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新木匠皇帝》第41章 朕真是理財小能手
  朱由校對這種簡單粗暴的把宗室的祿米一刀切,毫無半點愧疚,甚至還有點想笑,這幫混蛋趴在大明這個巨人身上吸了二百多年的血,現在大明這個巨人都快被吸幹了,是時候通通拍死了,朱由校可不想和這幫家夥一起被老奴摘了腦袋。

  當然這樣做,朱由校也是考慮過的,那些親王就不說了,個個身家巨富,相比朱由校手中的這點小錢和人家比起來,簡直是個破落戶,但底下的那些奉國將軍不同啊,這二百多年下來,早就和當今皇帝出了五服,有的甚至在宗室的冊子上都找不到名字,礙於老朱的規定,士農工商一樣都不能從事,只能從皇帝那邊拿點祿米糊口。

  年景好的時候這祿米倒是還能按時拿到,可現在大明的年景是一年不如一年,西邊那是天災不斷,遼東那邊建奴又在搞事情,皇帝家也沒余糧,每次去衙門求點祿米的時候,碰到好說話的官員還會稍微給一點,要是碰到那種視龍子鳳孫如糞土的官員,那對不起,一粒米都拿不到,簡直過的比乞丐——好那麽一點。

  朱由校也是清楚這種情況的,雖然知道自己做的沒錯,但還是要裝出一副悲天憫人的模樣,不然被人說自己刻薄寡恩多難聽不是。

  “朕不發放這祿米,實在是大明現在困難,朕也知道現在大明的宗室不好過,這樣,以後宗室可以出仕、經商、務農、從軍,朕都準了,等朕百年以後自會向太祖請罪。”說完還擠出幾滴眼淚。

  雖然朱由校的演技在方從哲眼裡實在是不怎的,但還是得站出來附和道:“陛下,不必自責,想必太祖高皇帝地下有知,也不會怪於陛下。”

  對於方從哲主動出來唱雙簧,朱由校很滿意,擦掉了鱷魚的眼淚,說道:“那既然這樣,方愛卿回去後,擬個章程出來,到時候給朕看看。”

  方從哲躬身回道:“臣,遵旨。”

  現在解決了宗室這個吸血蟲,總算省出來三百多萬兩銀子,應該已經夠用了,但對朱由校來說,還遠遠不夠,用銀子的地方多了去了,誰還會嫌銀子多,於是朱由校又開始打遼餉的主意。

  這他娘的一個遼東,屁大點的地方,又不是後世的東三省,一年的軍餉竟然要五百五十萬兩,用屁股想想都知道是怎麽回事。

  就像剛才如果自己不想從內帑拿銀子出來填補國庫的漏洞,底下的“忠心”的官員肯定會給自己出個好主意,加稅啊,當然不可能加商稅,畢竟商人經營困難,賺不了幾個錢,所以肯定是加到田賦上,畢竟大明是個農業國,光是登記在冊的就有幾億畝田地,陛下加個幾分銀子的田賦,這幾百萬兩的銀子不就來了嗎,說完肯定還要擺出一副憂國憂民的表情。

  朱由校可不想看這惡心的表演,影響自己午飯的食欲,對於這遼餉自己也有點記不太清了,於是問道:“李愛卿,這遼餉每畝地加派多少?”

  底下的大臣心裡咯噔一緊,這小皇帝想幹什麽,先是砍掉了宗室的祿米,這反正不關我們的事,隨便您怎麽玩,可這遼餉麽……

  李汝華還是面無表情的說道:“回陛下,這遼餉加派到每畝田地上也就九厘。”

  朱由校用他那還算可以的數學算了一下,這每畝九厘的話,換算下來也就是0.009兩銀子,按照現在的物價換算一下,最多也就買個三斤米。

  按理說每畝也就多收個三斤米,為什麽這遼餉會把老百姓搞的活不下去,紛紛揭竿而起呢。

  其實也不用猜了,

朱由校對手下這幫人簡直是絕望了,遼餉是什麽,就是這幫人撈錢的工具,從來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皇帝隻讓收九厘,下面負責收稅的官員可不管,反正天高皇帝遠,本官想收多少就收多少,什麽?不服?有本事去找皇帝他老人家,反正收那麽多是皇帝說的。  而且宗室、官員、大地主、大商人是不會交這遼餉的,雖然表面上大明有個幾億畝田地,可這不交稅的就得砍掉一大半,剩下的就被這幫人轉嫁到少地,無地的農民身上,原來的九厘先翻一倍,收稅的官員手在黑點,九兩都能收出來。

  照這幫人這麽搞法,朱由校是收到了五百多萬兩,可手下這些人手裡拿了多少,是一千萬兩?還是兩千萬兩?

  朱由校倒吸一口冷氣,大明的百姓還真是樸實,被這幫官員這麽折騰,還能忍受二十幾年,要不是實在是天災人禍,估計這把戲這幫人還能再玩個幾十年。

  再說說遼東,朱由校估算著這軍隊最多也就十萬吧,這十萬還是水分嚴重的,能打也就那些將領的親軍,多則幾千,少則幾十,其他的士卒簡直是不當人看的,軍餉是能拖就拖,吃也就是維持在吃個半飽的程度,要指望這樣的軍隊有什麽士氣,還不如指望母豬會上樹來的現實。

  現在是什麽情況,要用朕的五百多萬兩銀子去養一萬多能打的軍隊,還是不怎麽聽話的那種,五百多萬兩那能招募多少新軍,足夠砸死老奴了。

  不過這遼餉肯定不能這麽簡單粗暴的像宗室祿米一樣一刀切,依著這幫文官的尿性,見面分一半,這五百多萬兩估計還沒出京城就一半沒了,那就打個折好了,加上宗室那邊省出來的,朕從虧損一百萬兩轉眼間就剩余五百萬兩,唉,我真是個理財小能手。

  於是朱由校正了正身子,繼續對李汝華說道:“李愛卿,今年的遼餉先別急著發下去,朕自有打算。”

  你個乳臭未乾的小皇帝有個屁的打算,把宗室的祿米一刀切也就算了,那是你的家事,本官管不著,現在竟然還把銀子打到本官的頭上,額——不對,是在遼東和建奴拚殺的英勇將士身上,本官這就要為軍請命。

  周朝瑞一臉嚴肅,出列躬身道:“陛下,這遼餉可動不得,現在遼東糜爛,全靠遼東士卒在前線拚殺,陛下要是扣了這遼餉,恐怕會寒了前線將士的心,還請陛下三思。”

  這什麽玩意,朕又沒說不發遼餉,只是這怎麽發,發多少還沒想好,要是朱由校是個歷史小白的話,還真以為周瑞朝是個為國為民考慮的好官,現在麽,呵呵。

  朱由校臉色沒變,只是聲音有些生冷:“周朝瑞,朕有說這遼餉不發嗎,朕想做什麽事還需要向你請示不成,哼。”

  周朝瑞倒是臉色不變,要是皇帝語氣重一點就畏畏縮縮立刻下跪請罪,那在東林黨裡也混不下去啊。

  “陛下想做什麽自然不必向微臣請示,不過陛下畢竟剛登基不久,執政經驗尚淺,還需要有一老成持重的賢能從旁輔助。”說完周朝瑞還和劉一璟、韓曠那邊對了下眼色。

  這是要派人來給朕洗腦了,硬的不行,這是走迂回路線啊,把朕忽悠成智障,好趁機大撈特撈對吧。

  “哦?那周愛卿可有何人推薦。”朱由校玩味道。

  周朝瑞老神在在說道:“微臣不才,本想毛遂自薦,可年歲漸長,精力不濟,怕耽誤了陛下的功課。”

  “行,您老人家繼續吹,朕聽著呢”朱由校內心吐槽道。

  “微臣推薦兵科給事中楊漣,作為陛下的經筵講官,楊漣楊大人實乃我輩楷模,一心為公,剛正不阿,要是楊大人擔任陛下的講官,一定會協助陛下將大明治理的更好。”

  楊漣也是一臉寵辱不驚,仿佛周朝瑞說的都是理所當然一樣,只等朱由校說個準了。

  哼,這幫人想的美,這帝師的人選朕早有打算,楊漣麽,呵呵……

  朱由校冷冷開口道:“這經筵講官的人選,朕已有人選,不必再議了。”

  底下的周朝瑞還想再說什麽就被朱由校揮手打斷了。

  劉一璟、韓曠、楊漣的臉色微變,這小皇帝怎麽回事,本來像這種遼餉什麽的問題也沒放在心上,等楊漣成了帝師後,忽悠這種從小深宮長大,對京城外什麽都不了解的小皇帝還不容易,不然皇帝把這遼餉一截,想逼得內閣閣老親自下場撈錢,那像什麽樣子,還要不要面子了,早就跳出來反對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