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牆上掛著的這兩副書帖,再回想自己家中大模大樣擺放著的金銀器具,趙旭方才不由直觀的明白了“暴發戶”這三個字的意思。
“這才是真正的實力炫富啊!”
感慨般的嘀咕一聲,正當準備返回座席坐下等待時,門外卻也是人未到聲先到的傳來了一聲高呼。
“我隴西射虎殺賊的趙家郎君可在?”
說著,卻是邁步走進了一個頭戴長冠,腰佩銅印黃綬,留有三縷長髯的男子。
漢律規定,四百石及四百石一下吏員,配銅印黃綬,此人既然配此,定然便也不會是太守李參了。
不過即便如此,等來人邁步進來,趙旭卻還是十分有禮的對人揖了一個長揖。
“在下便是趙旭,敢問君長高姓大名?”
“哈哈,李恪李伯慎,也見過郎君了。”
李恪笑著,當即卻也還了趙旭一禮。
不過對此,趙旭在聽到其人的名字之後,卻是趕忙側身閃開了。
開玩笑,這可是郡中功曹,主管郡中官員的業績考察,乃是郡守的左右手。雖然僅僅只是一個從三百石的小官,可卻是能將地方縣令長當下屬訓斥的存在。
因而在知道其人身份之後,趙旭便就不由再度對其補了一禮。
“哈哈,郎君無需多禮,日後你我便也就要同堂為官了不是。再說,咱們還是一郡鄉親,我與你父、你仲父也算是舊相識了。你我之間,何須這般多禮。”
“使不得,使不得。家父也是數次在小子面前提起過李公,小子臨行前,家父更是耳提面命,讓小子在李公面前務必執弟子之禮,待李公如家中大人一般。”
“哦,哈哈哈哈。好,好,坐下吧,咱們坐下再聊。”
李恪也是出身地方豪強,甚至若不是臨洮董氏橫空而起,狄道李氏絕對是隴西十一縣最為顯耀的豪強之家。
因為相比起鄣縣趙氏這等暴發戶,狄道李氏其家卻是早在先秦時期便就扎根於此。其先祖李崇,更是先秦時隴西太守,甚至就連前朝時大名鼎鼎的飛將軍李廣,若細論起來,也算是出身於狄道李氏。
鬥轉星移之下,李氏現在雖漸漸變得有些沒落,可其家族底蘊,卻也絕不是鄣縣趙氏能比的。
這也就是為何,在見到李恪時,趙旭會這般肅然起敬的原因。
然而歷史沒有學好的趙旭卻並不知道,後世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其家追根溯源之下,其實也是出身於狄道李氏。
如果要是知道這個,那趙旭對於李恪,可就更要肅然起敬了。
……
“賢侄,此番府君之所以會征辟你為郡中賊曹,和我在府君面前提了賢侄的名字也有著一定的關系。所以等下,賢侄你萬萬不要因此怪罪我才好啊。”
交談不過片刻,見趙旭英姿不凡,談吐有禮,並不像同輩年輕人那般傲氣冒失,故而心頭便也不禁生出了些許拉攏之意。稱呼,便也隨即改變了。
“這,若真是如此,侄兒感謝世叔還來不及,豈敢怪罪。”
李恪主動改變了稱呼,趙旭自然也是順杆爬。
畢竟聽這意思,自己此番之所以會被郡守征辟為賊曹,還要歸功於李恪的舉薦。再說李恪已然年近四旬,趙旭稱其一聲“世叔”,卻也是應該。
“哈哈,賢侄你這話卻是說的太早了。只希望稍後府君告知為何要征辟你為郡中功曹後,你還能像現在這般才好。”
枹罕之案,
只要追查下去,定然免不了要和枹罕豪強起衝突。 為了一個比二百石的功曹之位,而得罪一家在縣中扎根百余年的大族豪強,是賺是賠還真不好說。
但相比起李恪這個知道所有事情的局內人,趙旭這個剛剛被征辟來到軍中的局外人對此卻也真的是一無所知。
因而見李恪擺出了這樣一副擺明了要跟你賣關子的模樣,趙旭也真能強按下心中好奇,於屋堂中默然等待起郡守李參。
“府君到!”
兩人沉默不多時,門外仆僮高呼一聲,一名頭戴漢官製式長冠,身著大袖招展的直裾之服,腰佩銀印青綬,臉上又有濃密大胡子,看上去便極其富有威嚴的郡守李參。便也不由伴著呼聲,在一眾官吏和數名甲士的簇擁之下,大步走進了屋堂之中。
而見此,原本跪坐在席子上趙旭和李恪便也不由趕忙從座位上站起。然後對著大步走進屋堂的郡守李參,鄭重的準備行稽首跪拜之禮。
可令趙旭意想不到的是,還不等他以頭觸地,行頓首之禮,郡守李參的一雙大手便就將他扶住。
“趙郎無需多禮。趙郎你射虎殺賊之名,本太守也是早有耳聞了。此番你願意應征而來,說實話,本太守的心中也是高興的很。
來,起來讓本太守好好看看,我隴西的青年才俊又是何等英姿。”
這般說著,他雙手一用力,趙旭也就隻好從地上站起。
“嘖嘖,好,好。不愧是能夠揚名郡中的才俊,看看這體態容貌,果然是英武不凡啊!”
趙旭身高足有八尺, 模樣更是盡顯男兒剛毅英武之美。這等容貌若是放在以男子膚白陰柔而為美的魏晉時代或許吃不開,可放在尚武之風甚濃的大漢,這等容貌卻是標標準準的美男子。
所以見到趙旭這幅模樣,即便還沒有和趙旭說話,李參在心中對於趙旭便也暗自加分了不少。
以貌取人,這是任何時候都難以避免。
漢末以貌取人之風雖比不過長得醜就要一棒子打死的魏晉,可這種風氣卻依舊十分普遍。
這點就拿曹操來說,就是因為其人相貌不揚,匈奴來使時,甚至要讓崔琰代替他,而自己立於身後捉刀。
“來趙郎,本太守且也為你引薦一下在這郡中協助本太守治理郡縣的左膀右臂。”
說著,把這趙旭的手臂,便也不由開始為趙旭一個個的介紹起來。
而對此,趙旭自然也是趕忙一一長揖見禮,不敢怠慢。不過到最後,趙旭卻還是不由發現,在場的所有官吏,除了功曹李恪、五官掾楚逡這兩個性命得見於朝廷的官吏之外,余下的官吏卻皆為各曹之長、郡府屬官。
郡中的二把手,按漢律規定,邊郡之地,丞兼長史的郡丞,卻是不在。
‘這位兼任著郡中長史的郡丞莫不是被孤立了?若是如此,這位郡守倒是一個手段強硬的人了。’
腦海中下意識的浮現出這等想法,不過趙旭卻是絲毫沒有將其表現出來。
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新人,在做這個時候他依舊是顯得有些自己坐在了隊伍之末,靜候郡守李參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