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登入嗎?
(-3-)是不是要下跪求你們?
趕快為了可愛的管理員登入喔。
登入可以得到收藏功能列表
還能夠讓我們知道你們有在支持狂人喔(*´∀`)~♥
《開著房車回大唐》三百二十七章:暗流湧動
李浩心中的這番話,當然不能說出來,不然他很懷疑自己是否能走出崔府,他只能陪著笑臉道:“實在是有十萬火急的大事,不然也不敢驚動崔老爺,請寬宥。”

“說吧,什麽事?”崔文泰端起茶杯輕輕喝了一口。

李浩道:“崔老爺,晉王到定州了,你知道嗎?”

“哦,晉王來啦。”崔文泰表現得很平淡,仿佛來的不是一個皇子,而是一個平頭老百姓。

李浩繼續道:“晉王此次前來,乃是奉陛下聖命,代天巡狩,治理雪災。”

崔文泰擱下茶杯,道:“此事與老夫又有何乾呢?”

李浩笑了笑,道:“昨日晉王剛至定州,入城之時見定州城外哀鴻遍野,心中不忍,與定州刺史交涉後,方知定州城中早已錢糧用盡,晉王無奈之下,隻得派我前來向崔老爺求助,希望崔老爺能捐助些許錢糧,救萬民於水火,回長安之後,晉王必定會為崔氏請功。”

“請功便不必了。”崔文泰淡淡道,“錢糧也沒有,李小友莫要看老夫家大業大,每日消耗也是大得驚人,要操持這麽大的一番家業,可不是一件容易事呢。”

李浩聞言故意露出尷尬之色,道:“崔老爺,晉王很有誠心地前來求助啊,希望崔老爺高抬貴手,救救百姓,這不僅能為崔氏積殷德,還能受皇上恩賞,何樂而不為呢。”

“老夫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崔文泰緩緩道,“天降大災,百姓受苦,難道我崔家就好過了嗎,你可知,此次雪災,受災最大的乃是我們的崔家,你可知我們崔家有多少莊稼毀於田中,陛下若要賑災,我崔家也該分得賑災錢糧。”

李浩聞言驚呆了,他已經感覺自己很不要臉了,沒想到這崔文泰比自己還不要臉,尼瑪,你們是災民嗎?老子就沒見過你們這麽牛逼的災民,豪宅都快趕上太極宮了,還想要賑災錢糧,臭不要臉。

崔文泰將話說到這個份上,聊天基本無法繼續了,李浩起身拱手道:“崔老爺的意思,晚輩明白了,晚輩這就回去回復晉王。”

崔文泰又不理他了,繼續擺弄棋局,李浩在崔家碰壁已經碰習慣了,轉身自行離開,走出花園的時候,崔文靖就守在花園門外,再次為李浩引路,送他出府。

李浩剛出花園,湖面忽然漾起水波,一條畫舫從水榭下緩緩遊出,搖櫓的是一個壯實漢子,船頭站著一位須發雪白老態龍鍾的老者。

水榭有碼頭,畫舫停到碼頭旁,老者手拄拐杖,在船夫的攙扶下緩緩走上水榭,崔文泰立刻起身,朝著白發老者躬身行禮,恭敬無比道:“老太爺。”原來這老者就是崔氏老太爺崔崇志。

崔崇志擺了擺手,示意他免禮,然後緩緩道:“方才的話,我都聽到了。”

崔文泰趕忙上去扶著他坐下,道:“爹,外面將這李浩傳得神乎其神,依孩兒看,也不過如此。”

“不過如此?”崔崇志抬頭冷笑道,“你是不是以為他言行跳脫浮躁,乃是輕狂之輩?”

崔文泰愕然:“難道不是嗎?”

“哼!”崔崇志忽然瞪眼冷哼道,“你若這麽想,只怕要害苦我們崔家,你難道忘記軍師對此子的點評了嗎?”

“記得。”崔文泰就像一個做錯了事的小孩,垂首道,“軍師說過,此子若為敵,必成大患。”

崔崇志緩緩捋須道:“起初聽軍師這般說時,為父也覺得軍師過濾了,而今親自見識了一番,方知此言非虛,你剛才有意給他下馬威,然而此子卻逆來順受,一味容讓,這是一個輕狂之輩能做到的嗎?”

崔文泰仔細一想,

也覺得崔崇志說得有道理,接著,只聽崔崇志又道:“此子自出道以來,力克諸般強敵,就連吐蕃智星祿東讚都敗於他手,軍師還懷疑,吐蕃娶不成文成公主,都是此子一手操控的,這樣厲害的一個人,你卻認為他是個輕狂之輩,文泰啊,你叫為父非常失望啊。”崔文泰大氣都不敢出,趕忙道:“孩兒知錯了,請父親責罰。”

“責罰便免了。”崔崇志悠悠道,“還好為父不放心,親自來了,才未鑄成大錯,你派人通知秦淼,無論如何都要將李浩拖在定州,別讓他再往前了,這個局,為父和軍師已經謀劃三年,好不容易等到了這場大雪,以後可不一定有這樣的機會了。”

“是。”崔文泰頷首領命,隨即問道,“倘若秦淼暴露了,那該如何處理,到時候要不要派人去殺了他,以免他亂說?”

“他不會亂說的。”崔崇志滿面冷酷道,“他一家二十多口皆在我們掌控之下,即便他落於李浩之手,他也會自己解決的,這個你無需操心。”

崔文泰又問:“那賑災的錢糧呢?要不要?”

“當然要。”崔崇志手拄拐杖顫巍巍地站起來,道,“欲舉大事,錢糧是最重要的,我崔家雖然錢糧不少,但此次雪災卻也讓我們損失不少,咱們也是災戶呢,要點朝廷賑災錢糧,也是天經地義的。”

“孩兒明白了。”崔文泰略顯擔憂地問,“爹,你說此次大事,到底有幾分勝算?咱們這麽做,值嗎?”

崔崇志擺手道:“天下哪有十足勝算之事,不過此次舉事,還是有幾分把握的,軍師已經遠赴薛延陀和西突厥,說服他們的可汗出兵,一旦河北的水攪亂了,薛延陀和西突厥大軍同時壓境,內憂外患之下,李世民何以招架;至於此事值不值,為父也想過,當初若不是我等助李家舉事,李家何來這大好江山,沒想到李世民竟兔死狗烹,將我崔氏在朝中的重臣一一削職外調,削弱我們在朝中的勢力,哼,既然他不仁,就不能怪我們不義,為父已想好了,此次若見勢不妙,咱們盡快抽身,不讓李世民捉住把柄便可,即便他知道真相,只要沒有把柄,便不敢動我們,等過上十幾二十年,李世民駕崩,風頭便過去了,耗時間而已,咱們耗得起。”

他頓了頓,繼續說道:“人活一世,便如賭錢博弈,但凡有一倍之利,哪怕只有一成把握,也要去試試,此次又何止是一倍之利,一旦事成,從此大唐再無什麽五姓七望,唯有我們博陵崔氏能獨佔鼇頭。”

崔文泰聞言激動無比地拱手:“孩兒預祝父親二次從龍,創先祖之未有,從此中原大地,唯我博陵崔氏獨領風騷。”

李浩在崔文靖的帶領下終於出了崔府,看到李浩出來了,陳松也松了一口氣,上前問:“沒事吧?”

“我能有什麽事。”李浩輕松地笑了笑,“頂多就是吃點癟而已。”

陳松酷酷地問:“回定州?”

李浩抬頭看了看天色,搖頭道:“天都快黑了,去安平城吧。”說完徑直走向馬車,隊伍啟動,往來時的官道行去,前往安平城。

一路行到安平城外,李浩掀開簾布,探出腦袋朝外面看了看,忽然蹙眉,問道:“陳松,感覺到不對勁了嗎?”

陳松道:“這裡怎會沒有災民?”

“沒錯,這就是不對勁的地方。”李浩眼神四處搜索,連一個災民都看不到。

陳松想了想,道:“咱們來時的路上,也未碰到一個災民。”

李浩若有所思沉吟:“這安平縣,有問題啊。”

“有什麽問題?”陳松脫口問。

李浩道:“得進去看看才能知道。”

大隊人馬來到城下,城門早已關閉,見來歷不明的軍隊到來,不關城門才怪,李浩親自走到護城河前,朗聲道:“我乃藍田縣侯,左驍衛中郎將李浩,奉晉王殿下之命,代其巡查定州各縣治災事宜,速開城門!”

城樓上眾人聞言驚訝,趕忙派人去通報縣令范晁,很快,范晁屁顛屁顛地來到城樓上,李浩亮出一應公文和印鑒,范晁派人下去查驗一番,嚇得不輕,趕忙打開城門迎李浩入城。

入城之後,范晁帶著全縣官吏在街道上迎候行禮,李浩直接擺手:“莫拘虛禮,先去縣衙商量治災之事。”

“是!”范晁領命,帶著眾吏和李浩的人馬一起前往縣衙。

到了縣衙,李浩直接坐到了縣令官位上,這讓范晁很尷尬,李浩畢竟不是黜置使,只是個武職, 雖說受晉王之命前來查問災情,卻無一應文書,按理是不能鳩佔鵲巢的,但李浩已經坐上去了,范晁難道還能揪他下來不成。

為了不得罪李浩,范晁派人搬來一張椅子,斜坐在李浩側面,李浩開始問話:“范縣令,安平縣災情如何?”

范晁拱手道:“回侯爺,安平縣遭災很重。”

“哦?”李浩聞言蹙眉道,“那為何城內城外卻不見一個災民?你把災民藏起來了?”

“下官不敢。”范晁嚇了一大跳,趕忙道,“下官就算有天大的膽子,也不敢謊報災情。”

歷史上各種奇葩的官員都有,遇到災荒之年,有人為了貪汙賑災錢糧,故意謊報災情,明明是小災,卻報成大災,就是為了讓朝廷多撥錢糧,好塞進自己口袋。

但也有官員是另一種謊報方式,明明遭了大災,那些官員卻將災民藏起來,然後奏報朝廷說,在他治下,百姓戶有余糧,不懼怕災情,所以沒有災民,這是為了體現自己的政績,想要升官。

反正不管是哪一種謊報方式,最後倒霉的都是老百姓,受益的都是謊報災情的官員,李世民身為一代明君,對於天災看得格外之重,定森嚴律法,任何謊報災情的官員,一律革職查處,抄沒所有家產,情節嚴重者,戴大枷遊街三日,斬首示眾,以儆效尤,所以范晁一聽李浩這話,嚇得不輕。

李浩蹙眉問:“既然安平縣災情很重,那災民們都去哪了?”

范晁額頭滲出冷汗,拱手道:“侯爺恕罪,下官……也不知災民們都去哪了。”

請記住本書首發域名:。4小說網手機版閱讀網址:
鍵盤左右鍵 ← → 可以切換章節
章節問題回報:
翻譯有問題
章節內容不符
章節內容空白
章節內容殘缺
上下章節連動錯誤
小說很久沒更新了
章節顯示『本章節內容更新中』
其他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