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愛卿平身!”
乾隆坐上龍椅,然後向底下跪著的大臣揮了揮手。
“謝皇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上百名官員紛紛拜謝皇恩,然後集體起身,並按照自己的位置站好了隊列。
“朕自克承先帝大統,禦宇海內業已三十四年,雖無大功,但求無過,先平大小金川,再滅準格爾部,爾後定西疆回部,三十年間可謂四海臣服,萬國來朝,然今有緬甸小邦,不服王化,屢次興兵犯禁,歷經數戰,雖有成效,然所耗甚大,旬日前,征緬經略傅恆來報,經數場惡戰,大敗緬兵,已將緬兵追擊至緬邦境內,然前線將士卻因厲瘴傷亡巨大,總兵吳士勝、副將軍阿裡袞、水師提督葉相德也相繼病亡,現與緬兵對峙於老官屯,不知是進是退,朕聞報後甚是焦慮徹夜未眠,今日朝會不知眾位愛卿對此有何良策!”
寶座上,身穿金黃龍袍的乾隆大帝,愛新覺羅-弘歷侃侃而談,三十多年的帝王生涯已經讓其養成了不怒自威的神情,舉手投足間的威儀渾然天成,眉宇間散發出一股睨視天下的雄渾氣息,此刻仿佛他就是天地的化身,上天的代言人,在這人世間,他就是那高高在上的唯一。
金鑾殿的正殿其實並不大,今年五十八歲的乾隆皇帝方才的一番話語,自然是清清楚楚的傳遞到了殿內的數十位臣子耳中。
奈何卻沒有人立刻回應乾隆的問題,因為如今的大臣們在聽乾隆說話的時候,都要仔細揣測再三,搞清皇帝的真實意圖,弄清風向,以免獻計邀寵不成反而落得個因言獲罪,引火燒身。
皇帝不是一向都是乾坤獨斷嗎,咱們臣子只需要照做就成,為什麽這回皇上卻要問臣子的意思?
一時間,偌大的金鑾殿鴉雀無聲,簡直安靜的可怕,見底下的臣子一個個都不站出來說話,乾隆的臉色不由微微變了變,眼中閃過一絲慍怒。
這些大臣平日裡對朕阿諛奉承,寫起歌功頌德的馬屁文章起來一個比一個辭藻華麗、能言善辮,可現在遇到正事兒,一個個卻跟啞巴一樣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乾隆那淡淡的眼光射過來,讓底下的不少大臣頓時覺得臉上像是潑了一盆冷水。
殿內的文武大臣們眼神暗自來往交流,許多人都盯住了文華殿大學士兼軍機處首揆尹繼善,原軍機處首揆【領班軍機大臣】傅恆因督師緬甸,二月間就啟程赴雲南,因此這首揆的頭銜就自然落到了兩朝元老,出生滿洲名門世家的尹繼善頭上。
皇帝向臣子問策,這首揆尹繼善應該站出來搭話吧!
可沒想到,堂堂的文華殿大學士兼軍機處首揆尹繼善此刻卻低著個腦袋,眼睛死死的盯著地面,好似沒有聽到皇帝的問話,站在那裡像個柱子般巍然不動。
尹繼善自然是人老成精,宦海沉浮了這麽多年,乾隆問話的意思他心裡再清楚不過,心中暗道:“這皇上的意思擺明了就是想與緬甸議和罷兵,可是又礙於面子不願開口,於是就想讓手下的大臣主動提出議和,他好順坡下驢,事後若緬甸情勢反覆,這提出議和的罪名可就得落在我的頭上,為防萬一,這鍋我可不背。”
見尹繼善不說話,文武大臣們的眼光又瞄上了與戰事關聯緊密的戶部尚書兼軍機大臣於敏中和兵部尚書蔡新,可兩人也是一副兩眼望青天的樣子,看來也是不準備開口了。
眼看早朝即將冷場,軍機六大臣之一的福隆安隻好從人群中站了出來,開口道:“皇上,臣以為,如今之情勢就像兩隻猛虎相搏,雙方都已力竭,唯有堅持到最後的那一方才是勝者,否則就前功盡棄,自乾隆二十七年與緬賊開戰,時至今日業已七年矣,我朝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一二品大員、戰將死傷無算,才有今日之勝績,理應趁緬兵新敗,火速進兵直搗黃龍方為上策。其一,可撫慰陣亡將士之英靈,其二,可使緬甸小邦畏我大清天朝之威儀,複不敢叛,進而震懾化外四夷,使其不敢窺伺天朝,其三,吾皇先平大小金川,滅準格爾部,定回部,此次若再平緬甸,實乃皇上之福,大清之福。”
福隆安一番話下來,洋洋灑灑數百字,隻講的口乾舌燥,可心裡卻暗自得意,心想自己的這番忠言可算是分析的有理有據,合情合理,雖然心疼父親傅恆遠征緬甸染病,可為了大清的江山社稷和皇上的赫赫威名,自己忍痛向皇上提議繼續進兵,實乃為皇上為大清著想啊!
此刻,寶座上的乾隆面如止水,面色如常,看不出來是喜是憂,可內心裡卻是如翻江倒海般難受,不禁暗罵道:“福隆安,你爹傅恆怎麽生了你這麽個蠢兒子。”
雖然心中怒罵福隆安,可面上乾隆還是點頭道:“嗯,福隆安言之有理,緬甸小邦目無天朝,確實應該嚴懲。”
接著,像是有些為難,乾隆又補充道:“可如今大軍折損過大,若強行進兵,恐怕有失,不知眾位愛卿還有何其他良策?”
這話中之意再明顯不過了,皇帝不想打了,瞟了一眼剛二十出頭就出任軍機,一臉稚嫩的滿洲貴族富察氏家的小子福隆安。東閣大學士,翰林院掌院,國史館總裁,首席漢軍機大臣劉統勳暗自搖頭。
接著,為政近四十年的老臣劉統勳開口了:“皇上,關於緬甸戰事,臣以為應先讓大軍回師修整後再圖進取,原因不外有三,其一,緬賊雖新敗,然並未動其筋骨,再加上其境內山勢險要,易守難攻,以我軍疲憊之師攻之必敗。其二,自與緬賊啟戰端以來,耗費錢糧無數,死傷軍士良將無算,其實並無所獲,徒死傷人命, www.uukanshu.net 耗費錢糧而已,實乃證明上兵伐謀,其下攻城才是上策。其三,緬甸國小,人丁物產均不及我天朝大國,與我方交戰多年,此消彼長,據臣所知緬邦已然實力大損,大有求和之意,再加上緬邦所佔天朝之地業已全數回歸,再戰於雙方都不利,若是緬邦派人前來求和,不如暫且罷兵,弄清其來意後再圖定奪,彰顯我天朝大國應有之大氣量。”
看著臉上布滿皺紋,須發皆白的劉統勳,乾隆這才一掃之前的抑鬱之情,精神提振起來。
深諳朕心者,延清【劉統勳表字】也,乾隆不由暗歎,如今的朝堂上,能與之比肩、為朕所用的並沒有幾人,傅恆督師在外,阿裡滾病逝軍營,福隆安與索琳太過年輕,沒有經驗,於敏中與劉綸雖也算能臣,可還是差了劉統勳一籌,唯一能與其相提並論的兩朝元老、軍機處首揆尹繼善卻為政取巧,沽名釣譽,不堪大用。
“劉愛卿所言不無道理,征緬事關重大,需從長計議,萬不得輕舉妄動,再讓朕失肱骨之臣,朕意已決,就依劉愛卿所言,八百裡加急傳旨征緬督師傅恆,自即日起立刻班師,不得有誤,若緬邦遣使意欲議和,可先行接洽爾後上奏。”
乾隆皇帝雖然憋氣,但也清楚要再次動兵很困難,單單緬甸氣候水土的問題就非常頭痛,再加上大小金川的再次異動,於是隻好令傅恆班師回國,將征緬之事暫時押在一旁。
“退朝!”
“吾皇英明,臣等恭送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在上百名官員的跪地恭送下,乾隆離開寶座起駕離開了金鑾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