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五百五十八章:捷報傳長安
很快,酒菜備好,李浩和李治在院中喝酒賞月,李治興致挺高,不過李浩卻表現得鬱鬱寡歡,李治見狀暗自歎息,想要勸慰,卻又不知如何開口,過了許久,李浩忽然擱下酒杯,道:“殿下,臣剛經歷了喪子之痛,而小皇孫也是和臣的兒子同日而生,意義非比尋常,臣有個不情之請,想等小皇孫長大後,由臣授他學業,傳其本領,不知可否?”

李治聞言雙眼一亮,趕忙放下酒杯,道:“這可真是求之不得,詩狂你有大才,當今之世,我最佩服之人,便是詩狂了,不瞞你說,我原本就有此打算,可瞧你最近心情欠佳,便沒敢開口。”

李浩拱手道:“既是如此,那再好不過了,臣一定竭力教導皇孫,不讓殿下和皇上失望。”

李治連連點頭:“那是自然,我最信任的便是你了。”

李浩端起酒杯,滿面肅然道:“多謝殿下如此信任,臣敬你一杯。”

“滿飲此杯!”李治端起酒杯與他一碰,仰頭暢快喝下。

望著李治暢快地喝酒,李浩心中暗自歎息,這個時候他開始羨慕李治了,什麽都不知道,反而沒什麽煩惱,而自己知道的越多,煩惱也越多,他輕輕搖頭,也仰頭喝酒。

二人飲盡杯中酒,李治“篤”地一聲擱下酒杯,歎息道:“詩狂,我對不住你,五千大軍搜山三天,整座山都快翻個底朝天了,還是沒能找到凶手,唉……”

“殿下費心了。”李浩也緩緩擱下酒杯,長聲歎道,“人死不能複生,將士們也很辛苦,既然找不到,就莫要再讓他們找了。”

李治聞言微訝,但隨即笑道:“沒想到詩狂你竟如此看得開,這樣也好,只要詩狂你好好的,我便放心了。”

“多謝殿下關心。”

李浩心中藏著事,今晚的對酌,終究未能盡興。

隔日一早,搜山的將士們接到李治的命令,全部停止搜山,在感業寺外停駐,保護李浩和李治的安全。

第二天,李浩、李治還有李明達離開了感業寺,開始下山回長安。

他們早晨出發,到達長安的時候已經日偏西山,剛入長安城,就收到李世民的聖諭,讓他們二人去甘露殿面聖,還要將皇孫帶去讓他見見。

李浩派人送李屏先回家,李治也派人送王氏回東宮,然後二人入太極宮面聖,李明達則在金吾衛的護送下先回立政殿。

李浩和李治進入甘露殿,李治懷裡抱著孩子,李世民正坐在龍案前等候,一見他們進來,頓時雙眼一亮,臉上露出喜色。

“臣李浩參見皇上。”

“兒臣拜見父皇。”

“免禮,都免禮,賜座!”李世民開心地擺手。

兩個內侍宦官搬來兩張椅子,讓他們二人坐下。

李浩趕忙道:“陛下隆恩,臣惶恐,臣還是站著吧。”

“詩狂不必如此,朕讓你坐,你便坐。”

“遵旨。”

李浩和李治雙雙坐下,李世民望向李治懷中的嬰兒,開心問:“治兒,這便是朕的皇孫麽?”

“回父皇,是的。”

“來,快抱來讓朕好好瞧瞧。”李世民緩緩搓手,看樣子似乎很激動。

許廉上前抱過孩子,轉身回來遞給李世民,李世民小心翼翼地接過孩子,開懷道:“哎喲,朕的小皇孫喲。”

他撥開繈褓,露出嬰兒的整張小臉,樂呵呵道:“朕的小皇孫生得真俊,瞧這小手,這小鼻子,與治兒小時候倒是一模一樣呢……”

老態龍鍾的李世民逗弄起孫子來,完全與普通的老頭沒什麽兩樣,若是脫下這身龍袍,只怕沒人會相信他就是威名震懾天下的天可汗,

可惜,天可汗老了。“喲,咂嘴了,咂嘴了。”李世民忽然道,“是不是餓了?”

李治回話道:“回父皇,許是真的餓了,已有兩個時辰未喂了。”

“那怎麽成。”李世民頓時虎起了臉,道,“怎可讓朕的皇孫挨餓,傳朕旨意,給東宮多增三名乳娘,要最好的乳娘!”

許廉趕忙頷首:“遵旨。”

李世民將孩子遞給許廉,道:“將皇孫速速送去喂奶,然後送去東宮,可得小心伺候了,少一根汗毛,朕可不饒你。”

“奴婢謹遵聖命。”許廉趕忙小心翼翼地接過孩子,帶著幾個內侍宦官去了。

李浩從頭至尾目光都盯著孩子身上,畢竟這是他的兒子,可是,卻不能相認,誰能理解他心中的苦楚。

“詩狂。”李世民發現了李浩的異狀,歎息道,“你的事,太子已經全部報知朕了,此次之事,是朕疏忽。”

李浩趕忙起身道:“陛下言重了,是臣自己不察……”

李世民擺手示意他坐下,並打斷了他的話:“你且坐下,聽朕說,感業寺距離長安不過二十多裡,也算是天子腳下,竟出現此等大事,確實是朕的疏忽。”

李浩依言坐下,無奈歎道:“臣命中有此一劫,不怪任何人。”

李世民道:“人死不能複生,朕希望詩狂你能早日從喪子之痛中走出來,我大唐江山沒你可不行啊。”

“皇上放心。”李浩拱手道,“臣必定不會耽誤國家大事。”

“嗯,你能如此,朕便安心了。”李世民緩緩點頭。

這時,李治忽然道:“父皇,兒臣還未給孩兒取名,想請父皇給賜個名。”

“好,這敢情好。”李世民聞言一喜,開懷道,“讓朕想想,讓朕好好地想一想,朕的皇孫,名字可不能馬虎。”

過得片刻,李世民忽然皺眉歎道:“唉,求全難得,為何朕越是想要取個好名,越是想不出來呢,詩狂,你可有好的提議?”

李浩聞言一愣,隨即趕忙道:“陛下以為李弘這個名字如何,願皇孫能繼承陛下和殿下的弘圖偉業。”

“李……弘……”李世民仔細品味一番,微笑點頭,“嗯,這個‘弘’確實極妙,很有氣勢!”

一旁李治也點頭道:“父皇說得極是,兒臣也覺得這名字確實好,不愧是李詩狂,取名也無人能及。”

李浩只能乾笑,這是他給自己兒子準備的名字,這是他的兒子,本來就叫李弘。

李世民見李治也很喜歡這個名字,便道:“好,就給皇孫賜名李弘。”

“多謝父皇!”李治趕忙起身行禮,複又坐下。

接下來,李世民拿出一本奏疏,轉頭望向李浩,笑眯眯道:“詩狂,你果然是慧眼識英才,又給我大唐招來一員絕世帥才!”

李浩聞言一愣,仔細想了想,隨即猜到了什麽,趕忙問:“陛下,是不是樊梨花有捷報傳來?”

“然也。”李世民哈哈一笑,將奏疏拋給李浩,道,“自己看看,此乃大捷啊。”

李浩伸手接住奏疏,翻開一看,只見這是樊梨花軍中監軍遞來的戰報奏疏,樊梨花擊破薛延陀和回紇大軍,殺敵十萬有余,一直打到鬱督軍山,薛延陀和回紇被打破了膽,已經將牙帳往北遷移數百裡,而樊梨花因為兵力有限,糧草不足,無法繼續追擊,已帶兵撤回雲州。

李浩看完後將奏疏合上,李治在一旁有點著急,聽說大捷,他也想看,趕忙問:“父皇,兒臣可以看看嗎?”

“一起看。”李世民開懷道。

李浩起身走過去,將奏疏遞給李治看,李治看完後震驚無比道:“兩萬大軍斬殺十萬敵軍?隻損兵一萬?這樊梨花是人是神?”

李世民哈哈笑道:“自然是人,而且還是個女人,哈哈,朕明日早朝便將此軍報給朝中那些老臣們看看,也好讓他們羞愧羞愧。”

李世民話中意思很明顯,他要打那些大臣的臉,畢竟當初許多老臣因為樊梨花是女人而瞧不起樊梨花,現在樊梨花打了這麽漂亮的一仗,這不是在打這些老臣的臉嗎。

李治趕忙道:“父皇,樊梨花雖然獲得大勝,不過卻失去了覆滅薛延陀和回紇的良機,兒臣以為,當速召樊梨花回長安,不宜再戰了。”

一旁李浩也道:“臣以為太子說得對,臣附議。”

“嗯。”李世民點頭道,“朕也是這般想的,不過此事還得明日早朝做決定,明日朝會,你們二人必須都去。”

“遵旨。”

隔日一早,六月初一大朝會,太極殿上站滿了文武大臣,李浩赫然在最前面,曾幾何時,李浩還是站在隊伍末端的人,而現在,這些大臣都只能望李浩的後腦杓了,這不禁讓人感到唏噓。

李浩這貨站隊還是一如既往地隨意,他可以站在勳貴隊伍,也可以站在武將隊伍,還可以站在文官隊伍,反正不管站哪個隊伍, 他都是在第一個,哎呀,好任性啊。

這一次,李浩站在文官隊伍的第一個,文官隊伍有三排,第一支,長孫無忌打頭,第二支,李浩打頭,第三支,魏征打頭,至於房玄齡,早在去年李浩去青海的時候,房玄齡就已經過世了,與房玄齡同月過世的,還有孔穎達。

李浩為什麽要站在文官隊列中,因為現在是夏天,那些武將身上又有臭味散發了,特別是程咬金,站在程咬金周圍六尺之內,都能聞到他身上的汗臭味,這麽大年紀了,還整天耀武揚威,練武就練武唄,出了一身汗後還不洗澡,邋遢。

“皇上駕到!”伴隨著一陣高呼,李世民從殿後走出,後方隨行的還有太子李治。

李世民入寶座,李治在一旁座位上坐下聽政,幾乎每次大朝會,李治都會來聽政,所以李治現在對於政事這方面也算是小有經驗了。

群臣見禮之後,李世民微笑著掃視了一番下方群臣,開懷道:“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朕雖然老了,可也滿懷壯心,今日,朕便與諸卿說一件壯我大唐士氣的大喜事。”

群臣聞言一陣開心,李世民說是大喜事,那必定不是小事,他們全都紛紛側耳傾聽,只聽李世民緩緩道:“昨日剛收到鬱督行軍大總管和鬱督行軍監軍遞回的軍情奏報,此次鬱督行軍大總管樊梨花三戰三捷,直接攻入鬱督軍山,殺敵十萬有余,自損僅僅一萬,薛延陀和回紇被打得聞風喪膽,向北撤遷牙帳數百裡,當真是大快人心,揚我大唐國威!”

推薦閱讀:天蠶土豆大神新書《元尊》、貓膩大神新作《大道朝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