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新木匠皇帝》第93章 大明皇家騎兵師
  京城,禦馬監,朱由校最為看重的騎兵部隊正在如火如荼的訓練著,現在這隻騎兵部隊已經改名為大明皇家騎兵第一師。

  對於原來大明原來混亂的軍製朱由校實在是蛋疼的緊,衛所軍的指揮使一類的加上野戰軍的總兵之類的,光是要搞清楚這些,朱由校就什麽事都不用幹了。

  朱由校在騎兵部隊招募完成後,就把老兵和新兵混在一起,原來的編制統統打散,參考了一下現代軍製,將十人編成一個班,三十人編成一個排,九十人編成一個連,三百人編成一個營(從營級開始配備一個炮兵排),一千人編成一個團。

  皇家騎兵第一師的師長,遊擊將軍滿桂,下轄四個騎兵團,再加上滿桂直屬的五百騎兵加強營,再加上獨立編成的五百偵查營,就是朱由校的全部家當。

  此刻滿桂正帶著他的直屬騎兵營在校場上訓練,騎兵在校場中跑了一段,身處陣中的滿桂大喊一聲:“齊。”

  當然,無論滿貴嗓門再大,在轟隆隆的馬蹄聲中,撐死能有幾十人能聽到就不錯了。

  滿桂的號令還是通過軍官,一級一級的傳達下去,只見原來有些渙散的陣型,漸漸緊密起來,幾乎達到了騎士肩並肩,馬並馬的程度,組建成了一堵厚厚的騎牆。

  校場中間豎立著一些稻草人製成的靶子,滿桂看著距離差不多了,大喊一聲,“拔劍。”

  滿桂說的是拔劍,可從手中抽出的兵器卻完全不像傳統中國劍的模樣,反而像一柄細長的軍刺,說是軍刺又不太妥當,因為這把像劍又像軍刺模樣的武器,差多有一米長,渾身閃耀著攝人的寒光。

  離稻草人只有一步的時候,前排的士兵熟練的刺出了手中的刺劍,在稻草人的腦袋上開了個洞,隨即迅速收回手中的刺劍,繼續向前,整個過程行雲流水,不到一秒,等到後排的士兵再進行一輪補刀後,稻草人的腦袋已經破破爛爛的不成樣子了。

  剛才滿桂這一套戰法,正是朱由校仿照近代騎兵戰術,當然現在算是大明原創的騎兵操典。

  朱由校不得不承認,自己這剛剛組建起來的騎兵,輪單人戰鬥力來看的話,肯定是不如從小在馬背上長大,摸爬滾打幾十年滿洲人來的厲害。

  但俗話說猛虎還架不住群狼,這種近代騎兵,肩並肩,馬挨馬的騎牆式戰術,和不衝鋒起來那麽緊密的八旗騎兵對衝起來,在同等寬度下,相當於大明這邊的騎士三個打一個,任憑老奴的八旗騎兵武功再高,也得跪。

  至於選擇刺劍作為大明騎兵的近戰武器,朱由校也是經過一番慎重考慮的。

  彎刀的優勢是劈砍時會留下巨大傷口,很容易動搖敵方軍心,衝鋒時,砍殺動作容易連續完成,便於反覆衝殺,缺點是劈砍容易致傷,不易致死,而且由於盔甲的開展,不少騎兵經常會被彎刀屢次砍中腦袋照舊能夠繼續戰鬥。

  刺劍的優勢是雖然造成的傷口不大,但刺中軀乾或頭面幾乎必死,缺點是快速衝鋒時,刺中對方後不易拔出,不利於反覆衝殺。

  朱由校也是在反覆試驗中才發現,在騎牆式衝鋒下,要是用彎刀的話,騎兵手中的彎刀根本無法揮砍,反倒是直刺試的刺劍比較好用,而且士兵在不斷的訓練後,拔出刺入人體的刺劍問題也能解決。

  “回。”在戰馬衝出幾百步後,滿桂又再一次的下達了指令,整個騎兵隊伍緩緩停了下來,然後快速調轉馬頭,後軍變成千軍,繼續發起衝鋒。

  只不過這次不再是騎牆式的衝鋒,隊伍有些分散,在滿桂又大喊了一聲分之後,騎兵營馬上以滿桂為中心,分成兩股,分別從左右兩邊迂回開來。

  在接近稻草人的時候,馬上的騎士紛紛掏出掛在馬上的武器,大部分是弓弩,只有極少數的燧發槍,這倒不能怪朱由校吝嗇,實在是大明皇家科學院,第一批隻生產了五百把,分散到五萬人的新軍裡,簡直是泥沙入海,完全不夠分。

  就連滿桂的騎兵營也隻分到了五十把,只能先輪流換著練著,當然弓弩的威力也不小,等騎兵都跑過後,場中的稻草人都扎成了刺蝟。

  這就是朱由校的另一種迂回戰法了,朱由校目前手中只有五千騎兵,就是和老奴一換五都心疼的緊,朱由校最希望的還是老奴的騎兵來衝擊自己的空心方陣。

  等老奴的騎兵吃到苦頭後,再出動騎兵,無論是衝擊側翼,還是追擊逃跑的敵人都能極大的減少傷亡,一句話——家當少,不能敗啊。

  要是朱由校現在手中有五萬騎兵,那不用說,推也把老奴推平了。

  當然優秀的戰術固然重要,但還要配合嚴格的軍紀,仔細觀察滿桂的騎兵營就會發現,在大部分身著紅色罩甲的騎兵中間,還有少數身穿綠色罩甲的騎兵。

  這是朱由校特地從錦衣衛挑選出來的軍法官,直接下放到連一級,專門負責軍隊的軍紀,還有以後戰功的核算。

  雖然平日裡和騎兵們一起訓練,可這些軍法官一天到晚擺著張冷臉,像誰都欠他幾百兩銀子似的,讓這些普通士卒是輕易不敢接近。

  但這些普通士卒雖然敬畏軍法官, 但卻並不討厭,因為軍隊裡要是有什麽軍官克扣軍餉,軍官隨意打罵士卒,都可以來尋找軍法官。

  已經有好幾個原來京營裡的軍官,仗著資歷老,喝兵血,吃空餉雖然不敢幹了,可隨意打罵士卒偶爾還會出現,被軍法官發現後,上報給了皇帝,那幾個軍官馬上被開革出了騎兵師。

  當然光有嚴格的軍紀還不行,太祖還說過:“沒有文化的軍隊是愚蠢的軍隊,而愚蠢的軍隊是不可能戰勝敵人的。”

  朱由校招募的新軍裡,別說文化了,識字率都低的感人,朱由校於是又在新軍裡放了很多從太監學堂出去的小太監,等白天這些普通士卒訓練完成後,夜晚負責教習,解決文盲的問題。

  為這事,現在禦馬監的大太監王體乾的門檻都差點被踏破了,畢竟無論哪個大太監手下都有許多乾兒子,大明宮中就那麽多職位,這去軍隊裡教那些士卒識字,可都會被授予教導官的官職。

  還有朱由校之所以不讓文官來擔任軍隊教習的任務,實在是朱由校怕有人給自己的新軍裡摻沙子。

  而且朱由校還是有私心的,在教習過程中,還讓小太監摻雜了許多私貨,比如朱由校是大明的皇帝,每個人都要效忠於他,為大明皇帝而戰之類的口號,可是每天教習前,和教習後都要喊的。

  別看只是每天喊幾句,可這潛移默化之下,種入到這麽士卒的心裡,那軍隊就牢不可破了。

  所以朱由校可以放寬每天的認字效率,但這幾句話,朱由校可是交代過小太監,每天都要喊的,一天也停不得。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