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開著房車回大唐》一百七十七章:帝心
  大唐貞觀十二年,九月初四,長安,李世民接到長孫無忌奏疏,說薛延陀日益壯大,已擁兵二十萬,如此下去,恐成大唐心腹之患,希望李世民采取措施。

  李世民不得不重視這封奏疏,二十萬大軍,可不是鬧著玩的,於是他傳召眾能臣齊聚兩儀殿,商議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對於薛延陀的這個問題,眾臣看法不一,以程咬金和侯君集為首的武將們屬於激進派,他們認為直接出兵薛延陀最好,文臣們自然不讚同,畢竟師出無名,薛延陀又未犯下什麽大錯,貿然出兵,有違信義,於是李世民就問眾文臣有何妙法,然而他們又想不出什麽好主意來,於是這件事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中,一連三天,這個事情還未有定論。

  九月初七,李浩的管家杜洪喬裝之後來到馬周家拜見馬周,馬周正巧在家把弄李浩送他的那兩枚印章,苦思其中玄機,聽說李府的管家來了,立刻接見。

  杜洪進入客廳後並未敢坐下,因為李浩關照過他,見到馬周馬大人,一定要分外恭敬,禮數周到,他只是個管家,自然不敢在馬周面前坐下。

  杜洪躬身上前遞上一封信,低著腦袋,道:“馬大人,這是我家主人臨行前托付老奴送給馬大人的一封信,說如果陛下問及薛延陀之事,便讓老奴親自將這封信送到馬大人的手中。”

  馬周雙手接過信,拆開信封,展開信紙,上面只有三個字,然而他看到這三個字時,頓時渾身一震,只見那三個字赫然便是-“推恩令”。

  馬周熟讀史書,自然對推恩令了若指掌,那是漢朝時候的漢武帝為了鞏固政權,下令允許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勢力。

  馬周是個聰明人,一看到推恩令便能延展出很多的想法,漸漸地,對付薛延陀的方法已經在他腦中成型,他收起信紙,微笑望著杜洪,問:“杜管家,李大人是如何在六個月前便能知曉陛下會因薛延陀之事而垂詢眾臣,難道他能未卜先知?”

  杜洪頷首道:“回馬大人,我家主人早在去年時便已發現薛延陀已隱隱坐大,恐成大唐心腹之患,他當時苦思許久,才想出了這一招,可惜我家主人位卑職低,不敢僭越上奏,他猜想陛下英明睿智,一定也會發現薛延陀對大唐的威脅,便在臨走前留下這封信,讓老奴在適宜的時候呈遞給馬大人,此事由馬大人上奏天聽,頗具奇效。”

  馬周聞言回味良久,挑眉問:“那陛下若是問起本官,這主意從何而來,本官該如何回答呢?”

  杜洪緩緩道:“我家主人的原話是:‘馬大人可將其攬為自己的功勞,也可說是曾和詩狂商議過此事,但請不要提這封信。’”

  馬周聞言眯了眯眼,點頭淡笑:“詩狂……真是個妙人啊,杜管家放心,本官不會搶詩狂的功勞,想必……他也想靠著這功勞調回長安呢。”馬周還是很聰明的,一下便猜到了李浩的用意。

  “多謝馬大人。”杜洪躬身一揖,問,“馬大人,上次主人托老奴送來的那件東西,馬大人可想出頭緒了?”

  馬周聞言歎息搖頭:“暫無頭緒。”

  杜洪恭敬道:“馬大人何不拿到科研寺,問問科研寺的那群匠師呢?”

  馬周聞言一愣,隨即恍然,他原以為這是李浩給自己的東西呢,原來竟是跟科研寺有關的,只不過,他實在想不出來,讓科研寺的工匠們研究印章做什麽,想不出來就不想,

反正這不是他的專業,於是他點頭道:“好,多謝提醒,本官明日便將那兩枚印件帶去科研寺,讓各位匠師仔細參詳。”  “馬大人英明。”杜洪拱手拜了拜,道,“馬大人若沒有其他事情,老奴便先告退了。”

  馬周點了點頭,朝門外喊道:“秦管家,送送杜管家。”他家的管家姓秦,讓自家管家送別人家的管家,這個真心有點太客氣了。

  杜洪受寵若驚道:“馬大人折煞老奴了,老奴當不起,老奴自行離開便是,不必勞煩相送了。”說完便躬身退出客廳。

  當天下午,馬周便洋洋灑灑寫了一封奏折,傍晚時分帶著奏折入太極宮求見李世民,李世民看到奏折後,龍顏大悅,特地召來朝中重臣,連夜與馬周當庭奏對,再有眾臣查漏補缺,定下了向薛延陀施展推恩令的所有細節。

  一直到隔日清晨,諸般事宜全都議定,李世民興奮不已,沒有絲毫睡意,他留下馬周,讓其他諸臣退下,然後走下殿來問馬周:“馬卿,雖說推恩令自古便有,但朕和朝中諸卿皆未想到,你是如何能想到的。”

  見李世民終於問了,馬周恭敬道:“回陛下,其實這並不是微臣的主意,而是李詩狂的主意。”

  “詩狂?”李世民聞言一怔,有點懵,蹙眉疑惑問,“詩狂不是早已去了庭州麽,這怎麽又成了他的主意了?”

  馬周道:“陛下有所不知,薛延陀日漸強盛,詩狂早已看在眼中,去年他就與微臣說過薛延陀恐成大唐心腹大患,當時微臣問他可有妙法應對,他便跟微臣說,用推恩令最為妥當,不費一兵一卒便能瓦解薛延陀的勢力,令其內鬥不止,而我大唐要做的便是坐山觀虎鬥。”

  “果真是詩狂?”李世民瞪大雙眼望著馬周,似乎有點激動。

  馬周頷首:“微臣不敢欺君,確是詩狂。”

  李世民神色變幻數次,忽然仰頭長歎:“詩狂果然是我大唐英傑啊。”

  馬周聞言也附和道:“陛下,微臣也以為,李詩狂確為百年難得一見的奇才。”

  李世民點了點頭,道:“你也不錯,此次若沒你及時獻出妙計,朕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想出如此萬全之策,這次的功勞,朕替你記下了,你先退下吧。”

  “謝陛下,微臣告退。”馬周磕頭告退,離開甘露殿。

  打發了馬周,李世民緩步走出甘露殿,許廉微微躬著身子不緊不慢地跟隨在他側後方。

  此刻天色將明,東方天際已隱隱作紅,漫天繁星已開始變淡,李世民望著東方紅霞,沉默了許久,悠悠歎道:“許廉,你說……朕對李浩……是不是太過分了。”

  許廉想了想,回道:“陛下所作所為,皆為江山社稷故。”

  “你說對了。”李世民負手緩緩踱步,邊走邊道,“李浩是個好苗子,朕從他身上看到了許多朝廷重臣所不具備的諸般才能,說實話,朕非常欣賞他……”

  他頓了頓,忽然又搖頭歎道:“可惜啊,朕可以用他,卻不敢將他留給承乾,李浩雖有大才,卻性情乖張,難以掌控,就連朕都難以琢磨其心思,承乾與他又有過節,朕就怕朕歸天后,承乾降不住他。”

  許廉很識相地沒有開口,事關太子和李浩,他不能發表意見,否則只怕惹禍上身。

  李世民見許廉沒有發表意見,也猜到了他在害怕什麽,再次長歎一聲,手扶石欄,轉而面朝西北方向,緩緩道:“只能先委屈他了,也希望他莫要叫朕失望。”

  這天下午,李世民補了兩個多時辰的覺,剛起床,許廉便匆匆進去磕拜:“陛下,隱元密探有密報呈遞。”說著便遞上一封信。

  “哪裡呈來的?”李世民隨口問了句。

  許廉回答:“關於李浩的。”

  李世民忽然一陣激動,趕忙上前接過來,撕開信封便一目十行地看起來,這封信從西州發出,快馬送至長安,歷時將近一個月。

  裡面記載了李浩一路的所作所為,比如,一路上李浩天天念叨著要回長安,還有李浩在龍門客棧中了馬賊的套,李浩為了救人竟帶三十多人勇闖馬賊巢穴樓蘭古城,還有李浩將馬賊屠殺乾淨,獲得巨額金銀珠寶,卻全都散開給了兵士,然後便是李浩兩次途遇馬賊劫殺,敵方首領承認是高昌軍隊,李浩屠殺所有俘虜。

  李世民看完之後,心中久久難平,李浩一路所作所為,讓他非常滿意,屠殺俘虜?呵呵,李世民覺得李浩殺得好,高昌的那些賤人就該殺!要知道他也是個暴脾氣呢。

  但這種事他也就只能在心裡想想,不能說出來,不然朝中那些滿口仁義道德的文官們又要對他口誅筆伐了。

  李世民合上信紙後,在房內來回踱步,若有所思,今天清晨剛誇過李浩,他現在忽然又想誇了,雖然他早就說過李浩允文允武,是個文武全才,但現在還是想再說一次,三十人對五百馬賊,這是怎樣的一個場景,即便是自己年輕之時,也沒有這般魄力,讓他不服都不行。

  李世民醞釀許久,忽然轉身道:“傳朕旨意,庭州刺史李浩,赴任途中多次剿匪有功,恢復其藍田縣男爵位與封戶,並升其為從五品遊擊將軍,授勳從七品武騎尉。”

  這是給李浩升官了,之前李浩是正六品的昭武校尉,現在是從五品的遊擊將軍,這個官升的意義不大,畢竟是散銜,而且還是武散銜,不過授勳武騎尉就挺不錯了。

  唐朝武官勳官共有十二轉,一轉武騎尉最低,十二轉上柱國最高,武騎尉視從七品,上柱國視正二品,勳官想要升級是非常難的,每一轉都得有實打實的功勞,一級一級往上升,除非是有非常非常大的功勞,才能跳級,而且最多只能跳一級,其實要說作用,沒啥大作用,跟現代的軍銜有點相似,榮譽的象征。

  李世民說完之後覺得自己的賞賜還是不夠,想了想,又道:“再傳朕旨意,著右威衛中郎將唐錚領八百右威衛,押送三千軍備,前往庭州。”

  朝廷從未給西州和庭州送過軍備,但李世民這次破例了,他的目的只有一個,保護好李浩,送軍備只是個由頭,其實他是想派八百右威衛前往庭州保護李浩,畢竟庭州太危險了,他怕五百右驍衛難以保護李浩周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