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開著房車回大唐》五百八十八章:殿議吏治
葉孟秋也跟了李浩有段時間了,對李浩的一些習慣有所了解,看到李浩笑得這麽雞賊,他不禁挑了挑眉,估摸著那群大臣肯定是被李浩惦記上了,指不定李浩要怎麽坑他們呢。

李浩捧著“為人民服務”的茶杯,揭開蓋子喝了一口茶,張口哈了一大口白氣,笑呵呵道:“這鬼天氣啊,又要下雪了呢,對了,今日是幾日?”

葉孟秋站在他身側,淡淡回道:“王爺,今日冬至呢,您怎麽會不知道?”

李浩轉頭笑眯眯地看了他一眼,道:“我當然知道,但我就是要問一下,這樣才顯得裝逼嘛,電視和電影裡的大人物都這樣,屁大點的事都會問手下。”

葉孟秋一陣無語,他知道,李浩的“瘋病”又犯了。

在葉孟秋的奇怪表情中,李浩又道:“狄仁傑去杭州也有段日子了吧,也該回來了,如果我所猜不錯,他一定帶回來很多的吏治問題,孟秋,麻煩你幫我送一封信去薛將軍那兒。”

“是!”葉孟秋恭敬地把雙手伸到李浩面前,準備接信。

李浩一轉身:“你等會兒,我還沒寫呢。”

葉孟秋:……

李浩有個特點,他不能閑,他只要一閑下來,言行就會變得很古怪,就像剛才那樣,在古代,這叫古怪,在未來世界,這叫逗比。

李浩的推測還是很準的,當天夜裡就下雪了,第二天上午,狄仁傑帶著一眾大理寺官員以及問事策馬揚鞭進了長安城,要說大理寺還是很牛逼的,可以在城中騎馬,因為大理寺一般都是處理緊急要案的,所以他們有在城中騎馬的特權。

狄仁傑帶著一幫人回到大理寺,立刻去見大理寺卿孫伏伽,匯報在杭州辦事的情況,孫伏伽聽完匯報後,當即便開始寫奏疏,下午時分,孫伏伽帶著狄仁傑入太極宮,請求面聖。

李世民在甘露殿召見孫伏伽,看完奏疏之後,李世民雙眉漸漸擰起,傳狄仁傑進殿問話,李世民問了什麽,狄仁傑答了什麽,沒有人知道,因為當時只有他們三人在場,不過在狄仁傑和孫伏伽離開之後,李世民喚來許廉服侍,許廉發現李世民的神色很不好,雙眉緊鎖,一副憂心忡忡的樣子。

隔日一早,大朝會,群臣齊聚太極殿,共商國事,今天李浩居然來了,這讓眾臣皺眉,李浩上朝,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朝會開始後,李世民手持一本奏疏,怒容滿面道:“諸卿皆是我大唐棟梁,撐起了我大唐的天下,朕為君,卿等為臣,齊心共力,治理天下,然則今日,朕想問問諸卿,為官者,為何?”

群臣聞言盡都面面相覷,李世民問他們為何做官呢,這個問題很有深度喲,答案很主觀喲,要好好回答,看李世民今日這不開心的樣子,恐怕是不能惹,千萬不能答錯了,要撿漂亮話說。

對於這種棘手的問題,是沒有人願意主動去回答的,因為他們還沒摸清風向,不能冒險,所以說嘛,揣摩聖意非常重要,但也非常危險,揣摩對了,步步高升,揣摩錯了,牢底坐穿。

李世民見沒人答話,便開始點名,這有點像初中課堂,老師問出一個很難的問題,如果沒人舉手,那麽老師就會隨機點名讓人回答,原來這是有傳統的。

李世民第一個點的就是狄仁傑,他指了指狄仁傑,問道:“狄仁傑,你說說,你為何當官?”

狄仁傑大步出列,躬身行禮道:“陛下,微臣曾聽高人說過一席話,這一席話,足夠微臣受用一生,微臣就算將來辭世入土,也要命後人將此言刻於碑銘之上。”

“哦?”李世民聞言一陣好奇,

問道,“是何話,說出來叫朕和諸卿聽聽。”“是。”狄仁傑緩緩道,“那人說,‘男子漢大丈夫,生於天地間,當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乃不虛此生。’”

一旁的李浩聞言直咂嘴,這小子真是……居然把自己當初教育葉孟秋的話給拿過去用了,還用得如此出神入化,在太極殿上裝逼,原本自己還準備拿來裝逼的呢,現在看來,又要重新找一句話應付李世民的提問了,身為李世民身邊的紅人,李浩用腳丫都能想到,李世民肯定會讓自己回答他那個奇葩問題的。

李浩咂嘴表示不屑,然而李世民卻是震驚不已,群臣也是紛紛動容,議論紛紛,覺得這句話簡直牛逼到不行,裝逼到不行,氣魄大到不行,他們已經開始議論,到底是什麽樣的高人,能說出這番大氣魄之言。

李世民手扶膝蓋,喃喃念道:“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好氣魄,好氣魄啊!狄卿,你告訴朕,此話是哪位高人所講,朕一定要親自去見一見。”

狄仁傑道:“回陛下,這位高人,就在殿上。”

此言一出,群臣嘩然,李世民也是雙眼陡睜,滿面驚喜道:“原來此人已被朕收入囊中,哈哈,妙極,快說,到底是誰說的?”

狄仁傑拱手道:“回陛下,說這句話的人,正是瓊南王李浩李詩狂。”

這句話一出口,群臣都快炸了,紛紛看向李浩,有人嫉妒,有人鬱悶,有人怨念,有人仇恨,各種各樣的眼神交織而來,李浩只能回身朝眾人頻頻抱拳,臉上……得意滴笑,得意滴笑,不對,應該是嘚瑟地笑,“得意”這個詞,太委婉了,完全無法形容此刻李浩的狀態。

李世民慨歎不已,雖然他知道李浩有大才,也有大志向,這句話出自李浩之口,他不驚訝,但此刻李浩的畫風是如此的LO,哪有半分高人模樣,與李世民的預想,出入有點大。

“咳……咳……”李世民忽然把手湊到嘴前咳嗽起來,也不知道是真咳還是清咳,然後緩緩道,“詩狂,可以了,可以了。”

他這是要李浩停止裝逼呢,因為他也看不下去了,這裡畢竟是太極殿,在這裡裝逼不大合適。

“是。”李浩轉回身來,拱手行了一禮,問,“陛下是不是要問臣為何當官?”

“罷了,你便不用問了。”李世民擺了擺手,緩緩道,“詩狂你的那句話,可引為百官之銘,然而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幾人,諸卿,你們做到了沒有?”

群臣聞言一陣沉默,就連魏征都不敢答話,魏征雖然剛直不阿,中正廉明,但他自問還未做到為往聖繼絕學,所以他不敢答話,放眼如今的大唐,似乎也只有李浩做到了。

李世民等了片刻,見群臣盡都不言,他的臉色變得難看起來,晃了晃手中的奏疏,沉聲道:“知道朕今日為何要問你們這個問題嗎,為官者,承載了朝廷授予的權力與職責,這份權力與職責如何運用,是造福於民,還是禍害於民,皆因人而異,造福於民,則一方富庶,歌舞升平,禍害於民,則怨聲載道,哀鴻遍野,江山社稷,不是朕一人在治理,是群臣與朕合力而治,便如開船一樣,朕只不過是掌了舵盤,操控了方向,船該如何行,行得有多快,行得穩不穩,還要依賴大唐所有的官吏,但杭州的官吏們,太讓朕失望了!”

李世民說到最後,近乎在咆哮,還將奏疏猛擲在地,整個大殿頓時一片安靜,只聽到李世民的聲音在殿內回響,沒有一人敢吱聲。

“狄仁傑,你上前撿起來,念與諸卿聽。”

“遵旨。”狄仁傑上前撿起地上的奏疏,然後大聲念起來。

這是孫伏伽寫的奏疏,上面詳細記載了狄仁傑此次在杭州處理杭州遺留問題的結果,經狄仁傑嚴格審查,杭州大小官吏之中,有三十五人與前杭州刺史梁文右以及前折衝都尉韓進有勾連,蛇鼠一窩,做出了一系列的亂政敗德之事,杭州的案件卷宗之中,冤假錯案更是不勝枚舉,多達七百三十六件,有些自然是梁文右為了私利,故意錯判,而有些,則是梁文右能力有限,實在無法破案, 只能胡亂弄出了個結果,草草結案的,還有些則是誤判的,畢竟梁文右只是一個整日吟詩看文章的文人,對於審理案件,專業不對口。

聽到狄仁傑念出的這些龐大數據,群臣均都震驚不已,待狄仁傑念完,李世民開口道:“一個小小的杭州,三十五名官吏領著朝廷的俸祿,卻禍害著朕的子民!是可忍!孰不可忍!”

李世民重重地拍在龍椅上,雙眼瞪得滾圓,他已經很久沒有發這麽大的火了,只聽他繼續咬牙切齒道:“這只是大唐一隅而已,大唐有多少州郡!十個州郡之中,若有一個州郡像杭州一樣,那大唐百姓還如何活!”

群臣像一群被老師訓斥的學生一般,都低垂著腦袋,一聲不吭,唯有極少的幾個人抬著頭,因為他們心中無愧,李浩就是頭昂得最高的那個。

過了片刻,李世民道:“此等不正之風,當立即遏止,否則大唐江山,何以長安,朕今日朝會,不是要訓斥諸卿,而是要諸卿給出治國良藥,如何清吏治正官風。”

此言一出,群臣開始悄悄地交流眼神,對於這突然而來的提問,他們觸不及防,而且這不是小事,是關於吏治的問題,是國策之一。

靜候良久,無人發言,李世民不太高興,剛想開口,忽然,只見一個高大的身影從武官行列的前排越眾而出,行禮大聲道:“陛下,臣薛仁貴有話要說。”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