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五百三十八章:樊梨花3戰3捷
兵法有雲,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樊梨花雖然孤軍深入,但她對自己的能力有足夠的自信,她常年在草原和大漠之上作戰,草原就是她的家,她早已提前將地圖研究透徹,腦海中頓時就形成了一個非常立體的漠北疆域地形影像,從陰山大草原到黑戈壁,再到鬱督軍山,山川河流一應俱全,簡直堪比未來世界的衛星,她這種本事,是與生俱來的天賦,任何人都無法複製,包括李浩。
反觀薛延陀這邊,咄摩還未摸清樊梨花的底細,就盲目出擊,這才是大忌中的大忌。咄摩派出七萬大軍,直撲唐軍,樊梨花帶兵佯逃,其實她早已經在渾義河上遊十裡處築造臨時水壩,截斷渾義河上遊的河水,薛延陀大軍準備渡河追擊時,樊梨花直接下令將渾義河上遊的臨時水壩摧毀,大水衝下,直接將薛延陀大軍淹沒大半。
樊梨花趁著薛延陀大軍混亂之際忽然出擊,大敗敵軍,追殺三十多裡,遍地都是屍體,最後逃脫的薛延陀軍只剩下一萬人,六萬大軍就這麽沒了。
一番大捷後,樊梨花調轉方向,去攻打回紇,回紇目前的可汗叫婆閏,很奇葩的一個名字,這自然是音譯的,婆閏去年才上位的,因為上一任可汗吐迷度貿然出兵攻打大唐幽州失利,損失慘重不說,逃回來的數百殘兵還將瘟疫帶回了國內,婆閏因此大傳謠言,說吐迷度失去了天神庇佑,被天神拋棄,若由他再執掌回紇,將帶領族人走向滅亡。
越是愚昧就越是相信鬼神,回紇人聽信謠言,族內全是反對吐迷度的聲音,婆閏趁機發難,起兵造反,逼吐迷度下台,吐迷度帶著一批忠心的人馬向北遁逃,婆閏當上了可汗。
婆閏去年才當上可汗,今年就迎來了大唐的軍隊,在樊梨花帶兵穿過陰山大草原的時候,婆閏就發現了唐軍,還跟薛延陀可汗通信了呢,要求一起出兵對付唐軍,可惜咄摩太自大了,認為自己足可以對付兩萬唐軍,沒有理睬婆閏,然後首戰就遭遇了大敗,而且是七萬人輸給兩萬人,丟人丟大了。
當樊梨花一路追擊薛延陀殘軍的時候,回紇兩萬大軍剛好出鬱督軍山,鬱督軍山很大,綿延千裡,雖然薛延陀和回紇的牙帳都設在鬱督軍山,但相距還是挺遠的,樊梨花向東北方向行了兩天,遇上了回紇的兩萬大軍。
經歷之前一戰,樊梨花的兩萬大軍還剩一萬七千多,雙方兵力相差無幾,直接就開打,差不多的兵力,平原作戰,沒有任何陰謀詭計,就看哪一邊的主將更會排兵布陣了。
事實證明,樊梨花確實太牛逼,雖然唐軍並不會她獨創的梨花陣,但即便最簡單的排兵布陣,她也指揮得極為恰當,應變神速,加上唐軍原本就勇猛,甫一交戰,唐軍就佔了上風,樊梨花派側翼騎兵從兩旁包抄,以騎射遠程攻擊敵軍,增加擊打面積,同時,她以一萬中軍迎接敵軍兩萬騎兵,這將面臨巨大的壓力,一個不好就會全軍覆沒,但樊梨花豈是等閑之輩,她又發揮她的一貫勇猛作風,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將敵軍主將斬落下馬,回紇大軍頓時群龍無首,變成一盤散沙,被樊梨花殺得潰不成軍,加上兩側的騎射夾擊,回紇大軍無路可逃,全軍覆沒。
打敗了回紇大軍後,樊梨花沒有去攻打回紇牙帳,而是選擇去攻打薛延陀牙帳,因為她知道,以自己現在所剩兵力,無論是回紇牙帳還是薛延陀牙帳,都不可能打得下來,她也知道,李世民派自己來,目的不是滅了薛延陀和回紇,

而是要試試她的能力。
既然如此,她要將自己的功勞擴到最大,到目前為止,她的功勞已經夠大了,而她的兵力和糧草,只夠她再打一場,既然只夠打一場仗,那麽自然要挑大的打,那樣功勞才大,所以她選擇去攻擊薛延陀牙帳,畢竟薛延陀比回紇強大很多。
休整了一日後,樊梨花帶著大軍直奔鬱督軍山薛延陀牙帳,這裡駐扎著五萬薛延陀大軍,咄摩聽說唐軍到來,驚慌無比,趕忙派兵依山勢布下防線據守,之前的大敗已經嚇到他了。
鬱督軍山在歷史上非常有名,因為它就是大名鼎鼎的燕然山,山勢起伏綿延,宛若巨獸蟄伏,易守難攻。
樊梨花帶兵強攻,因為兵力和地勢的關系,折兵三千多人,落敗而逃,薛延陀守軍大將見樊梨花落敗而逃,頓時鼓舞士氣,下山追擊,畢竟他們有三萬騎兵,而唐軍只剩七千多人了。
薛延陀鐵騎追趕二十多裡,眼看就要追上唐軍了,忽然從山腳處衝出三千多唐軍騎弩隊,大唐之所以戰無不勝,有兩件法寶,一是強橫無比的騎兵,還有就是威力無比的強弩,而騎弩隊,則是將這兩件法寶合二為一,大殺器一般的存在,整個大唐的騎弩隊加起來不超過三萬,薛仁貴征討高句麗帶走了一萬五千騎弩隊,樊梨花征討薛延陀和回紇,隻帶了三千。
騎弩隊一出現,三千強弩齊射,漫天箭雨,薛延陀大軍之中頓時人仰馬翻,一千多騎兵中箭倒地,這還不止,由於薛延陀騎兵隊處於馳騁狀態,前方人馬倒地,必然會對後方造成影響,宛若車禍一般,頓時,後方騎兵也被絆倒,在亂軍之中,到處都是馬蹄,一旦倒下,就別想再站起來,雖然薛延陀大軍主將發現情況不對後竭力止住大軍,但三萬人的騎兵隊伍,豈是說止住就止住的,薛延陀主將無奈,只能下令鳴金,這可是撤退信號。
當薛延陀大軍停住的時候,已有四千多騎兵陣亡,其中大部分死於已方馬蹄之下,而且陣型也因此大亂,那三千騎弩隊策馬而上,弓弦“嗡嗡”之聲不絕於耳,箭矢不斷往敵軍軍陣之中招呼,與此同時,樊梨花也早已帶兵反攻,她一馬當先,手持薛仁貴贈予她的鐵胎強弓,搭鋼鐵利箭,一箭射出,遠遠洞穿三人,唐軍頓時士氣大振,雖然眼下唐軍兵力處於弱勢,但士氣卻極為高漲。
薛延陀大軍已開始撤逃,畢竟咄摩給出的任務是堅守,而不是破敵,此次這個薛延陀的主將貪功冒進,已經犯了大錯,他不能一錯再錯。
然而當他貪功帶兵追擊的時候,已經沒有回頭路了,樊梨花帶著騎兵在後方追擊,騎弩隊屬於輕騎,速度極快,一路邊追便射,不斷蠶食敵軍,一萬人追著兩萬多人打,而且打得對方沒有半點脾氣。
薛延陀軍逃回鬱督軍山的時候,只剩下三千人馬了,反觀樊梨花這邊,從交戰到現在,損傷不超過五百,這幾乎是單方面的屠殺,還好咄摩又派人帶兵前來救援,樊梨花才退兵,放棄追擊。
三戰三捷,兩萬大軍還剩一萬,殺敵十萬有余,這樣的戰績即便是李浩也不曾創造過,樊梨花的首戰就刷新了唐軍作戰記錄,樊梨花帳下的戰士們此刻都無比興奮,先開始他們還對這個女將軍表示不服氣,他們認為,堂堂男兒,卻要受命於一個女人,這很丟臉,然而現在,他們不服都不行。
軍營中戰士們的變化,樊梨花自然能感覺得出來,她知道,自己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立刻寫軍報派快馬送回長安, 同時她以補充糧草為由,暫且向雲州都督府撤兵,等待朝廷的下一步命令。
在樊梨花逞威鬱督軍山的時候,長安城內期待已久的招選駙馬大賽終於開始了,此次比賽報名的人不計其數,但進入海選的也就六十四人,這是李治一開始就設定好的人數,便於後面的淘汰賽。
首先進行的便是兩輪武選,第一輪從六十四人中選出三十二人,第二輪從三十二人中選出十六人,能通過這兩輪武選比賽的人,在武藝上必然是不會太弱的,比賽地點就設在朱雀大街上,距離朱雀門只有一裡遠。
朱雀大街上設了一座很大的方形擂台,六十四名參賽者抽簽決定出場順序,此次參賽的六十四人中,大部分都是王侯貴胄子弟,或是門閥士族中的年輕俊傑之輩,白身之人只有三個,而且看那三個人衣飾華貴,似乎家底不薄,估計出身富賈之家,真正的平民百姓一個都沒有。
此次比賽可以說是長安許久都不曾有過的盛會了,而且李世民還帶文武百官親登朱雀門,觀看這次的武選比賽,可見他對招駙馬這件事也是格外看重,方圓數百裡內的人都湧來長安城瞧熱鬧,偌大的長安城人滿為患。
此時此刻,在長安城北邊的一座小山上,感業寺一片蕭條,連一個香客都沒有,因為所有人都去長安城裡瞧熱鬧去了,現在哪還有人來上香啊。
一個美貌無比的尼姑站在寺門前靜靜地遙望長安,這尼姑正是在感業寺出家的武媚娘,法號明空,取自她的名字武瞾的曌字。
(本章完)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