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快點登入,你們這些看小說都不登入就離開的。
登入可以幫助你收藏跟紀錄愛書,大叔的心血要多來支持。
不然管理員會難過。
《開著房車回大唐》四十九章:李浩封爵
  其實李浩在後方一直注視著伏允,無意間發現伏允身後的扎可吉倫時不時地悄悄抬頭看李道宗,行跡十分可疑,於是他便留了個心眼,一直暗暗握住魚鏢彈弓,果然不出他所料,扎可吉倫確實另有所圖。

  李浩雖然早有準備,但他還是低估了扎可吉倫的速度,還好扎可吉倫只是想劫持李道宗,沒有殺心,李浩才有機會射殺他,不然李道宗這次肯定翹辮子。

  扎可吉倫雖然被一箭射中腦門,不過他最後的一絲意識想要控制著右手割破李道宗的喉嚨,然而隻劃破一絲皮,他的手就無力垂下,整個人栽倒在地。

  全場一片寂靜,伏允一臉呆滯地望著扎可吉倫的屍體,心中只有一句話:“完了,徹底完了。”

  李道宗長舒了一口氣,即便是身經百戰,遇到這種生死存亡之事,他也驚出了一身冷汗,轉身朝後方看了一眼,最後目光定在李浩身上,因為李浩的手中還拿著彈弓,保持著射擊的姿勢,見李道宗注視自己,他還非常裝逼地說了一句:“我可是彈弓小李廣來著。”

  李道宗沉默了片刻,淡淡道:“這次生擒伏允的功勞,是李浩的!”

  李浩聞言頓時懵逼,自己只是出於本能地保護主將而已,這是身為一個親衛的職責,怎麽李道宗這麽大方,居然把這麽大的一個功勞送給自己了。

  其實不是李道宗大方,他有自己的小算盤,他這次出征吐谷渾,立的功勞已經夠多了,生擒伏允這麽大的功勞他不敢接,因為他怕功高蓋主,軍功有的時候並不是越大越好的,所以他就做了個順水人情,把功勞讓給李浩,至於李世民怎麽賞李浩,那就不關他的事了。

  伏允受俘,外加五千多兵馬和糧草,李道宗帶著俘虜往回趕,半個月後走出突淪川,與侯君集會合,進逾星宿川(星宿海),至柏海(青海鄂陵湖和扎陵湖)與李靖軍合師。伏允之子大寧王伏順斬天柱王,率部歸唐,願世代稱臣納貢,李靖奏請朝廷,在此等候聖旨。

  過了將近兩個月,聖旨到達,封伏順為可汗、西平郡王,並賜名慕容順,吐谷渾成為唐朝屬國,慕容順千恩萬謝,然後恭送李靖大軍班師回朝。

  這次攻打吐谷渾取得了完美的勝利,舉國歡慶,貞觀十年六月,大軍抵達長安,李靖率眾路行軍總管於長安承天門前獻俘,而這次的將領隊列中卻多了一個沒有穿甲胄的少年,沒錯,他就是李浩,這是李靖特許的,因為李浩這次立下大功,生擒伏允可汗,這樣的功勞可以算是這一仗的終極功勞了。

  一千唐軍押解著數千俘虜進入長安,寬大的街道旁圍滿了大唐百姓,盡都歡呼大叫,到最後,雜亂的歡呼聲變成整齊的一句話“大唐萬勝!”,那聲音幾乎要震碎雲層,直裂蒼穹,即便是想安心做一條鹹魚的李浩也不禁聽得熱血沸騰。

  一行人來到承天門前停下,數千俘虜全部跪伏,為首之人正是伏允可汗,等了許久,承天門中馳出一匹快馬,只見黃安高舉一卷明黃卷軸策馬而來,人未到,聲先至:“聖旨到!”

  眾將紛紛下馬接旨,滿街百姓和兵士也紛紛跪伏,李浩看到這一幕,忽然心中長歎:“這就是帝皇之威,難怪總有那麽多人相當皇帝,因為那是人間的終極權利,可掌億萬生靈的生殺大權。”

  李浩是最後一個跪下的,黃安一直看李浩不爽,見他最後一個跪,忍不住狠狠瞪了他一眼,李浩假裝沒看見。

  黃安展開聖旨,

朗朗念來:“製曰,天下雖大,莫非皇土,率土之濱,莫非皇臣,吐谷渾伏允,受大唐聖恩至隆,然不思報效之心,卻生豺狼歹念,屢犯大唐天威……”  聖旨寫的很不錯,很有氣勢,也很有節奏,開頭先列舉伏允的諸多罪行,甚至連伏允年輕時逛窯子不給錢這種破事都寫出來了,反正李世民的目的只有一個,讓別人知道伏允是個壞人,而我英明神武的天可汗是好人,代表正義消滅你!

  聖旨的後半段就是一一誇獎各位行軍總管,從李靖一直誇到李浩,大致意思是各位辛苦了,大唐會記得你們功勞的,黃金會有滴,官位會有滴,美女也會有滴。

  聖旨剛念完,眾人剛想起身,又聽一聲長呼傳來:“聖旨到!”便見又是一匹快馬從承天門疾奔而來,只見太極宮太監總管許廉手持聖旨翻身下馬,高聲道:“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岷州都督李道彥,……鄯善軍李道宗麾下親衛陪戎校尉李浩,接旨——”

  所有的行軍總管和帳下主力戰將都被點名,而其中李浩就是個異類,人家都是什麽總管都督尚書什麽的,而他只是從九品的陪戎校尉,還有什麽親衛,這算職位嗎,說出來簡直好羞恥,李浩聽到自己這麽長的名頭,不禁有點臉紅。

  雖然還不知道聖旨內容,但經驗豐富的眾人不用想也知道是封賞的聖旨了,唯有李浩不知道,跟著眾人一起山呼:“臣接旨!”

  許廉開始念聖旨,這次的聖旨很直接,沒有任何鋪墊,直奔主題,開始封賞,李靖的官位和爵位已經到頂,封無可封,李世民就給他升了一下勳位,升為上柱國,這已經是最高勳位了。

  李靖聽到自己封賞的時候,沒有開心,反而微微蹙了蹙眉,他不是對李世民的封賞不滿,而是擔心,因為自己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離功高蓋主不遠了,這不是個好事。

  李道宗由任城王改封為江夏王,爵位上升了,然而這個封賞似乎有點不痛不癢。

  李浩的職位最低,自然是最後一個封賞,只聽許廉念道:“陪戎校尉李浩,於庫山之役識破敵軍陰謀,援救糧草,以八十火頭軍大破三百吐谷渾騎兵精銳,又於突淪川生擒敵酋伏允,有勇有謀,居功至偉,敕封爵位藍田縣男,食邑兩百戶,賞錢千貫,特許入國子監進學,欽哉!”

  接下來就是一陣山呼謝恩,李靖上前接過聖旨。

  李浩此刻的心情很不好,封爵什麽的,他不稀罕,賞錢千貫,呵呵,對於坐擁近十萬家產的他來說簡直就是毛毛雨,最討厭的是最後一個賞賜,入國子監進學,他簡直想罵娘,李世民的腦子是被驢踢了嗎,老子哪裡惹到你了,前世被學校折磨了十幾年,來到大唐剛想偷偷懶,你特麽又讓老子去上學!上你妹啊!不能忍!不能忍啊!

  獻俘結束,李浩情緒低落地回到家,家裡的眾人非常開心,張燈結彩,跟過年似的,喜氣洋洋地恭喜他,李浩也不好給他們甩臉子,只能擠出敷衍的笑容應付了一下,然後躲到房間裡生悶氣去了。

  李浩剛進房間沒多久,敲門聲就響起了,李浩煩躁地嚷嚷:“沒什麽大事就別來吵我,煩著呢!”

  杜洪的聲音從門外傳來:“少爺,趙國公府來人了,說是傳長孫大人的話,讓你去他府上一敘。”

  “長孫無忌!”李浩聞言失聲驚呼,衝過去打開房門,“人在哪?”

  杜洪回答:“在客廳等著呢。”

  “備車,我要去長安。”李浩說完一陣風似地去客廳了。

  對於長孫無忌的邀請,李浩是不敢怠慢的,他見識過長孫無忌的厲害,這次自己之所以會去打仗吃苦,全都拜長孫無忌所賜,俗話說寧得罪君子莫得罪小人,寧得罪小人,別得罪偽君子,在李浩的心中,長孫無忌已經被劃為偽君子這一列,而且是笑面虎的那種。

  李浩來到趙國公府,管家親自出門迎接,帶他去客廳,長孫無忌正在吃茶等待,雙方一見面,李浩疾行數步上前,恭敬行禮:“小子拜見長孫伯伯。”

  “哈哈,賢侄莫要多禮,莫要多禮,快請坐。”長孫無忌笑得很爽朗,明顯心情不錯。

  李浩入位坐下,等長孫無忌訓話,果然,剛坐穩,長孫無忌就笑呵呵地道:“賢侄,你果然是大唐英傑,允文允武,第一次隨軍出征便立下如此潑天大功,放眼大唐,即便是號稱軍神的李靖,在你這個歲數,也沒有你這般的本事啊,哈哈。”

  李浩賠笑謙虛:“哪裡,小子只是運氣好而已,伯伯謬讚了,小子有幾斤幾兩,自己還是知道,允文允武談不上,文不成武不就倒是差不多,呵呵。”

  “賢侄你太妄自菲薄了。”長孫無忌挑眉道,“房玄齡曾送一首詩給老夫,叫做《風入松》,那首詩寫的不錯,相當不錯,就連老夫也自問寫不出這麽好的詩來,起初老夫以為是房玄齡所作,拿來與我炫耀,沒想到他卻告訴老夫,那首詩乃是你所作,小子,你老實告訴老夫,《風入松》當真是你的手筆嗎?”

  李浩趕忙搖頭:“不是,是一個老和尚寫的,小子無意間聽到,就記下了。”

  “一個老和尚?”長孫無忌的表情忽然變得很精彩,“老和尚還沽酒樓前?還明日從扶殘醉,來尋陌上花鈿?”說完用狐疑的眼光望著李浩, 那表情仿佛在說“小子,莫要騙我,我可是讀過書的。”

  “額……”李浩眼珠連轉,笑嘻嘻道,“小子記錯了,是一個道士所作。”

  長孫無忌嘿笑道:“道士也不能尋什麽花鈿吧?”

  “不能嗎?”李浩瞪大眼驚詫地問,他只知道和尚不近女色,至於道士能不能近女色,他還真不清楚。

  “你說呢?”長孫無忌一臉壞笑地望著他。

  李浩快速變幻表情,然後痛心疾首地叫起來:“啊呀,原來道士也不能近女色啊,唉,這原來是個不守清規的道士,別讓我再見到他,不然我定要指著他鼻子好好數落一番。”

  李浩一個人演獨角戲,演的聲情並茂,誓死要拿小金人,長孫無忌早已洞悉一切,在一旁笑呵呵地望著他演戲。

  李浩演著演著也覺得演不下去了,今天狀態不好,演技浮誇不走心,小金人只能下次了,索性急速扭轉話題,嬉皮笑臉地道:“長孫大人,詩詞只是小道,來,咱們聊聊賺錢的事吧。”

  長孫無忌正在吃茶,聽聞此話頓時一口茶全都噴出來,瞪眼望著李浩,半晌才憋出一句話來:“詩詞是小道?賺錢是大道?你這句話要是被陛下聽到,你信不信他扒你三層皮!”

  “不可能!”李浩肅然搖頭。

  “哦?你不信?”長孫無忌饒有興致地望著李浩。

  李浩一本正經地回答:“陛下怎麽可能扒我三層皮,我統共也就只有一層皮。”

  長孫無忌聞言愣了,然後一臉精彩的表情望著李浩。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