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喜愛我們小說狂人的話,可以多多使用登入功能ヽ(●´∀`●)ノ
登入也能幫助你收藏你愛的小說~跟我們建立更深的連結喔 ♂
《開著房車回大唐》三百零九章:殿前鬥智(上)
這些使者自然沒有異議,他們也猜到李世民和李浩可能會暗箱操作,不過沒關系,讓李浩娶文成公主也挺好,起碼可以讓祿東讚丟人,他們的目的是針對祿東讚,而不是李浩。

 打發走了五位使臣,李世民道:“詩狂,你說這次比試該如何進行?”

 李浩道:“比試自然分武試和文試兩種,不過武試太過野蠻,難登大雅,而且吐蕃國師武藝高絕,微臣自知不是對手,還是進行文試吧。”

 “嗯,朕也是這麽想的。”李世民點頭道,“你回去準備準備,朕好好想想該如何出題,到時候朕會派人透露給你。”

 “陛下!”李浩道,“陛下可千萬不要出什麽詩詞文章的題目,那樣只怕祿東讚不服,說陛下偏袒微臣。”

 李世民聞言蹙眉:“那倒讓朕為難了,該如何出題呢?”

 李浩道:“陛下可出一些智計方面的題。”

 李世民擔憂道:“祿東讚號稱吐蕃第一智者,考智計……你有把握贏他嗎?”

 “微臣有十成把握。”李浩淡笑點頭,開什麽玩笑,他領先祿東讚一千三百多年,這還比不過的話,直接一頭撞死算了。

 “好。”李世民開懷點頭道,“反正朕也會透露試題給你,可保萬無一失。”

 隔日,聖旨下達四方館,讓六國使者於十月初一大朝會覲見,與李浩一起參與殿前比試,爭奪文成公主,六國使者紛紛領命。

 吐蕃使者團的院中涼亭下,巴蘇陀和祿東讚在喝茶,他們對李浩發明的茶愛不釋手,喝了片刻,巴蘇陀問祿東讚:“大相,此次的殿前比試,恐有貓膩啊。”

 祿東讚淡定喝茶,道:“此事本相自然知曉,李浩此子,奸計百出,如果不使詐,那便不是他了。”

 巴蘇陀擔憂問:“倘若唐皇偏袒李浩,徇私舞弊,那該如何是好?”

 “這個你不必擔心。”祿東讚擱下茶杯,自信一笑,“你以為本相這吐蕃第一智者的稱號是浪得虛名嗎,本相自有應對妙法,那李浩也就能耍耍陰謀詭計而已,若論智計,他又豈是本相的對手。”

 巴蘇陀見狀坦然一笑,道:“那某家就要提前恭喜大相了,此次殿前比試之後,大相將不再是吐蕃第一智者,而是天下第一智者了。”

 祿東讚繼續喝茶,微笑不語,顯然是默認了巴蘇陀的話。

 十月初一,大朝會如期舉行,這一次的大朝會,許多久不上朝的人都來了,就連魏王李泰,吳王李恪都來參加了,他們也很想見識一下這殿前比試。

 李浩早已收到了李世民派人送來的試題,李浩看過李世民的試題之後,淡然一笑,除了九曲穿珠之外,其他的試題都是小兒科。

 大朝會開始,群臣入殿,拜禮,然後李世民道:“宣吐蕃、天竺、格薩、大食、霍爾、真臘六國使者覲見。”

 黃門高聲重複:“宣吐蕃、天竺、格薩、大食、霍爾、真臘六國使者覲見!”

 六國使者大步入殿,祿東讚走在最前面,沒辦法,誰讓吐蕃在這六國之中最強呢。

 進殿行禮後,李世民道:“今日朝會的頭等大事,便是要進行殿前比試,由你們六國使者和大唐藍田縣侯李浩七方參與,最後勝出者,方能迎娶文成公主。”

 “遵命!”

 “藍田縣侯李浩何在!”李世民喊李浩。

 李浩出列行禮:“微臣在。”

 李世民道:“既然七方已到齊,那麽朕說說今日比試的方法,今日比試,不比武藝,不比詩文,比的乃是智計,朕出五道難題,能解開最多題者,便算勝出,各位可有異議?”

 “臣等無異議!”李浩和五國使者齊聲應答。

 祿東讚卻忽然道:“葛爾東讚有異議。”

 李世民聞言眉頭一蹙,不悅問:“吐蕃大相有何異議?”

 祿東讚道:“陛下,既然是考智計,葛爾東讚覺得,應該由參與者每人出一道題,一共七題,能解開題目最多者,算作勝出。”

 此言一出,滿殿嘩然,李浩眯眼看了一眼祿東讚,暗暗佩服祿東讚果然聰明,為了防止李世民暗箱操作,居然提出由參賽者各出一題的絕妙方法,那麽如此一來,絕無作弊的可能了,看來他也對自己的智商很自信啊,不過沒關系,李浩也很自信,參賽者出題就參賽者出題。

 李浩自信,但李世民擔心啊,他擔憂地望向李浩,李浩微微閉目,向他點了點頭,意思很明顯:“沒問題”。

 李世民便道:“好,那就按祿東讚所言,由參賽者每人各出一題!”

 祿東讚忽然又道:“陛下,為防有人串通,葛爾東讚建議,將七位參賽者都分隔開。”

 其余五國使者聞言紛紛變色,面面相覷,他們的那點小心思全被祿東讚識破了,倘若當真公平比智計,他們根本沒那自信跟祿東讚比。

 李世民再次向李浩投去一個詢問的目光,李浩還是點頭,李世民便高聲道:“來人,抬屏風!”

 一聲令下,眾宦官開始忙碌,過了好一會兒,殿上用屏風隔出了七個單間,宛若小房間一樣,每個小單間之間隔開兩尺,中間還站著金吾衛,以防有人傳聲作弊。

 李浩望著這比試場地的布置,搖頭暗歎:“祿東讚在吐蕃做大相真是屈才了,他應該去做監考老師。”

 祿東讚終於滿意了,李世民卻不太開心,皺著眉頭問:“祿東讚,這下你可滿意了?”

 祿東讚拱手道:“回陛下,葛爾東讚沒有異議了,可以開始了。”

 “好!”李世民高聲道,“七位,入場吧。”

 七人紛紛入場,葛爾東讚就在李浩旁邊那間,單間中有書案,案上有文房四寶,供他們寫答案用的。

 看到他們入場坐定,李世民給了許廉一個眼神,許廉高聲道:“比試開始!請沙漏!”

 只見一個宦官捧著一個小型沙漏過來,遞給了許廉,許廉接過來放在李世民案頭,這沙漏是李浩家的玻璃作坊產的,雕工精細,十分別致,價格也是不菲,現在李浩的玻璃作坊可不只是做鏡子和玻璃杯那麽簡單了,為了賺錢,還是要不斷創新啊。

 李世民將沙漏翻轉過來,細沙頓時便開始往下漏,十分快,李浩測過,細沙全部漏完要五分鍾,也就是古代所說的一盞茶的工夫,最大誤差不會超過十秒。

 見李世民翻轉了沙漏,許廉再次高聲道,“按順序來,由天竺使者最先出題,出題內容不可有疆域之分,一盞茶時辰內不出題,視為放棄出題權。”

 所謂的出題內容不可有疆域之分,就是說,不能把自己國家的一些偏僻的知識拿出來問,比如,天竺使者可以問,大象的鼻子有多長,畢竟古代交通不發達,其他幾國的使者估計這輩子都沒見過大象呢,誰特麽知道大象的鼻子有多長,出題考智慧,不是考常識。

 黑黝黝的天竺使者絞盡腦汁在那想,想了許久之後,哭喪著臉道:“我沒有準備,不出題了。”

 他居然主動放棄了出題權,李浩有點驚訝,但他仔細一想,立刻釋然,這個比試的方法是祿東讚臨時提出來的,他們當然沒準備什麽難題,一緊張,更會將以前曾經遇到過的難題給忘了。

 接著便是格薩國的使者出題了,格薩國使者也沒想出什麽好題目,最後放棄。

 接下來是真臘國使者出題,真臘國使者想了想,道:“一支竹竿,一丈長,一人將其拿在手中,問如何在不截斷竹竿的情況下,通過三尺寬七尺高的門?”

 李浩聽到這個題目頓時驚呆了,尼瑪,這算什麽難題?小學生都能輕松回答呀。

 李世民一翻沙漏,許廉高聲宣布:“開始答題,限時一盞茶的時辰!”

 李浩無奈,題目雖然簡單,感覺智商被侮辱了,但還是要答,在紙上寫道:“門朝南北,橫持竹竿,頭南尾北,縱竹竿千丈,亦能過門。”

 同時,祿東讚也拿起毛筆開始寫答案,他的答案是:“竿若矛,門若盾,矛擊盾穿,僅留一孔。”

 李浩和祿東讚雖然表述手法差異很大,但他們都很清晰地描述出了方法,這是正確答案。

 至於另外幾國的使者,還在苦思冥想,有人甚至還用筆在紙上畫圖,其實這一題真的很簡單,為何能難住這些使者,因為這一題有陷阱,陷阱就在於竹竿的長度和門的寬度和高度,這些數據具有很大的迷惑性,會將答題者不經意地引入二維世界,跟這些數據去較勁。

 霍爾國使者想了好久, 忽然腦中靈光一閃,終於想出答案了,然後提筆準備寫,然而他的筆卻凝在空中落不下了,因為他不知道怎麽寫,倒不是說他不會寫大唐的文字,而是他壓根不知道怎麽描述,寫橫著拿竹竿?不對,雖然事實是橫著拿,但應該怎麽橫,他原本就緊張,現在答題時間已經不多了,就更加緊張,越緊張就越不知道怎麽描述。

 就在這時,許廉忽然道:“時間到,請各位擱筆,否則將被視為答錯。”

 霍爾使者近乎崩潰,明明知道答案,卻沒辦法寫出來,那心中的鬱悶可想而知。

 然後許廉親自去將所有人的答題紙拿在手中,展示給眾人看,看完之後,許廉問真臘國使者:“此題何人答對了?”

 真臘使者道:“藍田縣侯和吐蕃使者答對了。”

 李世民聞言開心,默默持筆寫下李浩和祿東讚的名字。

 接下來,輪到祿東讚出題了,李世民頓時緊張起來。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