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百四十七章:契機來了
貞觀二十一年,六月,雪域高原吐蕃經過這幾年來的休養生息,吐蕃讚普松讚乾布和大相葛爾東讚同心同力,將吐蕃打理得越發強盛,因為他們深深地記得大唐帶給他們的恥辱,恥辱,對某些人來說,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原動力。

 在得知李浩被貶瓊南的時候,松讚乾布和葛爾東讚都十分開心,李世民自毀長城的愚蠢行為,也激發了他們復仇的,沒錯,對於他們來說,李浩就像是保護在大唐周圍的一堵長城,宛若天塹,無法逾越,然而這道天塹現在不存在了,他們能不激動嗎,他們隱忍了這麽久,終於覺得時機成熟了。

 六月初六,松讚乾布征十五萬大軍,親手殺高陽公主祭旗,並發誓言,對大唐發動滅國之戰,不死不休,而此次的十五大軍的統帥,不是左如帥,不是中如帥,也不是右如帥,而是吐蕃大相葛爾東讚。

 葛爾東讚這幾年來精研兵法,並且仔細研究了李浩的多次作戰案例,可謂準備充足,這次莫說是大唐沒有李浩,就算有李浩在,他也不怕,他有點興奮,他甚至希望李浩能來,好讓自己一雪前恥,看看這所謂的吐蕃克星是不是真的還能克住他。

 葛爾東讚到底是吐蕃智星,即便隻習兵法三年,便已達出神入化之境,他此次出征,並未從甘松嶺經過,而是兵發吐谷渾,並且直接封鎖了吐谷渾東、南、北三大要道,以防消息外泄。

 吐谷渾王諾葛缽早已被吐蕃十五萬大軍嚇破了膽,趕緊出城投降,吐蕃人的野蠻,他是知道的,若不投降,恐怕吐谷渾將會雞犬不留。

 葛爾東讚以吐谷渾為跳板,繞過赤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三天內連克石堡城,大非川,廊州,三天后,又攻下了鄯州,吐蕃軍野蠻,入城之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破之城,宛如人間地獄,大唐百姓遭遇了劫難。

 葛爾東讚已得兵法精髓,深知兵貴神速的道理,他派右如帥倫珠仁增率五萬精騎,奇襲蘭州,同時自己帶十萬大軍,攻打會州。

 在葛爾東讚攻下鄯州的時候,李世民才收到吐蕃來襲的加急軍報,李世民震驚了,命程知節,蘇定方,秦懷玉,尉遲寶林等人領兵十萬,三路出兵,抵禦吐蕃大軍。

 程知節和蘇定方二人都是久經沙場的名將,秦懷玉和尉遲寶林二人也是深得父輩真傳,在征討高句麗一戰中大放異彩,是年輕一代中除李浩之外的最傑出之輩,李世民很看好他們。

 然而李世民疏忽了一點,他們此次面對的對手不是一般人,而是智冠吐蕃的葛爾東讚,葛爾東讚向來不打無準備的仗,他早已派遣斥候深入長安方向刺探軍情,一有動向,發鷹隼傳信,吐蕃人善訓鷹隼,用這個傳信,是唐人絕對想不到的。

 得知帶軍前來的是蘇定方程知節還有兩個小將的時候,牙帳之中的葛爾東讚面若冰霜地冷哼:“居然未派出李績,哼,李世民太小瞧本相了,不過也好,本相要讓你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

 葛爾東讚沒有改變作戰計劃,攻下會州之後便前去攻打太原,距離太原還有不到六十裡時,蘇定方的四萬大軍和程知節的四萬大軍忽然出現,從東邊和東南方向奇襲吐蕃大軍。

 程知節以為自己這次奇襲定能穩穩得手,而且北邊就是太原城,吐蕃軍將無路可逃,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葛爾東讚壓根就沒逃,他好像早有準備似的,直接帶軍與他們開戰,緊接著,倫珠仁增帶著另外五萬吐蕃軍忽然從南邊出現,包夾過來,程知節和蘇定方的八萬大軍居然被葛爾東讚反埋伏了。

 太原都督聞訊趕緊派兵前來支援,原本想繞到西邊埋伏葛爾東讚的秦懷玉和尉遲寶林也趕忙帶領兩萬大軍前來馳援。

 然而太原大軍與蘇定方和程知節大軍會合,齊擊葛爾東讚時,忽然有快馬傳來軍報,太原淪陷了,被吐蕃中如帥戈達爾曼帶兩萬大軍連夜奇襲攻下了。

 所有人瞬間都震驚了,太原可不是一般的城,在關中,除長安之外,就數太原最為富庶繁榮,城中百姓數十萬,因為那裡是高祖李淵的騰龍之地,這才一天,居然就被吐蕃攻下了,不得不說,葛爾東讚這一招聲東擊西當真用的漂亮至極。

 一得知太原已經得手,葛爾東讚立刻撤退,率軍趕往太原,蘇定方和程知節一合計,知道追擊也不會有任何效果,只能帶兵退守涇州,然後奏報李世民。

 當李世民聽說太原失守的時候,打發雷霆,直接把龍案給掀翻了,然後捂住胸口跌座在座椅上,臉色慘白,表情痛苦,然後便昏了過去,太醫院立刻出動,為其診治,確診為心疾,雖然保住了李世民的命,但等李世民蘇醒,已是兩日之後。

 李世民蘇醒後,身子十分虛弱,但他還是強撐著虛弱的身子召集群臣,商議對策,最後,李世民命李績領兵五萬,會同蘇定方程知節等人,務必奪回太原,太原對他們老李家來說,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絕不可落入吐蕃蠻夷之手。

 自從李浩離開之後,放眼整個朝堂,論軍事才能,李績說第二,沒人敢稱第一,有李績出馬,眾臣安心不少。

 李績帶領大軍一路來到涇州,與蘇定方程知節他們會合,商議了一下戰略,便開始出兵攻打太原。

 為了奪回太原,李績實行了常規的圍三闕一打法,然而吐蕃有十五萬人守城,而且太原城高牆厚,唐軍也才十五萬,葛爾東讚根本不懼,李績他們連攻三天,損失七千人馬,未有寸功。

 其實,攻城只是李績的一個幌子,他在等待,等待葛爾東讚浪。

 打過競技遊戲的人都知道,有些人一旦打遊戲優勢了,就會各種浪,感覺自己天下無敵,而這樣的人,若是遇到沉得住的對手,往往會被翻盤,所以李績就在等葛爾東讚浪。

 葛爾東讚確實有浪的資本,他現在是絕對的優勢,莫說是守城了,就算是出城一戰,他也不懼,第四日夜晚,葛爾東讚果然浪了,派戈達爾曼率十萬大軍出城夜襲程知節大營,李績早已等待時機多時,立刻派兵開始攻城,根本沒有派兵去馳援程知節,因為他早就跟程知節交代過,若遇敵軍夜襲,盡力拖住,為他爭取攻城時機。

 大唐攻城器械比較強大,一番強攻之下,城中五萬吐蕃軍無法抵禦,最終被破開了南城門。

 城門一破,大軍湧入城門,進入甕城,繼續破門,只要破開甕城門,太原便可奪下了,此次的戰況,太過慘烈,隻半個時辰,唐軍死傷已然過萬。

 然而,就在李績指揮破甕城的時候,南方忽有大軍殺至,竟是戈達爾曼的十萬大軍,他們竟甩脫了程知節的大軍,前來馳援,李績震驚了,這程知節也太特麽無能了。

 程知節也很冤枉啊,他一直是按照李績的吩咐,帶著這十萬大軍邊打邊退的,畢竟對方人多,他不可能打得過,隻按照李績的計劃行事,將其拖住便可。

 然而,這十萬大軍原本就是葛爾東讚布下的一枚棋子,為的就是吸引唐軍前來攻城,然後城中大軍假裝不敵,讓唐軍破開城門進入甕城,接著,戈達爾曼帶著十萬大軍火速回防,內外夾擊,將這些唐軍全部留下,這竟是葛爾東讚布下的口袋計。

 甕城中此刻至少有七萬唐軍,被戈達爾曼的十萬大軍堵住,出不去,想要繼續往前攻,然而城頭箭矢如雨,而且吐蕃軍還動用了火油,開始在甕城之中放火,大唐正經歷著二十年來最慘的一次兵敗。

 還好程知節的五萬大軍也趕來馳援了,硬生生地在戈達爾曼的十萬大軍中撕開一道口子,將李績蘇定方等主力給救出來,至於其他的十萬大軍,全部葬送在太原了。

 葛爾東讚豈能放任他們逃走,一路追擊,最後李績他們敗逃進涇州,死守不出,十五大軍只剩四萬不到了,經歷如此大敗,唐軍士氣跌至低谷, 連身經百戰的常勝將軍李績都一籌莫展,只能發軍報急奏長安。

 葛爾東讚也不跟李績他們糾纏,繞過涇州,直接帶領大軍一路向東南推進,遇城奪城,勢不可擋,直指長安,身在長安的李世民聽到李績兵敗的消息後,氣得臉色慘白如紙,原本就虛弱的身子,更是雪上加霜,又病倒了。

 如今長安所有兵力不足五萬,眼看吐蕃大軍不久就要兵臨城下,整個長安都人心惶惶,已經有大批百姓富商開始往長安外逃,畢竟吐蕃是奔著長安來的,他們必須逃離長安。

 而朝堂之上,眾臣也是憂心忡忡,吐蕃大軍畢竟,眼下皇上又身體抱恙,無一人主持大局,最可怕的是,朝中更無一個可用之將,連李績都敗了,還有誰能擋葛爾東讚的兵鋒。

 就在葛爾東讚攻向長安的時候,身在瓊南的李浩收到了石那傑的飛鴿傳書,詳細敘述了吐蕃出兵和李績兵敗的戰事。

 李浩在書房看完信後,隨手將紙條焚毀,望著紙條化為灰燼,李浩緩緩起身,長聲歎道:“契機終於來了,可惜啊……這個契機,犧牲了多少百姓和大唐的熱血好兒郎。”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