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二百五十八章:朝議倭國稱臣之事
李浩根本不理別人嫌棄的目光,輕搖羽扇,自得其樂,就是有點冷,為了裝逼,忍了。

這個時候,秦瓊和李績朝李浩走來,李浩趕忙朝他們兩個見禮:“秦叔叔好,李叔叔好。”

二人笑著點頭,秦瓊笑眯眯道:“詩狂賢侄果然是豐神俊朗,一表人才啊。”他忽然又語風一轉,道,“只是,詩狂,今日兩儀殿朝聖,你如此裝束,只怕有失體統啊。”

李績也淡淡問:“為何不穿官服來上朝?”

李浩聞言淡笑道:“舊官服破了,新官服還未到,我只能如此來上朝了,順便催一催陛下,快點給我弄一套新官服。”

“你這混帳。”李績聞言不禁笑了起來,李浩的科研寺卿等級由八品變成了三品,官服自然也要變了,不然不合禮數,但李浩的新官服還沒領到,舊官服又破了,這還真的是個無解之題,雖然李浩穿便服上朝有失禮數,但事出有因,想必皇帝不會因此上綱上線,頂多就是讓他回去,別上朝了,但他們也知道李世民特地讓李浩今日前來參加朝會了,應該不會趕他走,那麽李浩很有可能是大唐立國以來第一個不穿官服來上朝的官員。

被李績罵混帳,李浩一點也不來氣,他感覺到了長輩對晚輩的關愛,心裡居然還有點開心,他轉頭看了看四周,並未見到程咬金,便好奇地問:“二位叔叔,程叔叔呢?”

秦瓊聞言歎道:“他前幾日飲酒大醉,掉進了自家院中的荷花池裡,還好現在是冬天,池中水不深,不過也因此著了涼,現在在家養病呢。”

李浩聞言雙眼一陣亮,老殺才生病了,為啥我覺得這麽開心呢,滿滿都是報復的快感呀,李績在一旁看到了李浩的表情,皺眉問:“詩狂,聽到知節生病,你為何看似很開心?”

“啊?有嗎?”李浩一秒變臉,裝出一臉痛惜模樣,雙眉緊蹙道,“程叔叔病了,我怎麽會開心呢,我很難受,這裡……”他用力地拍了拍心門,“這裡很難受。”這演技,嘖嘖嘖……太浮誇,不走心,也就騙騙耿直的秦瓊,李績一眼就看穿了,笑了笑,道:“那待會散朝後,咱們一起去知節府上探望探望,正好詩狂你精通岐黃之道,也幫他瞧瞧。”

李浩趕忙搖頭:“不成不成,其實我今日也偶感風寒,若不是今日陛下特召,我也不會前來……咳咳……”說著還像模像樣地咳上幾聲,聽著好假。

李績一臉笑意望著李浩,秦瓊卻被李浩刷新了三觀,臉上的表情格外精彩,他也看出來了,李浩在演戲呢。

過了片刻,兩儀殿門打開,有黃門出來高呼:“眾臣入兩儀殿--”

眾大臣分文武兩列,排隊走向兩儀殿,入殿站定後,李浩竟驚奇地發現自己所站的位置竟不是在最後,在隊伍的中間,想想也是,自己現在是正三品了,雖然沒什麽權力,但品階高啊,可有一點讓他不滿,為什麽自己是和孔穎達站在一起,這老家夥不斷拿眼瞪自己,那目光中滿是憤怒之色。

他要是隻瞪一兩眼也就罷了,但他一直瞪,李浩就有點受不了了,總感覺自己像是做了什麽虧心事似的,不行,得懟回來,李浩也回瞪,於是乎這一老一少就在這裡大眼瞪小眼。

“皇上駕到!”許廉尖銳的聲音從後殿傳來,接著便只見李世民穿著龍袍從後殿走出,身旁跟著低頭彎腰的許廉,身後是兩個打著宮扇的宮婢。

李世民剛踏入大殿,就擰了擰眉,因為他看到了一身白衣,羽扇綸巾的李浩,沒辦法,太顯眼了,李世民走到龍椅上緩緩坐下,

眾臣跪地行禮,山呼萬歲。李世民讓眾人平身,眾人剛回到隊列,孔穎達就跳了出來,彈劾李浩:“陛下,李浩上朝不穿官服,實在目無禮法,望陛下嚴懲!”

李世民皺了皺眉,李浩穿便服上朝這件事,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關鍵看李世民的態度,不過李世民已經決定當做沒看見了,這孔穎達跳出來整這麽一出,讓李世民不太開心。

孔穎達都如此說了,李世民也不能裝作沒聽見,只能無奈地指了指李浩,問:“詩狂,為何不穿官服?”

李浩緩緩出列,手持羽扇,拱手道:“陛下,實在不是微臣不守禮法,而是微臣實在無官服可穿。”

“哦?”李世民挑眉問,“為何無官服可穿?”

李浩一本正經道:“回陛下,微臣以前是八品,現在是三品,按照禮法,微臣應該更換新的官服,然而微臣並未收到新的官服。”

李世民聞言恍然,緩緩道:“此事是朕的疏忽,新的官服明日便會送到你府上。”

李浩行禮謝恩,剛要退下,孔穎達忽然又道:“陛下,李浩就是目無禮法,就算沒有新官服,那也該穿舊官服來上朝,怎可穿得如此隨意?”

李浩立刻高聲道:“陛下,微臣的舊官服破了,如果穿著破的官服前來上朝,那才是真正的目無禮法。”他頓了頓,又道,“陛下,微臣懇請暫且告退,以免汙了陛下龍目。”

李世民擺手道:“罷了,孔祭酒就莫要糾纏此事了,詩狂也不必告退,開始議事吧。”

李浩和孔穎達雙雙歸隊,孔穎達很鬱悶,不服氣地瞪視李浩,那小眼神仿佛在說:“小樣兒,算你運氣好,下次一定弄死你。”

李浩回瞪,眼神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來呀!互相傷害呀!”

李世民忽然開口道:“諸卿也知道,前幾日,倭國使臣遞上國書,再次請求拜我大唐為宗主國,此事三天前並未議出結果,今日舊事重提,諸卿不妨各抒己見。”

一聽果然是因為倭國稱臣之事,李浩就暗暗激動,自己終於能參與此事了,哼,倭國,老子不坑死你,老子就不信李,現在在老子能力不夠,先小坑你們一把,等老子羽翼豐滿了,慢慢整你們。

李浩正在思索間,房玄齡忽然出列道:“陛下,臣以為倭國稱臣之事,不妥。”

長孫無忌也出列道:“臣附議。”

兩大重臣第一時間出來反對,眾臣一時間有點懵逼,有點搞不明白狀況,為什麽其他番邦來結宗主國的時候,都很順利,而倭國請求拜宗主國卻這麽難,上次倭國使臣才把國書念了第一句,就被挑出兩個大毛病,草草了事,一句押後再議,一押就是三年,如今人家使臣又來了,這可好,房玄齡和長孫無忌第一時間跳出來反對。

其實李世民之前就召長孫無忌和房玄齡去通過氣了,對待倭國,依舊執行李浩當年的建議,反正李世民對倭國是沒什麽好感,長得醜就算了,還狂妄自大,自稱天皇,臭不要臉。為了防止孔穎達口才太好,李世民特地讓李浩前來參加朝會,李浩現在有參議政事的權利,可以在朝堂上發表言論,對付孔穎達的事,交給李浩了。

雖然李世民和房玄齡還有長孫無忌通過氣了,但表面功夫還是要做好的,李世民裝模作樣地問:“哦?二位為何覺得不妥?”

房玄齡道:“上次倭國請求稱臣,奉上國書,國書第一句便冒犯我大唐兩次,可見倭國實有不臣之心。”

“房仆射此言差矣!”孔穎達忽然高聲出列,行禮道,“陛下,老臣以為,房仆射此言差矣。”

李世民微微蹙了蹙眉,道:“孔祭酒有何高見?”

孔穎達緩緩道:“倭國上次所奉國書,確有對大唐不敬之言, 然倭國偏安一隅,未通吾皇教化,此乃無心之失,並非故意冒犯,倘若我大唐揪住此言不放,有失上國君子風度。”

眾臣聞言頻頻點頭,均覺得孔穎達所言在理,李浩撇了撇嘴,暗自嘀咕:“又拿這些虛無縹緲的名聲大帽子來壓人,他也就這點招數了。”

孔穎達又道:“況且,倭國使臣拜見我大唐官員,朝見陛下,禮數頗盛,絕無不周之處,此可見,倭國對我大唐,敬畏無比!”

孔穎達所說的是實話,這個時期的倭國太弱小了,對大唐確實十分敬畏,此刻的大唐在他們眼中,就是天國一般的存在,這也跟他們的本性有關,他們向來欺軟怕硬,崇拜強者,大唐強盛,他們就來跪舔,很正常,等到大唐哪天沒落了,他們也會來捅一刀的。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一時間竟無言以對,他們當然無言以對了,因為倭國使臣經過上次的教訓後,這次的國書是字斟句酌,唯恐冒犯大唐,而且他們到大唐後也是一路點頭哈腰地拜過來的,禮數上也挑不出半點毛病,房玄齡和長孫無忌抓不到倭國的痛腳,自然辯不過孔穎達。

房玄齡和長孫無忌不得已之下,只能偷偷轉頭,二人同時望向李浩,李世民也不由自主地把目光投到李浩身上。

眾人順著他們的目光望去,最後所有人都把李浩聚焦在李浩身上,李浩頓時渾身不自在了,只能尷尬傻笑。

李世民見他不主動出列,頓時虎起了臉,點名道:“詩狂,今年日是你第一次參與議政,對於倭國稱臣之事,你有何看法?”

推薦閱讀玄疑大神作家暗修蘭新書創始道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