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八百六十八章:治大國如烹小鮮
為了鞏固各個地方的政權,袁天罡不得不將軍隊打散,分派全國各地鎮守,威懾百姓,以防暴亂,他也知道,這只能治標不治本,但他也沒辦法啊,總不能眼睜睜地看著各地百姓鬧騰吧,要糧?國庫裡有,但是不夠啊,因為全國各地都在要糧。

派軍隊分駐各地確實能起到威懾百姓的作用,但吐蕃和阿拔斯那兩片土地上的蠻夷卻是無論如何也無法威懾得了的,特別是阿拔斯,那裡實在太遠了,天高皇帝遠嘛。

兵力全都分派出去了,長安的兵力就只剩下三萬了,這讓袁天罡很沒有安全感,於是他又征兵二十萬,群臣竭力上奏反對,沒用。

這下好了,因為現在是募兵製,所有兵馬完全靠國家養的,二十萬大軍啊,養起來需要錢糧吧,這又加重了朝廷的負擔,而且在攻打阿拔斯和吐蕃的時候,大量損耗彈藥,還損耗了許多迫擊炮和步槍,又需要一大筆錢去造軍火,否則李浩打來的時候,拿什麽去對抗李浩。

彈藥是消耗品,可以理解,但迫擊炮和步槍怎麽會又損耗呢,因為袁天罡所造的迫擊炮和步槍不完美,材料不合格,達到使用次數後,就必須報廢,否則會有炸膛危險,這是他經過實驗得出的結論,為了規避炸膛的風險,所有槍炮達到使用次數限制後,都必須強製報廢,所以迄今為止,他的迫擊炮和步槍還沒怎麽發生過炸膛的事,否則肯定會引起軍隊嘩變的。

袁天罡雖然從阿拔斯和吐蕃那裡掠奪了許多錢,但軍事上的用錢實在太多了,為了對付李浩的海上船隊,他需要花費大量的金錢去大力扶持海軍,造船,建鋼廠,造大炮,雖然大炮造價昂貴,但他還是不得不硬著頭皮去造,而且每一門大炮的材料都不合格,和迫擊炮一樣,有使用次數限制,基本不能超過100炮,也是特麽的消耗品,沒辦法啊,他身邊沒有科研人員,找不出一種最適合的鋼材來。

當一個國家花費太多的錢在軍事上的時候,這個國家是必然會出問題的,顯然袁天罡並不明白這個道理,根本不聽群臣勸諫,一意孤行。

近億的金銀流入大唐,導致了通貨膨脹,物價開始攀升,百姓們的日子更加困苦了,全國范圍內,怨聲載道,然而面對軍隊的威懾,大家都不敢鬧騰,只能默默忍受著。

袁天罡很忙,但李浩最近卻很想,他想李弘了,便坐船來到瓊南,和李弘坐在海邊釣魚,悠閑得緊,身旁,飛鷹正在向他匯報從大唐那邊探來的消息,李浩雖然人在海島,但卻對大唐的一切情況了如指掌。

飛鷹匯報完,李浩擺了擺手,飛鷹退下,李浩忽然轉頭問向李弘,道:“弘兒,你知道袁天罡為何會把大唐治理成這樣嗎?”

李弘想了想,道:“因為他花太多的錢在軍事上了。”

“還有呢?”

李弘又想了想,無奈搖頭:“學生不知,還請恩師指點。”

李浩道:“首先,他推行的公有製國策並不是適合眼下的國情,咱們華夏兒女,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但華夏兒女也是人,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是為自己勞作,再苦再累,都能忍受,而一切都變為公有之後,比如,一個村子有一千人,你勞作的成果,只有一千分之一的成果是自己的,換做是你,你會樂意嗎?”

“當然不樂意。”李弘搖頭。

“這也是大唐近兩年來糧食產量越來越低的原因。”李浩淡然道,“農民都不努力種田了,收成又怎會提高。”

李弘想了想,忽然問道:“那換做是恩師,對於吐蕃和阿拔斯這兩地的異族百姓,

應該如何處理,才能讓他們歸順。”“你這個問題,問的非常好。”李浩道,“有句話說得好,強扭的瓜不甜,這兩地的異族之民雖然入了唐籍,但他們的宗教信仰和生活習性一時間是無法更改的,而若是急功近利,強行去改變他們,得到的自然是他們的反抗。”

李弘若有所思,緩緩點頭。

李浩繼續說道:“流求和瓊南,在二十多年前,是有原住民的,他們的生活方式也與我們大唐格格不入,流求這邊的有些原住民,十分討厭唐人,經常與我們唐人發生衝突。”

“這件事學生聽崔大人說過。”李弘道,“是恩師以區域自治之法,加上恩威並施的手段製住了他們,經過這二十多年,他們已經徹底被我們同化了。”

李浩道:“沒錯,弘兒你要記住,區域自治這個方法,是收服異族之民的絕佳之法,雖然一時半會難以看到成效,但過個一兩代人,你會發現,那些異族之名已經被同化了,當然,如果有些異族之民太過桀驁猖狂,也不妨給他們點手段,敲打一番,恩威並施,定能奏效。”

“學生受教了。”李弘點頭,由衷歎服,“跟在先生身邊,當真有學不完的東西。”

李浩淡然一笑,道:“治大國如烹小鮮,看似複雜,其實一點都不複雜,但有兩點很重要,第一,一切以江山社稷為重,以民為重,太宗皇帝做到了,所以即便他的上位手段不怎麽光彩,但如今也是被萬民稱頌,名垂青史。”

李弘很認真地點頭,太宗爺爺,是他最敬佩的人之一,另外一個,就是眼前的這位,自己的恩師,雖然李浩並未教他一個字,但卻教會了他無數的道理和治國良方。

李浩接著道:“第二,那就是慧眼識人,用人唯賢,一個皇帝可以什麽都不會,但一定要會用人,漢高祖劉邦不過是個地痞流氓,甚至連字都不識幾個,但他卻打敗了西楚霸王項羽,建立了大漢王朝,就是因為他會用人,咱們的太宗皇帝,身旁賢臣無數,你以為這是偶然嗎,不是的,因為他獨具慧眼,能明辨忠奸,善於納諫,他的成功是必然的。”

“以民為重……慧眼識人。”李弘低聲重複著李浩的話,緩緩點頭,用心記下了李浩的這兩句治國金言。

李浩見他聽進了自己的話,暗暗欣慰,他其實心裡也很矛盾,李弘很聰慧,善於決斷,而且心地善良,是一個做皇帝的好料子,他如果做皇帝,一定能帶領大唐走向富強,但他舍不得,那個位置太高,高處不勝寒,畢竟這是自己的兒子。

他沉吟了許久,忽然問道:“弘兒,你想不想做大唐的皇帝?”

李弘聞言望著茫茫滄海,長聲歎道:“當此亂世,我身為父皇僅存之子,匡扶江山社稷的重任,舍我其誰呢?”

“好一個舍我其誰!”李浩聞言雙目陡然精光大盛,聲音激昂道,“衝你這句話,先生我就算拚上了性命,也要助你奪回大唐的江山!”

李弘起身向李浩躬身一禮,莊重無比道:“弘代大唐數以億萬的百姓,感謝先生大德。”

李浩擺了擺手,示意他坐下,忽然滿臉都是頹喪之色,似是想起了什麽傷心之事。

李弘看得一愣,畢竟李浩前後表現反差也太大了點,其實他不知道,在李浩說出那句話的時候,心中已經做出了決斷,他已經不再打算跟李弘相認了,李弘的身份之秘,就繼續保持下去吧,無法與自己的兒子相認,而且是永遠不可相認,幾乎就等於是失去了兒子,李浩的心裡自然難受,至於李治那邊,他會去跟他說的。

但李浩很快就抹去了臉上的頹喪之色,露出了笑臉,道:“弘兒放心,袁天罡雖然如今看似強盛,但他民心盡喪,撐不了多久了,我與他的三年之約,還有半年便到了,半年之後,我們重整旗鼓,攻回長安,還大唐百姓一個太平……臥槽,有魚上鉤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