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百四十四章:造火炮(上)
“你就是吳磊?”李浩上下打量著眼前這個略顯青澀的年輕人,感覺此人長相挺端正,而且言談舉止頗為文雅,挺招人待見的。

“回瓊南王,小人正是吳磊。”吳磊恭敬行禮,明顯有點激動。

李浩點了點頭,道:“本王很好奇,你是如何在三日內用一文錢賺夠一貫錢的,能說說嗎?”

“當然可以。”吳磊道,“小人當日拿著陸統領給的一文錢,買了兩隻胡餅,然後跑到港口南邊的工地上,賣給工人,因為工地附近沒有商販,小人覺得工人做工辛苦,應該很容易餓,餅應該不難賣,所以來這裡賣,果然有人願意買,不過小人抬了價,每個胡餅賣一文錢,這樣小人就賺了一文,然後小人繼續去買胡餅來賣……”

“等等!”李浩抬手止住他,訝問道,“你不會是用這個方法賺夠一貫錢的吧。”

“不是。”吳磊搖頭道,“小人來回數次,賺了一百文,別人見小人賺錢了,也來賣餅,還有人來賣茶水,小人知道再做下去也賺不了多少了,於是見好就收,找了個竹筒,在竹筒裡放五十根竹簽,有一根竹簽的底部刷了一點紅漆,不過放在竹筒裡,別人看不到,小人去了茶館,讓茶客們抽簽,誰若抽中底部刷紅漆的簽,小人給他五十文,但若抽不中,則抽簽的人倒給小人五文錢。

“等等!”李浩再次抬手打斷了他,皺眉道,“這是賭博啊,不對……怎麽感覺像抽獎……”

李浩愣了片刻,這才想起來,抽獎本身就是一種賭博。

一聽說自己賭博,吳磊頓時緊張無比,因為李浩給陸雲下達過命令,在流求之內嚴禁開設賭坊,這件事,流求的百姓都知道,可以看出來,李浩十分討厭賭博,也難怪吳磊會緊張。

李浩並沒有因為這件事生氣,相反,他很欣賞吳磊的才能,從賣餅就可以看出,他非常聰明,很能把握商機,可別小看賣餅這件事,這裡面透著很大的學問,賣餅的地點,和購買群眾的選擇,說明了吳磊獨具慧眼,能發現商機,而在其他人紛紛來賣餅的時候,他選擇見好就收,激流勇退,也證明了他能洞察時勢,毫不貪心。

而抽獎這種賺錢的方式,則是吳磊原創,古代是沒有的,超過了這個時代一千多年,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吳磊真的很聰慧,思想上能走在別人的前面,自然也能比別人早一步發現商機。

簡單的兩件事,李浩從吳磊的身上看出了非常深厚的潛質,這就是一個天生的商業奇才,必須好好利用,還讀啥書呀。

李浩和古代人想法不一樣,古代人認為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古代人還認為無商不奸,所以看不起商人,商人地位低下,但李浩卻認為,有錢才是硬道理,有錢能使磨推鬼,他若沒有錢,如何能把瓊南和流求發展得如此繁榮,如何能打造那樣大的船隊,如何能開啟自己的商業帝國,如何掀起大航海時代,這一切,都是用金山銀山堆出來的。

李浩已經不需要再聽吳磊說下去了,他露出滿意的微笑,問:“吳磊,你有什麽志向抱負嗎?”

吳磊見李浩不僅沒有生氣,還露出笑容,而且,他還問自己有什麽抱負,不禁開心道:“回王爺,小人最大的志向,便是走遍這個世界,因為小人最近從書中得知,這世界,非常大。”

“哦?”李浩聞言雙眉一挑,笑道,“世界那麽大,你想去看看?”

“對。”吳磊用力點頭,“小人想去看看。”

李浩開心道:“那本王向你推薦兩本書,一本是《括地志》,另一本是玄奘法師的《大唐西域記》,

玄奘法師這本書目前應該還在編纂之中,不過也該接近編撰尾聲了,估計一兩年內就會成書,等成書後,本王會派人給你送過來。”吳磊聞言受寵若驚,趕忙激動行禮:“多謝王爺!”

“先別忙謝。”李浩笑眯眯道,“還有好事呢,本王看你似乎是個做生意的人才,所以想重用你,以後本王的商貿船隊,都交由你來打理,不過眼下,你還是新人,尚需砥礪,先聽候陸雲安排,跟船兩年,兩年後,你就是本王的海上商貿總管,專門幫本王打理海上貿易,如何?”

“這……這……小人何德何能!”吳磊這次真的被驚到了,才第一次見面,李浩就對自己這個小人物委以如此重任,簡直匪夷所思,他真的是驚嚇大過驚喜。

“不要害怕。”李浩道,“你很有頭腦,只要積攢一定的海上商貿經驗,兩年之後,你將士航海時代的一顆璀璨明星,這樣,你也能帶著船隊到達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了。”

吳磊激動得眼圈都紅了,他萬萬沒想到,水災帶給了自己人生慘變,卻又讓自己結識了自己的偶像瓊南王,最讓他沒想到的是,瓊南王居然如此厚待和重用他,他真的不知道如何用言語來表達此刻的心情了,他努力平複情緒,讓自己的語氣盡量平緩,道:“王爺厚恩,小人……小人粉身碎骨也難報答!”

“何必說得如此嚴重。”李浩淡笑擺手,轉頭面朝陸雲,道,“陸雲,你不是準備了許多國家的翻譯嗎,挑幾個重要的國家翻譯,讓他們叫吳磊說外語,他將來可是海上的王者,學這些有用,不過……本王還是希望,十年後,或者二十年後,我們大唐的語言,能遍及這個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而這一切,就要靠你啦,吳磊。”

吳磊聞言渾身一震,讓大唐的語言遍及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這是多麽宏偉的志向啊,吳磊把李浩的志向和自己的志向一對比,方覺李浩是多麽偉大,難怪他能在如此年紀就從一介白身成為瓊南王。

船隊在瓊南停靠四天,李浩也和陸雲規劃好了所有航線,然後李浩親自送陸雲登船,目送他們出海,這一次出海,可不像上次去倭國那麽簡單,此次他們帶出去的物資,是上次的十倍都不止,而且他們還肩負宣威和傳播大唐文化兩大重擔,具有劃時代的重大意義,如果此次航海成功,很有可能這就是大航海時代的第一次遠航,也是大航海的時代的起點。

送走了陸雲,李浩又下達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指令,造火炮。

雖然他現在有船了,但他的船還不具備太強悍的攻擊性,床弩的威力終究有限,達不到李浩的要求,他的要求是很高的,他覺得這些海船,只有配上火炮,方能逞強於列國,稱霸於海上,所以製造火炮是勢在必行的。

火炮也分很多種,像明朝時候的紅衣大炮,就是比較古老的一種,雖說威力打出來也能震懾人,但射程不遠,威力也差強人意,而且裝填太過麻煩,李浩畢竟是穿越者,他要麽不做,要做就做的好的,他打算越過老式火炮這一步,直接製造彈殼式火炮,他的目標定為加農炮。

在抗戰電影裡可以看到,那些帶著車輪,推出來的大炮,有一個炮手在後面攪動轉軸,調整炮口方向的,就是那一種炮,加農炮的特點是炮管較長,發射仰角較小,彈道低平,可直瞄射擊,炮彈膛口速度高,射程遠,未來世界的加農炮射程可以達到15公裡,也就是30裡,什麽概念。

製造火炮是很複雜的,對鋼的要求非常高,要求炮身具有極強的韌性,否則容易炸膛,大炮炸膛那可不是鬧著玩的,所以在明朝時,都是用銅製造炮身,因為銅是一種韌性比較高的金屬,即便是用銅製造炮身,古代大炮的炮身還是製造的極其之厚,因為那時候的火炮沒有彈殼,直接用火藥在炮膛裡點火,炮身承受的壓力太大,自然容易炸膛,所以後來西方才會出現子母炮,也就是彈殼式大炮的前身。

李浩其實對火炮已經暗中研究很久了,做了很多的準備工作,想要製造火炮,必須煉製塑造炮身的合金結構鋼材,製造火炮的合金鋼材料他知道,只不過一些比較稀有的金屬有點難弄,倒不是他弄不到,而是量有點大,畢竟是製造火炮,而且他也不可能隻製造一門火炮,所以需要的稀有金屬材料量不小。

然而李浩堅信,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那都不叫問題,稀有金屬只要存在於地球之上,他就能弄得到,頂多費點事花點錢而已,才多大點事啊。

材料問題倒不是最難的,最難的在於炮彈的製造,想要製造彈殼式炮彈,可不像紅衣大炮的炮彈那麽簡單,頂部的觸碰爆炸的引信就是一個難題,這難不倒李浩,他最後設計定稿的炮彈,是分裝彈,彈丸和藥筒分開的那種,引信部位裝填紅磷和硫磺,炮彈尖端是可以伸縮的,裝有小彈簧,伸縮幅度只有三毫米,用火石連接到紅磷,而紅磷硫磺後面,就是密封的火藥了,這樣雖然也能達到引爆的效果,但有一個缺點,炮彈不防水,一泡水就歇菜,成為啞彈。

雖然是美中不足,但為了安全,李浩也只能做到這一步,以後有時間再慢慢完善。

除了炮彈頂部的引信,尾部引信難度似乎更大,尾部是絕對不能用紅磷和火石的,否則隨便一個顛簸,就有可能引起爆炸。

這個問題李浩曾經苦思了許久,在問過他哥哥李成之後,才有了解決方案,其實跟槍子彈打火是一個道理,子彈底部發火,也稱底火,未來世界的子彈底火,有兩大方式,分別是巴克瑟式底火與柏丹式底火。

而李浩最終選擇的是巴克瑟式底火,其實就是在子彈的底部鑲嵌一個底火杯,杯中放置引火用的特殊引藥,底火杯只要被尖銳的東西用重力敲擊,就會引爆引藥,強大的爆炸壓力會通過引火孔,進入彈殼,推動子彈,使子彈發射。

炮彈和子彈其實是一個原理,所以李浩就決定采用這種引火方式,安全可靠。

製造火炮可是高危行業,李浩心中其實十分忐忑,歷時兩個月,李浩花費數萬貫搜集了十幾噸的稀有金屬,同時,所有火炮的鑄具已經做好,只等煉鋼澆鑄。

製造炮身倒不怎麽危險,李浩親自指導,炮身各部分零件澆鑄完成後,打磨,拚裝。

由於是彈殼式火炮,所以是從尾部裝填,這次的炮管厚度是8厘米,而底部炮管厚度是1厘米,因為底部處於爆炸位置,承受的壓力最大,所以造厚一點,這樣安全。

炮身造起來後,安裝在底座上,長1.8米,口徑130毫米,比加農炮小很多,可以想象,威力和射程也無法跟未來世界的加農炮相比,但在這個世界,絕對是大殺器。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