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開著房車回大唐》五百二十四章:憤怒的樊梨花
梨花五瓣成朵,聖潔皓白,樊梨花精研多年,以梨花為靈感,創出了五瓣陣,因形似梨花,而她又名喚梨花,故取名梨花陣。

只見西突厥眾將士快速聚攏,以樊梨花為圓心,結成梨花陣型,樊梨花長槍疾指:“衝!”

西突厥眾將齊聲呐喊,呼嘯而出,他們行動奇快,陣型卻絲毫不亂,宛若一朵會移動的巨大梨花,只是顏色黑了一點。

前方吐蕃眾將士正難敵唐軍鋒芒,樊梨花帶著西突厥大軍已經快速逼急,噶爾欽陵立刻以旗語指揮眾吐蕃江山暫且後退,收整隊形。

“後兩翼!散!”樊梨花猛喝一聲,梨花陣的後面兩個花瓣快速從後方散開,他們散開的同時,紛紛取出弓箭朝唐軍拋射,正好是射程之內,一陣箭雨,唐軍折損兩百多人。

薛仁貴皺眉,沒想到這群西突厥兵士如此精銳,竟人人精通騎射之術,揮戟指向西突厥大軍,高聲喝令:“李振,你領精騎三千,擊破西突厥軍!”

李元忠的兒子李振因幽州一戰立功不低,進入左驍衛任左驍衛中郎將,此次隨李浩前來青海衛歷練,這次任務,李浩將李振安排進入薛仁貴帳下,阻截迎親隊。

“末將得令!”李振持槍大喝一聲,帶著三千精騎便朝西突厥大軍衝殺過去,而薛仁貴則帶著兩千兵士去追擊吐蕃大軍。

李振的兵馬和西突厥兵馬快速交鋒,甫一交手,只見一個火紅身影從西突厥陣中竄出,紅衣紅馬,手持銀槍,正是樊梨花,樊梨花宛如戰場遊龍,速度奇快,剛從陣中鑽出,便直奔李振而去,沿途眾騎兵上前阻擊她,均被她一槍挑翻,手法乾淨利落,勇猛無敵。

樊梨花很快便衝到了李振跟前,李振的幾個親衛趕忙上前護衛,七八人一起圍攻樊梨花,樊梨花美目一瞪,沉喝一聲:“受死!”長槍舞得只剩殘影,宛若一朵雪白的梨花,只聽得乒乒乓乓一陣怪響,李振的親衛全部被震落了兵器,跌落下馬,李振見狀皺眉,他看出了樊梨花勇猛,但他武藝也不低,他已得到李元忠的七分真傳,初生牛犢不怕虎,持槍長嘯一聲便朝樊梨花迎擊過去,眾將士見狀都很有默契地在周旁徘徊,不再上前,這是將領要在亂軍中鬥將,事關榮譽,宛如不成文規定,旁人不可援手。

“乓”地一聲,二人長槍相觸,李振大吃一驚,隻覺雙手發麻,長槍被蕩開一尺,他在力量上居然輸給了樊梨花,樊梨花快速收槍疾刺,李振側身閃躲,樊梨花一槍不中,再次持槍橫掃,三招猶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根本不給李振喘息之機,李振豎起槍杆抵於胸前,樊梨花一槍擊中李振的槍杆,蠻力之下,李振的蠟木槍杆直接被擊斷,被樊梨花一槍擊中李振胸口,還好槍口側鋒殺傷力不大,李振又有鎧甲和護心鏡護胸,這才免於一死。

然而即便如此,李振還是覺得胸口仿佛被榔頭夯了一下,張口噴出大口熱血,直接倒飛而出,跌落在地後還翻了個跟鬥。

眾唐軍見狀大吃一驚,紛紛策馬上前圍堵樊梨花,其余親衛趕緊去救李振,藏在李振親衛中的朱瑞環更是嚇了一跳,跑過去將李振拉起,抱到自己馬上,往陣後跑,李浩給他的任務就是保護李振,畢竟李振很有潛力,是個好苗子,而且還是李元忠的兒子,李浩有心護他周全,沒想到李振運氣不好,首站就遇到了樊梨花。

樊梨花見唐軍圍堵而來,策馬而回,宛若一陣奔馳的烈火,在亂軍之中行動無阻,她邊往回跑便高呼:“唐將已敗!”

陣前打敗敵方將領是多麽大的一件事,

事關士氣,果然,唐軍瞬間士氣低落,西突厥那邊士氣高漲,這些西突厥將士全是樊梨花一手帶出來的精銳,跟隨樊梨花征戰多年,雖然是首次與唐軍交鋒,但卻絲毫不懼,而且趁著現在士氣大盛,唐軍竟有不敵之勢。薛仁貴正追擊吐蕃大軍,殺敵一千多人了,李浩給他的命令就是,看到吐蕃大軍就給我殺,先殺吐蕃大軍,吐蕃大軍被突襲,難以在亂軍中重組陣型,根本無力抵擋,只能敗逃。

而現在薛仁貴發現後方有變,只能放棄吐蕃大軍,回頭來救,帶軍衝向西突厥大軍後方。

樊梨花發現薛仁貴回頭攻來,大喝一聲:“後兩翼,歸陣!”

梨花陣後面的兩個花瓣頓時回歸陣型之中,又形成了完整的梨花陣,將樊梨花和她的精銳親衛保衛在中間,抵禦薛仁貴到來的兩千騎兵,宛若五片花瓣保護花蕊,樊梨花就是那朵花蕊。可能由於加速距離太短,唐軍的騎兵衝鋒速度不夠快,竟然無法衝開他們的陣型,薛仁貴見狀一陣皺眉,親自帶隊衝了上去,卻只見梨花陣的花瓣緩緩轉動,不斷卸去唐軍騎兵的衝擊之力,而且這陣法轉動之時,西突厥大軍絲毫不亂,外圍豎起密密麻麻的長槍,宛若據馬刺,簡直就是騎兵的天敵。

薛仁貴當即下令所有人圍著這梨花陣打,他則帶隊強攻一個花瓣,想破開對方的陣型,薛仁貴果然勇猛,他的親衛也都是精心挑選的驍勇之輩,一路廝殺,竟將一個花瓣撕開了一條裂口。

樊梨花見狀呼嘯一聲,花瓣自動分開,樊梨花身穿火紅嫁衣,騎著火紅駿馬,宛若一團烈火,帶著她的精銳親衛奔襲而出,直奔薛仁貴。

“來得好!”薛仁貴大喝一聲,沒想到能再次與樊梨花交鋒,當真讓他豪情萬丈,揮舞著方天畫戟便迎了上去。

樊梨花右手持槍,遠遠一刺,快、準、狠,薛仁貴自知這一槍無法閃躲,持戟上挑,撥開樊梨花的銀槍,一戟橫劃回擊,樊梨花快速後仰,堪堪躲過這一戟,由於嫁衣太寬大,被戟掃中一角,刮下一大片紅布。

樊梨花的槍尾正好在前,就順勢擊向薛仁貴的馬頭,薛仁貴怎能讓她得逞,揮戟架開銀槍,槍戟在他的馬頭前交碰,馬兒受驚,嘶鳴一聲往前跑去,薛仁貴用力扯韁繩,順勢一戟回刺樊梨花後背,樊梨花回頭一槍,發力奇巧,槍尖挑在薛仁貴的戟刃上,將戟格開,二人交錯而過,雙雙調轉馬頭,在陣中周旋起來,二人的親衛隊紛紛避讓,給這兩位主將讓路。

此刻,唐軍的五千騎兵全都圍著西突厥的大軍強攻,雖然西突厥大軍有梨花陣,但這個陣法不是無敵的,畢竟他們兵力處於劣勢,而且大唐騎兵驍勇異常,西突厥的梨花陣漸處下風,不斷往中間收縮。

就在唐軍和西突厥軍激戰之時,噶爾欽陵在高高的瞭望塔上不斷揮旗,下方吐蕃軍開始排隊列陣,然後吐蕃軍居然全都取出弓箭,彎弓搭箭,噶爾欽陵猛一揮旗,“嗡”地一聲弓弦齊響,樊梨花便看到無數箭雨漫天飛來,頓時瞳孔收縮,驚聲大喝:“小心!”

薛仁貴也聽到了弓弦之聲,可他此刻背對吐蕃軍,待他回頭望時,箭雨已然落下,他觸不及防,被一支飛矢擊中,貫穿右臂,還好未擊中要害,他的親衛們見狀趕忙紛紛上前救援,以盾牌結起盾牆,抵擋箭雨,保護薛仁貴後退。

而正在激戰的唐軍和西突厥軍頓時死傷慘重,樊梨花憤怒異常,揮舞銀槍撥開幾根箭矢,朝著瞭望塔高喝:“噶爾欽陵, 你做什麽!”

噶爾欽陵根本不理她,繼續打旗語,眾弓手再次連續齊射,前方軍陣中人仰馬翻,箭矢可不長眼睛,唐軍和西突厥都無處可逃,傷亡很大,無奈之下,薛仁貴只能下令撤退,樊梨花趕忙帶著殘軍朝西吐蕃軍衝去,她現在恨不得直接下令一陣衝鋒,將這些吐蕃軍殺個一乾二淨,然而理智告訴她不可以,唐軍雖退,但危機未解,可噶爾欽陵殘酷的行為讓她很憤怒,她一定要跟噶爾欽陵算帳。

見唐軍撤退,噶爾欽陵以旗語命令大軍停止射擊,然後在瞭望塔上觀察唐軍動向。樊梨花策馬靠近瞭望塔,隨手奪過一個吐蕃軍的長戈,猛力朝瞭望塔上擲去,長戈劃出一道大大的弧線,越過六七十米的距離,直奔瞭望塔廢去,看到長戈飛來,噶爾欽陵滿面微笑,動都不動,鎮定自若,“啪”地一聲,長戈狠狠刺入瞭望塔的木柱上,入木三寸有余,戈尾晃動不止,距離噶爾欽陵只有兩尺不到。

“滾下來!”樊梨花瞪眼大喝,聲若鳳鳴。

噶爾欽陵淡然一笑,轉身走下瞭望台,樊梨花騎馬來到瞭望台下等候。

過得片刻,噶爾欽陵終於走到了瞭望台下,樊梨花翻身下馬,大步朝他走去,二話不說,直接一腳踹在噶爾欽陵胸口,噶爾欽陵在武藝方面只是中人之姿,哪裡抵得住樊梨花的神力,直接被一腳踹飛,撞在瞭望塔的牆壁上,斑駁的牆面泥石簌簌落下,噶爾欽陵手捂胸口,嘴角開始流血,這一腳可不輕呢,幸虧樊梨花沒想殺他,而且他還有護心鏡護住胸口,不然那一腳絕對能把他一排胸骨踹斷。...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