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百六十六章:庭辯國策(上)
其實在前天,李浩就已經把稅制改革的奏疏呈遞給李世民看過了,李世民還是相當滿意的,現在李世民當殿問策,不過是走走過場,他心裡也清楚,這些家夥不像李浩一樣總有奇思妙想,估計是給不出什麽好主意。

正當眾臣蹙眉沉思之時,李浩忽然出列,雙手捧著一封奏疏,道:“陛下,臣有良策獻上。”

群臣聞言一驚,這尼瑪……連奏疏都準備好了,作弊!

很明顯,李浩作弊了,李世民當殿問策,李浩卻老早就準備好了奏疏,這跟還未考試就知道試題有什麽區別,這讓群臣很氣憤,他們倒是要看看,李浩能提出什麽好主意來,如果不是什麽好主意,一定要懟一懟,就算是好主意,創造問題也要懟一懟。

許廉走下來將李浩的奏疏呈遞給李世民,李世民翻開裝模作樣地看了一會兒,合上奏疏,道:“詩狂,將你的良策口述一番,給眾卿聽聽,大家一起參詳。”

“是。”李浩拱了拱手,然後轉身面朝群臣,先給一個招牌式的賤笑(反正李浩不管怎麽笑,反對派們都認為是賤笑),然後緩緩道,“諸位,我此次提出的諫言,乃是稅制變更。”

“稅制?”群臣聞言一驚,稅制乃基本國策之一,輕易不可變更,李浩居然提出要改稅制,他們怎能不吃驚。

老態龍鍾的孔穎達也不管李浩是提出怎樣的稅制變更,邁著顫巍巍的步子就出列責問道:“黃口小兒,也改枉改國策,你以為你是誰?”

李浩聞言頓時皺眉,他想罵髒話,你都還沒聽老子講改革內容呢,就先說勞資年紀太小沒有資格,這很無理,知道不,於是李浩強忍怒火,冷笑道:“沒錯,我確是黃口小兒,不像孔祭酒,已行將就木。”

李浩這一句懟到了孔穎達的痛處,言外之意:是呀,我還很年輕,你就不一樣了,你丫快死了。

“你……”孔穎達聞言氣得渾身顫抖,自古是人都怕死,雖然有很多人勇於犧牲,但那是因為他們有自己的精神信仰,沒有人不珍愛自己的生命,除非生無可戀。

孔穎達老了,今年已經74歲,走路都要拄拐杖了,可是他還覺得沒活夠,李浩的一句“行將就木”,直接戳到了他的痛處,氣得他差點暈倒在地。

李世民見孔穎達搖搖欲墜,趕忙岔開話題道:“孔祭酒,莫要著惱,李浩,大殿之上不可胡言亂語,快將你奏疏中所提稅制變更說與眾卿聽。”

“是。”李浩轉身朝李世民拱了拱手,又回身面朝眾臣,道,“諸位,若對李浩有不滿,請等李浩說完,各位快意來辯,李浩自當一一解答。”

眾人都不言語了,孔穎達也是冷哼一聲,朝他翻白眼,沒有說話,李浩繼續道:“那我就開始說了,我所提的稅制變更,內容很多,但總結之後,可歸納為一句話,減農稅,增商稅。”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很多人仿佛被踩了尾巴的貓一樣,紛紛驚叫起來,看到群臣如此吃驚的反應,李浩笑眯眯的,因為他早料到回事這樣的場面,有心理準備了。

“一派胡言!一派胡言!”孔穎達弩指李浩,怒聲道,“農事乃國之根本,陛下乃是明君,當大力鼓勵農桑,豈可輕減農稅!”

此言一出,群臣紛紛點頭,覺得他說的有道理。

古代有個很奇怪的現象,皇帝和官員一再大喊要鼓勵農事,卻一再加重農稅,而同時,他們瞧不起商賈,卻又不收商稅,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讓李浩百思不得其解。

李浩聽了孔穎達的責問之後,淡然一笑,

問道:“孔祭酒,我且問你,農民是希望減農稅還是希望不減?”孔穎達聞言一愣,隨口便道:“農民自然是希望減農稅了。”

“那就是了。”李浩挑眉道,“陛下是愛民聖君,自然要為百姓謀福,百姓既然希望減農稅,為何爾等要唱反調?讓陛下失去了被萬民歌功頌德的機會?”

這個帽子扣得有點大,孔穎達聞言一陣懵逼,過了好一會兒,他才反應過來,急聲道:“農稅乃一國收入之根本,減了農稅,如何充盈國庫,況且,我大唐農稅並不苛重!”

李浩淡然笑道:“沒錯,農稅是大唐最主要的收入,但孔祭酒似乎不知,一國之財富,並不掌握在農民手裡,而是在商人手裡,減了農稅,自有商稅補足,大唐商人雖少,但他們錢多啊。”

“荒唐!”孔穎達瞪眼怒哼,“賦稅賦的是糧,只有少數州郡不便運送糧食或是不產糧食,才以錢財賦稅!”

“你才荒唐!”李浩提高了聲音怒懟他,“有了錢,還怕買不到糧嗎,你知道大唐現在有多少糧食嗎?你知道現在糧價多少嗎?”

“我……”孔穎達聞言啞口無言,是呀,有錢又怎麽會買不到糧呢,至於大唐現在有多少糧,糧價多少,他還真不知道,他是做學問的人,而且是做學問人中的魁首,身居高位,怎麽可能整天關心這些問題,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嘛,古代讀書人大多都如此,認為自己一身仙氣,有別於那些俗人。

見孔穎達無話可說,李浩冷哼道:“你每天吃著大唐的米糧,卻不知大唐糧價幾許,還敢在這裡大放厥詞,你既然沉浸文學之道,不問民間疾苦,又怎敢來對農民的事指手畫腳!是怕征收商稅耽誤了你孔家的生意嗎?”

“你……你……你……”孔穎達聞言氣得渾身直顫,指著李浩“你”了半天,竟是說不出一句話來,過度氣憤之下,他的身子已經開始搖晃,似乎隨時都要摔倒。

李世民見狀趕忙叫了聲:“快扶住他!”

薛仁貴眼疾手快,快步上前,正巧這時候孔穎達要摔倒,薛仁貴一把將他扶住,只見孔穎達兩眼無神,張著嘴巴直喘粗氣,好像隨時都會斷氣一般,已進入半昏迷狀態。

李世民趕忙道:“來人,快將孔祭酒送去太醫院,命太醫用心醫治!”

殿外走進了兩個金吾衛,小心翼翼地將孔穎達抬了出去。

看著孔穎達被氣暈,眾臣紛紛蹙眉,大唐官員為了生計,幾乎每人都會讓親戚做一些生意,但因為這個時代人認為商人重利輕義,有違聖人之道,都瞧不起商人,所以這種事都不會拿到明面上來說,大家心照不宣,然而李浩這小子不講究,在太極殿上當眾扯掉了孔穎達的兜襠布,啊不,是遮羞布,他竟然捅破了那層窗戶紙,這讓所有大臣的心都不禁提了起來。

孔穎達是冀州衡水孔氏人,據說還是孔子的第31世孫,名門望族,孔子是春秋時代的人,從春秋到大唐,這期間是多少年!

一個傳承了一千多年的世家,家中能沒點地?能沒點生意?開什麽玩笑,雖然孔氏未能排進五姓七望,但在士族之中,實力不可小覷,特別是在文學界以及士子之中,孔氏頗具名望,畢竟有孔聖的名頭罩著呢,這也是孔氏為何能一直傳承至今的原因,不管哪個王朝,哪個皇帝,誰敢對孔聖後人動手,那可是冒天下之不韙,文人士子的口水能淹死他們。

門閥士族雖然佔有大量田地,然而,他們不用納稅,沒錯,不用納稅,貴族是不用納稅的,不然怎麽會稱門閥士族為吸血蟲呢。

門閥士族的家族很大,自然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 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農產和生意,也就是農業和商業,李浩所提的征收商稅政策直接觸碰到了他們的利益,所以他們對於李浩的這個提議,全都反對。

然而李浩很不講究啊,居然當庭捅破了窗戶紙,現在誰要是上來反對,那麽就等於是對號入座了,這些朝臣都好面子,雖然大家都心知肚明,但他們從不會公開自己家有多少生意,因為他們瞧不起商人,而自己卻做著生意,這不是自打臉嗎,就好像有些人,喜歡看小電影卻又瞧不起女優,這很不道德。

李浩就不一樣了,他出了名的不知廉恥,壞的坦蕩,哪怕在未來世界,李浩也很坦蕩,他敢公開承認自己喜歡看小電影,他也曾毫不忌諱地說*不拍小電影卻去唱歌什麽的,是一種不務正業的行為,小電影界期待她的回歸,當然這些都不是重點。

孔穎達被李浩氣病了,其他眾臣均都面面相覷,他們想要上去懟李浩,卻沒人敢上前,誰特麽知道李浩這家夥會不會不守規矩,要是把他們的老底給掀出來,多丟人啊。

殿中一片靜謐,過了片刻,長孫無忌忽然開口問道:“那麽請問瓊南王,這商稅……該如何征收?稅率又是幾許?”

群臣不禁對長孫無忌投去讚許的眼神,不愧是老狐狸,這個時候選擇繼續追問而不是一味的瞎反對,是一種很明智的選擇。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