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局百萬兵》第二百二十七章 山北特區(2)
  夏元四年,十月三日。

  山中郡守府。

  “恭喜大人,賀喜大人!”

  郡府大會議室中,山中郡丞、各曹主簿、左右史、各室主任、各重要局大使,及下轄各縣令、尉等,齊聚一堂,簇擁在山中郡守袁則立左右,滿心歡喜,滿臉堆笑。

  坐於主位的袁則立,臉上掛著矜持的微笑,雖已竭力控制,但觀其時不時抽動的嘴角,可見其內心的不平靜。

  就在今天上午,內閣正式在大夏體制內部下發了增補山中郡守袁則立入閣的公文,隨後,任命袁則立為東閣大學士的聖旨就下到了山中郡府,下給了袁則立本人。

  之後,袁則立只要去吏部登個記,補辦張官憑,走完流程,就可以走馬上任,成為大夏權利層最頂尖的那一小波人之一。

  等完成所有流程,袁則立入閣的消息,就可以明發天下,向全國上下的老百姓宣布。

  …………

  “此番大人入閣,一步走出山中平原,如蛟龍入海,海闊天空。”起點縣令兼山中郡丞伊瑙笑道,“以大人之才,必能依托大夏最高平台,一展胸中抱負。”

  三義縣令高啟鵬跟著道:“以大人之能,他日榮登首輔,也不是不可能。”

  “高縣令,妄言了!”袁則立連忙嚴肅批評,旋即又哈哈一笑,道:“未來充滿了變數,袁某豈敢有非分之想?”

  既然沒有非分之想,那幹嘛要說勞什子變數?

  眾人無不腹誹。

  在場的,都是袁則立的直接下屬,雖然不一定都是和袁則立一條心,嗯,肯定不可能都是一條心,但,袁則立能入閣,符合他們中絕大多數人的利益。

  什麽利益?

  政策!

  有一位內閣大佬級別的郡守,和沒有一位內閣大佬級別的郡守,是迥然不同的兩個概念,要政策的時候,那待遇能一樣嗎?

  想想高弘毅在世時的新港區,再想想胡令武主政時和姚先邦主政時的山北區。

  待遇差老遠了。

  而有政策,就容易有政績,在度過最初的野蠻草創階段,大夏體制越來越規矩化的趨勢下,政績對於官員來說,僅次於生命。

  現在沒有政績,想要升官越來越難,除非運氣好,否則只能熬。

  可想而知,他們對袁則立入閣一事的感受。

  興奮,喜悅,期待。

  ………………

  人逢喜事精神爽,袁則立此刻隻感覺在雲端飄,暖洋洋的,軟呼呼的。

  當然,如果《山中日報》和足球賽的申請能夠通過的話,就更好了!

  ………………

  不出意外的,袁則立入閣在體制內引起了一陣騷動,但也僅止於此,官場中人更關注的反而是內閣學士的人選。

  內閣大學士地位尊崇,可他只有個位數,太少了,對於大夏龐大的官僚集團來說,無異於杯水車薪,不敢想,不敢奢望,現在好了,有旁聽權和提議權的內閣學士的出現,等於給大部分中高層官員提供了一個新的平台。

  一時入不了閣,混個內閣學士的頭銜也不錯啊,何況,先成為內閣學士,他日再進一步也比別人容易些不是?

  關鍵是有了學士頭銜,分量不一樣啊,一下子就和同級拉開了差距,一個是中樞大員,一個是高級官員,質的不同,遠不是節度使這一類勳階能比的。

  只是目前,唯有首都長官被確定掛內閣學士銜,其余者皆無定論,全靠自己爭取,

或上頭青睞。  而現在的首都長官是袁則立,他如今已逝內閣大學士,自然不需要再掛次一級的內閣學士,如果短期內高級官員不做職位調整的話,未來的首都長官將是新港區尹郭瑤,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久。

  …………

  山北區,通口鎮。

  山北區尹姚先邦戴著鬥笠,穿著毛絨大衣,將身子裹的緊緊的,抵擋著呼呼的北風,腳下則蹬著一雙皮靴,踩踏著泥濘的土地。

  跟隨他身後的,有區工曹、區戶曹、區監察、區刑曹、區通政室、區警察局、區新聞局、區交通局、通口鎮等大小官員。

  自內閣學士制度被公布後,姚先邦就再也坐不住。

  這不,姚大區尹不惜頂著蕭瑟寒風,開始在全區五十多個定居點進行全面視察,通口鎮是他此行的第七站。

  通口鎮,位於避風山脈平緩的北麓,恰好守在聯通山中、山北的北部通道(山北稱鹽毛道)的北端出口,是山北陸上貿易的重要樞紐之一,是山北南部的政治中心和經濟中心,同時也是控制山北南部各部落的重要屯兵點,一旦有變,屯駐在關口的駐軍可第一時間前往鎮壓,甚至局勢失控後,山中駐軍也能以最快的速度通過鹽毛道殺出, 加以平叛。

  通口鎮城鎮常住人口兩萬四千人,是山北第三大人口城鎮,僅次於特區治所西海區(常住人口五萬余)和東北第一大港北海鎮(常住人口三萬余)。

  通口鎮在整個山北區都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姚先邦來通口鎮來的也比較勤,上任伊始就來過一次,但每次來,他都看的比較認真,決然不會像之前走過的六站一樣,走馬觀花——其實真沒什麽好看——而通口鎮能看的東西,值得他重視的東西有很多。

  其中,通口鎮最令區府關注的莫過於鹽毛道的加固和擴寬。

  鹽毛道,顧名思義,是為用來交易鹽和毛的道路。

  鹽,指山中郡北通縣鹽池鎮開采出來的井鹽,同時也大夏建國初期最重要的食鹽來源,至今仍然與新港夙沙生產的海鹽,並列大夏鹽業支柱。

  毛,主要指羊毛。

  山北區是在原木刻韃靼的草場上建立起來的,成立至今兩年不到,雖經中樞大力移民實地,大肆開荒造田,發展工商,對外貿易,但畜牧業依舊是山北區的主流。

  一提到畜牧業,作為現代人的夏凡,腦海中第一個想到的是牛奶,其次羊毛,再考慮到時代背景,理所當然的,羊毛的重要性肯定比牛奶高。

  在夏凡的督促下,工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羊毛紡織的研究。

  得益於大名單中無所不包的人才儲備,羊毛紡織有條不紊的走出了實驗室,走向成熟化、量產化,繼而走進千家萬戶。

  好比姚先邦身上的大衣,就是羊絨的。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