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漢末高順》第三百六十三章聯盟解散
袁家感覺,他家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且袁紹和袁術帶兵在外,董卓無論如何都不敢動袁家的。

 可惜,他們判斷錯了。

 他們估計董卓會做王莽,便離不開士族的支持,絕不會動袁家;可是董卓只不過是想與士族共治天下,無奈士族太不配合,只能選擇最穩妥的辦法。

 袁家被殺,不僅朝中大臣傻眼了,連袁術和袁紹也傻眼了,根本不知道接下來如何應對。

 袁紹被氣暈過去,他的基業未成,叔父便已離去;袁術在悲痛過後,心中不免竊喜,現在叔父離去,他便是袁家的族長,有調動袁家力量的權力。

 隨後傳來的消息逐漸增多,潁川、汝南等地遭到涼州軍的劫掠,損失慘重;袁術心中更是高興,這可是削弱的袁紹的實力。

 不過十日後,袁術笑不出來,他所任命的南陽郡主薄閻象隻帶幾人到達軍營,跪倒在袁術的面前慟哭流涕。待他情緒穩定下來,把事情詳述一遍。

 袁術大驚,臉色變的鐵青,失去南陽這個富庶之地,他將何去何從?

 立即召集楊弘、紀靈、袁胤等人前來相商。

 眾人心中也是焦急,失去立足點,何談發展?相比討伐董卓,先尋得一塊立足之地更為重要。

 軍師楊弘冷靜思索一陣,建議道:“主公,弘以為當以揚州為基地,理由如下,第一、揚州最近幾年沒有波及黃巾賊,比較平穩,比較富足;其二,揚州軍事實力很弱,便於佔領;其三,揚州大族眾多,而主公四世三公,袁家族長,他們絕對歡迎主公入住;若是以揚州為基業,待實力強大,可西圖荊州,北上中原。”

 袁術一聽,這比較符合叔父當初的意思,在他出逃前,叔父交代,首佔南陽,南下荊州,圖謀揚州;於是袁術直接反問道:“揚州刺史孔伷便在軍中,何以佔領揚州?”

 這難不倒智者楊弘,笑道:“主公,此事易爾,朝廷已罷免孔伷之職,只需派人遊說,建議其返回揚州,穩定地方,順途將其除去,兼並其軍隊,便輕松佔領九江郡,然後與丹陽郡聯手,可佔領廬江郡,也可由袁胤提前返回,假道滅虢,提前佔領廬江郡;若以此三郡為基業,豈會差於南陽郡?”

 袁術大喜,有丹陽郡太守袁胤協助,可輕松佔領三郡,隨後可輕松佔領吳郡、豫章郡和會稽郡;這樣的話,他便可超過袁紹的發展速度,成為袁家真正的族長。

 隨後,袁術命令軍師楊弘相信規劃,並盡快實施,他會全力支持。

 楊弘也驚訝於袁術如此爽快,感激於袁術的信任,便與閻象行動起來。

 而紀靈等人,則是在整頓兵馬,準備返程。

 袁術也趁機制作假帳,私吞盟軍錢糧等財物為己所用。

 揚州刺史孔伷等人的官職被免,心中焦急如焚,正愁如何尋借口返回轄地,穩定局勢,袁術派人遊說,正好他意思,不疑有假,便欣然同意返回。

 而楊弘卻先安排丹陽郡太守提前啟程,準備在借道廬江郡的時候佔領舒縣,出其不意,提前拿下廬江郡。

 隨後袁術等人返程,準備借道丹陽郡前往長沙郡,並由長沙太守孫堅希望順路佔領豫章郡。

 一次離去四路諸侯,使得盟軍實力大減,且留下的諸侯也心不在焉。

 董卓西涼兵強大無比,且有冠軍侯暗中支持,盟軍各懷心思,豈是對手?

 袁紹不謀進攻,貪圖享受;袁術侵吞公物、私自撤退;兩人不為國除害,不報家仇的行徑,令所有諸侯所不恥,嚴重的削弱兩人在士族中的威信。

 隨後,豫州牧韓馥因袁紹的多次相逼,心有怨恨,在潘鳳的建議下,借口解救豫州百姓為由,提前率兵返回豫州轄區。

 由兗州刺史劉岱接替韓馥管理虎牢關前的幾路大軍。

 由於此前橋瑁與劉岱有隙,劉岱便借口殺死東郡太守橋瑁,兼並其軍隊,並私自任命臧洪為東郡太守。

 鮑信自持實力過小,迫於壓力,只能選擇支持劉岱。

 劉岱身為皇室宗親,且兼並橋瑁的軍隊,獲得鮑信的支持,實力已不弱於袁紹,袁紹又不想再互相慘殺,便默認了劉岱的任命;且臧洪在士人中有很高的威信,他本人就是搶奪了臧洪的盟主之位,此舉等於還上了臧洪的人情。

 盟軍內部的混亂,更是令其他諸侯擔心,皆認為盟軍不能成大事,便借口維護轄區安全為由,紛紛率兵返回轄區。

 公孫瓚和劉備接受徐州刺史陶謙的邀請,趁機提出前往徐州駐扎。

 對於公孫瓚的到來,陶謙非常高興,不過他也知道公孫瓚等人皆為虎狼之人,稍有不慎便會自食惡果,便讓其駐扎小沛,幫助他抵禦來自兗州和豫州的軍事威脅,一切錢糧薪俸由徐州承擔。

 為了防備公孫瓚,陶謙還著重加強彭城的兵力。

 公孫瓚和劉備目前沒有去處,為了錢糧,只能選擇忍辱負重。

 此時,盟軍中只剩下兗州諸軍以及廣陵郡太守張超和汝南郡太守袁紹。

 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卻令他們更加意外。

 揚州刺史孔伷在返回的途中病死;袁術接管其軍隊,順利進入壽春城,接管九江郡,並上表朝廷,自令揚州牧。

 丹陽郡太守袁胤佔領舒縣,袁術派人接管廬江郡。

 長沙郡太守與丹陽郡太守聯手佔領豫章郡。

 由於有當地士族和袁家門生故吏的支持,一切都極為順利。

 袁紹得知袁術發展如此迅速,心中大急,忙於軍師逢紀相商。

 逢紀建議盡快返回汝南郡,並擇機搶佔豫州,否則,恐生變故。

 袁紹深以為然,便令山陽郡太守袁遺返回轄區;他本人則帶領軍隊返回汝南郡,不過此時的汝南郡已被劫掠的千瘡百孔,不成樣子,袁紹大恨。

 當時兗州刺史劉岱駐山陽郡昌邑城,與山陽郡太守袁遺同城駐扎,此舉為袁紹順利佔領兗州埋下了伏筆。

 揚州刺史孔伷病死,眾人皆認為是被袁術害死的,這是袁家在過河拆橋,已不是第一次了。

 袁術發展如此迅猛,廣陵郡太守張超怕地盤被袁術所奪,便帶兵急匆匆的返回廣陵郡。

 連盟主都撤離了,盟軍自然沒有存在的必要了;兗州刺史劉岱、東郡太守臧洪和濟北國國相鮑信也返回駐地。

 只有曹操無處可去,還是呆在陳留。

 盟軍四散,最高興的莫過於董卓,一個小小的釜底抽薪之計,便讓強大的盟軍潰散。

 最失望的當屬高順,本想讓董卓與盟軍消耗實力,沒想到雙方皆想保存實力,戰爭還沒打起來,盟軍便已解散;留下了數量眾多擁兵自重的諸侯,增加了他統一中原的難度。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