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八百一十一章:兵貴神速
李浩並沒有把這個消息告訴朝廷,因為他不知道如何向他們解釋,畢竟電話這個東西對他們來說太神奇了一點,只能多等兩天了,兩天的時間足夠信使從青海坐火車到長安。

沉寂了三年的李浩,忽然來到了長安,出現在了天策府,並且在天策府整備大軍。

長孫無忌得到這個消息後大吃一驚,李浩這忽然的動作讓他詫異,他在猜想,難道李浩這是準備造反了,於是他趕緊覲見李治,讓李治立刻采取行動,以防李浩謀反。

李治自然不會相信李浩會謀反,而且李浩並沒有做出什麽出格的事,他只是讓天策府大軍暫停訓練,整備糧草軍械等等,沒有魚符和批文,他是無法調動大軍的。

果然不出李浩所料,青海衛的信使兩天到達長安,將樊梨花的加急戰報送到兵部,新任的兵部尚書李道宗立刻將戰報送至太極宮,呈遞給李治。

李治看完戰報大驚,吐蕃竟然發二十萬大軍入侵青海,這可是一場大戰啊,他趕緊召集群臣,於甘露殿議事。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李浩當即奏請親自帶天策府精兵馳援青海,長孫無忌竭力反對,反正他要阻止李浩立功,況且,他認為青海有樊梨花坐鎮,當無大礙,派秦懷玉或者程處亮去就足可以應付了。

就在這時,兵部又有加急戰報送到,這是安西都護府發來的戰報,阿拔斯派二十萬大軍,猛攻安西都護府,一日之內連奪安西四鎮,如今安西都護蘇定方大進軍已帶三萬大軍退守三彌山汀州(曾經的西突厥王庭)。

這下滿朝大臣都驚呆了,很明顯,吐蕃和阿拔斯是有備而來,雙方聯聯合起來打大唐,而且從他們的兵力來看,他們此次是準備一舉擊破大唐,四十萬大軍是什麽概念,大唐所有兵力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十萬而已,而且府兵分散在大唐各個州郡,一時之間如何調集,這下所有人都慌了,包括長孫無忌。

李治做了這麽多年的皇帝,定力果然比以前好了,聽到這個消息後只是雙眉緊蹙,然後抬手讓眾人安靜,望向李浩,問道:“李太傅,如今吐蕃和阿拔斯分別發兵二十萬攻打青海和安西,你可有破敵之法?”

李浩想了想,出列拱手道:“回陛下,樊梨花和青海衛足可以對付二十萬吐蕃大軍,但現在樊將軍被困於伏俟城,無法和大軍取得聯系,所以需要援軍助她一助,至於阿拔斯的二十萬大軍,哼哼,不過是米粒之珠,也敢與日月爭輝,如今天策府已增兵至四萬,臣奏請帶領天策府四萬大軍,先馳援青海,再馳援安西,不出兩個月,便能擊敗敵軍!”

此言一出,群臣皆驚,阿拔斯可是出動了二十萬大軍啊,他隻帶四萬大軍去,能頂什麽用。

李浩用看土包子的眼神掃了他們一眼,眸中盡是鄙視之意,他們根本不了解天策府大軍是多麽的強大,對付二十萬阿拔斯大軍而已,四萬天策府大軍都嫌多。

這下長孫無忌不敢反對了,四十萬大軍可不是鬧著玩的,若這個時候他還跟李浩耍心眼,只怕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敵人打到長安。

李治見沒人反對,當即便封李浩為天山道行軍大總管,帶領四萬天策府大軍,火速馳援青海都護府和安西都護府。

李浩早已做好了準備,立刻到兵部去等聖旨魚符和公文,一應手續俱全,到天策府領了大軍便前往火車站。

火車站十幾輛火車全部在軌道上停著,排出了十幾裡遠,四萬大軍登車也費了不少時間,等到所有人都上車的時候,天已經黑了,火車連夜出發。

此次攻打大唐事關重大,

吐蕃大軍自然由噶爾欽陵親自掛帥,他現在不放心其他人了。他已帶軍圍在伏俟城外兩天了,先後攻城三次,雖然城中只有五千守軍,但他還是沒能攻下,畢竟守城的將領可是樊梨花。

第三天一大早,太陽剛剛升出地平線,忽然一個斥候飛馬馳進吐蕃軍營地,急聲奏報:“大論,不好了,大論,大唐的援軍來了!”

噶爾欽陵聞言大吃一驚,頓時瞪眼驚呼:“怎麽可能,我們剛剛行動,大唐的援軍怎麽這麽快就到?他們是飛來的嗎?”

那個斥候道:“不是,是乘那個奇怪的很長很長的車來的,現在大軍已經下車,就在東方十幾裡外,正在向這邊來呢!”

噶爾欽陵雙眉緊蹙問道:“多少人?”

那個斥候回答:“約有四萬,全是大唐最精銳的騎兵,跟青海衛差不多!”

“再探!”噶爾欽陵滿面凝重,然後高聲呼喝起來,“傳我軍令,全軍戒備,先殲唐軍援軍!”

李浩騎馬帶著天策府眾騎兵一路朝伏俟城行去,來得很快,自從有了鐵路後,他們已經不再考慮什麽糧草輜重問題了,兩天之內火車就能將糧草輜重送到,沒有了糧草輜重,行軍速度自然就快。

十幾裡的路程對騎兵來說根本算不了什麽,很快便到了,城頭上的樊梨花看到援軍到來,頓時興奮不已。

噶爾欽陵看到四萬唐軍到來,原本是想主動上去迎戰的,然而當他遠遠看到唐軍陣容的時候,他心中震顫了,他是打仗老手,尚未開戰就已經被唐軍的氣勢跟威懾到了,他知道無法打,趕緊下令撤軍,撤回到青海衛城堡邊,跟自己的大軍匯合。

吐蕃大軍未戰先撤,唐軍頓時軍心大振,不待李浩入城,樊梨花已經獨自一人騎馬出城,來到李浩軍陣之前,見面後,毫不停留,樊梨花急叫一聲:“送我去青海衛!”

“沒問題!”李浩二話不說,用四萬大軍護送樊梨花去青海衛。

到了青海衛外圍,只見青海衛城堡被二十萬大軍圍得水泄不通,青海衛大將軍彭海一直沒有主動出擊,因為那樣太冒險。

而吐蕃大軍也沒敢主動攻城,因為他們知道青海衛很凶猛,硬攻肯定會死傷慘重,現在李浩的援軍到來,立刻讓他們陷入了被動,噶爾欽陵猶豫起來,心在該怎麽辦,是先把援軍擊退還是按兵不動?若是主動出擊去攻打援軍,只怕城中唐軍要出來在背後偷襲他們,他一時間陷入兩難之境。

望著遠處的青海衛城,樊梨花看向李浩,問道:“可有辦法送我進城?”

“當然可以。”李浩笑呵呵地打了一個響指,一隻馬車立刻被拖了出來。

樊梨花上前掀開布幔,朝裡面一看,頓時笑了起來:“熱氣球。”

李浩當即帶著樊梨花找了個順風的方向,弄好了熱氣球,然後讓樊梨花乘坐熱氣球飛起,看到熱氣球飛向青海衛城,吐蕃眾人紛紛驚呼,噶爾欽陵命人用弓箭射其下來,樊梨花躲在吊籃之中,箭矢射不到她,熱氣球就算被箭矢射穿也沒事,那麽小的洞,對熱氣球影響不大。

樊梨花就這麽光明正大地從吐蕃大軍頭頂飛過,進入了青海衛城,彭海趕忙去親自迎接。

樊梨花落地後第一時間,高聲道:“做好準備,跟本將軍出城迎敵!”

彭海聞言頓時一陣興奮,終於要主動出擊了,他都憋了好久了。

東邊的城門緩緩打開,樊梨花帶領大軍從城中殺出,直奔吐蕃大軍而去,李浩見狀也帶著四萬天策府大軍朝吐蕃大軍殺去,真正的前後夾擊,雖然他們的兵力加起來才十萬多一點,然而,他們有十足的信心能打敗吐蕃大軍。

噶爾欽陵沒想到樊梨花這麽凶猛,剛入城就帶兵主動來攻,這脾氣也太火爆了,面對唐軍的前後夾擊,噶爾欽陵還是有點害怕的,當即便開始調整大軍,迎擊唐軍,同時他中軍往西南撤,以防被唐軍包圍。

大軍交鋒,喊殺整天,天策府和青海衛均是大唐最精銳的兩支軍隊,現在居然湊到了一起,莫說是二十萬大軍,就算是四十萬大軍,他們也不放在眼中,打仗打的就是士氣,其次才看裝備,而唐軍裝備是世界上最精良的,唐軍的士氣, 也是當世無匹的,因為只有經常打勝仗的軍隊,才會膨脹,才會驕傲,主帥不可以膨脹和驕傲,因為那樣容易中敵人的埋伏和奸計,但士兵必須膨脹和驕傲,這樣才能將全軍士氣點燃到最高,所以李浩的觀點是驕帥必敗,驕兵必勝。

青海衛和天策府的大軍清一色都是騎兵,而且都是重甲騎兵,全身覆甲,左手鐵盾,右手大陌刀,這樣沉重的裝備加起來幾乎跟一個人的重量差不多了,一般人根本無法掌控如此重的裝備,然而青海衛和天策府的將士們可以,因為他們是李浩訓出來的兵。

一個衝鋒,吐蕃大軍頓時人仰馬翻,陣型被衝得七零八落,唐軍衝入敵軍陣中揮刀斬殺,如入無人之境,簡直就像一個大人在跟一群六七歲的小孩子打架,完全欺負人的感覺,全身覆甲,加上鐵盾守護,即便是在箭雨之中,他們也能應對自如,只有個別運氣差的,會被箭矢從鎧甲縫隙穿過,負傷或陣亡,然而這樣的概率實在太低了。

隻幾分鍾,噶爾欽陵便已驚得目瞪口呆,他一直聽說大唐軍隊裝備精良,但精良到這樣未免太不像話了,四五個吐蕃兵盯著一個唐軍砍,竟然被全部反殺,而唐軍只是被割傷了一刀而已,根本無大礙,這還怎麽打,隻片刻工夫,便已有三萬多吐蕃大軍被屠戮。

噶爾欽陵趕忙下令撤逃,李浩和樊梨花豈能這麽輕易讓他走,帶著大軍一路追擊,一路追一路殺,伏屍百裡,直到傍晚時分,李浩和樊梨花才紛紛勒馬停下,大唐剛到,當天就擊退吐蕃大軍,解決戰鬥,當真是兵貴神速,這在大唐交戰史上,聞所未聞。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