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到底還是應了那句話,是金子總會發光。
雖說蹉跎了大半輩子也未曾建立過什麽值得稱道的功業,但對於賈詡而言,這也只能說他前半輩子忒過倒霉,一個識貨的明主也不曾遇到過。
可而今,遇到董卓,上天卻也終於給了賈詡這個蹉跎了大半生的不得志者有了施展才華的機會。
“文和果有大才,我見文和,真可謂一見如故也!”
面對校尉段煨引薦而來的這位老鄉,原本董卓只是抱著禮貌的態度接見一下,可不成想,兩人交談才不過短短的一刻鍾時間,董卓就不由下意識的坐直了自己的身體,正視起了這個蹉跎半生而不得志的中年文士。
“現在叛賊韓遂再度作亂,領兵進圍隴西,耿鄙耿使君領兵支援。雙方各自陳兵數萬,此一戰,可謂決定涼州歸屬之戰。對此一戰,不知文和你怎麽看呢?”
知曉了一些賈詡的本領後,董卓便也不由詢問起了一些比較重要的問題。
“哈哈,對此,將軍不是早有預料了嗎。”
“哦,文和何意?”
“將軍前不久讓三軍戒備,一日一操,不可懈怠,不就是斷定耿鄙耿使君他此番必敗無疑了嗎?”
“哈哈,文和果然是聰明人啊!”
笑著讚了一聲,看著賈詡,董卓眼珠一轉,卻也不由繼續深入的問道:“文和你也預料耿鄙耿使君此番定然會失敗。那麽此番若是讓你來領兵,你又會怎麽做呢?”
這個問題的確算的上難了。若是對時局有深刻的見解,並熟悉軍事政治,那麽被猛的問道這個問題絕對是答不出來的。
但對此,賈詡卻只是笑了笑,便道:“若是讓在下領兵,在下一邊采用傅燮傅府君的計策,固守城池;但另外一邊,在下則會秘遣使者入韓遂軍中,實以分化招攬之計。”
“恩,這是為何?”
“因為韓遂此番之所以會這般迫不及待的進攻隴西,除了金城郡地廣人稀不足以長期供養韓遂麾下的數萬大軍之外,便就是因為韓遂他想要用這個辦法轉嫁他為權攻殺北宮伯玉和邊章二人帶來的惡果。
他想要用與朝廷作戰的方法增強他對軍隊的掌控,並借朝廷之手,除掉軍中那些不服從他的將佐!因而若朝廷固守城池不與其交戰,他移花接木、借刀殺人之計便就無法施行。
到了那時,我們在派遣密使去韓遂帳下拉攏分化那些不服從他的將佐,對那些將佐們許以厚利,那些人必定就能重新為朝廷所用。
至此,韓遂軍中離心離德相互攻伐,朝廷再出手消滅他們,難道還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嗎!”
“哈哈哈,好,好,好。文和果有大才,果有大才啊!文和,若是文和不嫌棄,便就暫且屈居為我帳下參謀主薄,主文書之事,可好?”
“固所願也,不敢請耳!”
“哈哈,好,好,好!”
軍中文書的事情本來是由主管軍中財用參軍李儒兼任的,而如今交給了賈詡,兩人自然也不免要為此而交接。
是以方才送茶的時候,正好也就是兩人交接事務的時候了。
因而再從李儒的講述之中知曉了賈詡為何被任命為了軍中掾屬主薄之後,知曉了人家兩人還有正事要做的趙旭當下便也就告辭離去了。
雖說趙旭真的很想要結交賈詡這樣的人,可再怎麽向也要分場合,人家在這忙著呢,你死乞白賴的非留在這不走,你不徒惹人厭嗎!
再說趙旭現在忙得很。
自己軍中三日一操改為一日一操之後,軍中是的事務便就一下子多出了好些。
自家營中現在還有一大堆事等著趙旭呢,趙旭現在也沒時間留在這與人閑聊。
所以有時候趙旭也真的是羨慕後世網絡文學中什麽事都能交個手下人去做,自己卻能安安穩穩當甩手掌櫃的當家人。
……
再說句百說不厭的話,“時光就如白駒過隙,一日日飛逝而過。”
卻說在逐漸的和李儒交接了主薄的職責之後,來自武威郡的賈詡便也就不由漸漸的走進了軍中眾將的視野之中。
是金子總會發光。
賈詡倒也真不愧是這個時代最一流的謀士。
雖說因為際遇的原因,他的前半生蹉跎無功。但前半生遊走各地的經歷卻也為他積累了極為豐富的經驗。他擔任郡中主薄,軍中文書的事情被他處理的井井有條不活。
因前半生生活蹉跎,有著極高情商的他,更是完美的駕馭了和軍中眾將的關系。幾乎奇跡般的僅僅隻用了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就讓軍中大部分的將佐都認可了他這位主薄。
所以在不知不覺之間,這個剛剛來到不久的賈詡便也不由成為了董卓除女婿李儒之外,最為倚重的一個謀士。
在以前的時候,董卓商議軍務往往只會和女婿李儒一個人商議。可現在,在某些事情上董卓卻也開始主動的向賈詡谘詢了。
“文和此人有大才,看人看物皆高瞻遠矚,非常人所能及!”
短短的一個月中,董卓已經不止一次的稱讚賈詡了。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弄得這些天來董卓對於校尉段煨卻也不禁親近了不少。
畢竟要不是段煨的引薦,董卓也不可能遇到賈詡這樣的人才。
而由此也可能,在這段時間之中,董卓他對於賈詡的看重。
反正據董越所說,僅僅只是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之中,董卓對於賈詡的賞賜先後便就不下數萬錢。
不過對此趙旭倒也見怪不怪了。
因為這也算是董卓為人的一個特點,即遇到一個自己能看對眼的人才之後,便就會像後世的小夥子追求心愛女子那樣,百般呵護。
當初他對趙旭是這樣,如今對賈詡也是這樣,等到在原本的歷史上他領兵入京遇到大文學家蔡邕時,對於蔡邕則也是如此。
三天之內,遍歷三台,幾乎天天都讓蔡邕在升官或是升官的路上。
單從這一點,便就也能看出董卓在這方面時的性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