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百八十一章:水落石出
柯長青可沒有葉孟秋的待遇好,被關在幽州大牢之中,李浩和狄仁傑帶著王氏去幽州大牢,頭髮花白的王氏自從進入大牢後,便一直提心吊膽地碎碎念:“我家小二是不是犯事兒啦,怎地被關到大牢裡來啦……”

李浩聽在耳中,很不是滋味,可憐天下父母心,這老太太這麽大年紀了,還要為自己的兒子擔心,他看得心酸。

進入大牢不久,來到獄卒的休息廳,只見昏暗的燈光下,休息廳牆壁上掛滿了刑具,廳中擺著一張方桌,四條板凳,桌腿上還拴著一隻鴨和一隻鵝。

李浩亮明身份後,四個獄卒大吃一驚,趕忙行禮,李浩點頭嗯了一聲,然後疑惑問:“大牢之中,為何會有鵝和鴨?”

狄仁傑幫忙回答:“回王爺,鴨和鵝是用來檢驗柯長青飲食的,鴨鵝對所有毒物都比較敏感,普通毒物,它們只要聞一聞,便會癱倒,甚至死亡,更別說是吃了,為了保證柯長青的飲食安全,送來的所有飯菜和水先讓鵝和鴨吃,它們吃完半個時辰沒事,才能讓柯長青吃。”

李浩聞言恍然,不禁佩服大理寺,手段真多。

一路來到柯長青的牢房,只見四個大理寺官員守在這裡,讓這些大理寺官員來大牢看守犯人,確實是委屈他們了,但非常時期,自然得用非常之法,這也是很無奈的事情。

柯長青正躺在牢房中睡覺,李浩叫了聲:“柯長青,起來看看,誰來了!”

王氏手握牢欄,顫巍巍叫了聲:“小二。”

柯長青頓時從床上彈了起來,一眼看到王氏,驚呼一聲:“娘!”撲上來抓住王氏的手,激動得眼淚直流:“娘,你怎麽來了?”

“是這個叫王爺的大人帶我來的。”王氏只是個沒見過什麽世面的鄉下老婦,她聽狄仁傑一直稱呼李浩為王爺,以為李浩就叫王爺呢。

柯長青聞言頓時潸然淚下,不知該說什麽了。

這時李浩開口了:“柯長青,本王知道你是個孝子,之所以一直不肯交代,是因為你母親被人抓了,你受製於人,但本王已經將你母親解救出來,本王最後一次警告你,你所效忠的那些人,乾的可是謀反的勾當,你知道謀反是什麽大罪嗎,你會連累你母親的。”

“王爺,我都說,我都說,求你放過我母親!”柯長青跪倒在地,朝李浩不斷磕頭,篤篤有聲。

一旁王氏見狀嚇得目瞪口呆,但她大致能看出來,李浩是個大官,而自己的兒子肯定是犯事了,趕忙也跟著向李浩磕頭:“王大人,求你放過我家小二吧,他不懂事,你要罰就罰老身吧,老身年紀大了,什麽都不怕……”

李浩朝狄仁傑使了個眼色,狄仁傑趕忙扶起王氏,並向王氏解釋:“老太太,你家兒子犯事了,我們王爺正在給他一個贖罪的機會,您別磕頭了。”

“啊,謝謝王大人,謝謝王大人……”

“咳……咳……”李浩乾咳一聲,道,“我姓李。”

“啊,姓李?”王氏一臉懵逼,她明明聽到狄仁傑一直叫他王爺。

狄仁傑耐心地跟王氏解釋:“眼前這位是大唐的瓊南王,姓李名浩。”

“瓊南王?老身聽過!聽過!大英雄!”王氏頓時驚呼起來,他不知道瓊南王是什麽名號,反正她就是聽說,瓊南王是個大英雄。

李浩也沒空跟她閑扯,正事要緊,轉頭朝一旁的大理寺官員道:“取紙筆來,準備錄供詞。”

“是!”那個大理寺官員趕忙去取紙筆。

須臾紙筆取來,狄仁傑接過紙筆,負責錄口供,李浩開始問:“柯長青,

本王問你,是誰派你到都督府當奸細的?”柯長青回答:“魏王的管家,崔成。”

李浩又問:“除你之外,還有多少像你一樣,被魏王府抓了親人,被逼為魏王賣命?”

柯長青搖頭:“這個小人也不清楚,估計至少得有五百人。”

李浩再問:“本王遇刺那晚,你為何要去通風報信,情急之下還殺了四名都督府守衛。”

柯長青道:“魏王府的管家崔成交代小人,近期會有人刺殺王爺您,讓小人仔細注意,若是刺客失手,一定要去向他報信,小人知道,這刺客的失敗關系著魏王是否會暴露,所以才會不計後果地殺了是個守衛,打算去報信。”

“那魏王府的崔成,是不是范陽崔氏的人?”

“是。”柯長青點頭,“他是崔氏老爺的侄子,自從魏王來到幽州之後,崔成主動自薦,去王府做了管家。”

李浩點了點頭,忽然雙眼一眯,道:“接下來是正題了,胡氏和趙氏商戶七十八口人命案,是不是崔氏和魏王所為?”

柯長青道:“回王爺,這兩家商戶滅門慘案,是崔氏所為,魏王雖然也參與了,不過只是幫凶,那晚,魏王邀請都督府和折衝府官員去赴宴,眾官員都大醉而回,所以崔氏行事才能如此順利。”

“原來如此。”李浩微微蹙眉,又問,“最後一個問題,刺殺本王的刺客,是誰派來的?”

“是崔氏派來的。”柯長青道,“崔氏派一個高手前來刺殺王爺您,魏王府將此消息告知了小人,讓小人注意刺客的行刺結果,一旦失敗,立刻匯報,所以魏王也是知道此事的。”

“好,很好!”李浩微微一笑,滿意點頭,他已經得到了所有想要的證詞,然後轉頭問狄仁傑,“都記下了嗎?”

狄仁傑點頭,將供詞遞給李浩,李浩看了一遍,一字不差,然後問柯長青:“你認字嗎?”

柯長青點頭:“認字,魏王府特地派人教我認字和練武。”

李浩知道,像他這種臥底,其實就是古代的特工,特工嘛,自然要文武雙全,字是肯定要認得的,不然就算有重要資料在面前都認不出來。

李浩將供詞遞給他,道:“看一遍,是否和你所說的一樣,確認無誤後,簽字畫押,你的罪行很大,極有可能要砍頭,不過你做了汙點證人,本王會為你請功,將功抵過,減輕你的罪行。”

“多謝王爺!”柯長青聞言激動感謝,接過供詞看了一遍,確認無誤,簽上自己的名字,並按了手印。

李浩將簽字畫押後的供詞拿回來,折疊收好,柯長青再次拜謝:“王爺,多謝您替小人求情。”

李浩冷哼道:“莫要謝我,本王看你是個孝子,才願意饒你的。”在他看來,一個人若是孝順父母,就算再壞,也壞不到哪裡去。

終於得到了柯長青的證詞,也就可以給崔氏和李泰定罪了,七十八口人命,外加刺殺朝廷黜置使,這樣的大罪,等同謀反,雖然這兩件事都是崔氏所為,但魏王都參與了,也脫不了乾系,李世民可能不會殺李泰,但一頓責罰是免不了的,而且還要看李世民心情如何,如果李世民心情不好,李泰或許有可能會被貶為庶民。

從大牢回來,先安置好王氏,然後李浩回到都督府,開始寫奏疏,將此次案件實情奏報李世民,派快馬送出奏疏後,李浩便開始等待,等李世民的聖旨,倘若只是一個崔氏,他肯定立刻用黃金魚符調兵將其剿滅,但現在把魏王牽扯進來了,他不敢輕舉妄動,只能先請示李世民。

柯長青被擒的消息讓魏王府和崔氏有點驚慌,崔氏趕忙去找柯長青的母親,然而到了那個關押人質的村子裡,他們卻發現柯長青的母親不知何時已經被人救走了,這下崔氏徹底慌了,趕緊暗中派人往北而去,他要去請救兵,否則他們范陽崔氏就完了。

李浩查案成功,而且揪出了兩隻大老鼠,收獲不低,而薛仁貴在青海湖畔的一仗打得也相當漂亮。

唐朝時期的青海湖很大,周長約400公裡,也就是800裡,薛仁貴派出的三千騎兵隊繞青海湖一圈,耗費了整整七天時間,這七天裡,薛仁貴一直跟噶爾欽陵遙遙對峙, 誰也不先出手,噶爾欽陵雖然佔兵力優勢,但他求穩,他的目的只有一個,守住吐谷渾,所以他不主動出擊,然而這恰好給了那三千騎隊趕路的時間。

三千騎兵繞青海湖一周,夜間忽然從吐蕃大軍背後突襲,致使吐蕃大軍營中大亂,薛仁貴趁機出擊,一舉擊潰噶爾欽陵的大軍,幸好西突厥大軍前來支援,噶爾欽陵才帶著五千余部逃脫,撤回伏俟城中。

而西突厥主帥楊龍見噶爾欽陵大敗,不僅沒有退守伏俟城,反而想要一舉擊潰薛仁貴大軍,薛仁貴用出了驕兵之計,連續三次交鋒,三次佯敗而退。

楊龍頓時信心大增,仗著自己兵力遠超唐軍,有恃無恐,一路追擊,噶爾欽陵得到斥候傳來的消息後,大吃一驚,趕忙派人去追趕,傳信楊龍,讓他窮寇莫追。

然而楊龍收到噶爾欽陵的傳信後,根本不當回事,反而認為噶爾欽陵是妒忌自己,在他看來,噶爾欽陵被薛仁貴打敗,而他現在壓著薛仁貴打,噶爾欽陵妒忌很正常,於是他乘勝追擊,一路追了唐軍七十多裡,進入一片低矮的山丘之中。

楊龍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竟然追入山群之中,然而薛仁貴早已再次布下了天羅地網,當西突厥大軍深入群山之中時,唐軍從四處山丘上出現,弓弩齊發,西突厥大軍損失慘重,一片混亂,然後唐軍一路衝下,將西突厥大軍衝得七零八落,西突厥軍頓時毫無鬥志,只顧奔逃,薛仁貴帶兵一路追殺,楊龍最終帶著一千殘部逃回了伏俟城,並向三彌山發出兵敗求援信。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校花的全能保安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