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百二十八章:坑倭國
貞觀十八年十月二十五,李世民收到了崔鵬的奏疏,崔鵬的奏疏很簡單,說他按照李浩的計策,用以蠻夷治蠻夷之法,讓蠻夷首領薩伊卡統一了瓊南土著,從此瓊南便可以安穩發展了,想請李世民封薩伊卡為安南土司。更新最快

李世民看完這個奏章後,心中百味雜陳,為何,因為他發現,是金子,到哪裡都會發光,瓊南土著從大唐立國到現在一直是瓊南發展的最大阻力,也是最頭疼的問題,幾十年了也無法解決,李浩才過去不到半年,立刻就解決了,這就是能力。

然而李世民覺得可惜,心裡很不是滋味,李浩這麽一個能力超凡的曠世之才居然欺騙了他,他對李浩失望透頂,他已經決定,讓李浩老死於瓊南,終生都不複用,所以李浩在瓊南立下再大的功勞,賞賜照給,就是不讓他回長安。

李世民召集幾個重要大臣,一起商議此事,眾臣也是頗為唏噓,為李浩的能力而默默感歎,心中所想大概和李世民差不多,李浩的能力,有目共睹,但大家都很有默契,沒有一個人說出來。

最後,君臣達成共識,封薩伊卡為瓊南安南土司,並派宣旨隊伍前去瓊南宣旨。

在這幾個月間,李浩招募了上千工匠,大興土木,建自己的新王府,王府就在舍城水邊上,背後就是大山,是個依山傍水的好環境,如果只是建王府,那還算不上大興土木,李浩還佔據了他王府後面的那座大山,在此建造一個超大型避暑山莊,畢竟瓊南夏天很熱,建個避暑山莊很有必要,他準備給這個避暑山莊取名為臥龍山莊,他這是自比諸葛亮呢,不要臉。

其實建造山莊和王府只不過是個鋪墊,是個幌子,他的目的,是要將瓊南的工匠全部收入囊中,然後建造船廠,擴建海港,還有冶金廠。

貞觀水稻成熟了,當瓊南百姓和土著民收割之後,他們被貞觀水稻的產量給驚呆了,貞觀水稻到了瓊南之後,由於土壤和氣候的原因,畝產居然達到了800斤以上,唐朝的800斤啊,那麽就是未來世界的1300斤的樣子,他們能不震驚嗎。

今年的瓊南豐收了,最激動的不是百姓,是崔鵬,他們瓊南終於可以自給自足了,再也不用向朝廷要糧了,不僅如此,而且從明年開始,瓊南的水稻將會再也吃不完,有可能多到發霉,因為貞觀水稻不僅產量高,而且生長速度也奇快,比正常水稻的生長周期短了十幾天到二十天,一年種三季絕對毫無壓力,瓊南的冬天溫度還是蠻高的,連霜凍都不會出現,更別說是下雪了。

目前的瓊南是一派蓬勃發展的姿態,所有瓊南百姓都歡歡喜喜地過了個開心年,就連土著那邊也開始學習唐人的習俗,他們也過年。

過完年後,李浩收到陸雲的飛鴿傳書,流求那邊收到了金立送來的金銀珠寶,不過暫時可能還用不著,而且金銀珠寶畢竟不是錢,不能直接使用,另外流求船廠已經造出了十艘蓋倫船,每一艘船上都配備有重型床弩,就目前來說,絕對是世界上最牛逼的船了,他們那邊五千玄甲軍正在訓練之中,不過由於加了海戰訓練,所以進度有點慢,預計還要再等半年才能練成,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李浩要求的冶金廠,冶金廠已經開始建造,只不過魯直他們沒造過這玩意,所以不太敢輕易嘗試,想請李浩去指導。

正好,李浩的避暑山莊和王府都建成了,瓊南這邊沒什麽事了,李浩去找到崔鵬,讓他行個方便,自己要出一趟海。

嚴格意義來說,崔鵬對李浩是有監督權的,

畢竟被下令之官後的郡王沒有皇命是不可以離開封地的,否則視為大逆,而崔鵬身為崖州都督,瓊南的最高政權官,自然要監督李浩。然而現在的崔鵬早已不是以前的崔鵬,他讓李浩放心出海,而且一路給他開綠燈,李浩喬裝打扮了一番後,就帶著眾人開著那艘蓋倫船出發了。

蓋倫船速度比較快,而且是冬天,海上風浪少,一路疾馳,未曾停靠,十天便到了流求。

上岸後,李浩驚呆了,海港建成了,好大,基本就是一個海港城,而且望港城也擴建了一番,在城中可以看到很多穿著唐人服侍的流求土著,他們雖然有自己的自治區,但他們來給唐人打工,這不矛盾。

有了大量的土著人加入,望港城立刻就繁華了起來,而且現在大唐的貨幣已經開始在流求流通,陸雲給土著工人開的工資還是不錯的,土著人拿到工資就喜歡買買買,唐人的東西他們都喜歡,食物好吃,日常用品好用,他們沒理由不買,就這樣,流求的經濟就活起來了。

接下來,李浩去造船廠參觀那些新造的蓋倫船,當他來到造船廠的時候,看到湖面上那一艘艘巨大的帆船,內心那個激動啊,雖然只有十艘,但已經很壯觀了,非常壯觀,這些蓋倫船有大有小,最大的一艘長度近六十米,目測排水量估計能達到1000噸,這艘船是注定要成為主船的,李浩登上這艘最大的蓋倫船參觀,只見前甲板上有五台巨大的床弩,比當初他在藍田建造的那些床弩要大上許多,光是弩矢就有胳膊粗,這玩意的破壞力那是沒話說的。

接下來,就是談冶金廠的事情了,其實中國古代的冶金煉鐵技術是領先世界的,至少在這個時代來說,已經是最牛逼的了,李浩也聽匠師們講解過,對唐朝眼下的冶金技術有所了解,李浩提供他們的冶金技術,並沒有一位地用未來世界的冶金方法,因為眼下還沒有那樣的條件,只不過在古代冶金技術的某些環節上做調整,增加鋼鐵的出產量,提供鋼鐵的質量。

而李浩所提供的,就是高爐煉鐵和煉鋼這兩大重要的冶金技術,其中煉鋼比較簡單,高爐煉鐵是最麻煩的,就算是建造簡易的小高爐,那也不能亂來,一出錯那可是會死人的,而且不是死一個兩個那麽簡單,所以必須慎重。

李浩和所有工匠每天開會商議討論,然後才開始建造,花了近兩個月的時間,終於建成了一個高爐,這個高爐就建在一個山腳下,山腳下有個山洞,高爐一半處於山洞中,從山洞上方就可以往高爐中添加煉鐵原料,更加省時省力。

大量的赤鐵礦和煤炭焦炭等原料都已準備完畢,即將開始第一次煉鐵,煉鐵是重中之重,煉鋼的話李浩還是很有把握的。

這次開爐動用了上百工匠和兩百多土著工人,四噸赤鐵礦和大量原料被加入高爐之中,吹熱風,熔煉。

李浩一直在山上看著,心中格外緊張,煉鐵這樣的重工業,他之前從未接觸過,可以說難度非常高,雖然他搜集了很多資料,並做了很長時間的研究,可心中還是十分,鋼鐵,對任何時代來說都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資源,西方的工業革命之所以能夠成功進行,其基礎就是因為煉鐵和煉鋼技術的提高。

“出鐵了!”下午時分,伴隨著一個匠師的高呼,高爐底部出鐵口打開,熾熱的鐵水直往外泄,流入早已準備好的鐵包之中,由於是試驗煉鐵,所以鐵水的量不多,只有大概兩噸的樣子,然後只見絞軸轉動,鐵鏈拉動鐵包車,鐵包車在鐵軌上行走,朝煉鋼的方向開去。

“成功了!”李浩雙拳緊握,興奮自語,煉鐵成功了,煉鋼自然也不在話下,他轉頭朝魯直道,“魯直,本王需要你大量打製一種刀。”

魯直道:“鋼鐵方面,小人也不是太懂,這需要問鋼鐵匠師總管王成。”

“那你通知一下王成。”李浩道,“讓他忙完這邊的事後,去城守府找本王,本王先回去了。”

“是!恭送王爺!”

李浩回到城守府後,來到書房取出鉛筆和紙,在紙上開始畫圖,他畫的是一種刀,這種刀與唐刀有點相似,不過卻又不同,唐刀是直的,而他畫的這柄刀是有弧度的,沒錯,他畫的是太刀,也就是未來世界人們常說的日本武士刀。

傍晚十分,鋼鐵匠師總管王成來了, 在書房門外求見,李浩讓他進來。

王成行禮之後,李浩起身走上前微笑道:“王匠師辛苦了,煉鋼進度如何?”

王成滿面興奮道:“回王爺,一切順利,已經開始澆鑄成型了,王爺您當真是不世之才,對冶金也如此精通!”

“呵呵,莫拍馬屁了。”李浩擺了擺手,從桌上拿起太刀圖紙遞給他,道,“你看看這口刀。”

王成拿過來仔細看了一會兒,疑惑問:“王爺,這刀是按照唐刀修改出來的吧。”

“是。”李浩點頭,微笑問,“你是這方面的行家,你認為此刀如何?”

“刀是不錯。”王成道,“刀身加了弧度,減輕刀頭重量,更利於劈砍,刀身的寬度和厚度都有所減少,應該比唐刀輕許多,王爺,這刀喚作何名?”

“這叫太刀。”李浩問,“王成,你有沒有一種技術,就是鑄造這種刀的時候,將刀身的某個部位鑄得很脆,隻用用力地在刀身那個部位敲打,就能使其折斷,這種技術,你會嗎?”

“啊?”王成聞言有點懵,他打了一輩子鐵,鑄了一輩子刀劍,第一次聽到有人提這麽奇怪的要求。

當然奇怪啦,李浩準備鑄一批太刀去賣給倭國,怎麽可能把好刀賣給他們,不做點手腳怎麽行。

倭國人是屬狼的,賣兵器給他們是為了讓他們國內打得更激烈一點,更混亂一點,同時自己還能賺取他們大量的白銀,但為了防止他們用這些刀來對付大唐,所以李浩事先要在刀上做手腳,你敢來打,呵呵,一頓交鋒,把你們的兵器都敲斷,接下來就是屠殺,滅你不費吹灰之力。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