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時輪,命輪》三百五十九 另1個天才
杜南看到了斯卡爾所說的那個天才。

 他是在飯店底樓的餐廳裡面看到的。

 英國人確實挺大方,安排他住的是最頂級的飯店,這裡的布置絕對比當初歡迎蘇聯代表團的那座飯店豪華多了。

 如果是半年之前的馬丁,十有八九會出醜,好在和安吉拉認識之後,他也經常出入類似的地方,已經不是當初的那個鄉巴佬了。

 “弗蘭克·惠特爾,你想必聽說過。”斯卡爾介紹道。

 “當然,我的發動機就是在惠特爾先生的發明的基礎上搞出來的。”馬丁的臉皮有夠厚的,一點都不在乎,直接承認了。

 “我從來沒想到,我離開成功其實就那麽近。”惠特爾苦笑著和馬丁握了握手。

 當初馬丁的噴氣發動機一出來,他第一時間就弄到了一台,全部拆開之後測試了一下,結果發現馬丁的核心機,也就是那台小很多的渦輪噴氣發動機,其實和他的渦輪噴氣發動機的性能差不多,推力還是他的發動機更大一些,效率是馬丁的發動機稍微高一點,可是一旦加了渦扇,那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推力直接提升了兩倍還多,而推力的提升也意味著效率的提升……兩邊根本不能比。

 “那是因為你一心隻想著發動機,我正好相反,我的目標首先是飛彈,後來變成了飛機,至於發動機,純粹只是為了和它們配套罷了。當初我搞飛彈的時候,直接找到了脈衝噴氣發動機,因為那時候已經足夠我用了,這東西又簡單,而且容易製造,成本還低。後來出了點事,因為航程不夠,我在中途島海戰的時候差一點被淹死,那時候我覺得需要一台效率更高一些的發動機,我就到處尋找,最後找到了您的那篇論文。”馬丁說得真像是那麽回事。

 來之前,惠特爾原本還有點不服氣,但是現在他再也沒有不服氣的念頭了。

 “你好像不打算繼續研究發動機了?”這位真正的噴氣發動機之父問道。

 “沒錯,再往後就只有一些細枝末節,需要很多人一點點摸索,讓發動機的性能一點點提升,有我不多,沒我不少,我情願把更多的心思放在其他地方,比如……我後來搞的那些東西。事實上包括噴氣飛機,我現在也已經不打算繼續搞下去了,有洛克希德,有諾斯洛普,有那麽多飛機制造廠,有那麽多飛機設計師,根本不需要我去費那個腦筋。”馬丁隨口說道,他當然不可能說,真正的原因是某個胖子已經不管他了。而沒有那個胖子的幫忙,他什麽都發明不出來。

 “你說得沒錯。”惠特爾垂頭喪氣,他其實也發現自己到了瓶頸,現在他的那台噴氣發動機的每一分進步都不再是他的功勞,而是其他設計師的智慧結晶。

 “知道嗎?老兄,你這樣下去不行,想想發明汽油機的奧托,再想想發明柴油機的狄賽爾,他們都是發明家,是我們的前輩,但是他們的結局完全不同,奧托如果沒有蘭根的投資,沒有戴姆勒的加盟,他的結局未必會比狄賽爾好,發明只是發明,如果不能夠把發明轉化成利益,對於發明本身來說沒什麽,一項好的發明此早會得到人們的認可,會被廣泛運用,但是發明家就不是了……這樣的例子太多了,當然成功的例子也有很多,愛迪生就是最成功的那位,另外還有貝爾。”馬丁反過來勸說起這位噴氣發動機之父。

 他說這些,其實就是不希望惠特爾開口,因為他知道惠特爾一旦開口,肯定是希望他協助完善噴氣發動機。

 他沒有這個能力,也沒有這個意願。

 “或許你說得沒錯,我陷進去太深了。”那位噴氣發動機之父深深地歎了口氣,他其實早就意識到了這一點,和他合作的羅伊斯羅爾斯公司另外有一套班子也在搞噴氣發動機,那套班子采用的是軸流設計。

 讓他感到窩火的是,主持那個項目的人叫格裡菲斯。

 惠特爾絕對不喜歡這個人,甚至稱得上討厭,當年他的發明就是被拿去給這個人審核,結果這個人的評價是一錢不值,雖然這個人的理由不無道理,離心式壓氣盤只有中心吸氣,周圍一圈空間是被浪費的,從效率上來說,絕對比不上軸流,但憑這一點徹底否定他的發明,那就太過分了。

 他一向認為格裡菲斯是個混蛋,偏偏羅伊斯羅爾斯公司用這個混蛋暗中搞另一種噴氣發動機,這足以說明羅伊斯羅爾斯公司對他有想法。

 “惠特爾先生想要找您,原本是想談一下噴氣發動機壽命的問題,現在發動機的壽命最高也就一百小時。”帶馬丁過來的斯卡爾沒辦法繼續坐視了,他怕繼續說下去,馬丁沒有被說服,反倒是惠特爾會信心動搖。

 “沒必要,現在是戰爭時期,一架飛機被製造出來到它被擊落,平均只有兩百小時的飛行時間,根本沒必要去在乎發動機的壽命,等到戰爭結束之後再去研究吧!”馬丁毫不在意。

 “為什麽不試試?我們完全可以做好。”斯卡爾只能親自上陣勸服。

 “因為成本,我想過怎麽去完善?也有了一些成果,但是這樣做的結果是成本大大提升,製造時間也會變長,難度就更不用說了,這和我當初設計渦扇的初衷完全相反,現在的渦扇正好,結構簡單,工藝也不複雜,成本非常低,很適合大規模製造,再加上我的飛機也是如此,配合美國的工業潛力,我們肯定能贏得這場戰爭的勝利。”馬丁自然有他的理由,來的路上就已經想好了。

 “如果成本真得很高,我們可以暫時用現在的設計,不過研究可以開始進行,並不一定要等到戰後。”斯卡爾連忙說道。

 “這涉及到大量的經濟利益,就算羅斯福總統坐在這裡,我也會當面告訴他,我不會那樣做,我已經拿出了飛彈、噴氣飛機、兩種噴氣發動機……甚至包括地效飛行器,我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各位,地效飛行器原本是我為自己設計的,提前把它拿出來,已經讓我損失巨大。”馬丁毫不客氣地說道,他不知不覺中抬高了嗓門:“我從來沒想過在戰爭結束之後能夠收回這些專利……這不可能,別說還有英國、蘇聯這些盟國,就算是在美國也做不到。這也是我剛才告訴惠特爾先生,最好為自己多考慮一些的原因。同樣也因為這個緣故,我絕對不希望自己的損失變得更大。我能夠讓噴氣發動機的壽命變得更長,我有一家發動機制造公司,雖然我只是裡面的一個小股東,但是戰後我會拿這項技術作為籌碼,換取更多的股份。”

 聽到這話,斯卡爾也沒什麽可說的了。

 他甚至沒想過花錢買,對方又不傻,怎麽可能答應?在和平年代,這將是一次純粹的商業交易,購買者有可能是羅伊斯羅爾斯公司,也可能是另外一家發動機制造公司。

 買到技術的一方絕對會保守機密。

 可現在是戰爭年代,這份技術肯定會被要求上繳,然後和其他公司共享,要不然就是由國家出面,花費有限的金錢買下專利,然後給各家發動機制造公司使用。

 只要不是傻子,就知道應該如何選擇?

 如果馬丁是一個普通人,就算像惠特爾一樣也沒關系,他們都有辦法拿捏,可惜不是,先不說馬丁的背後有麥金利家族撐腰,單單他本人在美國海軍的地位就不低,更麻煩的是他和戰略情報局還有一腿。

 “本來我們打算用軸流式噴氣發動機作為交換的。”斯卡爾只能稍微做一下試探。

 “我們也在搞,不只是我們,普惠、通用同樣在搞,我們又不是瞎子,怎麽可能看不出軸流式的優勢?另外我們知道德國人也在搞,他們沒有偷到我的發明之前就已經在搞了,而且他們的進度比你們快。現在我們三家各有各的優勢,美國資金雄厚,不過起步晚了一些,英國和德國起步都很早,德國人對此一直很重視,發展比你們英國快,你們起步比德國人早,但是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已經落在了德國人的後面,可能不久之後還會落在我們的後面。”馬丁信口開河,因為他敢肯定眼前這兩位不可能知道這些。

 從杜南那裡,馬丁知道這個時間點,英國人手裡的技術更先進一些,但是他們搞這個的人少,德國那邊已經開枝散葉,同時發展出了幾種型號。

 不等對面那兩個英國人開口,馬丁繼續說道:“阿拉曼戰役,德國人輸了,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德國人也輸了,而且一下子丟掉了東線四分之一的兵力,德國的頹勢已經顯現,我相信我們絕對能贏,到時候就算我們自己沒能搞出軸流技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我們也可以從德國人手裡得到。”

 斯卡爾頭大了,他知道自己徹底失去了籌碼,隻得放軟口氣說道““或許我們可以在其他方面合作……你真的對飛機設計不感興趣了?”

 他現在是退而求其次。

 “據我所知,蘇聯人好像因為某個飛行員的靈感爆發,改進出了一架飛機,那架飛機甚至能夠短時間超過音速。照我看來,現有的技術條件下,能夠達到那樣的水準已經是極限了,另外還有我的那架多用途飛機,雖然某些性能可能比不上蘇聯人的那架短時間超音速飛機,但是綜合實力肯定超過,就算花再多心思,也頂多在原來的基礎上稍微提升一些,那還不如多花點心思去想想,怎麽能夠進一步簡化工藝?怎麽能夠更快地訓練出更多的飛行員?蘇聯人在斯大林格勒發起的反擊已經證明了一件事——數量就代表勝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