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八百三十一章:荒唐的武承嗣
有道是識時務者為俊傑,長孫無忌知道自己大勢已去,索性便稱病不朝,閉門謝客,眼不見為淨,畢竟……他真的老了,徹徹底底爭不過武媚娘了。

於是朝堂之上出現了一股怪現象,與長孫無忌同一時期的大佬們,幾乎都找了各種借口窩在了家裡,不再參與朝政,除長孫無忌外,比如魏征,秦瓊,李績,馬周,李道宗等人,武將們也大多在外戍守,蘇定方戍守安西,樊梨花戍守青海,薛仁貴戍守幽州。

現在朝堂上活躍的一幫人,都是武媚娘的黨羽,剩下的,就是一幫阿諛奉承之輩,武媚娘知道,既然要掌權,那就必須掌握軍權,而朝中那些老將肯定是不可能買她的帳的,於是武媚娘就提拔了新人。

眼下大唐新一輩的將領之中,自然以王孝傑最為優秀,於是武媚娘破格提拔王孝傑,現在的王孝傑,居然入了天策府,任天策府上將,這可是軍中最高位置。

除王孝傑之外,武媚娘還讓武三思兼任了金吾衛大將軍和左右屯衛大將軍,武承嗣兼任羽林軍大將軍,曾經號稱太極宮守護神的李元忠,居然被無情地一擼到底,成為了李治的貼身護衛,每天陪著植物人李治,其實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

李浩的船隊經過三個月的航行,在次年二月,終於到達了美洲,在李浩的印象中,美洲大陸現在是一片荒蕪的,但也不是沒人,因為李浩就知道美洲有個古老而神秘的國度-瑪雅。

瑪雅是瑪雅人和瑪雅文明的統稱和簡稱。瑪雅文明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文明,美洲古代文明的傑出代表,因印第安瑪雅人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墨西哥南部、危地馬拉、伯利茲以及洪都拉斯和薩爾瓦多西部地區。雖然處於新石器時代,惟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瑪雅在歷史上很有名,因為他們留下了太多的預言和傳說,李浩自然將美洲的第一個登陸點設在瑪雅,他要揭開瑪雅的神秘面紗,看看歷史上真正的瑪雅。

船隊進入墨西哥灣,在墨西哥南部登陸,這裡,就是瑪雅所在了。

李浩的到來,無疑嚇到瑪雅人了,先開始只是一群瑪雅人在海岸上看,然後他們呼朋喚友,全來海邊觀看李浩龐大的船隊,而且似乎還有軍隊來了,其實李浩也不確定來的是不是軍隊,因為感覺這群人跟普通人差不多,只不過衣服穿的更完整一些,拿著一些破骨矛石斧,這算是軍隊嗎,也許算是吧。

根據歷史記載,瑪雅是一個處於新石器時代的奴隸制度國家,他們有高度的文明,在天文學、數學、農業、藝術及文字等方面都有極高成就。

為何有高度的文明還處於新石器時代,為何數學那麽厲害,連金屬冶煉都成問題?其實這不是一個概念。

在這種落後的國度或者部落裡,最高的文明是歷法,何為歷法,是推算年、月、日,並使其與相關天象對應的方法,是協調歷年、歷月、歷日和回歸年、朔望月和太陽日的辦法。誰能完美的掌握了歷法,誰就會被人推崇,中國夏朝之前大多也是如此,這到底是為什麽呢?

因為掌握了歷法,就能掌握節氣變化,利於農耕,對於這個時期的人來說,農耕就是他們的命!比一切事情都重要。

同時,在那個時期的人看來,歷法是多麽深奧的存在,就像是不認字的人看人在那編程一樣,會產生敬佩感的,所以掌握歷法的人,往往就能脫穎而出,領導大家走向更好的生活。

瑪雅的歷法是非常神奇的,也可以說是同時期最為精密的,

瑪雅人認為一個月等於20天,一年等於18個月,再加上每年之中有5未列在內的忌日:一年實際的天數為365天。這正好與現代人對地球自轉時程的認識相吻合。根據瑪雅人當時的天文觀測,太陽系在繞昴宿星公轉。通過計算,他們得到太陽系繞昴宿公轉一周的時間--等於地球軌道附近太陽系自轉一周的一歲差周期--約為25800年。瑪雅人認為,每個歲差周期內太陽系也經歷著季節變遷,並將之分為五季,2012為立秋。瑪雅人把歲差周期分為五季,每季為5125年,太陽系正在進入公轉的第五季,而所謂的2012世界末日,自然也跟這第五季有關,大致可理解為,人類將會面臨五次毀滅性的災難,而第五次的災難,就在2012年。

雖然2012年的世界末日並沒有實現,但李浩還是對瑪雅很好奇。

岸上的瑪雅人明顯對李浩他們很害怕,也很戒備,因為他們也看出來,雙方似乎不是一個檔次上的。

李浩他們很快便登陸了,那些瑪雅人嚇得紛紛退散,不敢輕舉妄動,因為李浩所帶來的大軍看起來有點恐怖。

沒多久,瑪雅又有大批人過來,而且還排成整齊的隊伍,領頭者穿戴華貴,身上佩戴了不少黃金和寶石,看上去有點像土財主。

土財主對李浩保持警惕和友好的態度,李浩也是微笑面對,相互問好,問題來了,語言不通,誰特麽知道這群瑪雅人說的什麽語言,沒關系,就用肢體語言瞎比劃吧。

李浩用肢體語言比劃了一個乘風破浪而來的姿勢,那手臂上下波動遊走的,還真像那麽回事,但其他人看到後都不斷偷笑。

那土財主似乎看懂了李浩的意思,是說他從一個很遠的國度而來,而從李浩禮貌的微笑中,他可以看出來,李浩似乎並沒有敵意,這可讓土財主松了一口氣。

瑪雅的科技落後,軍事力量自然也十分落後,雖然他們有好幾十萬人,但看到李浩的大軍時,土財主知道他們肯定不是對方的對手。

為了表達自己的友好,李浩送了一柄唐刀給這個土財主,鋒利而又精美的唐刀對於新石器時代的人來說無異於上古神器,可把這個土財主開心壞了。

大家雖然語言不通,但卻相互表達了善意。

接下來,土財主邀請李浩去他家作客,李浩隻帶著五百個特種兵去,以免陣仗太大,嚇壞了他們。

瑪雅也有城池,但城牆低矮,主要因為這裡不怎麽有戰爭,也就防禦一下野獸和周邊的野人而已。

李浩終於親眼見識到了瑪雅的城池,在城中作完客後,土財主還帶著李浩去看了他們瑪雅的金字塔,有一個金字塔正在建造之中,成千上萬的奴隸在用繩子和滾木搬運巨大的石塊,那畫面也極其震撼。

李浩基本可以確定,眼前的這個土財主,應該就是瑪雅現在的國王了,至於瑪雅人是稱呼法老還是國王,他不在乎。

天黑之後,李浩返回了船上,第二天,他帶著吳磊再次上岸,帶了許多貨物到城中跟土財主貿易,精美的陶瓷和絲綢讓土財主雙眼放光,李浩跟土財主比劃了很久,土財主才明白,李浩是要跟他貿易,不是送給他,但即便是貿易,他也很開心,因為這些東西實在太美了。

於是土財主拿出大量黃金來跟李浩貿易,但由於語言不通,稱量單位也不一樣,開價就成了問題,這個連打手勢都無法解決。

但李浩很機智,貨物讓土財主隨便拿,而土財主的黃金,他隨便拿,你拿多少貨物,我拿多少黃金,也就是說,價錢李浩說了算。

很明顯,土財主並不吝嗇黃金,一股腦把李浩的那些貨物全部拿走了,而李浩也不客氣,拿走了整整八箱黃金,粗略一算,約有八萬兩黃金。

完事之後,兩人微笑行禮,雖然行禮的方式不一樣,但意思到了就可以了。

在瑪雅沒耽擱多久,李浩的船隊就離開了,從墨西哥灣出來,沿著海岸往北,到北美洲大約是在NY位置的時候,李浩他們停船靠岸,登陸,李浩登陸後,用望遠鏡四處觀看,看到的皆是茫茫荒原,行走了一天,只看到野獸和一些衣不蔽體的野人。

李浩不禁感慨,這裡現在還是一片荒蕪,誰能想到,一千三百年後,這裡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國家,穩居世界老大的位置。一想到這裡,李浩便覺有些氣憤,當即便下令在這裡立一塊巨大的碑,碑文刻了一寸多深,第一列是大字標題“大唐瓊南王李詩狂到此一遊。”

標題的下面是小字敘述,講述李浩此次航海經過的國家,所帶的船隻,人數,還有貨物等等,最後日期是大唐永徽十年,三月二十二。

這樣一來,第一個發現美洲大陸的就不是哥倫布了,而是李浩。

從NY這裡出海後,李浩忽然下令船隊折轉方向向南,因為再往北,就要到格林蘭了,那裡氣候寒冷,而且靠近北冰洋,海面上多冰山,危險系數高,十分不利於船隻航行,所以他準備往南繞過南美洲大陸。

這個路途有點遙遠,南美洲雖然沒有非洲大,但是真特麽的長,想要繞過去,比上次繞過非洲的航線還要長,而且,起初的一段,他們要往東南方向。

這下可不得了了,那些儒家學者們紛紛開始質疑了,不是說好一路往西的嗎,現在怎麽又向東了呢,騙子!

各個船上的船長把儒家學者們的質疑傳達給了吳磊,吳磊又告訴了李浩。

李浩已經把南美洲大概輪廓規劃了出來,讓人送到各個船上,給他們看,意思很明顯,不是他們要往東的,而是這個大陸他不討喜啊,凸這麽一塊出來,難道要船飛過去?

儒家學者們沒話說了,質疑的聲音也隨之消失,但他們還是不相信這個世界是個球。

李浩雖然有心要繪製一份完整的世界地圖,但他也知道,這只不過是夢想,自己近期內不可能做到,按照現在的航海技術,沒有個十年,絕對不可能走遍世界的每個海域,比如北冰洋四周就有大片陸地,他暫時無法去,還有南極洲,還有很多海峽海灣什麽的,都被他省略了,或許十年根本不夠。

但李浩並不糾結,李圖不是想要做個航海家和探險家嗎,這項偉大的任務,以後就由他去完成和實現吧,或許,他能成為世界上最偉大的航海家呢。

到達南美洲最南端火地島的時候,已經是七月了,耗費了將近四個月的時間,正好這段時間的風向也不是很順,航速真的不算快。

李浩他們在火地島上岸補充淡水,花費了幾天時間,然後李浩突發奇想,讓船隊穿過德雷克海峽,來到了冰原南極洲。

李浩每次登岸,都要化妝一番,以免被那些儒家學者們認出來,這次也是如此,李浩披著毛絨絨的鬥篷踏上了南極洲的冰原,後面的那群儒家學者們雖然也穿上了棉衣,但他們實在沒料到會這麽冷,凍得滿面通紅,渾身直哆嗦,鼻涕掛在鼻子下面,成了冰疙瘩。

這一下,這群儒學者們終於服了,為什麽,以前他們在大唐的時候,他們眼中的世界也就是大唐一隅,然而出海一兩年,他們見識了多少奇妙的地方,而這南極洲,是目前為止他們認為最奇妙的,為何?因為在他們的印象中,越往南越熱,而最熱的季節是夏天,現在他們處在非常南的地方,而且還是夏天,但這裡卻比長安的隆冬還要冷,凍死他們了,最重要的是,在他們腳下,現在是一眼望不到邊的冰原,白茫茫一片,簡直匪夷所思。

李浩覺得這群儒家學者們受不了了,便讓他們先回船上去了,然後派人在這裡立碑,跟上次的碑一樣,證明他們大唐的船隊來過這裡,李浩相信,他絕對是歷史上第一個來到南極洲的人。

立好了碑後,李浩回到船上,規劃新航線,接下來他們的航線很簡單,橫跨太平洋,目的地,新西蘭群島。

與此同時,大唐經歷了一場天災,夏季最常出現的災害,自然是水災,處理災患最能體現一個君主的能力,考驗武媚娘的時候到了。

這次的水災不小,不僅降水量大,而且降水范圍很廣,受災最嚴重的便是黃河兩岸,因為黃河水暴漲,決堤了,整個汴州被大水淹沒,成為一片汪洋湖泊。

武媚娘頓時慌了,趕緊派人去賑災,她到底信不過別人,派侄子武承嗣去的。

武承嗣這個人在歷史上風評很差,比武媚娘還差,武媚娘雖然篡奪了李唐江山,但只要李唐皇室成員不惹她,她也不會故意去害他們,而且武媚娘死後也把皇位還給李氏了,但武承嗣不同,他竭力建議武媚娘把李唐皇室全部殺乾淨,徹底佔據李氏江山,他甚至還請求武媚娘把皇位傳給他。

要說武承嗣這個人有什麽本事吧,屁本事沒有,沒有武媚娘,他真的什麽都不是,沒本事就算了,偏偏還頗具野心,這就很尷尬了。

武承嗣接到了這個賑災任務,可開心壞了,立刻去戶部領了錢糧出發,前往汴州賑災。

人家賑災是火急火燎,但武承嗣卻每到一個地方都要停一天,讓當地官員招待他,好酒好菜自然不用說了,還要送禮,還要請他去最好的青樓找最好的窯姐兒。

唐朝吏治清明,很多官員並不知道這些道道,大多只是禮貌的拜訪一下,畢竟武承嗣位高權重。但武承嗣的吃相就難看了,人家不請他,他就主動請人家去青樓吃喝玩,不去他就生氣,吃喝的時候,還主動跟人家要禮物,讓人家幫忙結帳,沿途官員真的是節操碎一地,暗呼朝廷昏聵,吏風汙濁。

汴州城內,茫茫大水,街道之上,船舶漂流,然而武承嗣壓根就沒去汴州,因為汴州大水未退,他才不去呢,到了汴州附近的一個縣城,擺個百十架鍋,熬粥救濟災民,然而災民數以萬計,百十口鍋能頂什麽事。

正好狄仁傑也來便服探查災情,看到武承嗣散粥賑濟災民的場景,便上去詢問災民,為何散粥的鍋如此少。

狄仁傑這一問,聽到的盡是災民們臭罵朝廷的聲音,一個書生義憤填膺地說道:“朝廷黑了心瞎了眼了,派這麽一個昏官來賑災,一鍋粥隻放五兩米,我大唐這些年來富足無比,豈會只有這麽一點賑災之糧,定是被那昏官給貪墨了!”

這書生已經是罵得比較斯文的了,其他的一些人直接破口大罵,狄仁傑趕緊去驛館找武承嗣。

武承嗣並不在驛館,而是在一家青樓裡抱著窯姐兒喝花酒,狄仁傑打聽到後,氣得不行,當即便衝到青樓,闖入武承嗣的房間裡,武承嗣的護衛阻攔,全都被狄仁傑打翻,嚇了武承嗣一跳。

武承嗣起初還以為是有人要刺殺自己呢,但看到是狄仁傑後,他放心了,他知道,狄仁傑不會把自己怎麽樣的,他沒那個膽子,否則他姑姑可不會饒他。

狄仁傑也確實不敢把武承嗣怎麽樣,但他身為大理寺卿,有監察百官的權力,看到如此荒唐的事情,他怎能不管,於是他便瞪眼呵斥:“你身為朝廷的賑災黜置使,大災之前,你不思民生疾苦,卻在這裡胡吃海喝,還逛青樓,簡直混帳至極!”

武承嗣聞言嘿然冷笑,道:“狄仁傑,枉你在官場混跡多年,怎地生了個榆木腦袋,你知道皇后為何委派我來賑災嗎?”

狄仁傑皺眉瞪視他,沒有答話。

武承嗣繼續嘿笑道:“因為肥水不流外人田,賑災錢糧多達二十多萬貫,這麽多的錢,讓別人貪墨了也是貪墨,還不如便宜我。”

“你放屁!”狄仁傑聞言真想上去抽死他,還好他忍住了。

武承嗣聞言雙眉一蹙,面露不悅之色,冷冷道:“狄仁傑,現在可不是當年了,李浩早已經死了,現在掌權的可是武皇后!是我的親姑姑!”

“那又怎樣!”狄仁傑瞪眼呵斥道,“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個天下,姓李!絕不容任何奸賊來肆意毀壞,你趕緊將賑災錢糧吐出來,救濟災民,否則我回長安之後必定要彈劾於你!”

“彈劾我?”武承嗣挑眉冷笑,“好啊,你去彈劾試試,說你是榆木腦袋,你還真是榆木腦袋,愚不可及!”

狄仁傑雙拳緊握,十指關節嘎拉拉直響,他現在真的很想上去錘死這貨,他忽然好懷念李浩,李浩在的時候,大唐吏治是如此的清澈,百姓的日子過的是如此的舒服,即便是任何天災,他們都不懼怕,然而現在李浩不在了,武媚娘掌權了,朝堂之上汙濁不堪,賑災大事,居然變成了武承嗣斂財機會,這簡直是置黎民百姓生死於不顧。

狄仁傑很聰明,但在權勢面前,聰明沒用,此時此刻,他是多麽的無奈。

狄仁傑當天便返回長安去了, 一路快馬疾馳,五天之後到達長安,一紙奏疏直接呈遞到武媚娘案頭,彈劾武承嗣接賑災之機貪墨糧款,中飽私囊,置百姓生死於不顧,而且證據確鑿,無從抵賴。

武媚娘看到這個奏疏後也很生氣,首先,他生武承嗣的氣,武承嗣太讓她失望了,居然做出這種事來,她身為掌權者,自然想要處理好政務,讓百官刮目相看,增加自己的威信,然而武承嗣這做的什麽破事。

同時,武媚娘也生狄仁傑的氣,正是因為狄仁傑的這個奏疏,讓她陷入了兩難之境,現在百官吵嚷,要求嚴懲武承嗣,她能怎麽辦,強行鎮壓,這不可能。

武媚娘是聰明人,她知道有些事情可以鎮壓,但有些事情是真的不可以。

武媚娘無奈之下,立刻下旨撤去武承嗣的一切職務,讓他速速回長安來領罪,改派許敬宗前去賑災。

許敬宗雖然貪財,但他不像武承嗣那樣二,他很好的掌握了一個度,二十多萬輛,貪個三四萬兩便差不多了,不能太貪,必須細水長流,而且許敬宗很會辦事,雖然克扣了災民們的部分衣食和賑災款,但最後還是把賑災的事情給解決了,但災民門領的賑災款,明顯沒有幾年前高。

武承嗣接到武媚娘聖旨的時候就感覺不好了,果然,回到長安後,直接被奪去了所有官職,拿入大理寺監牢,這下把他嚇傻了,還好,武三思來探監了見面後狠狠訓了他一頓,然後告誡他,這段時間乖乖在牢裡帶著,過段時間等風頭過去,他們的姑姑會撈他出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妙書屋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