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五百零八章:重開天策府
天才一秒記住本站地址:(頂點中文),最快更新!無廣告!“哦,是誰?”李世民聞言猛然睜大眼望著李浩。

李浩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問道:“陛下,薛將軍征討吐谷渾戰果如何?”

李世民聞言頓時知道李浩要推薦誰了,自然是薛仁貴,李世民若有所思點頭:“薛仁貴確是難得的帥才,他此次帶兵征討吐谷渾連奏捷報,戰果喜人。”

他說著從龍案上找出了兩份軍報,遞給李浩,道:“這是薛仁貴的戰報,你看看。”

李浩打開第一份軍報,這份軍報是薛仁貴大破噶爾欽陵和西突厥軍的捷報,李浩看完後面露喜色,連連點頭,能以少擊多打敗吐蕃和西突厥大軍,薛仁貴果然沒讓他失望。

第二份軍報是前幾天剛送回來的,奏述了薛仁貴和李道宗聯合攻破伏俟城的戰況,雖然不如上一份戰報精彩,卻也是大功一件,李浩正暗暗開心,忽然看到一個名字,頓時渾身一震。

只見在奏報的最後一句,薛仁貴寫道:“西突厥大將軍樊梨花攜三萬援軍將楊龍及其殘部救走,末將與其交戰百回合未果,恭請降罪。”

“樊梨花……”李浩目瞪口呆,腦中一片混亂,“樊梨花?我查歷史的時候隻查到薛仁貴,沒查到樊梨花啊,網上說樊梨花在歷史上並不存在,只是演義中的人物,怎麽會出現樊梨花了呢,就算是演義,那樊梨花的歲數也不對啊,樊梨花是薛丁山的妻子,薛丁山今年才十歲,樊梨花都帶兵打仗了,等等,樊梨花在西突厥?西突厥有幾個女將軍?她跟小迪什麽關系?不會是同一個人吧?”

李浩正在胡思亂想,李世民忽然道:“詩狂,你是要推薦薛仁貴征討高句麗?”

“啊?”李浩醒轉,趕忙點頭,“回陛下,是的,臣要推薦薛仁貴帶兵征東。”

李世民蹙眉道:“可薛仁貴還在吐谷渾建立西海軍事基地,你也說過,高原練兵極其重要,乃是攻克吐蕃的關鍵。”

“陛下放心!”李浩眼珠一轉,緩緩道,“臣可以去西海(青海湖)頂替薛將軍,讓薛將軍去征東。”

“嗯。”李世民拈須想了想,覺得可行,便點頭道,“好,等明年二月,你便去西海換薛仁貴回來。”

“是!”李浩暗暗興奮,他已經決定了,明年去到青海後,一定要去派人西突厥仔細查一查,小迪是不是樊梨花,不管是不是,同時,他要想盡一切辦法將樊梨花弄到大唐來,那可是不弱於薛仁貴的存在,而且樊梨花是漢人血脈,怎可讓她為西突厥效力。

接著,李世民又問:“詩狂,除了高原練兵之外,你還有何兵事良策,趁此機會,盡管進言。”

李浩拱手道:“陛下,臣以為可大力興建海軍。”

“哦?興建海軍?”李世民皺了皺眉,倒不是他不喜歡這個提議,而是他一聽到新奇的提議,都是先皺眉,這是他的自然反應,皺完眉後,李世民溫道,“我們大唐現在的海軍還不夠強嗎?”

李浩滿面肅色道:“回陛下,眼下大唐的海軍,比臣預想的要弱。”

李世民聞言微訝,在他印象中,其他國家的海軍簡直不堪一擊,根本無法與大唐海軍相比,海軍處了兵士的素質外,船隻的優劣非常重要,而船隻的大小和優劣直接跟一個國家的經濟有關,那完全是用錢堆出來的,大唐富有,而且兵力強盛,所以大唐的海軍自然是最強的。

驚訝之後,李世民問:“那你說說,你預想中的海軍,該是如何?”

李浩道:“回陛下,臣預想中的海軍,

戰船最小也有十五丈長,船上配備大量床弩,這樣兩軍於海上交戰,敵軍尚未靠近,先毀其船,亦或我大唐船隻泊於岸邊,亦能以床弩攻敵海港,無往而不利。”李世民聞言雙眼一亮,隨即又暗淡了下去,歎道:“十五丈的船……太難造了。”

李浩道:“陛下,十五丈的船根本不算大,臣在瓊南之時,與工匠研究造船技術,頗有所得,眼下已經造出了三十多丈長的海船,用於海貿。”

“三……三十多丈!”李世民聞言震驚得無以複加,兩隻眼睛瞪得滾圓。

“是的,三十多丈。”李浩很淡然地說道,“臣願意獻出精密造船圖紙,幫陛下建造無敵的海上王師,只不過這些船造價不菲,陛下需得量力而行,不可操之過急,打造無敵的海軍絕非朝夕之事。”

李世民聞言一驚激動得不知該說什麽了,過了許久,他才漸漸平複了情緒,開心得直搖頭道:“沒想到啊,朕讓你去了一趟瓊南,你竟造出了巨型海船,詩狂啊,你如此以德報怨,讓朕很是慚愧啊。”

“臣從未對陛下心存怨念。”李浩恭敬行禮道,“臣心中所想,就是讓大唐內盛而萬民富足,外強而兵鋒無敵,讓我中華兒女成為世界上最強大的民族。”

“好!好志氣!”李世民也被他的一番話感染,激動不已道,“朕就知道,朕沒有看錯人,詩狂,你還有何諫言,通通奏來,朕要聽,全部要聽。”

李浩猶豫了片刻,忽然拱手高聲道:“陛下,臣想請求陛下重開天策府。”

李世民聞言雙眼陡然猛睜,天策府,多少年沒有聽人提到這個名字了,就連他自己都差點快遺忘了,現在,李浩居然直接提議重開天策府。

武德四年,那時候李世民還是秦王,擊敗王世充、竇建德聯軍,李世民被封為天策上將,之後在洛陽建天策府,也是李世民日後稱帝的標志性事件之一。天策府位列武官官府之首,在十四衛府之上;天策上將職位在親王、三公之上,僅次於名義上的文官之首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天策上將可以自己招募人才作為天策府中官員,即所謂的“許自置官屬“。

李世民是歷史上唯一的一個天策府上將軍,他就是靠天策府篡位成功,他登上皇位之後不久,就立刻解散了天策府,為什麽,因為他知道,天策府上將軍的權力實在太大,大到可以對皇位造成威脅,他不放心朝中任何一人去擔任天策府上將軍之職,包括他的兒子在內,既然無人可擔任天策府上將軍,那麽天策府就無法存在,只能撤銷,而如今,李浩居然提議重開天策府,這不得不讓李世民心生警惕。

李世民面容微變,強忍驚訝之情,緩緩問:“哦?為何要重開天策府?”

李浩自然知道天策府是李世民的忌諱,不慌不忙道:“陛下,曾經的天策府,權力太大,所以不適宜存在,臣提議重開天策府,首先便要削減天策府的權力,著力於訓練大唐最強的精兵和將帥,其次才是攻伐決策,一切兵事調動,需有皇命和兵部調文。”

李世民聞言愣了愣,心中暗忖,如此一來,這天策府也不算是天策府了,天策二字,乃代天決策,雖受皇命,然而卻也可以自由決策,有點跳脫皇權之外,倘若如李浩所說,一切授命於皇權和朝廷,那這只不過是冠了天策府之名而已。

想到這裡,李世民便安心了,緩緩問道:“如此說來,你重開天策府的目的只是為了練兵?”

“回陛下,正是如此。”李浩道,“臣於兵事一道,頗有心得,然而卻不可隨意傳人,臣想要先建天策府,訓練出大唐最強的精兵,同時從中選拔人才,傳授臣的戰略思想,將他們培養成精銳之將,讓我大唐的人才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李世民聞言雙眼一亮,他感覺這個想法簡直妙極了,他曾說過,要讓天下英傑皆入他彀中,然而大唐眼下卻有點青黃不接,自古亂世出英雄,然而現在不是亂世,英雄自然就少,既然如此,為何不自己培養英傑,李浩少年天才,由他培養出來的人,自然不會是等閑之輩。

李世民沉吟了片刻便道:“好,詩狂此提議甚妙,改日朕會召眾臣商議一番,不會說是你提議的。”

李浩聞言會心一笑,之所以不說是他提議的,就是擔心朝中那些大臣會反對,那幫家夥現在全都針對李浩,只要是李浩的提議,他們一律反對,李浩若是當庭提出重開天策府,肯定沒戲,而如果是李世民提出來的,那就不一樣了。

李世民見天色已暮,便道:“已是晚飯時分,詩狂,留下與朕一起進膳吧。”

“是。”李浩微笑點頭。

接著,李世民讓許廉搬來一張凳子,讓李浩和自己面對面對坐在龍案旁,這才是真正的一起吃,李浩頗為吃驚,李世民居然讓他一起上龍案吃飯,這可了不得,他定下心來仔細想想,便既了然,估計李世民知道自己過不了幾年了,想趁著最後的時間好好拉攏一下自己,想用如此超然的待遇來讓他感激。

須臾飯菜上桌,還有小酒,李世民和李浩就這麽面對面吃喝起來,不過李世民心臟不好,喝得很少,二人近在咫尺,伸手可及對方,大唐立國以來,從未有人有這種待遇,李浩是第一個。還別說,李世民覺得這樣吃飯還真挺好,跟李浩聊起天來也暢快,輕輕一句話,對方就聽見,不像以前隔那麽遠,不大聲說話都不一定聽得清。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