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會召開之後不到幾天時間,劉灣村周邊就形成了三個聚居區,人數不下幾千人,而且還在持續增長中,不少原先在貧瘠的山裡刨食的混元教信徒聽到風聲,都爭先恐後的搬到劉灣村,為了安置這些半流動的棚民,李克清緊急劃定了三個定居點,並且專門撥出銀兩用於建造房屋供居民居住。
除此之外,李克清還安排專人前去招募人手,以滿足荊襄公司的發展需要。
而曾孝也帶來上百名同鄉,其中大多數都是在鐵礦上做過工的礦丁,這些人不僅懂的冶煉鋼鐵,而且有不少人曾是礦上放炮的,譬如曾孝自個兒就能埋藥子。
煉鐵?放炮埋藥子?
此時,李克清不知怎的就忽然聯想到了後世的太平天國的工兵,天平天國能從廣西打到南京,攻克無數城池,其工兵營的力量不可忽視。
相較於普通百姓,這些礦工們常年累月在惡劣的工作環境中高強度工作,他們的組織與紀律性不僅比普通人要強,而且體格更是高出常人一大截,若是能得到一些礦工加入,對自己力量的壯大無疑是一大助臂。
況且這些礦工還會埋設火藥,放炮爆破,對於日後己方攻城拔寨無疑有大用,因此李克清當下就決定將曾孝等人一並編入荊襄公司護衛營下的暫編工程營,還剩余的一些人李克清打算全部劃歸公司的鐵匠齊大正管理,正好新建成的冶鐵工坊中國缺少不少熟練的冶鐵工人,而這些熟練工的加入恰好可以大大縮減工坊出鐵的生產周期。
時光荏苒,不知不覺就到了農歷五月二十八,驕陽似火,暑氣留戀,莊稼盎然,樹木茂盛,鮮花盛開,芳草碧綠……儼然一幀花紅葉茂的水墨長卷綿延於六月的天地之間。劉灣村,李克清的新家,人流湧動,五顏六色的衣妝匯成一道七色彩虹,描繪著生活的美好。
這一天,李克清迎來了穿越到滿清來的第一件人生大事,也就是與楊德財家的小女兒楊秀娘成婚。
也是李克清兩世為人以來的第一次婚姻,大紅的吉服,火紅的花轎,吹吹打打的嗩呐,喧天的鑼鼓,劈裡啪啦炸響的鞭炮聲等等,都使騎在馬上的李克清體會到了結婚的意義所在。
雖然是在大哥李克元的操辦下成婚,但是從今天開始,他李克清將成為一個真正的男人,一個丈夫甚至將來成為一個父親。
這對於他來說已經不是幻想,而是真真實實到來了,恍惚中,李克清回想起兒時跟在自己身後開心奔跑的那個小女孩,一個似熟悉而又陌生女人從今往後將要成為了自己的妻子,走進自己的生活。
“吉時已到...”
隨著張元松客串的司儀揚聲高誦,夾雜著親朋好友的歡呼聲,整個李家陷入了歡樂的海洋。
“要喜糖嘍!”
一群小孩子堵在李克清和新娘子身前討要喜糖,早有準備的李克清揚手灑出漫天糖果,趁著小孩子們搶糖果分神的功夫,李克清帶著新娘子快步走到大堂。
大堂此刻已經佔滿了人,而大哥李克元夫婦和楊德財夫婦正端坐在上方,兩邊也站滿了親朋好友,其間還有不少老熟人。
這回李克清大婚,在場的谷城縣名人可有不少,除了因公務脫不開身的縣太爺葉文泰沒有到場之外,谷城縣的三班六房至少來了一半,雖然葉文泰沒能到場不過還是差師爺唐延敬代為前來恭賀,另外還有典史朱興、南河鈔關的巡檢劉必雄,已經榮升谷城縣主簿的范富學等悉數到場,並且混元教襄陽教首劉之協更是派出其師弟宋之清親自前來道賀,簡直給足了李克清的面子。
“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對拜”
“送入洞房”
在親朋好友的祝福下,李克清與新娘子楊秀娘被送入了洞房。
洞房花燭夜,桌上紅燭的光芒灑落在楊秀娘的臉龐上,顯得格外動人,雖然不是什麽沉魚落雁的大美人,但卻有著小家碧玉般的清雅,一雙純淨的大眼睛略帶羞澀的望著李克清,說不出的嬌羞動人。
楊秀娘的年紀比李克清小兩歲,正是二九年華,也就是18歲,身高約莫一米六上下,個頭在這個時代看來算是高個,靠在李克清的胸前頗有一副小鳥依人的味道,楊秀娘的皮膚也不錯,除了胸前的小饅頭外,其他的地方倒是凹凸有致,該有肉的地方絕對不瘦。
抬頭望見李克清灼灼的目光,楊秀娘聲如蚊呐般地說道:“容妾...妾身幫夫君寬衣。”
話音剛落,楊秀娘便捂著羞紅的臉偏向一旁,不敢直視李克清。
看著楊秀娘露出嬌羞女兒態,李克清也有些把持不住,李克清自問也不是什麽聖人,畢竟穿越到這個時代好幾個月,並沒有沾染女色,而此刻面對自己的新婚妻子,李克清當然不用再遮掩下去,三下五除二就脫下新郎吉服,便抱起已經渾身癱軟的楊秀娘徑直走向了床榻......。
婚禮持續了三天,在這三天裡,整個劉灣村就像過節一般熱鬧。
而在這幾天裡,李克清也收到了唐延敬帶來的好消息, www.uukanshu.net 關於李克清申辦團練的事情,葉文泰向襄陽府的請示已經有了批文,因為礙於青龍山地區土匪橫行,流民日益增多,官府無法有效管理,襄陽府正式同意在青龍山組建團練,招募練勇,以安定地方,不過這支練勇的人數只能限定在500人,並且不得使用火炮、抬槍等重武器,如遇官府有事,必須隨時聽從調遣,再加上由於谷城縣經費緊張,因此辦理團練的花銷只能由李克清獨自承擔。
說白了在青龍山地區辦團練其實就是個出力不討好的事,不僅需要自費承辦,而且遇到官府調用,還不得拒絕。這麽苛刻的條件若是放在常人身上,肯定沒人願意乾,可李克清就不同了,他只需要團練的名頭就行,其他的根本就不放在心上。
送走了賓客之後,李克清在家倒是過了幾天舒心日子,每天都會和楊秀娘膩歪在一起,卿卿我我的日子過得很是愜意,雖然李克清家中請了幾個丫鬟傭人,可妻子楊秀娘卻總是愛親自動手下廚,做些李克清愛吃的菜,一時間兩夫妻在一起其樂融融新婚燕爾。
雖然李克清很想和楊秀娘就這樣快快樂樂、無憂無慮的過上夫唱婦隨的幸福日子,可每當想起自己身上肩負的重責,也就息了這心思,正所謂大漢將軍霍去病的那句話,“匈奴未滅,何以為家”,套用在李克清的身上就是“韃虜未滅,何以為家”。
是啊!大漢江山仍然沉淪,滿洲韃子仍然奴役著廣大的炎黃子孫,他李克清何以為家?只有徹底“驅逐韃虜,恢復中華”的那天到來,才能真正和家人在一起享天倫之樂。