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策啊失策……”
李旭一陣惋惜,弄得凌兒等人莫名其妙。
就在李旭望著西湖感懷之際,錢塘城內百姓卻在緩緩出城向南而去,各條支路上亦不斷有人流向主路匯集。
“O君你快看,錢塘四周百姓都在向南去……”
經凌兒提醒,李旭把目光從西湖上收回來,看著官道上匯集的人流大惑不解,忙派李阿奴去打探消息。
李阿奴跑去攔住行人尋問生了何事,了解原由後跑回來稟告:“O君,是一年一度的錢塘大潮來了,今日又是錢塘大潮潮浪最高之日,故百姓爭相前往鳳凰山、江乾一帶觀潮。”
“今日是幾號?”
李旭尋問左右。
“八月十八啊,正好是中秋節。”
李旭一拍大腿,驚喜道:“難怪啊,錢塘大潮最佳觀潮時間不就是在中秋前後嗎。”
“快,我們去鳳凰山佔一處好位置……”
李旭迫不及待的跨上馬匹招呼眾人上路,眾人一臉懵,心想不就是一場潮水麽,O君這麽激動幹嘛。
一群地地道道的北方人,他們哪裡知道錢塘大潮的洶湧澎拜,哪裡知道他們O君李旭那一個後世的靈魂對享譽世界的錢塘大潮早已心生向往,前世沒空去,今生非得看個夠的心理。
一群人緊趕慢趕,趕到鳳凰山時早已人山人海,別說最好的觀潮點,哪怕是最差的觀潮點都被人佔了,除非去觀潮不佳的江段。
“讓一讓,讓一讓……”
隨著人流湧來的李旭一行擠上人滿為患的鳳凰山。
隻是山上觀潮的人太多了,別說青壯了,老人小孩都不少。販夫走卒、官僚士子等各階層的人擁在鳳凰山上。每當一道洶湧如水牆迅猛推進的潮水從鳳凰山腳下奔騰而過時,觀潮的人群紛紛驚呼,眼神隨潮水而去。
可憐的李旭還在人群裡躥,炎炎夏日下累的滿頭大汗才爬到半山腰,望著站滿人群的山巔不想再爬了,再說觀潮點也不是越高越好。直接找了一處由一家人佔據的觀潮位置還不錯的點,上前李旭從李函手中拿過一袋開元通寶塞在對方家主手裡,說道:“兄台把這個位置賣給某如何?”
對方愕然的接著李旭遞過來的錢袋,墊重量當不下一百錢,回過神來立馬笑著迎李旭一行在此處觀潮,帶著自家人到別處去。
一文不花的觀潮點換一百文,隻是小戶人家的一家人都笑的合不隴嘴,生怕李旭待會反悔似的,急衝衝的下了山回家去了。
此時的杭州灣遠比後世的杭州灣要寬廣的多,出錢塘縣城東南不過十余裡便是錢塘江入海口,更沒有一百多年後錢H修建的捍海石塘抵禦潮水。
由此,錢塘大潮遠不是一千多年後的錢塘潮可比,潮水掀起近三十尺高,儼如迅猛推進的水牆洶湧而過,橫掃大江兩岸低窪地帶,激起兩岸觀潮遊人的喧呼聲。
見此自然奇景,李旭詩興又發作了,剛要即興賦詩一道眼角卻瞥見周圍有不少手持折扇,一身文士打扮的士子文人,還有似早有準備,還搬了書案來,筆墨紙硯一應俱全,正在揮筆灑墨呢。
李旭瞬間將到嘴邊的詩句生生憋了回去,一臉漲紅色甚是難受。
“奴家今生還是第一次見如此洶湧澎敗的江潮,也不知是不是東海的龍王卷起這滔天大浪……”
媚兒一番感慨,轉而疑惑的看向李旭:“O君何不即興賦詩一首,將眼前的江潮盡數書於優美的詩句中?”
順江東下,
每遇美景,O君即要賦詩,一時性起還要作賦,書童那已收錄O君詩作百首,賦六篇。錢塘大潮震撼人心遠超長江沿途所見,O君今日怎這般泰然自定不詠一字? 李旭裝作聚精會神的觀潮沒有聽見,媚兒見O君沒作回復,以為潮水和人群的嘲雜聲真讓李旭沒聽見,想再提醒下。
凌兒似是看出了李旭的寰常焓智那睦讀訟旅畝囊陸牽慫桓瞿蛉牡難凵瘢畝拋靼鍘
李旭心中苦悶,胸中有多少墨水自己還不清楚麽?就自己那詩賦水平哪敢在這人文璀璨的江南當眾獻醜。突然後悔當初為什麽沒好好讀書,真是悔之……不對,李旭回過神來,發現,現在努力好像還不晚。
比起安史之亂後流落失職,始立志讀書的豪門惡少韋應物,我比他醒悟時年輕多了呢!
在鳳凰山上觀潮足足兩個多時辰, 人群開始散去。
下山來的李旭疲憊的登上停靠在山下運河邊的座船船頭上,輕拍著這艘乘載自己順江東下數月之久的江船,呼喚朗庭趕緊準備吃食。上山觀潮數個時辰,腹中早已容容如野。
坐下來一想到今天為了個觀潮點就花了一百文李旭就肉疼,南下歷時四個多月,身上帶的錢財已花得七七八八,看來以後得省著點花了。
又一想節省不是辦法啊,錢隻有賺出來的哪有省出來的?
李旭琢磨著應該在杭州這把花出去的錢賺回來。
抬頭瞧了瞧天色,太陽都快下山了還這麽熱,真是日了狗了。
口渴了拿起水囊喝一口,李旭皺起了眉頭,被燥熱的天氣悶熱的水可真是難下口,突然懷念起前世出門在外,口渴了就在路邊便利店買根冰棒或冰震飲料喝起來的舒爽,可惜了再也回不到前世的生活了。
“對了冰棒。”
李旭突然想起前世看到歷史穿越文,沒有冰箱製作冰棒其實非常簡單,只需兩物即可。
“肖寧、李函,你二人趕緊乘城門沒關去城裡買二十斤硝石,置辦一個銅盆回來。”
剛坐下扇著風納涼的兩人一臉苦悶的從秦皓那牽來兩匹馬入城采買,硝石好買,找個藥鋪就能買到,二十斤雖多無非多找幾家藥鋪。隻是銅盆要在城門關閉前買到就不容易了,畢竟普通人家可用不起銅盆,大戶人家也沒必要賣,鐵匠鋪也只會定製,肯定來不及。
最後肖寧急中生智跑到當鋪去問問,恰好一家當鋪有一件別人當的銅盆買了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