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使用能幫助您收藏更多喜歡的好書,
希望大家都能多多登入,管理員在此感激不盡啦!
《開著房車回大唐》六百六十三章:拓僵立碑
終於殺死了阿史那賀魯,樊梨花整個人都松了一口氣,抓住阿史那賀魯的頭髮,將其首級提在手中,轉身高高舉起,正好對著東邊的太陽。

後方唐軍見狀紛紛興奮呐喊:“大唐萬勝!大唐萬勝!大唐萬勝……”

迎著朝陽,望著手中阿史那賀魯的首級,樊梨花輕聲自語:“爹,哥哥,弟弟,梨花為你們報仇了……”說到最後一句時,她再也忍不住,淚水奪眶而出。

感傷了片刻,樊梨花帶上阿史那賀魯的人頭,繼續追趕楊藩殘軍,中午時分終於攆上了他們,大戰了一場,又誅殺西突厥近三千人,還擒獲了大批西突厥的貴族和大臣,楊藩撇下這群貴族和大臣,帶著僅剩的三千騎隊逃走,沒有了這群人拖累,楊藩逃跑速度大幅提升。

到太陽落山時,樊梨花已經知道,想要追上楊藩是不可能了,窮寇莫追,現在她只有兩千騎兵,再追下去太過冒險了,於是連夜帶著大軍返回王庭。

王庭之中,秦瓊他們已經在收拾殘局,王庭作為西突厥的都城,人口還是很多的,有二十多萬百姓,這群西突厥的百姓接受不了國家破滅的現實,許多人趁著唐軍不注意,偷偷發起暴動,攪弄風雨,這讓各路行軍總管十分頭疼。

樊梨花返回城中,秦瓊和各路總管去見樊梨花,匯報城中現狀,絕大部分都是好消息,最好的消息莫過於,從王宮之中搜刮出巨量金銀財寶,粗布計算,約值得兩百萬貫,唯獨有個壞消息,百姓時常發起暴動,大軍已經誅殺了近萬暴民。

樊梨花聽後稍微想了想,就有了主意,她派人去將俘虜來的那些西突厥文臣和貴族們全都帶來,竟有三百多人,小到街道主任,大到西突厥的一品大員,樊梨花隻給他們一句話,不想死的話,就好好安撫城中百姓,讓他們接受這個現實,大唐雖然吞並了西突厥,但不會奴役西突厥的百姓,從此以後,西突厥百姓全部加入唐籍。

為了方便他們行事,樊梨花還特地給他們安排了一些人手,還別說,這群官員和貴族出馬果然有用,畢竟他們在地方上有一定影響力,隻一天時間,整個王庭都安靜了下來,百姓們也不群情激憤地瞎鬧了,其實主要還是樊梨花的軍律嚴明,未發生軍士襲擾百姓的事情,否則必定一發不可收。

三天之後,楊定國、洛昆還有格羅尼三人帶著大軍還有戰俘從新源來到王庭,樊梨花派楊定國監守王庭,打算自己帶著木昆和尼孰兩個部族繼續西征,出發之前,她寫了一封戰報送去長安,匯報征西大捷。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四萬大軍出發,一同帶去的,還有那塊李浩題字的石碑,她說過要為大唐拓僵七千裡,既然放出了豪言,就一定要做到,她從來都是這樣。

一路向西,十分順利,不管哪個部族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不用多說,直接歸降,主動獻上牛馬金銀和歸降書,從此投靠大唐。

往西行了數千裡,經過熟海,扎克馬克,越過阿姆河,樊梨花都未曾動一次刀兵,順暢得不像是西征,倒像是超大旅行團。

西突厥的王庭都被攻陷了,可汗也死了,這個消息不脛而走,西突厥周圍的各番邦自然要落井下石,痛打落水狗,對鎮守西方的西突厥大軍發難,同時有近十個國家一齊對西突厥發動戰爭,哪裡還有人顧得上樊梨花的大軍,就算遇到樊梨花的大軍,也不敢打啊,樊梨花一路竟收降了十七個大部族,加起來有五十多萬遊牧百姓,其中有十一個部族是族長特地趕來向樊梨花呈遞歸降投誠書的,

可見大唐富足,威儀四海,當真是天下歸心,許多番邦之民渴望加入大唐,受大唐庇護,畢竟……他們對西突厥也沒啥感情。越過阿姆河後,來到安息,這裡曾是寧遠國,只不過被西突厥武力佔有了,寧遠國的名字或許不太響亮,但在歷史上,還有個非常有名的名字,甚至經常出現在武俠了,沒錯,就是大宛了,出名馬的一個國度。

大宛名駒天下聞名,樊梨花帶著大軍駐扎安息,大宛國主親自來拜見她,向她獻上汗血寶馬兩百匹,還有一些奇珍異寶,當然,還有他的歸降投誠書。

樊梨花和大宛國主詳談了很久,詢問了附近的情況,得知波斯和阿拉伯帝國派兵擊敗了西突厥鎮守邊境的七萬大軍,加上其他各國的反抗,西突厥西邊的十五萬大軍已經支離破碎,楊藩來到這裡收整殘兵敗將,湊足了三萬大軍,掠奪了大批糧食,想要投誠波斯。

然而波斯拒絕了他,因為波斯國力雖然尚可,但與大唐比起來相差還是很大的,波斯不敢惹大唐,所以不敢接受楊藩,楊藩很生氣,真正的走投無路,然而阿拉伯帝國卻向他拋出了橄欖枝。

楊藩以前多次擊敗阿拉伯帝國的軍隊,大家可以說是死敵,阿拉伯帝國竟然不計前嫌,願意收留他,楊藩也是藝高人大膽,就這麽去了阿拉伯帝國。

聽聞楊藩投靠了阿拉伯帝國,樊梨花不禁皺眉,楊藩此人善於用兵,而且行事不擇手段,從他逃亡時拋下阿史那賀魯和眾臣就可以看出,這個人比毒蛇還陰狠,阿拉伯帝國對於唐人的態度一向不怎麽友好,若是收了楊藩,只怕以後對大唐極為不利。

然而樊梨花就算知道這些,也是無能為力,她雖然是行軍大總管,但卻不能胡來,主動對別國開戰的話,需要皇帝的批準,不是她想打誰就能打誰的,況且,以她現在的兵力,想要攻打阿拉伯帝國,絕對不可能。

送走大宛國主,樊梨花取出軍事地圖看了起來,她盯著地圖看了許久,仰頭長歎:“難怪出征前李浩就告訴我,此次西征,到達大宛便可,不可再繼續往前,西北方向是波斯,東北方向是阿拉伯帝國,我已無疆可拓,沒想到區區數年,西突厥就被阿拉伯帝國侵吞了近千裡的國土,還好,從安西都護府到這裡,差不多也有七千裡了,也算是完成了我的承諾。”

感歎完後,樊梨花立刻開始寫戰報,戰報內容很簡單,奏請李世民在大宛設安息火尋二州,西遷安西都護府至安息州,並往安西都護府加派兵力,力守邊塞,西突厥大將楊藩投靠阿拉伯帝國,可見阿拉伯帝國頗有野心,恐要對大唐不利。

寫完戰報後,樊梨花派快馬送出,然後便叮囑范水:“范水,明日一早,帶兩萬精兵,帶上石碑,隨我去邊塞立碑。”

范水聞言渾身一震,激動得無以複加,終於要到這一刻了,這激動人心的一刻,身為武將,最大的榮耀便是為國開疆拓土,樊梨花征滅西突厥,為大唐拓土七千裡,立碑邊境,威懾外邦,這樣的大事,怎能不振奮人心,絕對會青史流傳,就像當年李廣“飲馬酒泉,封狼居胥”一樣。

隔日一早,樊梨花帶著兩萬大軍輕裝出發,下午時分,來到西方百裡之外的茫茫荒原上,在前面帶路的大宛使臣忽然對樊梨花道:“樊大總管,到了。”

樊梨花讓大軍停下,轉頭問他:“這裡就是大唐與波斯還有阿拉伯的邊境了?”

“是的,樊大總管。”大宛使臣頷首道,“這裡就是大唐帝國,波斯帝國,阿拉伯帝國三國邊界。”

樊梨花抬目四望一番,這裡茫茫一片,可見遠處群山,卻不見任何鮮明標志,也不知道是怎麽定義國界的,按照地圖所示,差不多也就是這裡了,她下馬向前了一會兒,猛然用力一跺腳,在地上留下一個腳印,然後高聲道:“在這裡,立碑!”

“是!”後方上百人興奮高呼,十幾人拿著鐵鍬過來掘土,其余人則開始搬石碑,此刻石碑被黑布包裹著上半段,將所有碑文都擋住,隻從下半段看的話,像是個大石塊。

大宛使臣不太明白,走到樊梨花面前行禮問:“樊大總管,您這是做什麽?”

“立碑。”樊梨花緩緩道,“大唐瓊南王聽說過嗎?”

“聽過,聽過!”大宛使臣聞言睜大了眼睛, 聲音也提高了,讚道,“瓊南王是大唐的奇人,和樊大總管一樣,是戰無不勝的大將軍!”

樊梨花負手傲然道:“大唐貞觀十七年,那時候的瓊南王還只是藍田侯,一人領四萬大軍,擊破數倍兵力的七國聯軍,反敗為勝,創造戰史神話,後又驅逐西突厥千裡之遙,於西突厥疆土之上立下石碑,碑文曰:大唐國境界碑,此界以東,皆為唐土,爾等外邦,不可輕犯,若仰中華之文明,可虔心來朝,敢圖大唐分毫寸土,必滅其族,有犯我大唐天威者,雖遠必誅!大唐貞觀十七年,李詩狂立碑於此,警醒萬邦。”

大宛使臣聞言渾身劇震,撲通一聲便跪倒在地,虔誠高呼:“我寧遠國對大唐萬世忠臣,不敢有違,大唐昌盛,萬世不竭!”

樊梨花轉頭看了他一眼,緩緩道:“寧遠國,不複存在了,你以後說話可得小心點,我大唐……不容國中有國,此事本總管也與你們國主說過。”

“是,小人知罪!小人知罪!”這大宛使臣沒想到馬屁拍在馬腿上,嚇得額頭冷汗直冒,還好樊梨花沒有跟他計較。

過了許久,石碑立好,樊梨花親自上前揭開黑布,黑布隨風飄走,露出碑文,只見李浩的碑文之旁,多了一行字,內容是:大唐貞觀二十四年,樊梨花擊破西突厥,拓土七千裡,移碑與此,借李詩狂之言,警醒萬邦!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新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手機站全新改版升級地址:,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無廣告清新閱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