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隨葬品日益豐厚,導致盜墓猖獗。漢代文獻曾記錄,戰國時期重要的墓葬幾乎都曾被盜掘。上世紀80年代,有考古專家專門前往陝西鳳翔參觀秦景公墓的發掘,發現這個規模僅次於秦始皇陵的先秦墓葬,早就被多次盜掘。一揭開耕土層,就發現了247個盜洞,發掘至墓壁第3層台階平面,仍有60多個盜洞。其中有10多個盜洞直接打到槨室,主要隨葬品早就被盜劫一空。
見錢眼開起歹意盜墓的,不僅僅只有普通平民,其實從古至今,包括曹操、項羽、郭子儀等諸多歷史名人都曾參與過盜掘陵墓。
歷史上第一個被記載參與盜墓的名人,也許就是被劉邦指控盜掘秦始皇陵的項羽了。《水經注.渭水下》有詳細記述,稱項羽發掘秦始皇陵,30萬人搬運了一個多月的隨葬品。不過,也有專家認為,從現有的考古線索看,項羽可能對秦始皇陵園進行了大規模焚劫,但皇陵核心的地宮部分,應該還沒有被破壞。1980年,考古人員發掘秦始皇陵西側銅車馬從葬坑時,在坑的東壁發現2個已經填塞的盜洞,但是深度不到9米,連通道上側室的銅車馬都未能發現,距離地宮還相當遙遠。而秦始皇陵周圍考古鑽探所獲資料表明,地宮上口的外圍以及通向地宮的墓道,至今還沒有發現足以通向地宮的盜洞。
最大張旗鼓盜墓的,當屬三國時大名鼎鼎的曹操了。現在廣為人知的“摸金校尉”,就是當年曹操在軍中設立的官職,通俗地說,就是盜墓辦公室主任,專門管盜掘陵墓,以充軍餉。在發掘梁孝王陵墓時,曹操還親自現場指揮。許是擔心自己死後也遭到盜墓,民間傳言曹操專門造了七十二座“疑塚”讓盜墓賊無法找到。到了唐代,盜墓之風仍然很猖獗。不僅唐代名將郭子儀曾率軍盜陵,他父親的墓葬也被盜掘。而唐昭宗時代,他父親唐懿宗才埋葬不到三十年,但陵墓依然被盜。
而據孫琿看過一些資料所知道的,名不見經傳的“搬山道人”,應該起源於宋代。
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偽齊傀儡皇帝劉豫為了給金人上貢和籌措軍費,也學曹操專門設置主管盜墓的職務,叫做“淘沙官”。這是因為當時的一些墓葬為免被盜,埋置了動輒幾十上百噸的沙子,讓盜墓賊無法窮盡。這一職務,便是專門用於破解流沙墓的。淘沙官們看到大墓後,就“求舍便居,於房下盜挖,日夜不休。”宋代時道教盛行,為了掩人耳目,淘沙官都是道士打扮,進行活動,於是後來便有了“搬山道人”的稱號。
搬山道人能夠根據古墓的封土、墓坑回填土的成色、夯層、含水濕度來判斷其位置和年代。此外還有聽雨、聽風、聽雷的技能,甚至能通過打雷時的回音來斷定墓地的位置,其中觀草色、泥痕,其實和科學考古學者所做的工作一樣,但聽雨、聽風、聽雷,確實是他們的絕活。他們又精於破解機關,擅長使用各種奇怪的工具,甚至利用飛禽走獸幫助盜墓,在火藥出現之後,他們又發明了爆破作業,因而盜掘那種機關重重的古墓,大都能順利“通關”,搜羅了大量金銀財寶。
孫琿想要知道這個人的確切身份,是以故意說自己是“淘沙子的”,裝起了“搬山道人”,來套他的話。
“兄弟貴姓?”對方問道。
“免貴姓孫,名琿。”孫琿說道,“敢問尊姓大名?”
“我姓吳,名星谷,是湘南摸金一派吳家的。”對方報上了姓名,
也不知是真是假。 “吳兄因何遠離故國,不遠萬裡來此?”孫琿問道。
“唉,別提了,自從小鬼子打進來後,到處兵荒馬亂的,生意根本沒法做了,好在我們當家的和德國人一直關系很好,德國人說要做單生意,需要個懂行的高手,我和三個本家兄弟受當家的委派,正好也想出洋見識見識,所以就過來了。”吳星谷有些沮喪的說道,“本來以為會很容易,哪想到特麽這俄羅斯毛子祖宗的鬥這麽不好倒,竟特麽的是怪東西,死了一大票的人,同來的三個兄弟都特麽沒了,就剩下我一個了。”
“他們三個都是給怪物吃掉的?”孫琿想起剛進來時聽到的那一聲男子的慘叫, 問道。
“是啊。他們三個貪心,拿了這裡面的寶貝,結果給怪物盯上了,最後都給吃掉了。”吳星谷歎了口氣,“就是咱們眼前的這個,特麽的這種東西我還是第一次碰到,比‘僵屍’難對付多了,什麽黑驢蹄子、銀釘子都不好使,幸虧我見多識廣,知道它是守著這裡的寶貝的,所以沒拿這裡的任何東西,也就沒事……”
孫琿好奇的看著那個怪物,那個怪物也在看著他們倆,並沒有上前攻擊。
“我說兄弟,你看到這家夥,就不害怕麽?”看到孫琿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吳星谷不由得吃驚不已。
“沒什麽可怕的。”孫琿微微一笑,緩緩站起身來。吳星谷也跟著站了起來。
他們二人一動,那個怪物就跟著動了,它閃電般的一躍,便落在了他們倆的身邊,孫琿立刻將手指向了它,它果然如那家夥說的那樣,似乎對孫琿的手有些畏懼,向後退了一步,定定的看著他們,沒有露齒吼叫,但也沒有離開的意思。
“這位老大,我等有眼不識泰山,誤闖貴處寶地,實是不該,這點微物,以為賠罪之用,萬望笑納,放我等一條生路。”吳星谷雙膝跪下,將那包東西放在了怪物的面前。
孫琿聽到他對那怪物叫“老大”,還說的一本正經的,莫名的感到有些好笑,心說那怪物能聽得懂嗎?但那怪物似乎真的明白了他的意思,伸出鼻子嗅了嗅那個麻布包,竟然一口將布包咬進嘴裡,閉上嘴眯著眼,細細的咀嚼起來,儼然是一副陶醉的樣子,不再理會他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