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二百六十章:舌戰群臣(下)
殿中又是一片死一般的沉靜,過了許久,只見禮部尚書於志寧氣得滿臉通紅,指著李浩,胡須發顫,罵道:“豎子!你這豎子!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李浩緩緩朝著於志寧拱手,面帶微笑問:“於大人有何賜教?”

於志寧憤怒無比,一股氣憋在胸中,憋得臉色通紅,蒼老的身軀在發顫,指向前方的手臂和手指都在顫抖。

“我怏怏中華數千載享有禮儀之邦美名,在你口中竟一文不值!你以為你是誰!聖人嗎!”於志寧大聲呵斥李浩,咆哮如雷。

“不敢。”面對於志寧的怒吼,李浩淡定自若,朗聲道,“其實我中華之國能成為禮儀之邦,確實是一種榮耀,因為這是文明國度的證明,將我們與蠻夷給區分開來,但禮儀之邦只是榮耀,不應該是枷鎖,所以請各位大人不要本末倒置,先以社稷為重,以百姓為念,倘若百姓們飽受蠻夷荼毒,咱們還死抱著禮儀之邦的帽子不放,這便是舍本逐末了,當然,話題扯得有點遠了,我們今日朝議的是倭國稱臣之事。”

之前被懟得啞口無言的孔穎達這時冷哼道:“倭國稱臣之事不急,先將你的事議完,照你的意思,我大唐應該廢除宗主國制度,不再讓萬邦來朝?”

李世民聞言雙眉一眯,要他放棄天可汗的稱號,絕不可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在物質方面已經沒什麽追求了,他們追求美名,而李世民則更加注重自己的名聲,因為他上位的方式不太好,好不容易被尊為天可汗,令萬邦來朝,他怎麽舍得放棄。

李浩風輕雲淡道:“大可不必如此,其實很簡單,對於下屬國的進貢,回禮無需那麽多,數目是他們進貢的一半即可,老百姓的血汗錢,可不能用來養那些蠻夷。”

“哼!你說得輕巧!”孔穎達冷哼道,“之前回禮那麽多,忽然回禮驟減,那些番邦又不傻,還會來進貢嗎?”

李浩嘴角一揚,冷笑道:“番邦不傻,難道我大唐就該做傻子嗎?你是在影射陛下嗎?”

孔穎達聞言頓時慌了神,撲通一聲朝李世民跪下,顫聲道:“陛下明鑒,老臣絕無此意!”

李世民擺了擺手:“朕知,朕知,你起來。”

孔穎達顫巍巍地起身,面朝李浩,繼續瞪眼辯道:“倘若減少回禮,那麽許多番邦將不再來朝,這於我大唐聲威有損……”

李浩抬起羽扇止住了他,道:“威望這個東西,是真刀真槍打出來的,不是送錢送出來的,況且,回禮減少了,咱們在其他方面補上便是,咱們大唐的東西,向來受番邦胡夷追捧,陛下只需一道旨意,增加大唐與屬國之間的貿易量,相信那些番邦不敢埋怨的,否則他們以後別想喝上一滴烈酒。”

眾臣聞言面面相覷,李浩這法子還真不錯,許多番邦胡夷對大唐的東西都格外追捧,比如絲綢、茶葉、還有陶瓷,特別是大唐的烈酒仙人釀,一到冬天,北方的番邦都格外寒冷,烈酒則成了禦寒神器,想不受歡迎都難。而且,加大與番邦的貿易量,對於大唐來說有益無害,許多番邦的特產和牲畜,也是大唐需要的。

李浩的這條提議,孔穎達不得不服,他鬱悶地望著李浩,心中暗忖:“這混帳小子的心思為何如此靈活,竟能想出如此兩全其美的妙法?”

他正疑惑間,只聽李浩又道:“對於下屬國,我大唐一直都向他們傳授禮儀教化和生產技藝,我認為這不妥。”

“哦?”孔穎達聞言冷笑問,“這又怎麽不妥了?”

李浩道:“向番邦傳授禮儀教化,

這個還是可取的,因為這可以讓那些蠻夷明禮,弘揚我大唐文化,但生產技藝,萬萬不能傳授?”“為何?”孔穎達道,“許多番邦屬國民生艱苦,國力衰弱,咱們身為宗主國,難道要坐視不理?”

李浩淡然一笑,輕搖羽扇,道:“老夫子,國與國之間的往來,一切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雙方互利,方能成為友好國邦,明君治理國家,當以本國百姓為念,因為百姓才是一國之本,番邦屬國生產力低下,那是他們的事,我大唐的生產技藝,是用來強國的,不是用來增強外族的,外族就算得到大唐恩惠,變強大了,也不會真心感謝我們,頂多也就是表面敷眼而已,相反,如果哪天,我們大唐衰弱了,他們或許還會落井下石,一切只因為有利可圖。”

“一派胡言!”孔穎達聞言憤怒高喝,然後朝著李世民行禮,激動道,“陛下!李浩竟在大殿之上公然詛咒我大唐國運,老臣懇請陛下嚴懲李浩,以儆效尤!”

李浩也手持羽扇朝李世民拱手,道:“陛下,一國之運,有盛必有衰,此乃自然之理,微臣並無詛咒之意,請陛下明鑒。”

李世民並沒有怪罪李浩的意思,相反,他覺得李浩說得很有道理,而且李浩已經說得很委婉了,比這個難聽的話,李世民也聽過不少,魏征就不止一次說過亡國之言。

李世民淡然道:“夫子莫要曲解詩狂的意思,詩狂只是在警醒朕。”

“陛下聖明。”李浩道,“番邦一直在求我大唐傳授冶鐵鑄造之技,可見他們別有用心,微臣以為,這些外族,不得不防。”

李世民聞言頻頻點頭:“詩狂此言,深得朕心,許多番邦前來懇求朕傳授冶鐵與鑄造技藝,朕一直未允,此中深意,不必明說,諸卿亦知。”

“陛下果然聖明!”李浩輕輕地拍了個馬屁,繼續道,“至於倭國請求稱臣之事,微臣以為,不宜讓起稱臣,不過卻可結為父子之國,我大唐為父,倭國為子。”

孔穎達聞言頓時瞪眼大叫起來:“如此屈辱之策,扶桑怎會答應!”

“那可不一定。”李浩淡笑搖扇,自信滿滿道,“只要我大唐開出足夠優厚的條件,倭國國君還是會答應的。”

“斷無可能!”孔穎達冷哼,根本不相信李浩的話。

褚遂良冷笑問道:“李縣侯,你倒是說說,咱們大唐應該開出如何優厚的條件?”

李浩微微一笑,輕舉羽扇,緩緩道:“首先!通商倭國!”

褚遂良聞言一愣,隨即冷笑:“這確為一條不錯的條件,但想要因此讓倭國結下如此屈辱之盟,只怕是異想天開。”

“我還未說完,你急什麽。”李浩挑了挑眉,繼續道,“第二,傳其儒家學術,禮儀教化。”

孔穎達聞言冷哼:“這兩個條件,其他番邦屬國都有。”

李浩沒有理睬他,繼續道:“第三,我大唐對倭國皇室,實行保護政策。”

褚遂良疑惑問:“何為保護政策?”

李浩解釋道:“就是我們大唐隻認可倭國現在的皇室,倘若倭國境內有人造反,或者倭國被其他國家侵犯,我大唐可出兵扶持倭國現在的皇室,倘若亂民造反成功,或是其他國家已佔領倭國,我大唐亦可出兵助他們奪回皇位。”

眾臣聞言一驚,這條政策對倭國皇室來說,確實非常誘惑啊,可以毫不客氣地說,只要有大唐在一天,倭國現在的皇室都不用為他們的皇位擔憂,簡直是與大唐同休啊。

這群大臣只能看到這一點,包括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甚至是李世民,他們的目光只有這麽遠,但李浩看到的就是,一旦倭國皇室向大唐求助,那麽……呵呵,不好意思,有一種計劃,叫做殖民計劃。

推薦閱讀玄疑大神作家暗修蘭新書創始道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