位別因為這日本人狂妄自大,就輕視他們,早在萬歷時期,這日本就有亡我大明之心。”調侃歸調侃,該重視還是得重視,朱由校慎重道。

  朱由校可不是危言聳聽,日本自古以來都有佔領中國的野心,豐臣秀吉在一統國內後,就感覺自己天下無敵,產生了征服世界的幻想,但幻想歸幻想,這理念倒是沒有什麽問題。

  “欲征服世界,先征服亞洲,欲征服亞洲,

先征服中國,欲征服中國,先征服朝鮮。”  這套理念一直被沿用的二戰時期,日本也是完全按照這套理念來實行的。

  柿子先挑軟的捏,要說明朝在日本眼裡也是個軟柿子,但朝鮮顯然就是比大明還軟還爛的柿子,在豐臣秀吉的軍隊面前,號稱小中華的朝鮮,短短一個就把京城給丟了。

  小孩子被打了自然要叫家長,朝鮮這個兒子被日本胖揍一頓後,自然就想起了大明爸爸。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好面子,現在大明底下的第一忠犬被打了,肯定要出兵援助的,萬歷皇帝更是差點把好不容易讚起來的內帑都給掏光。

  大明的軍隊雖然在建奴面前算是軟腳蝦,但對付日本確是綽綽有余,日本歷史上大書特書的什麽戰國名將,統統被趕下海,喂了魚。

  為了防止軍方再冒出什麽人來說要滅了日本,要讓李汝華當褲子的話,趕忙打圓場道:“陛下,這蠻夷妄想以蟲吞龍,簡直可笑,臣請陛下再休書一封勸那什麽天皇和征夷大將軍打消這個荒謬的念頭。”

  方從哲想掐死李汝華的心都有了,這下旨譴責一番有毛用啊,人家到時關起門來還是這麽玩,你有什麽辦法,而且這詔書又不是你李汝華寫,簡直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朱由校對於李汝華這個人的心思,現在是摸的一清二楚,就像經商一樣,虧錢的買賣肯定是不乾的。

  朱由校笑了笑, 緩緩道:“諸位可能不知道,這日本國內,金、銀、銅三礦異常豐富,光這白銀的產出,日本現在就佔了差不多三成。”

  朱由校算是說了一個不算謊話的謊話,現在日本確實是產銀大國,就是黃金每年差不多也要佔全世界產出的5%,可這小日本完全就是竭澤而漁,什麽石見銀山,富士金山過了幕府時期也就枯竭了,三大銅山也就撐到明治維新時期。

  不過這話朱由校可不會明說,就像後世的美帝,明明自家資源遍地,但就是不開采,人家美帝可精著呢,地球資源是有限的,自家的好東西先留著,能用錢買到的,統統先買來,當然也有買不到的時候,這個時候就靠用拳頭說話了。

  朱由校已經給眾人畫好了一個大餅,大明之外,處處是金山、銀山,就看你們去不去取了。

  聽到銀子,李汝華可就不淡定了,這大明可是處處缺銀子,想不到這幾個小島上遍地金山銀山的,給那些倭人簡直是浪費。

  “陛下,臣認為這番邦蠻夷,狂妄自大,冒犯我大明天威,陛下擇日遣新軍把這兩個大膽狂徒捉拿,禦前問罪。”

  李汝華雖然眼紅日本的銀山,但現在大明的軍隊實在太爛,海軍更是爛透了,這日本可是個島國,肯定要用到戰船,難不成還能叫大明的將士遊過去不成。

  擇日嗎,誰知道是哪天,現在只是把日後攻打日本,特別是那金山銀山的基調定下來。

  誰說儒家思想保守的,大明官員迂腐的,至少在朱由校看來李汝華就很開明,只要哪裡有礦,哪裡就該是大明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