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二百零三章:滔天之恨(下)
李浩聽完陸雲的匯報後,把自己關在房間裡很久,陸雲隱約可以聽到房間裡傳來陣陣抽泣聲,但沒過多久,李浩又出來了,看起來沒什麽異狀,只是眼睛有點紅,他和陸雲再次來到衙堂,沉默了許久,落魄低吟:“昨天十七人,今天五十三人,明天呢?”

 陸雲沉默,可以預見,明天餓死的人會更多。

 李浩沉默了許久,忽然抬頭問:“陸雲,咱們刺史府還有糧嗎?”

 陸雲搖頭:“只剩一百來斤,頂多能撐到玉米成熟。”

 “糧食……呵呵……”李浩慘然一笑,在未來世界,他何曾挨過餓,然而來到唐朝盛世,他卻要看著滿城的百姓餓死,而他除了躲到自己的房間裡偷偷抹眼淚,卻什麽都不能做。

 “大人!”門外一聲高叫,彭海和李元忠並肩走了進來,二人雙雙抱拳,道,“大人,卑職請求大人拿出軍糧,救百姓性命。”

 “軍糧!”李浩聞言一驚,隨即搖頭,“不可,兵士們的糧不能動。”

 “大人!”彭海慷慨激昂道,“兵庫之中還有五十石糧,請求大人拿出二十石,先救百姓,卑職和李元忠已經問詢過眾將士意願,他們答應每日再節糧四成,先救百姓!”

 “又節糧四成?”李浩聞言渾身一顫,兵士糧製已從沒人每日八兩縮減到了每日五兩,畢竟兵士要操練,要打仗,當然吃的要多一點,現在如果再節糧四成,那麽便是每人每日三兩糧,處於一種半饑半飽的狀態。

 李元忠這時說道:“大人,現在高昌明顯是要圍城困守,不會來犯,士兵們無需飽餐,只需度日便可,先讓百姓們撐過來再說。”

 李浩沉默許久,長聲歎道:“全城那麽多百姓,二十石糧又能濟何事?”

 陸雲這時忽然道:“大人,二十石糧雖少,但有些富庶百姓家中還是有點糧的,這些百姓若省著點吃,都能撐到玉米成熟,或許更久,咱們只需救那些快餓死的百姓即可,就算不夠,能救多少便救多少。”

 李浩蹙眉沉吟了許久,終於用力點頭:“好,彭海,此事便交由你去做。”

 “是!”彭海和李元忠聞言大喜,趕忙退下。

 當天下午,公告牆上貼上公告,讓挨餓的百姓前去衛府領糧,度過難關,當即便有大群百姓前去衛府門外領糧,這些百姓早已餓得面色發黃,全身無力,一眼就能看出是餓了很久了。

 當天晚上,彭海來報,今日來領糧的有三百五十人,共發糧一百三十斤,也就是一石三,李浩對於這個數據還算滿意,接下來每天發出的糧食應該會慢慢增多,還有六天的樣子玉米就能成熟了,二十石糧雖不多,應該夠了。

 第五天上午,陸雲再次來報,城中又有六十三人餓死,李浩聞言失聲驚叫:“怎麽會這樣,昨天不是已經發糧了嗎,他們沒去領嗎?”

 陸雲蹙眉搖頭道:“這個我也不清楚,不過這些餓死的人有個共同點,都是年紀較大的老者。”

 “老人?”李浩聞言一愣,猜想或許是這些老人因為年紀大了,挨餓後就沒力氣去領糧了,一想到這裡,李浩立刻傳喚李元忠,讓李元忠給那些挨餓的老者送糧。

 第六天上午,陸雲又來報,城中又餓死人了,跟昨天一樣,全是老者,而且這一次很多,足足一百二十三人,李浩聞言闃然震驚,當即喚來李元忠,責問道:“李元忠,昨日我便讓你挨家挨戶給那些挨餓的老者們去送糧,為何又有一百二十多老者餓死?”

 李元忠跪地抱拳道:“大人,卑職昨日已按照你的吩咐,派人挨家挨戶去給挨餓的老者們送糧,送出糧食兩百六十多斤,並未有任何遺漏?”

 “那為何……”李浩剛想說話,忽然停住,目露驚色,隨即又滿是哀傷之情,他似乎想到了什麽。

 第七天,距離玉米成熟還有三天,李浩一大早就去到玉米地裡查看,這是他最近每天早晨必做的事情,地裡的玉米幾近成熟,他決定提前收割,提前兩三天沒什麽關系,但若是提前四天以上,磨出來的麵粉產量會大打折扣。

 當他查看玉米返回時,還未進家門口,陸雲就匆匆趕來,抱拳稟報:“少爺,昨天夜裡又有一百多位老者餓死了。”

 李浩頓覺心頭一痛,雙拳緩緩握起,指節發出嘎嘎聲響。

 陸雲這時又補充道:“大人,那二十石糧食只剩四百多斤了,預計今日便會發完,明日便沒糧可發了。”

 “我知道了。”李浩緩緩道,“陸雲,你去通知李元忠,帶人去玉米地收割玉米,火速碾成麵粉,明日開始發放玉米面,並告訴全城百姓,咱們有糧了。”

 陸雲聞言大喜,玉米終於可以收割了,激動地拱手道:“是!”然後飛一般地朝衛府方向奔去。

 終於可以收割玉米了,李浩的一顆心卻難以安定,為何餓死的全是老者,他已經猜到了原因,但卻不敢確定,他決定去見一個人-朱自謙朱宿老。

 李浩並不知道朱宿老的家在哪裡,這沒關系,他找人打聽了一下,很快便找到朱宿老的家,低矮的土牆院子,院門半掩,院中東西雖多,卻布置得井然有序,毫無錯雜之感。

 “有人在嗎?”李浩敲了敲院門。

 聲音落下片刻,屋中走出一個半大小孩,十三四歲的樣子,睜著一雙大眼望著李浩,問:“你是誰呀?”

 李浩道:“我叫李浩,來拜會朱自謙老先生的,不知可是這裡?”

 男孩點頭道:“就是這裡,我叫朱瑞環,朱自謙是我爺爺。”

 李浩見自己找對了地方,趕忙問:“你爺爺在家嗎?”

 “在。”朱瑞環點頭,隨即悠悠歎道,“不過你來晚了,我爺爺已經不行了。”

 李浩聞言大吃一驚,趕忙衝進院中,來到朱瑞環面前,問:“你爺爺在何處,快帶我去見他!”

 “進來吧。”朱瑞環返身走進屋中,然後帶著李浩來到內屋房中,只見小小的房間中有一張榻,榻上躺著一位形容枯槁的老者,可不就是朱宿老嗎。

 李浩見狀趕忙上前急喚:“老先生,朱宿老,朱宿老。”他呼喚的同時還伸出手去探朱宿老的鼻息,發現他氣息雖然微弱,卻還未死。

 而這時朱宿老也緩緩睜開了眼,不過看起來十分虛弱,李浩替他把脈,並未查出任何異樣,他隨即猜到了什麽,忙問:“朱宿老,你多久沒吃飯了?”

 朱宿老淡然一笑,沒有說話,看起來已是彌留之際,說話都很費力了。

 李浩趕忙轉頭問:“小朱,你爺爺幾天沒吃飯了?”

 “三天。”朱瑞環回答,看他的樣子,似乎挺淡定,李浩真懷疑這是不是朱宿老的親孫子,感覺像是撿來的。

 “我去給你取糧。”李浩說著就準備起身回去。

 “刺史……大人。”朱宿老忽然開口了,說話很費力。

 李浩趕忙握住他手,問:“宿老,你有何話,等我取糧回來讓你吃飽再說。”

 “不了。”朱宿老費力搖頭,“不要浪費糧食了。”

 李浩聞言驚叫:“這怎麽能叫浪費糧食?”

 朱宿老卯足了力氣,緩緩道:“我老了,已經不能再為大唐盡力了,現在城中糧食緊缺,我省一口糧食,別人便能多吃一口,這是老朽能為大唐做的最後一件事了。”

 “果然……”李浩雙眼泛紅,輕聲喃喃,“難怪城中這些天餓死的都是老者,果然被我猜中了。”

 朱宿老呵呵一笑:“大人果然聰慧過人,什麽事都瞞不過你,沒錯,是老朽的主意,反正我們都是一幫快入土的老朽了,少活幾日也不打緊,只要庭州百姓能存活下來便好。”

 李浩忽然發覺自己流眼淚了,而且止不住地往下流,怎麽忍都忍不住。

 朱宿老溫言道:“大人莫悲傷,古語有雲,慈不掌兵,如今你掌握著全城百姓的性命,應當懂得取舍。”

 李浩抹淚連連點頭。

 朱宿老又道:“大人,老朽不行了,如今已是彌留之際,但還有一樁心願未了。”

 李浩已拭乾淚水,鄭重無比地說:“宿老請講,晚輩定不推辭。”

 朱宿老道:“我這孫兒,朱瑞環,自小無父無母,身世孤苦,老朽平素繁忙,對他也缺乏管教,以至如今頑劣不堪,還好,如今老朽將死,他也有所悔改,願意陪老朽一起挨餓等死。”

 李浩聞言驚訝地回頭看了看朱瑞環,原來他之所以如此淡然,是因為他也抱著赴死之心,不禁高看了這小子一眼。

 只聽朱宿老繼續道:“如今刺史大人來了,老朽想求大人帶他走,以後將他留在身畔,不管做什麽,都得活出人樣,他還小,還有大把的歲月等著他,不該陪老朽共赴黃泉。”

 “嗯。”李浩用力點頭,“宿老放心,我一定好好照顧他,讓他活出個人樣來!”

 “如此……老朽便……放心了。”朱宿老的聲音忽然顫抖起來,幾乎上氣不接下氣,李浩聽得一陣心顫。

 果然,朱宿老說完最後一個字,氣沒喘上來,斷氣了,不過他的神態卻很安詳。

 李浩緩緩閉上眼,悲痛默念:“老先生,您一路走好,您放心,庭州百姓不會有事,您的孫兒也不會有事,大唐的子民一直以大唐為傲,大唐也因有老先生這樣的百姓為傲。”

 李浩默哀了十幾分鍾,這才緩緩起身,當他轉過身來時,發現朱瑞環正在抹眼淚,他現在仔細看朱瑞環,發現這年輕小子的神情很是倔強,倒與自己有幾分相似,他走上前道:“你現在歸我管了。”

 朱瑞環翻了個白眼:“誰要你管。”

 翻白眼的樣子更像自己,李浩也不著惱,說了聲:“走吧。”說罷轉身出門。

 朱瑞環嘴上雖硬,卻還是跟了出去,李浩上街看到一個府兵,上前拉住他,問:“認識我嗎?”

 那府兵盯著他看了片刻,立刻吃驚大呼:“刺……刺史大人!”

 李浩點頭,指了指朱宿老家,緩緩道:“朱宿老過世了,這是他的孫兒朱瑞環,你帶著小朱去買棺木,安排好墓地後去刺史府通知我,我去參加葬禮。”

 “是。”那府兵聞言拱手領命,向朱瑞環招了招手,帶他去置辦棺木。

 李浩目送那府兵離開,緩緩登上城頭,望著城外的高昌大軍,忽然悠悠道:“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乾。朱宿老直至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為大唐發光發熱,此等精神,當真叫人敬佩,宿老放心,你和諸位老者的犧牲不會白費。”

 說到這裡,他忽然變得滿面陰鷙,雙拳緊握,似有無限煞氣衝天而起,他忽然抬起右手,豎指指向天空,沉聲高喝:“我李浩今日在此指天為證,有生之年,必滅高昌,縱然粉身碎骨,肝腦塗地,亦在所不惜!”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