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漢書作蒲桃,可以入酺,飲人則陶然而醉,故有是名。其圓者名草龍珠,長者名馬乳葡萄,白者名水晶葡萄,黑者名紫葡萄。漢書言張騫使西域還,始得此種。而《神農本草經》已有葡萄,則漢前隴西舊有,但未入關耳。”
以上這段話是出自於明代醫藥學家李時珍編撰的醫藥巨著《本草綱目》裡面對於葡萄的注解。
在這個注解裡面,基本上已經把葡萄的來源、形狀、顏色還有用途都說得非常清楚,說明葡萄早在幾百上千年以前已經被人們所熟知。
時至今日,葡萄的腳步基本上已經遍布了全國各地,很多家庭的房前屋後都會種上一兩棵葡萄藤,既可以綠化美化環境還可以在夏秋季節增加收獲。
但是作為釀酒葡萄,其實在我國的種植時間並不是很長,也就是從近代開始,才從歐洲流傳進入了中國。
目前在中國主要的釀酒葡萄產區渤海灣產區、懷涿盆地產區、銀川產區等產區引進種植的赤霞珠,品麗珠,蛇龍等優良品種大多都是在歐洲引進品種的基礎之上進行改良的。
這一次揚大雄帶來給岑佳華的葡萄嫁接苗主要是在彌勒特有的一個葡萄品種——玫瑰蜜,另外還有少許的赤霞珠和梅鹿輒。
相傳,玫瑰蜜是19世紀,一名來自法國的傳教士帶來的,他在彌勒修建了教堂,也留下了如今在法國都難以找尋的玫瑰蜜藤。
現在,彌勒已經成為我國最具特色的新興的葡萄酒產區,它是我國緯度最低(北緯25°)、海拔最高(1500m),氣候最多樣化、土壤最紅、酸度最高、紅葡萄顏色最深、歐美雜種釀酒葡萄(玫瑰蜜)種植最多的一個特殊產區。
在田州縣的北部山區,無論是緯度、氣候、土壤、日照等外部環境都和彌勒有著驚人的相似,但是在田州縣卻是從來沒有人過種植釀酒葡萄。
這裡面的原因一來是因為沒有種植傳統,二來是因為這裡海拔相比彌勒要低了1000米左右,晝夜溫差不大,被認為不是釀酒葡萄最佳的生長環境,再加上這裡的降水過於豐沛,不適合提高葡萄的含糖量。
因此,在田州縣附近,人們種植的大多都是巨峰之類的食用性葡萄。
這一次,岑佳華執意要種植釀酒葡萄,揚大雄是很不看好,只是拗不過岑佳華的性子,隻好幫著他找來了嫁接苗。
一般的大規模葡萄種植都是用無性繁殖中的嫁接法,而嫁接法所用的帖木苗一般都是抗病能力強、根系發達的野生葡萄,然後嫁接那些品質優良的品種的枝丫。用這種方法不僅能夠完全保持母體的特性,還可以在移栽的時候不緩苗,生長快,第一年就可以成園,第二年就可以結果收獲了。
和揚大雄一起送嫁接苗來的工人都是有著豐富的經驗,不用揚大雄和岑佳華招呼,就主動地指導起前來幫工的村民如何移栽送過來的嫁接苗。
山頭上的梯田岑佳華已經按照揚大雄在電話裡面的要求都改成了適合移栽苗木的溝壟,上面還撒上一層薄薄的有機肥,現在只要按照要求移栽就可以了。(現實中移栽葡萄是秋季落葉之後半個月進行,書中為了配合劇情,提前到7月底,請各位大大勿要較真!)
葡萄的種植只是一個開始,其中最為重要的還是日常的管理,若是日常的管理跟不上,要想著葡萄能夠豐收,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這個葡萄園暫時只能有岑佳華一個人來管理,
因為他根本在附近雇傭不到有過管理葡萄園經驗的村民,接下來的日子他隻好親自上陣了。 為了讓自己能夠得心應手地管理葡萄園,岑佳華隻好努力地學習家裡郵寄過來的種植技術書籍還有揚大雄帶過來的技術資料。
還好今年的管理因為移栽苗還小,少了很多工序,只要能保證移栽苗能成活並且安全越冬就可以。等到明年開春的時候,既要搭架讓蔓藤攀爬又要摘心去梢以便增強主梢的活力;還有疏花、疏果,修剪枝條,都是一些比較繁瑣的事情。
還好是岑佳華擁有陣法這等作弊器,葡萄園裡面應該不會出現病蟲害,不用擔心移栽苗不能成活, 算是給他節省了極多的工作量。
40幾畝的梯田,一群人只是花了大半天的時間,就把所有的移栽苗都種好了,然後就是澆上定根水。
所謂‘定根水’顧名思義就是在移栽植物之後,澆灌的第一次水,因為只有澆了‘定根水’,植物的根系才能和土壤緊密結合,才算是定下根來。‘定根水’必須澆足澆透,因為初栽土壤沒有完全沉實,土壤中存在很多空隙,只有將水澆透後,土壤與根系才能充分結合。
在這之後,揚大雄又開始指點村民們在可以種植果樹的地方挖樹坑,準備在最近的時候運來果樹的苗木種植。
岑佳華站在山包上看著村民們在熱火朝天地乾活,心中亦是有些激動,畢竟看到這原本是荒草叢生的地方逐漸在往自己心裡所想象的藍圖靠近,岑佳華的心中還是不免有些憧憬。
雖說是最近的開發已經讓岑佳華的口袋徹底乾淨了,但是他還是爭取到了很多時間,若是什麽都要等著有足夠的資金再來建設的話,估計岑佳華還得等上不少的時間。倒不如像現在一般,一邊籌集資金一邊進行建設,這樣就可以早一天把莊園建設完成。
還好前段時間岑佳華已經買回了大量的玉米和稻谷當作養殖場的飼料,倒是不擔心養殖場那邊會斷糧。只要再堅持上一個月,第一批鴨子就可以出欄了,幾萬塊的入帳將會極大地改善岑佳華的資金條件。
總之,一切都向著美好的未來前進!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